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孟京辉与中国美院跨界合作《死水边的美人鱼》:享受观戏旅程

澎湃新闻记者 葛熔金 通讯员 廖垣
2017-12-15 08:39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这是一场特殊的戏剧,观众可以在2300平方的表演空间内随意走动。或许一侧身,演员就你在咫尺之间开始表演,甚至邀请你参与他们的演出。如有幸,演员会单独邀请你进入小房间“一对一”的表演——12月13日,由著名导演孟京辉与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郑靖共同跨界合作的浸没式戏剧《死水边的美人鱼》,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公共空间艺术系教学楼进行首演。

“此次与中国美院合作,我们将表演空间打造成了超现实主义的梦境迷宫。完整的剧情并不是这部作品的关键,每个人看到的都只不过是一块碎片。观众视角才是核心,演员表演、空间设置等都是风景,每位观众只需随心所欲的享受观景的旅程。”孟京辉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

孟京辉

将演出空间打造成“梦境迷宫”

浸没式戏剧(Immersive Theater)的概念最早起源自英国,它打破了过去表演者在舞台上、观众在舞台下观看的表演方式,而是采取了互动式的体验。由于演员会在不同的空间里移动,观众可以自由地在表演场地中选择自己想去的地方和追随的角色,剧情和视角则会因为自己的选择决定而有所不同。

孟京辉创作的浸没式戏剧《死水边的美人鱼》,创作灵感来源于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马格里特和德尔沃的画作。讲述了一个关于身体出轨与感情投契的爱情悲剧。男主人公爱着妹妹,却为了利益出卖了爱情娶了姐姐,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夫妻俩人从不照面,相互回避相互怨恨。妻子的痛苦与日剧增,丈夫和妹妹也各揣心事,阴谋、爱欲、权利、谋杀……这些所有的矛盾在一次夜宴上全面爆发。

该剧自2015年北京蜂巢剧场首演起,便引起了国内外媒体观众的广泛关注,被媒体誉为“最具时代价值戏剧”。由于浸没式戏剧大都需要根据艺术空间的实际情况创作和编排,因此该剧从未在北京蜂巢剧场以外的空间上演过。

“一年多前,我与孟京辉导演第一次聊起空间语言、空间叙事话题时,发现他已经在戏剧领域对此进行多次尝试性实践,因此我们决定进行跨界的合作。以前我对戏剧舞台语言了解不多,在近一年时间内只要有空我就会去蜂巢剧场去学习话剧。最初,我们团队更多考虑如何配合演员,去打造适合戏剧的叙事空间。此后,通过与孟京辉不断的思想碰撞,将重点放在了空间的叙事性,试图通过空间的叙事性与表演的叙事性相互碰撞,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郑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死水边的美人鱼》演出空间位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公共空间艺术系教学楼内,共3层、总面积达2300平方米。空间内放置了大量由中国美院师生创作的当代装置艺术和当代雕塑作品,这些元素也被融入《死水边美人鱼》的重新创作语汇中。每个教室通过灯光、艺术装置和音效的控制,被打造成风格迥异的场景,空间内又设置了诸多的密道。作为剧情线索的重要道具,被隐藏在各个角落之中。

孟京辉与郑靖将演出空间定义为“梦境迷宫”,《死水边的美人鱼》内容也据此再次创意解构、重建。该剧围绕着2条主线、3个梦展开,还有49条情节支线,几条重要的情节线还会重复上演。

每个观众都会看到不同的剧情

参演《死水边的美人鱼》的20多名演员,都来自孟京辉戏剧工作室《恋爱的犀牛》剧组,人均有超过1000场的演出经验。

《死水边的美人鱼》中国美院的首演的现场,在音乐、灯光和布景下演出空间呈现出一种阴森与迷幻交织的氛围。演员会穿梭与观众之间,表演会在任何区域上演:在电梯内,一袭黑衣的女演员可能会喃喃自语,用诡异的表情注视电梯内的观众;在楼梯上,在楼梯过道突然会上演“厮打”“缠绵”,那也是演员的表演;当你一个人倚着三楼栏杆看一楼中厅演出时,有可能一名演员静静的走到你身旁一起看表演。在演员表演的过程中,会向某位观众提问或者邀请一起帮忙完成剧情。如果足够幸运的话,演员还会专门邀请你进入小房间“一对一”的表演、与你攀谈闲聊,时常大约6分钟。

作为观众可以根据喜好选择观看方式:可以停留在某一个场景内,看这个场景内发生的故事;也可以选择跟着一名演员,去了解这个角色身上发生的故事;当然也可以不理会任何事物,随性的在空间内任何地点游荡、驻足观看。

孟京辉介绍,20多个演员将在各个空间里来回穿梭,他们相遇、交谈、离别。演员们各奔东西,而观众只能选择一条线索跟随,分散的线头后来又会一而再再而三的交叉重叠,你需要不断选择、转移或放弃。完整的剧情并不是这部作品的关键,每个人看到的都只是人生的一块碎片,而视角的变更是观剧的重要部分,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来看一个剧情场景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观感,不同的观众眼里将会有不同的剧情。

为此,这些演员们必须摒除舞台戏剧传统的单一语言表演,将大量肢体、舞蹈、行为艺术、音乐、多媒体影像融合入表演之中,营造出全方位抽离剧场空间的超现实梦境氛围。这不但在舞台艺术上是一种大胆实验,对演员综合美学素养也是前所未有的考验。

“以往戏剧都演员在舞台上表演,观众只能被动接受。而浸没式戏剧是解放观众,让观众有主动权、选择权,每位观众都是这出戏的一部分。即便共同观剧的两个人,因为旅程中的关注重点不同,理解也不同。”孟京辉说。

据了解,《死水边的美人鱼》将在中国美院上演5场,全部免费对观众开放,每场限制观众249人。而这5场免费演出的入场券,已经由孟京辉戏剧工作室精心策划了多种神秘招募方式。孟京辉解释道:“在如今消费化的商业社会中,大量国内外演出作品都被当做‘商业项目’来运作,只重视资本与商业,而忽略了对观众审美的培养责任。《死水边的美人鱼》想要打破这种市场化的僵局,鼓励更多人了解浸没式艺术。”

“这次选择免费,我只想单纯地任性一回,让剧的演出不掺杂商业,归于本真。艺术家就像是一个小孩子,有他的任性,这种‘任性’需要大家的呵护,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给观众。至于这次演出,没有所谓的成功与否,只是想让观众随性的享受属于他们的观剧旅程。”孟京辉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死水边的美人鱼》只是孟京辉与郑靖共同发起的“公共空间计划”的系列活动之一此外包括3场孟京辉有关浸没式戏剧的讲座、浸没式戏剧工作坊活动、一场由《死水边的美人鱼》音乐制作人员及演职人员带来的音乐会,还有空间装置展览、浸没式戏剧摄影展等多元化的活动。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