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式农村 | 设计改造乡村,松阳的探索之路

2017-12-16 11: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翁欣 徐颖

从松阳县城往北开,一路沿着盘山公路行驶15公里,就到了平田村。这是一个有着900多年历史的村庄,建在半山腰,海拔六百多米。古民居呈阶梯式,层层铺开。特殊的山村地形,造成神奇的气候现象。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这里都被朦朦胧胧的薄云笼罩。云海,让平田村远近闻名。

平田村远景 本文除署名外均为 翁欣 图

平田村有着梦幻般的田园景致,但山上的生活过于不便。在县政府“下山移民”的政策下,大部分村民早已离开破旧的黄泥房,搬到了县城,仅剩几十个老人还在村中居住,年久失修的老屋越来越多,村子面临着严重的空心化。

几年前,县里准备大力发展乡村民宿,这让出生于平田村的江斌龙看到了潜在的机遇。2013年,在外打拼多年的他决定回到家乡,租下了村里28幢闲置的老屋,准备发展民宿。他成立了“云上平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雄心勃勃开始了村落的“变革”之路。

原本在杭州上班的叶丽琴,受到老同学江斌龙的邀请,回到平田村参与民宿的管理和运营。19岁的小伙江林强,本来打算离乡创业的,因为看好平田村的未来决定留下来发展。村里还吸引了酒店管理专业毕业、之前在县城会议中心上班的徐梦。“云上平田”增加了本地年轻人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叶丽琴告诉我们,现在游客消费的瓜果蔬菜基本由村里农户供应。他们还建了合作社。原本一些滞销的农特产品,比如手工炒制的茶叶、自家晒的菜干、萝卜片等,也被城里的消费者一包包的买走。

平田村的江氏祠堂

早前,在松阳县委书记王峻的牵线搭桥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教授罗德胤就已经来到松阳,为云上平田的改造做了整体的规划。在罗德胤的牵头下,哈佛背景的徐甜甜、香港大学建筑系的王维仁、中央美院的何崴等多位知名建筑师分配了不同的老屋,根据相应的功能改造设计空间。

两年后,一个包括“爷爷家青年旅社”、“木香草堂”民宿、四合院餐厅、云上茶室、农作物展览馆、艺术家工作室等多个项目相继建设完成,对外宣传时称“云上平田慢生活体验区”。

“爷爷家”青年旅社改造前后的内部对比 何崴 供图

“爷爷家”的青年旅社,同时也是整个体验区的接待中心,由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主任何崴设计。从外表看上去,这只是一栋普通的夯土民居。房子原是江斌龙爷爷的住所,改造完成后起名为“爷爷家青年旅社”倒也亲切。“爷爷家”被美国首屈一指的酒店设计杂志《Hospitality Design Magazine》评为2016全球最佳经济酒店。至于为何从众多作品中脱引而出,何崴表示:“这个问题严格意义上讲我无法回答。但我个人认为,新旧材料的对比,新颖而丰富的空间和视觉效果,以及没有‘修旧如旧’的处理手法,可能是评委喜欢这件作品的原因。”

徐甜甜设计的农耕博物馆,房顶上使用了明瓦这种传统材料,创造出新鲜的光感。

“爷爷家”的房屋原有建筑外部形态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二层朝向良好景观的一面,开了一个长窗,风景和光线由此引入室内。虽外表改造不大,内里却大有乾坤。原建筑的一楼内墙,被拆除打通,成为青旅前台兼客厅、书房和咖啡馆。

二楼是青旅的居住单元。何葳用半透明的阳光板,做了三个可移动的房中房,以一种“轻盈”的态度“嵌入”了大房子里。光滑的质感,与老夯土墙形成有趣的反差。不同色调的灯管被安置在房中,灯光开启后,空间变得梦幻。

每个“盒子”,都有上下铺,可睡4到6人。最这里最初是给过来写生踏青的年轻人准备的。

由于平田村是山地形村落,一些建筑材料只能用骡子运输。

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许懋彦设计的“木香草堂”,设计者未改变外部形态的同时,使用木质材料对室内翻新,让人感受到淳朴的乡情和暖意。

香港大学建筑系主任王维仁教授设计的“山家清供”餐厅,是这里改造体量最大的建筑。设计者保留了老屋原本的天井结构,用竹质材料打造成一个雅致的四合院式餐厅,楼上设有包厢。餐厅后面一幢老屋则变身为茶室。饭后可此里一坐,泡上一壶茶,欣赏山间飘渺的雾气。

除了民宿和餐饮,村里还设有农耕博物馆和手工艺馆。它们是由村口4幢闲置荒废的牛栏和黄泥房改造而成的,设计者是哈佛大学毕业的年轻设计师徐甜甜。她在松阳的项目更多地偏向于公共建筑(相关作品还有:大木山茶室、兴村的红糖工坊、石仓契约博物馆等)。

平田村的农耕博物馆几乎没有改变原屋结构,只在墙面做了一定修复与加固、在房顶上使用了交错排列的明瓦这种传统材料,创造出新鲜的光感。里面陈设的是村民自发捐献的一些农耕用具和生活用品。农耕馆另有一部分空间,现被一个回乡的年轻人租下作为手工织染工作室。

农耕博物馆的一部分,被一位回乡青年租来作织染手工工作室

去年10月落成的“归云居”,则采用了现代风格,更注重舒适性,同时也是松阳首家带有地暖的民宿。

村民对纷至沓来的游客并不排斥。一位江姓的村民说,因为开发旅游,“云上平田”的配套工程,村里的自来水、排污系统在政府的帮助下得以一并修建,村里的面貌比以前整洁和漂亮了很多。居住环境改善了,村民自然高兴。

当然,江斌龙的平田梦也并非一帆风顺。“云上平田建设至今已投资超过600万元,目前仍有一些改建项目尚未完工,资金上的压力肯定是有的。其次就是人才不足,今后做运营、做服务、也需要更多专业人士的加入。”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江斌龙曾表示。

平田村是山区气候,常年弥漫着飘渺的雾气

以江斌龙为代表的乡创者,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去年,为鼓励民宿产业,松阳出台了《关于推进民宿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县财政整合了3000万元资金扶持民宿经济发展,对于评定等级的民宿,每间客房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希望能以此方式,吸引更多乡村创客的加入,助推松阳乡村的旅游转型发展。

平田村并非孤例,而是近年来松阳各地传统村落的一个缩影。
松阳古村落文化研究会的理事叶云宽介绍说,引领古村落的发展,“涉及的部门可多了。建设局、文化局、农办、农业局、环保局等等,但松阳专门成立了名城古村老屋办,来牵头协调这项工作。”他还向澎湃新闻表示,“松阳传统村落众多,如果集中资金砸一个村,造一个盆景,全县百余个村,没有这么多资金,也没有必要,不可持续、不可复制和推广。我们遵循的是’活态保护,有机发展’的理念,让传统村落慢慢恢复其生机和活力。”

离开平田村,我们前往西坑村。西坑和平田同属四都乡,直线距离只有三公里。沿着盘山公路开车,七八分钟也就到了,所以经常会被放在一起比较。

西坑村的规模、外观,和平田村有很多相像的地方,但视野比平田村要好。村落的位置正好面对着两座山的豁口处,视线没有遮挡。天气好的话,甚至可以看得到峡谷那头的松阳县城。

村内两处景观最好的位置,都先后盖起了精品名宿,最为出名的是“过云山居”。

2015年8月开业至今,“过云山居”入住率一直在97%左右。因为它的成功,在其上面,另一处可以观景的位置,又开了一家“云端觅境”。两家民宿,都是以“云”做文章的设计型酒店,价格也类似。

站在“过云山居”的悬空露台上,眼前所面对的一个V字型的山谷,垂直落差有500米左右,也许不太适合恐高症患者。早上来这里,云雾会像浪一样汹涌地从山谷里冲上来,让人有一种住在云端的感觉。

罗德胤告诉澎湃新闻:“此前,所有到西坑来的人,都会感叹,云好美啊!不过也就到此为止了。过云山居开了之后,看一眼就走变成了住一晚再走。”

“过云山居”可以算是目前整个松阳民宿业的标杆。如果说“云上平田”是当地村民自发的改建项目,那么“过云山居”则作为外来资本进驻松阳投石问路的代表。观察下来,某种程度上说,因为外来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更高,所以他们在选址和设计的标准上,看上去比本土经营者更严苛。

从西坑村望出去的山谷

“过云山居”民宿的三个合伙人都是苏州人,对于这一行其实没什么经验。当他们决定一起开民宿后,觉得最重要的就是选址。光是松阳,他们就去了几十个村落考察,最终选中了这个海拔 700 米位置,也就是云雾缭绕的的西坑村。

他们找了两幢面向峡谷,景观最好的老宅,改造了一整年,只做了 8间房。8间客房几乎是悬浮在山崖上的,落地玻璃、观景浴缸、榻榻米和竹质家具,室外又用钢结构架出了一个落差极大的悬空露台,目的就是为了让来这里的住宿者可以更好的看云、发呆。

不过,至于是外来的投资客会做事,还是本地的创业者更有前景,罗德胤有自己的看法,他对澎湃新闻说:“资本方有更强的专业性。设计、运营,以及对于中产阶级消费的引导,更专业。本地人眼界、能力、资金差太远,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不过,本地人的长处在于对地方很了解,对熟人关系了解,在作物、地方知识上更占优势。”

“既然是经营民宿,求生存是第一步。民宿也在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本地人经营者一直在试错,不可否认,(对于他们来说)学习首先的方式就是模仿。市场的行为,就让市场去决定。”

“网红民宿短期效应立竿见影,它们将地方的特点挖掘与放大,更有知名度和宣传信心。不过长远来说,运营服务、村民关系、文化挖掘更重要。”

如今的西坑村,除了名气最响的“过云山居”和“云端觅境”,景观差一些的位置,本地村民也自行经营好几家农家乐和饭店。显然,本身并不大的西坑村已经没有更多的空间可以发展。

上图:平田村的艺术家工作室,设计者徐甜甜用条形天窗将两座民居连接。下图:从农耕博物馆看向窗外
于是目光不自觉地往上移——远处的寨头岭,接近山顶的位置还有一座古村,陈家铺村。那里风景也不错,海拔更高,云雾更大。从西坑村开车去陈家铺,短短几分钟的车程。海拔八百米的陈家铺村最近备受关注,因为“先锋书店”很快将会开到这里。

这是继“碧山书局”,“先锋云夕图书馆””之后,先锋书店走出江苏的又一处乡村书局。和它一起来到陈家铺村的,当然还有他的合作伙伴:云夕乡土艺术酒店。在村子里逛一圈,就会看出,云夕酒店打算在这里复制“云夕戴家山”的成功模式。高海拔、阶梯式传统村落,云夕酒店就建在村口不远的位置,目前还在施工。步行几百米,会发现先锋书店选址于村落的核心位置。书店的建设目前已经大体完成,木匠们正在制作一排排的方格书架,窗口望出去,景观非常好,可以远眺西坑村。

大概位置太高,陈家铺人烟更是稀少,村民基本全部搬迁,村里废弃坍塌的老宅非常之多。第一感觉是,这里如果要作为整体开发,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从陈家铺村回松阳县城的路上,我们又去了位置低一些的榔树村。顺便说一句,四都乡这几个村落,相互之间都挨得很近。因为西坑村和平田村的开发成功,周围的其他村子也都在搞乡建。

榔树村目前是一片巨大的工地。就在这里,一个更大规模和投入的民宿综合体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公开数据表示:未来三年内,榔树村将成为一个集田园民宿、文创艺术、主题飨食、乡村剧场、有机农业、教育培训于一体的新乡村社区综合体。项目整体30亩左右,计划投资额达到2.1 亿元。

2017年2月27日,在旅游规划审查、土地征迁和意向投资人资格审查等前期工作基础上,上海原圃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松阳乡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最终成功竞得松阳县榔树民宿综合体宗地27.2亩国有建设用地。这意味着,松阳县首个整村开发民宿综合体项目招商成功。

叶云宽表示:“榔树村是已经整村搬迁下山的脱贫村。它不是传统村落,因此,我们探索的是另一种模式,即乡村综合体,主要的目标受众是外来游客,或者生态移民。”

有人把未来的榔树村称为“莫干帮大本营”。从图纸上看,榔树村几乎是将莫干山的若干“网红”,彼此间距离压缩后搬移,此前在莫干山出现的一大批优质品牌,如“大乐之野”、“原舍”、“Lost café”等,都将入驻榔树村。作为国内首个民宿共同体,莫干山的“宿盟”创始人朱胜萱,将带领他的伙伴们在这里打造一个新型的田园梦。

2017年11月的松阳四都萝卜节 图片来源 浙江在线

事实上,除了民宿开发、乡村综合体规划、乡村公共设施的建设之外,松阳也在尝试在农产品上做文章。

松阳虽然没有自己的品牌绿茶,但绿茶基地规模非常大。四都乡的萝卜远近闻名,这两年每到萝卜丰收季,当地都会举办“萝卜节”,迄今已经举办了五届。政府还主导引入“何以兴农”团队,生产高山有机稻谷。此外,松阳新闻网还办了个“松阳古村落“的网站,方便访问者查询松阳地区各个特色村落。可以说,松阳的古村落复兴之路,多头并进,这才刚刚开始。

何崴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松阳“爷爷家”民宿的建筑设计师

澎湃新闻 现在的乡建热潮中,民宿似乎都是走的精品、高端路线。当初是怎么想到给平田村做一个青年旅社的?

何崴 我2014年来到平田村。那时候这里只是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和周边的传统村庄相比,这里也没有明显的突出特征。当时想把它设计成一个青年旅社有几个原因,其一,此处已经有一些年轻的学子来写生,但他们没有住宿的地方;其二,建筑的旁边已经有了几栋非常好的民宿,我们觉得应该差异化;其三,这个建筑面前是村庄中公共活动的场所,我们希望把青年旅社的首层贡献出来,成为服务当地人和游客的公共空间。

澎湃新闻 爷爷家青旅的外观除了二楼开了一个长窗,其他地方似乎没有任何改动,看上去和当地其他老房子没什么区别。松阳改造老房,是否有非常严格的标准,外观是绝对不能动的?具体改造中又是如何与政府部门与业主沟通的。

何崴 平田村是一个传统村落,对于村落的外观形态需要加以保护,保留其传统风貌。在设计过程中,当地政府也要求尽量不改变传统的外观。设计本来就是一门沟通的艺术,设计师需要和业主、主管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这个项目得以实现和沟通有很大关系。

澎湃新闻 您在青旅内部住宿区域做了比较有趣的设计,比如用透明材料搭建的房中房,并且还开了很多小洞,能否简单的解释一下设计初衷?

何崴 原来的建筑室内加入新的“房中房”后已经稍显拥挤,我们希望新的空间完成后,建筑原来的大空间还能够得以保存,还能被感知到,因此一种新的半透明的材料被使用起来,使建筑内部不至于显得过于拥挤和昏暗;当然新旧材料的对比,即新的半透明材料与厚实土墙的对比也给建筑增加了视觉的张力。此外,青年旅社需要趣味性,而半透明的材料和随性的空洞可以活跃气氛。

澎湃新闻 现在爷爷家青旅,似乎成为了村里的公共活动区域,因为它完全是开放式的,我看到有些村民没事也会去那里坐坐,这是否就是您希望看到的样子?

何崴 是的。这其实就是我们的初衷,也是最希望看到的样子!实话说你是第一个问这个问题的媒体,我非常感谢你们能注意到这个现象。我认为村庄应该在“被旅游”的同时,还保持一部分原真性,我也希望我们的建筑能为当地人作一些贡献。爷爷家青旅是轻松的,也是公共的,在设计之初,我们就希望它一直具有这种公共属性。

徐甜甜 DnA设计和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在松阳主持设计过多个乡村公共空间

澎湃新闻 您个人设计了不少公共空间作品,在你看来,乡村公共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上,有何不同?

徐甜甜 松阳是针灸式的,在各村小点位的精准介入,提炼提升各个村庄特色产业或文化,形成一系列的“乡村博物馆”、文化空间生产空间,也是村民公共活动空间,这是和城市的公共活动空间不一样的。针灸还有一个比喻意思是指每个村庄的介入经费不多。平田村最早的做法是,提供传统村落中最破败的、最不受关注的农舍的改造可能性,因为民间投资不愿意参与这类房子。那种大笔投资,不管是政府或社会投入,大兴土木建设、改头换面的,(在我看来)不是可持续的。

澎湃新闻 现今各地乡建如火如荼地进行,会不会各地思路有重合,做出来的东西会很像?您怎么看乡村博物馆的未来发展之路?

徐甜甜 你说的做出来东西都很像,可能因为现在大部分乡村建设是以民宿为主。以民宿发展为主,更多是在消费乡村资源。民宿可以是有效的手段和参与,民宿的热度不会太长,如果乡村的发展只是以民宿主导,很可能就是种消耗。

但是就算是民宿,在松阳也有不同主体,比如沿坑岭头村本来是要整村下乡脱贫的,因为写生学生的进入,村民自己改造家里房子(投入几万块钱),既提供学生便宜的食宿又提高自家居住条件。这样,村民留住了,村庄也因为来来往往的一群群的艺术学生而有了活力。这种情况就和普通说的投资旅游民宿及其,完全没关系了。

其他的村庄,有发展村庄特色产业成立村民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的。比如兴村的红糖工坊。或者大东坝乡的几个客家村,六村突出客家契约文化,蔡宅村成立客家特色豆腐工坊,山头村以酿酒知名,把村里的米酒家庭作坊集中设立米酒工坊。

每个村都挖掘历史文脉或传统特色产业,强调村庄自身特点,这样既不会重复,又穿点连线,形成村落系统。

比如红糖工坊,生产季节就制作红糖(比如现在),平常闲时是文化礼堂,樟溪乡的传统木偶剧就在这里演出。石仓刚刚完成的客家契约博物馆,是因为这个村有位阙老师收藏了中国最大体量的客家契约文书,博物馆是自由开放的空间,村民随时进来走走看看。从契约博物馆沿溪开车三五分钟,就是正在进行中的蔡宅村的豆腐工坊了,再往山上开十来分钟,是山头村的石仓客家米酒工坊。

乡村博物馆更像一个广义的博物馆的概念,或者说村庄也是博物馆的一部分,从另一方面来说,乡村博物馆本身是一个活态的现场概念,也是生活形态的展示。(我们)一开始怎么做也不是特别明确,是逐渐成型、演化和升级的。这种做法,其实是在延续每个村庄的历史文脉,也会对传统生产形态有所改进。

红糖工坊热火朝天的生产季 徐甜甜 供图

叶云宽 松阳古村落文化研究会的理事

澎湃新闻 若说旧时农村的公共空间,首先想到的就是祠堂。如今松阳公共空间的修建,似乎又加入了例如博物馆、工坊等新时代特征的公共空间。关于松阳的乡村公共建筑及空间,您能展开讲讲吗?

叶云宽 对于乡村来说公共空间是非常重要的空间,它是村民交流的重要场所。我们建设乡村博物馆是希望用艺术、用文化来激活乡村,有点类似日本的大地艺术,我们做的更具有实用性,比如工坊。我们是依托在地的产业特色和文化特色来做的,做一个工坊,能带动当地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澎湃新闻 您个人理想中的乡村形态,是怎样的?

叶云宽 我理解的未来传统村落形态,应该是:既深刻保持传统乡村文明原真性,又开放兼收现代文明创造性的一种新型社区。从居住群体上看:在这里,有祖祖辈辈守望村落和田野的传统村民,也有离开村落、外出发展后返乡的村民,还有从城市回归乡村田园生活的“新型村民”。从文化视角上看:在这里,有“敬天爱人”、“耕读传家”的传统农耕文化,也有从城市带来的现代生活理念、科学技术,这样会产生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碰撞交融的新文化。从经济形态上看:在这里,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与互联网等现代技术的应用,将会打破乡村小农经济的闭塞,模糊城乡地域界限和经济界限,将原本单一的农业经济演变为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发展的新型经济业态。而这其中,文化始终是乡村的灵魂。传统村落是巨大的文化遗产宝库,渗透着中国传统的道德教化、礼仪规范,以及各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手工技艺,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只有让这些文化基因重新注入乡村的母体,乡村复兴才有希望。

【关于松阳】松阳原是一个偏僻的浙西南小城,山多,平地少,层层山峦间隐藏着近百座传统村落。夯土小屋,袅袅炊烟,依然是一副乡居农耕景象。在100座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中,被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的有71个。不过这些村落,大多分散于位置偏僻的山区,公共交通匮乏。因为2015年底金温铁路高铁的开通,丽水晋升上海两个半小时旅游圈之内。从丽水再租车前往松阳,途径S33龙丽温高速,一个多小时也就到了。目前,丽水-松阳段的城际高铁已被纳入浙江省十三五规划,届时去松阳将会更便捷。

更多前沿旅行内容和互动,请关注本栏目微信公众号Travelplus_China,或者搜索“私家地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