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小调查│佛系90后的佛系从何而来?哪些书影响了他们的三观

澎湃新闻特约记者 郑薛飞腾
2017-12-20 17:33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最近,一篇《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在朋友圈刷屏,随之诞生了“佛系90后”这个新名词,并引发诸多网友讨论。随后,又炸出一系列《第一批90后已经开始油腻了》、《第一批90后已经离婚了》等“第一批90后”体文章。

“佛系90后”与此前流行的“油腻中年男”、“更年期妇女”、“熊孩子”等标签相仿,再度证明年龄标签“一贴一个准”。所谓“佛系”,在文章中被表述为: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面对人、事、物,随缘随性即可。那么,“佛系90后”的“佛系”属性从何而来?在他们的成长经历中读过什么样塑造三观的书籍,又做过什么样“佛系”的事?记者采访了几位“佛系90后”。

赫先生

有好多书都会带来人生观冲击,比如以前读梭罗的《瓦尔登湖》,对那种纯粹自然的生活会产生向往,希望早早地过上养老退休生活。

除此之外,用现在很火的“佛系”来说的话,还有一本书塑造了我自己佛系的想法跟举动就是丰子恺的《护生画集》。读完之后,会重新发现生活中一草一木、每一种生命的美好,以至于有一次我在路上看到一只死去的麻雀,把它捧在手上凝视了好几分钟。后来别人告诉我,死掉的鸟可能有禽流感,千万不能碰。

细草

初三、高一的时候很喜欢读一本小说,叫《项塔兰》。

很厚的一本,我读了半年才读完。作家最早是一个澳大利亚的哲学教师,后来吸毒持械抢劫进了监狱。之后他越狱跑到印度,过了好几年才被抓到。《项塔兰》就是自传体写的,他越狱到了印度之后,住在贫民窟行医、又加入了黑帮组织的经历,里面有很多他的人生感悟,关于爱情、信任、堕落、友情,还有很多哲学探讨。我现在也不知道他这本小说多少是真实经历多少是文学发挥,但是读起来很真,我到现在都没有觉得哪个情节虚伪。

当时年纪小,只是觉得读过之后感触很深,现在才能总结一点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什么影响。总的来说,让我后来的人生观多了一些大胆和好奇吧,觉得人生最重要的是经历,如冒险如游戏,如露亦如电。到了现在才能总结出来,这本书传达出人生无常的意思,所以才能说经历最重要,因为没有任何可以把控的确定和安稳,只有在人世的不断变动中寻找自我吧。“无常”这个东西小时候是体会不来的,现在回想起来才发觉,这个根子这本小说就给我埋下了。

Carl

我觉得《追风筝的人》能算得上。这是我初中时看的书,当时班主任管得特别严格,所以自己心里会产生一种“人一点错误都不能犯”的想法,或者说“犯错是被禁止的”。十几岁的少年对班主任那样一种权威存在巨大的敬畏,我稍微犯一点错误,都会不断谴责自己。

《追风筝的人》是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推荐的,我和他很聊得来,于是毫不犹豫地买来读。这是一个关于友情、背叛和原谅的故事,可能放在今天已经是一个陈词滥调的故事,不过原著里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叫“There is a way to be good again”,翻译成中文大概是“那里又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因为书的影响,会变得不那么偏执,慢慢会觉得犯错很正常,犯错后的态度才更重要。这个非常浅显的道理,是这本书教会我的,也是它帮助我跨过了一个心理障碍。

东东

很难说是哪一本书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决定性影响,但确实有一些书让自己的想法有所转变,或者说原有的想法被作者说出来了。比如张爱玲,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都在强调人的自主性和科学精神的强大,仿佛一切都是努力就可以去创造的。在张爱玲的小说里,第一次对宿命感产生某种强烈的认同。每每想到半生缘里那句“世钧,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就感慨万千。多少也导致自己现在顺其自然的感情观。后来在罗杰·泽拉兹尼和特德·姜的科幻里面,更进一步感受到,除了个人的宿命以外,人类整体也有着类似的宿命存在。

罗杰·泽拉兹尼(1937-1995),美国著名的科幻奇幻大师,代表作有《光明王》、《安珀志》等

另一本对自己价值观有影响的书大概是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在那里,第一次接受到存在主义的一部分思想。也从那个时候,把“有趣”当做了人生的追求之一,这种有趣不仅仅是幽默感,更是对于自由思考的向往以及对于认定真理的坚持。

汤达人

很小的时候读《鲁滨孙漂流记》觉得鲁滨孙和星期五来到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地方,最后他们生存下来,成为彼此的朋友,这个故事很打动我。从那时候开始,我很喜欢养成类游戏,比如养宠物,也会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我觉得很难说某一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为自己的三观不只受书的影响,是一种综合形成的观念。很多时候,某一本书可能塑造了自己人生观的某一部分、某个观点,比如看完巴金的《家》《春》《秋》,会对封建制度迫害爱情而感慨,进而会产生爱情自由的想法。

马野

印象中最冲击三观的应该是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在此之前感到世界在一种常规的轨迹中运转,它有一种自在的规律,甚至会觉得高中政治书上学到的那种浅层的“唯物主义”是一种至上真理。但是读完《金阁寺》后更多地生出对“非理性”的感慨,读的过程中能感到自己很深的投入,在故事讲述到大火烧毁金阁寺时,竟也生出痛快的感受,对美与端庄的毁灭让自己在精神的愉悦程度上达到高点。

另外一本对自己有重要影响与改变的书是福柯的《规训与惩罚》,读完常常感受到自己生活在一张无所不在的大网之下,怎么逃也逃不出,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克制自己的消极想象,会觉得暂且这样吧,想越多越痛苦。

苏诀

我高二下学期的时候比较迷茫,因为成绩不算很好,也不知道要怎么做会好,没什么学习的动力。那时候最喜欢到我们区中心图书馆随便借书看,然后就翻到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切尔诺贝利的悲鸣》。那时候还没人知道阿列克谢耶维奇是谁,我才看了第一篇就傻了一个晚上。因为这本书类似口述史,而且作者的写法属于很直接、不加修饰的那类。第一个故事是在切尔诺贝利事故中去世的消防员的妻子的口述,内容很长,大概有三四十页。故事中有很多直接描写消防员受到辐射以后的各种症状,比如,到晚期身上的皮肤逐渐脱落等等。没见过世面的我感触特别深,把书全部都看完,才知道其实是切尔诺贝利事故中各种人的口述。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看书,因为之前处于乱读书的状态,但读的以虚构作品为主,读完这本书后觉得真实故事比小说要跌宕起伏很多倍,感觉人生中有很多意外。那时候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会觉得人到世界上来一趟,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要好好学习。没想到我和切尔诺贝利结果一直保持着“情缘”,大一时,我搜遍上海各大图书馆找到《切尔诺贝利之花》,法国一个画家的绘本,他画得非常正能量,里面的内容主要是他在2000年前后去探访切尔诺贝利,记录还留在当地的人的生活,发现他们非常乐观,我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也更加乐观了。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