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郡县之治|吉林珲春市长:任何项目建设都不能触碰生态底线

澎湃新闻记者 康宇
2017-12-14 07:36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编者按】

郡县治,天下安。

习近平同志曾说过,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尤其县委书记“官不大,责任不小、压力不小”。澎湃新闻推出“郡县之治”专题,展现处于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承上启下关键环节的县(区、市)主要官员们的思考与努力。

在吉林省的最东端,图们江的下游,有一座绿色小城。这座小城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6%,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

这座小城还被誉为世界级的“生态宝库”,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唯一的虎豹之乡,也是有名的候鸟天堂。

这座小城拥有多个身份标签,“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绿化模范市”“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都是它的绿色名片。

这座小城就是世界级生态重镇吉林省延边州珲春市。近年来,珲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自2014年开始,全面启动生态市创建,在保持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加快推进绿色转型与生态发展相统一、相协调,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新路。

近日,珲春市政府市长张吉锋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表示,生态是珲春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财富,生态建设对珲春乃至对整个吉林省都是极其重要的。

“我们在谋划项目工作时,会把环保问题作为前置和重要考虑因素,做到任何项目建设都不触碰生态底线。”张吉锋说。

张吉锋

【专访张吉锋】

“两篇文章”和“五张牌”

澎湃新闻:珲春地处三国交界地带,作为东北亚窗口城市,其发展态势,尤其是开发开放方面备受关注。作为地方主政者,你对珲春的发展思路有着怎样的思考和探索?

张吉锋:我觉得,珲春的优势在区位,潜力在开放。珲春能够从1992年时一个不到10万人口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人口近30万,口岸年过货320万吨,外贸进出口额15亿美元,基础设施完备、产业基础雄厚、国际合作深广的新兴口岸城市,就是得益于坚定不移地实施开发开放战略。

近年来,我们取得了不少成绩,相继完成了四大口岸扩能改造,实现对俄邮路稳定运营、对俄小型车辆试通车;还深入实施“借港出海”战略,开辟釜山、新潟和内贸货物跨境运输航线等。

澎湃新闻:这一发展思路在未来仍将引领珲春的发展?

张吉锋:对,面向未来,我们还是会坚定不移地把“开放先导”作为推动全市乃至全延边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比如谋划辟建对俄跨境园区,搞活边境贸易、转口贸易和服务贸易,努力实现与周边地区联动发展,全面打造区域互动、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国际合作新高地。

澎湃新闻:这么看,珲春更应该积极融入和借势“一带一路”倡议,谋求更大的作为吧?

张吉锋:可以这么说,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们一直在多维度地发力,全力争当吉林省、延边州改革试验田、开放桥头堡、发展排头兵,通过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的“五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

2013年8月2日上午,在中国、俄罗斯、朝鲜三国交界的吉林省珲春市,中俄珲春-马哈林诺铁路国际联运首发列车仪式举行,一辆来自俄罗斯的煤炭列车驶入珲春铁路国际换装站。 视觉中国 资料

这个“五通”,我详细一点解释下,比如政策沟通,就是搭建友谊桥梁。2013年以来,我们市人大常委会与俄罗斯哈桑区杜马签订了友好交流协议书,我们在与韩国浦项建立友好城市关系20周年的基础上,又签署了共同宣言文,与俄罗斯的阿尔乔姆市、哈桑区缔结为友好城市。

所谓设施联通,就是要畅通对外通道。近几年,我们成功引入东北亚铁路、中铁龙、韩国浦项现代等一批大型物流企业,推动珲马铁路恢复常态化多品种双向运输,过货量年均呈爆发式增长,成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又一跨境大通道。

贸易畅通比较好理解,就是我们积极推动经贸繁荣。近年来,我市各口岸进出口品种持续增多,对外贸易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15年,我市进口铜精矿等进料加工重大项目开始发力,在吉林省率先实现外贸转型升级。另外,珲春口岸获批进口冰鲜水产品指定口岸,来自韩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的冰鲜水产品直接由珲春口岸进口到珲春,使水产业成为珲春“无中生有”的典范。

第四个“通”是资金融通,目的是激发边贸活力。在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建设加速推进的背景下,珲春农商银行先后与国内外20家银行建立账户行关系,实现了安全、快捷地为客户办理包括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卢布、韩币、港币、人民币等主要币种在内的国际业务服务,跨境人民币业务正在加速发展。

最后一点是民心相通,近些年,我市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在经贸往来、文化交流、人才交流等领域合作实现常态化,珲春带动区域发展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显著提高。

珲春拥有吉林省唯一的对俄陆路口岸——珲春口岸。

澎湃新闻:这“五通”也让珲春的外贸增速明显加快,走在吉林省的前列。

张吉锋:对,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设立5年来,我市在推动吉林省外经贸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突破。我这里有一组数据,去年珲春实现货物进出口总值13.53亿美元,占吉林省贸易额的7.3%,在吉林省地级市中排名第2位。外贸经济增速高于吉林省8.9个百分点,位列全省首位。

澎湃新闻:珲春越来越有“国际范儿”,这也是不少网友对珲春的评价。如何进一步打造珲春这座边境小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张吉锋:我们将进一步做好“绿色生态、创新开放”两篇文章,打好“区位、生态、资源、政策、人文”五张牌,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通过“东北虎国际文化节”、“孟岭富硒苹果采摘节”、“赏雁节”、“元旦观日出”等节庆活动,加大招商推介力度,到沿海发达地区、周边国家地区开展经贸洽谈、宣传推介,不断提升珲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吉林省珲春市防川风景区沙丘公园夏季风光。 珲春市委宣传部 供图

“永远的绿色环保产业”

澎湃新闻: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搞全域旅游,珲春的旅游资源也很丰富,是否也在下大力气发展旅游业?

张吉锋:目前,我市基本确定了以城市为核心,以南线为重点,以东、北两线为支撑的“一核三线”全域旅游发展思路。同时,按照国际合作示范区敬信镇区(敬信镇位于珲春市东南部——编者注)旅游布局要求,以法拉利风情小镇为核心,逐步实施龙山湖生态观光片区、圈河综合服务片区、洋馆坪休闲娱乐片区、防川文化体验片区项目建设,实现“一核四区”的战略布局,带动图们江三角洲整体开发进程。

澎湃新闻:可以理解为“旅游强市”已成为珲春的一个发展方针吗?你认为珲春发展旅游业的独特优势是什么?

张吉锋:旅游业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和“永远的绿色环保产业”。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旅游业作为调整全市产业结构、实现绿色转型、增加就业、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项目建设,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服务能力,旅游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力不断凸显。

我觉得珲春旅游的发展优势就是它的区位优势。因为珲春地处东北亚的几何中心,“连三国、通五国”,又是近海,具有海洋性气候,另外,珲春的森林覆盖率达到86%,空气质量居于全国前列,这就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和优势。

澎湃新闻:过去一年以及今年上半年,珲春接待的游客量是多少?旅游收入是多少?增长速度是多少?旅游业对当地GDP的贡献又是怎样的?

张吉锋:据我们相关部门的统计,去年我市接待游客241.8万人次,同比增长23%。2017年上半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13万人,同比增长22%;实现收入13.8亿元,同比增长16%。

另一组数据是,2016年,珲春全市GDP为140.9亿元,增长1%;第三产业增加值40.15亿元,增长11%;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22.8%。可以说,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推动了第三产业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珲春市的地标——“一眼望三国”的珲春防川龙虎阁。

澎湃新闻:旅游是一个培养周期较长的行业,也需要当地政府给予较大投入和扶持。目前珲春给予旅游业的投入占比多少?政策方面的扶持都有什么?力度如何?

张吉锋:这几年,市政府在旅游宣传推介、项目建设、旅游产品开发、专项资金使用等方面,加大了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比如通过采取优先安排用于旅游项目开发的景区土地;加大对全市旅游总体规划编制,以及符合总体规划要求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支持;加大旅游节会活动及宣传促销活动支持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澎湃新闻:珲春在旅游开发中有什么短板?

张吉锋:目前,旅游产品不精、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产业配套滞后依然是我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部分景点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农家游、休闲游还没有规模化,服务水平、接待能力、配套设施还不完善。

澎湃新闻: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考虑突破困局?

张吉锋:当前,制约珲春旅游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旅游基础设施滞后,主要表现在未建立高效便捷的游客集散、交通运输、便民服务体系,餐饮、住宿等服务水平处于较低层次,相关旅游项目进度较慢;二是旅游开发层次较底,尚处于低层次的静态观光游览阶段,缺少融合历史、民俗等文化因素的互动体验式旅游项目,缺少拿得出手的拳头旅游产品,无法满足游客的深层次体验需求。

所以我们也计划推动旅游业和别的产业融合发展,比如把旅游业与民俗文化产业融合,着重开发满族剪纸文化,朝鲜族特色文化,打造文化体验旅游项目。

另外,也可以把旅游业与农业农村相融合,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乡村休闲农业,打造旅游小镇和特色新型农村社区,开展朝鲜族村落整体改造,打造特色民宿。

旅游业与服务业,包括工业的融合发展也是一个方向,可以开展人参、大米等特产深加工,发展民俗文化纪念品制造产业,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发展旅游工业。

2016年03月21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中俄交界的吉林省珲春敬信湿地迎来数十万只北归大雁在此停歇。 东方IC 资料

“绿色是底色和福祉”

澎湃新闻:在发展旅游业或者说多产业融合的同时,是否也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提到重要位置?

张吉锋:我们始终认为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是珲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因此,我们将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列为“天字号”工程,相继出台了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等相关政策文件68 个。

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环保”制度,明确了党委、政府和全市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在全市上下构建起政府主导、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大环保”工作格局。

基层也在行动,全市各族群众主动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以街道、乡镇,社区、村屯为单位,加入到生态环境监督员的队伍,在环境监督工作中担任信息员、监督员、调解员、宣传员,形成了“人人关注环保,人人重视环保”的浓厚氛围。

澎湃新闻:这是在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张吉锋:是的,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质是发展理念的提升和飞跃。这一理念,我认为最核心的就是将保护生态环境与加快发展等同,党的十九大将这一表述列入党章,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信心与决心。

我们还有句话叫“吉林的底色和福祉是绿色”,这句话点明了生态是吉林省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财富、最宝贵的资源,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吉林省的极端重要性。这一点对珲春来说也是如此。

我担任珲春市长以来,推动出台《加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环境质量工作指导意见》《珲春市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等政策措施,主动出击,重拳整治各类环境污染问题,可以说高质量地完成了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和转办案件,目前全市水、气、土壤等环境质量均保持良好态势,污染物减排列举全省前列。

我也多次强调,在谋划项目工作时,要把环保问题作为前置和重要考虑因素,做到任何项目建设都不触碰生态底线,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

珲春非常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是世界级生态重镇。图为珲春敬信龙山湿地。

澎湃新闻:能否全面介绍一下珲春近些年的生态建设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

张吉锋:自2014年开始,我市全面启动生态市创建,持续开展综合治理,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多年名列吉林省第一。经过多年努力,我们成功创建了2个国家级、7个省级生态乡镇和98个省州级生态村,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榜”等荣誉称号。

目前,我市森林覆盖率达86%,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野生动植物资源达1270多种,累计监测到27只东北虎和42只东北豹,东北虎、豹种群数量正呈现出恢复性增长趋势,成为我国野生东北虎、豹分布数量与密度最高的地区。中央推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既是对我们生态建设取得成果的肯定,也为我们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

此外,敬信湿地水域沼泽面积8000余公顷,成为我国候鸟三大迁徙廊道之一,有8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3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列入“中国重点鸟区”。

澎湃新闻:在生态建设方面,珲春是否借鉴了哪些地方的经验?还是摸索出自己的发展思路和方式?

张吉锋:我市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堪称世界级的“生态宝库”,受保护面积超过50%,是全国唯一的虎豹之乡,名副其实的候鸟天堂。

由于地理条件特殊,在生态建设方面,外县市的先进经验并不适合珲春,只能依靠自身独特的优势,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我们坚持在抓项目、发展产业的同时,始终注重环境建设,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大力发展旅游、出境加工复进境、物流、金融等产业,绿色产业蓬勃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