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实施营改增将满6年,“中国好声音”制作公司减税超1亿

澎湃新闻记者 韩声江
2017-12-13 19:21
来源:澎湃新闻
财经上下游 >
字号

自2012年1月,交通运输业(除铁路运输)及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率先在上海推开,至2017年12月,营改增在上海实施整整六年。

六年来,营改增从上海这个“发源地”起步,到走向全国、覆盖全行业,由不为人知到深入人心,取得了诸多积极成效,成为了中国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亮点。

10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决定(草案)》,至此,营业税从法律层面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又为巩固营改增的成果,带动税基扩大和就业增加,促进行业管理更加规范,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红利:2017年减税规模将超过2016年

2012年至2017年,营改增试点在上海覆盖近80万户纳税人,其中2016年5月新纳入试点的建筑、房地产、金融及生活服务四大行业试点纳税人41.8万户,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以来新增试点纳税人10.3万户。营改增试点以来,减税规模日益扩大,2016年当年即实现减税近840亿元,预计2017年减税规模将超过2016年,实现全面推开营改增税负“只减不增”的预期目标。

上海灿星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缩影,这些年来陆续推出了《中国好声音》《出彩中国人》等知名节目,受到观众热捧,公司规模也迅速扩张,年营业收入呈几何级数增长。从2012年的400万元发展到2016年6.4亿元。而这背后,始终离不开营改增政策的扶持。

“公司自2013年纳入营改增改革试点以来,至今已累计减税1.1亿元!”财务总监王艳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公司的日常业务需要大量采购灯光大屏制作、音乐版权和电视转播技术服务,营改增之后,这部分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大大降低了成本。加上近几年,真人秀节目在国内走红,公司向境外购买节目模式版权费、邀请外国艺人参与录制节目的开销越来越多,按政策规定,这类业务代扣代缴的增值税也能抵扣,公司又从中得到了实惠。

新发展:营改增助公司拉长产业链完成转型

作为营改增试点的“探路人”,上海地区的局部试点并不一帆风顺。改革初期,由于试点行业较少、试点地区有限,部分企业的税负的确略有上升。但是,受到增值税自带“链条式抵扣”特性的影响,许多企业通过改善内部管理、合理规划布局,最终因此受益。

以上海裕强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为例,从改革初期部分业务税率上升、税负增加,至目前年均累计减负超过40万元,企业借营改增之力,大胆走出了运行模式改造升级之路,在进一步优化行业定位、提升服务的基础上,反而拉长了产业链,并依托服务的集聚效应和科技创新的力量,获得了更高的市场份额。2012年至2016年前,企业先后研发了仓库货物存储监控、货物运输跟踪、发货与收货智能管理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流管理软件系统,并受到了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的关注,受邀参与了国家物流标准的制定工作。

提到营改增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公司负责人称,“营改增不仅帮助我们减轻了税负,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找准了市场定位,倒逼我们调整和规范了内部管理,实现了从单纯的运输、仓储企业到整体供应链管理型企业的转型”。目前,企业开发的系列智能物流管理软件和其中蕴含的管理标准已为其赢得了长期稳定、良性互动的客户群,更为企业奠定了行业地位,拓展了企业的影响力。未来,企业还将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整体科技含量,为整个物流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贡献出一份力。

新动能:第三产业占比逐年上升

在打通产业链条、消除重复征税的同时,营改增还有效降低了产业分工细化过程中的税收成本,大大有利于促进经济产能的升级改造和专业分工,鼓励和带动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

作为上海乃至全国首个“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长宁区吸引了美团点评、易果生鲜、格瓦拉、春秋国旅等数百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营改增试点改革以来,这些企业获得了巨大的政策红利,营改增已成为“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蓬勃发展的新动能。

美团点评集团旗下的“大众点评网”是全国闻名的互联网服务平台,业务囊括网上订餐、旅行、娱乐、生活服务和外卖配送等多个领域。2012年第一批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以来,公司已累计减税9600多万元。

公司财务经理朱妙青告诉澎湃新闻,“营改增对我们服务业可谓重大利好,我们的税负越来越低,公司用户成倍增长,市场份额和销售额也逐年上升。2017年大众点评网APP的活跃人数是2012年的4倍多,销售额也翻了几番,这就是政策红利的最好体现。”

上海市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处负责人表示,“受营改增外溢效应影响,本市现代服务业引领第三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服务业的集聚效应表现突出”。

据上海市统计局公开发布的信息显示,在未实施营改增的2011年,上海市第三产业占比仅为58%,而近年来,第三产业的比重已接近70%,占比明显大幅提升,营改增为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国际经济中心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上述负责人表示,上海市税务机关将在巩固既有成果的基础上,着力营造更加良好的国际化、法制化、便利化营商环境,转变和优化增值税管理,以改革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提升纳税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