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青年学者肖涌锋:老年人最适合居住在怎样的地方

澎湃新闻记者 康宁
2017-12-13 16:37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编者按】

12月6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科技社团服务中心和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联合承办、卓众科学传播中心协办的第十八届北京青年学术演讲比赛决赛在京举办。多年来,北京青年学术演讲比赛成为了促进青年科技工作者科研创新、跨学科交流以及深入参与科学传播活动的重要平台,也带动了首都科技工作者争做科学文化传承者、科技创新实践者、科学传播志愿者。

赛场上,18位来自不同科研领域的青年学者发表了关注热会热点的演讲,内容题材广阔,选题角度多样。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来自北京神经科学学会的赵晨和骆媛,以及北京土木建筑学会的肖涌锋获得一等奖。

作为一名建筑师,肖涌锋在演讲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适老建筑”。深入研究真正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建筑正是他所在的中国建筑设计院适老建筑实验室正在做的工作。建筑师们希望把现有的古村改造成老年人的晚年乌托邦,让老人不仅老有所养、老有所居,更能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拥有一个舒适的晚年家园。

以下是肖涌锋当日的演讲内容:

肖涌锋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父老乡亲们,大家好,我叫肖涌锋,我是一名建筑师。为什么叫大家父老乡亲?因为各位家里都有父母老人,背后都有家乡亲情,叫一声父老乡亲,倍感亲切。我今天要讲的内容,题目是“高堂梦乡愿景图”。

什么是高堂?红楼梦中,刘姥姥走进曲径通幽的大观园,满眼是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远望有高堂广厦,近看似玉宇琼楼。高堂指的就是高大华丽的建筑。可是,将进酒中又写到: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高堂还指我们年迈的父母、老人。中国人最讲究的是孝,就是要将父母高堂侍奉于高堂之上。婚礼的时候更有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可是,老年人真的喜欢居住在高堂广厦之中吗?我想未必。

老年人到底喜欢住哪呢?我的第二个词是“梦乡”。梦乡是指人在梦境中所处的美好环境,为什么用故乡的乡、乡村的乡来代指这美好的环境呢?因为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喜爱自然山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几千年的农耕文明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老年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那就是——归园田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可是到了现代社会,老人们还能实现这个田园梦吗?恐怕很难。如今,大城市中拥挤的高楼大厦让老人们连下楼都难,如何还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而我们广阔的农村,因为年轻人不断涌入城市,变成了只剩空巢老人的空心村。我们一直在提“最美乡村”,很多人都说最美乡村当属那些古色古香的传统古村落。可是,过去十年我国有90多万个古村落消失了,平均每天消失近三百个。面对日益臃肿的城市和逐渐破败消亡的古村,面对越来越多老人无处安放的晚年,我们该做些什么,又应怎么做呢?

我的第三个词是“愿景图”。近年来,我们为了扭转城乡经济发展失衡、破解环境建设千篇一律的问题,提出来一个新概念“特色小镇”,主张通过观光旅游、民俗文化、健康休闲等特色产业发展村镇经济,塑造青山绿水与现代生活有机统一的新型人居环境。我想在这基础上,何不再加上一个特色养老呢?把具有好山好水好风光的古村变成城市老人和古村老人都能旅游、居住、养老的地方。既可以让古村落得到保护和发展,也能让城乡老人有一个舒适的养老环境。这不正是我们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山水田园梦吗?如果有这样一个好地方你们愿意去吗?

上台前我在大家的抽屉里准备了三张门票。为什么要用门票呢?因为要通往这样一幅美好的愿景图并不容易。老年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不同于年轻人,所有年轻人感觉舒适的地方对于老年人来说可能恰恰相反。同样,古村也不同于城市,那些可以加速城市发展的手段用在古村上,很有可能让古村加速消亡。设计上有个专业术语叫“适老化”,所有能让老年人感觉舒适的设计都叫适老化。那我们如何让古村也能适老化,让老人们舒适起来呢?

如果您是老人,您觉得怎样才算舒适呢?有人说,舒适就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老年人首先需要衣食住行,就得有老年人公寓、老年人饭店、老年人超市,老年人还和年轻人一样需要文化娱乐活动,就得有老年人游戏厅、老年人俱乐部、老年人KTV。当然老年人更需要健康医疗,所以还得有老年人疗养院,老年人按摩室,老年人健身房等等,这些都可以有。但是,农村一般都不大,我们上哪去盖这么多不同功能的房子呢?如果我们都把地方给占了,村民住哪呢?

现在很多古村落都在进行旅游开发,有些开发商直接将村民迁出去,再加入大量的旅游服务设施,把古村打造成表面光鲜的旅游景点,而事实上古村却变成了失去灵魂的躯壳。还有的开发商也不盖新房子,发动村民利用自家的老宅进行旅游接待。久而久之,不仅古村变得面目全非,更让前来旅游的游客苦不堪言。显然,这两种做法都不可取。所以,我们的建议是,因地制宜的建设新村,与古村新旧融合。这样不需要搬迁村民,既保持了古村原有的生活形态和传统文化,又可以通过新村建设为前来旅游居住的老人提供高品质的旅游养老服务,让老人既能体验淳朴的乡土风情,又能享受舒适的现代生活,这样的晚年又该有多美。这就是大家手中第一张门票——整体规划。

生活在古村的老人。演讲者供图。

接下来该干嘛呢?当然是撸起袖子盖房修路了。有人问:“新房子容易建,可是这破旧的老房子呢,怎么改?改造完了还能保持原有的乡土风味吗?乡村室外环境复杂多样,道路坎坷不平,总不能都修成大马路吧?”其实老年人的常用空间可以分成三类:一是老年人的私人空间,比如卧室,需要进行重点的适老化改造,但是只占建筑的一部分;二是有老年人参与的公共空间,比如餐厅,需要进行局部的适老化改造;三是老年人群体空间,例如棋牌室,需要通过改造突出老年人的群体特色。这样看来我们只需要对大部分建筑进行局部改造,不需要大拆大建,当然可以延续古村原有的传统风貌。室外环境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把所有环境、道路全都进行适老化改造,但是,我们可以开辟老年人专用的活动场所和行走路线,让老人可以轻松的走遍古村的山山水水。这就是第二张门票——建筑道路。

现在能让老年人们舒适了吗?还不行。虽然老年人生活在建筑中,但和老年人打交道最多的还是建筑内部的各种设备、家具等,空调温度够不够暖和、灯光够不够亮、桌椅高度合不合适这些都会影响老年人的舒适度。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行为习惯各不相同,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有人照顾,如何保证老人全方位的舒适度呢?我们的策略就是“全方位智能化”:首先是感官上,我们可以让电器家具做到可移动、可调节大小,更能调节温度、湿度、照度等。然后是时间和空间上,我们可以让老人也带上智能手环,受到24小时的监控保护,不论走到哪,一旦身体出现不适,马上可以自动报警求助。全方位智能化的适老化设计,让老人不仅舒适,而且安全。这就是最后一张门票——家居设备。

这样一来,我们终于走进了这幅“高堂梦乡愿景图”。这就是我想要的古村,属于老年人的晚年乌托邦,让老人们不仅老有所养、老有所居,更能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让老人们、我们的爷爷奶奶、十年后的父母、三十年后的我们自己有一个舒适的家园,让他们、让我们在辛劳了一辈子以后,还能好好感受这个世间的美好。

当然,这幅“高堂梦乡愿景图”还只是一张蓝图,一张改善老年人养老环境、促进城乡发展转型的构想蓝图,要想实现它,还需要我们设计师们不断地创新研发,让它变得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好。我十分惭愧距离家乡千里之遥,无法陪在老人身边,可我又万分荣幸,我是一名建筑师,我所在的中国建筑设计院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成立了国内第一家适老建筑实验室,深入研究真正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建筑。在座的各位中,一定会有越来越多关爱老人热爱家乡的科研工作者加入我们,各行各业的我们一起出谋划策,借助科学的力量,我们一定能把这幅高堂梦乡愿景图变为现实,也一定能够实现美丽乡村中国梦。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