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文山州12个村(镇、街区)拟新增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街区

2022-07-20 23: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7月18日,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云南省文物局发布公示,拟新增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街区,文山州12个村榜上有名。

丘北县腻脚乡

腻脚彝族乡位于丘北县西南部,“腻脚”系彝语,腻:红;脚:冲,意为红土冲,居住着汉、彝、苗、壮四个民族。腻脚已成为普者黑旅游线路上的一个新兴开放集镇,成为丘北县加强扩大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全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丘北县曰者镇曰者村

曰者村位于丘北县曰者镇,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周边拥有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态村、六郎洞景区、纳龙湖水利风景区、布宜松林湖景区、凤尾洞、火葬墓群、黑箐龙岩画等景点景区,拥有文山的壮族六月节、苗族跳月节、彝族花脸节、广南壮族婚俗文化、富宁壮剧、广南铜鼓舞等民俗文化,拥有丘北醉虾、纯天然藕粉、八角、丘北莲藕、丘北苗家狗汤锅、丘北酸汤鸡、丘北粉红腰豆等特产。

丘北县温浏乡石别村

石别村为壮族村落,坐落于南盘江支流清水江与石葵河相交的河套上,142座上百年历史的吊脚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整个村寨的布局有“背靠绵绵大山,前临涛涛江水”之美,2013年被列入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除了拥有上百座保存完好的吊脚楼外,还有江河、榕树、凤尾竹、木棉花、田园等自然风光,加上水车、江面上撒网的渔船、老旧的钢筋吊桥,村落内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映衬,凸显了村落的恬静和安逸。全村还保存着纺线、织布、绣花、舂粑粑、染花米饭、炸祭龙粑粑等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群众自发组织形成老、中、青文艺表演队为游客表演,走出了一条集特色地貌风光游、美丽乡村休闲游、文旅融合风情游相结合的新路子。

广南县者兔乡下者偏村

下者偏村是“壮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于河边的山舌缓坡地段,四周高山环抱,梯田层层,传统文化保存完好,文化遗产丰富。当地壮族根据当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一直保存并沿用了最具壮族特色的干栏式民居,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广南县者兔乡板江村

板江村是广南县者兔乡九龙山下94个壮族村寨之一,依托九龙山核心区的山水资源,2019年板江村被国家住建部列为国家级传统村落,2020年列入民族团结示范村。现存168间传统干栏式木楼,是全国保存得最完整的壮族干栏式木楼村之一。依山而建、傍水而居,房舍、村道和古树错落有致,与绿水青山相得益彰,一幅幅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站在板江村的观景台,整个板江村的美景一览无遗。近年来,板江村开启了“产业+技艺+民宿+旅游”相结合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通过民房的改造,让干栏式建筑得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让更多到板江的人体验“家”的感觉。

广南县者兔乡马碧村

千年壮寨马碧位于广南县者兔乡,掩映在郁郁青山之间,袅袅白雾之下,静静地守护着一代又一代马碧人。村前一曲水,村后万重山,这是马碧村的真实写照。

村寨依山傍水,村民沿河而居、枕河而伴,村内黑瓦叠叠,翘角飞椽,古朴典雅,错落有致,经过年久日深的时光濡染与渗透,充满自然的清雅古朴,蕴藏着博大的千古文明。村寨文化底蕴深厚、原生态壮文化元素较多,经过世世代代的发展,壮族寨子依然保持着淳朴、勤劳、热情的优良传统。2018年12月,马碧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广南县者兔乡上者报村

上者报村隶属者兔乡那耐村委会,形成于清代,为壮族村落。上者报因在上、下者报村分界处的山腰处,巍然矗立着一块大石, 其形酷似一头坐立的豹子,同时壮语“者”——地方,“豹”——麻栗树,者报村麻栗树繁多,者报村因此而得名。原为者豹村,后改“豹”为“报”。

上者报村位于者莫河的河湾处,三面环山,背山面水,南北群山列屏,群山逶迤,起伏平缓。村前河流经过的地方为相对平缓的良田耕地。坐落于山谷之间的村落沿者莫河呈双翼形,成两个相对集中的组团。房屋多为古老的壮族干栏式建筑“吊脚楼”,村寨壮族文化特色鲜明,民族风情浓郁。

广南县者兔乡者中村

者中村为壮族村落,形成于清代。村寨依山而建,前依良田,背靠青山,田间流淌着清澈的溪流,周围青山环绕,村内古树参天,青竹繁茂,环境清幽优美,仍然保存着传统农业社会的宁静和美丽,是典型的壮族村寨。

者中村内古老的壮族干栏式建筑“吊脚楼”集中连片,规模较大,整体风貌保存较好。村寨壮文化浓郁,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花街节”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歌舞文化独具魅力,壮族服饰特色鲜明,还有壮族刺绣技艺、弄娅歪、洞经音乐、男子手巾舞、赶花街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村庄壮族文化特色鲜明、保存完整,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广南县者太乡上下米哈村

米哈,壮语译为“茅草”,因居住的地方曾是茅草冲而得名,分为上、下米哈村,两村均为壮族传统干栏式民居。村落依山而建,聚族而居,“无水不足、无山不稳、无树不安、无田不居、宁居陡坡、不占良田”,是他们的居住选址准则。

民居沿着坡地向上发展,将平坦地区留作农田,缓坡山垦辟为梯田,使得村落良田富足,原始的农耕文化在此延续,农田景观优美。2014年,米哈村被列入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被喻为研究壮族文化的重要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

广南县者太乡蚌古村

蚌古村是典型的壮族村寨,村内干栏式建筑民居保存完整,别具特色。2018年,蚌古村因其特色的壮族干栏式民居和文化,被列入全国第五批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勤劳的蚌古人民衍生出许多灿烂的民族文化,一直沿用至今。村里除了每年都举行别具特色的节庆、祭祀等活动外,还保存着最原生态的铜鼓舞、婚丧嫁娶、“三月三”花街对歌、手巾舞等一系列民俗活动。

广南县董堡乡平安洞村

平安洞村坐落于半山坡上,古老的干栏式建筑群层层叠叠,布局灵活,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独具民族特色。建筑地基与石头融为一体,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反映出地方民族建筑风格。该村传承了千百年的祭龙文化、糯食文化、弄娅歪、手巾舞等歌舞文化,是研究壮族文化历史、文学艺术不可多得的史料,有较高历史价值。

马关县大栗树乡腊科村

马关县大栗树乡腊科村是一个隐秘在山水林间的村庄 ,这里有泥墙青瓦的古民居、有古朴含蓄的四合院、有香气四溢的火腿、有风貌奇特的溶洞……在悠长的小巷深处,雄伟安静的门楣里,牵牛出行的老人身上,深藏着久远的沧桑与乡愁,是一个非常适合“发呆”的地方。

除了风景美,腊科最有魅力的当属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在这里还找得到清末、民国时期的建筑。青瓦土桥,雕花画兽的柱基石,条石铺的台阶,大石板铺的地板,木制栏杆、花窗等精致美观。

文 李娇蓉

图 文山州城乡规划设计院

编辑 龚怡丹

原标题:《文山州12个村(镇、街区)拟新增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街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