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学思践悟十九大|发展多样性的乡村共同体,提振农村的精气神

澎湃特约评论员 张欢
2017-12-18 15:18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乡村振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关键是发展多样性的乡村共同体。

乡村振兴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九大报告两次提到“乡村振兴战略”。

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州调研,再次就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新指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农村要发展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好班子和好带头人;要把村务公开和信息服务这件事办好,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乡村振兴是一个重大的社会转型问题。历史上,我国长期是农业国,这个国情决定了历次重大改革主要从农村开始。近代以来也不例外。

在20世纪20、30年代,毛泽东就积极探索乡村建设,深刻洞察了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关键,因此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第一次伟大飞跃。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开始了农村生产方式与社会结构重塑的探索,但是由于生产力的限制,没有获得成功。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又是从农村开始,解放和发展了全社会生产力,动员了底层变革力量,为市场经济发展和中间社会生成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人口。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每一次伟大飞跃都与乡村社会的变革紧密相关,其根源就在于我们的中华文明孕育于农业社会,我们的民情基础根植于乡村大地。因此,乡村振兴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三农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社会转型问题。

乡村振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本质上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乡村振兴就是推动实现这场社会革命的基石。

从人类现代文明发展历程看,现代化强国崛起的基本经验都是从乡村振兴开始的,比如17世纪的英国和19到20世纪的日本。日本现代化转型之所以成功,与其乡村建设有着很大关系,这是我们时常忽略的关键要素。托克维尔著名的论断“地理不如法制、法制不如民情”,揭示了政治社会转型的基本范式。而更为深层次的,则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切,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应有的情怀,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近两百年来,西方社会陷入了世俗化危机的泥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深根于乡村,必须实现现代性转化,从而为现代化强国提供社会文明的基础。但是当前,我国一些农村地区也或多或少出现了空心化、贫困化、空虚化等世俗化的问题,因此要加快振兴乡村,不仅要在物质上“提高”,更要在精神上“提升”。

推动这场社会革命的关键是发展多样性的乡村共同体。我们知道,中国自王安石变法开始,乡村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与西方社会文明演进相反,中国走向了原子化的以家庭为基础的乡村社会结构,因此在近代化过程中,很容易被打散掉,非常不稳定,就是马克思比喻的“一堆土豆”的形态。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的精英开始转移到城镇,使得乡村社会结构进一步虚化、弱化。因此,乡村振兴就是要恢复农村的“精气神”:

“精”就是要鼓励青壮年和社会精英回归乡村;“气”就是要通过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公共生活,要恢复乡村活力;“神”就是要有多样性的共同体,让每一个人都有精神归宿。

二三十年前,村落小学还在的时候,发挥的就是精神和文化共同体多重作用,因为农村主要精英群体——乡村教师在这里,村民大会、各种文体活动在这里举行,这里就是全村的政治的和文明的中心。但是,随着村落小学被大规模撤销,老师们离开了乡村,各类活动日渐减少,乡村就渐渐淡化了共同体意识,甚至消失了。所以,把“扶智”的着力点放在扶持乡村教师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应该着力重建标准化的村落小学,让其恢复曾有的载体功能,要建设更多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为共同体的形成提供空间。

在一个村里,要发展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政治共同体,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基层民主共同体,以家庭农场为核心的经济共同体,以村落小学为载体的文化共同体,还有因各种兴趣爱好形成的多样性的共同体。

乡村共同体越多样,农民的归属感和共同体意识就会越强,才能留住年轻的精英群体,消除农村空心化的土壤和空间,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精英群体带动作用,带领村民走向现代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