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017年上海艺术商圈”落幕,2018继续升级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2017-12-27 09:41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随着《红色娘子军》插曲《万泉河水清又清》响起,“2017年上海艺术商圈”正式在上海香港广场落幕。

从《蒂凡尼的早餐》到《人鬼情未了》,从《辛德勒的名单》到《泰坦尼克号》,12月26日晚,以演绎好莱坞电影音乐闻名的美国好莱坞电影乐团,用一首首电影金曲,让上海市民重温旧梦、一饱“耳”福。

“2017年上海艺术商圈”项目,在全市7个中心城区全面推行。

“乌兰牧骑”深入都市商圈

在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进程中,文化艺术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17年,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商务委共同发起和指导,各区文广局和商务委联合主办的“2017年上海艺术商圈”项目,在全市7个中心城区全面推行。

自4月8日启动,“2017年上海艺术商圈”已在静安、黄浦、长宁、虹口、杨浦、闵行、浦东等7个中心城区的26个商圈举办536场活动,近25万人次市民参与,平均每天举办2场活动,覆盖全部节假日。

演出现场。

536场活动中,音乐舞蹈类演出占58%,戏剧类演出占9%,亲子互动类占30%,展览讲座类占3%,既有琴童们喜欢的钢琴、小提琴、打击乐、民乐等乐器展示节目,也有上海本土非遗项目和各地国家级、世界级非遗节目表演。

依托上海丰厚的城市文化资源,“艺术商圈”的表演者80%是国家和民营文艺院团以及艺术院校、美术馆的专业工作者,不乏段皑皑、严庆谷等演艺名家,20%是来自国外文艺团体的演员。

送往各大商圈的艺术活动,并非照搬各文艺单位的现成节目,而是根据商圈的人群需求、环境要素、人流量等,进行创意性策划。

演员们因地制宜,组成小型表演和展示阵容,如同一支支都市“乌兰牧骑”,深入人流密集的商场,演员们姿态各异的表演,也总会吸引无数市民驻足观摩和拍摄。

演出现场。

“参加‘艺术商圈’演出,感觉离观众更近了,人气更足了,心里也感到更有底气了。”二胡演奏家段皑皑感慨,“这是艺术家拓宽表演空间的一个新平台。”

作为“2017年上海艺术商圈”的参与者,大宁音乐广场今年7月-8月以“乐享声典”为主题组织了十来场音乐活动,有民乐、交响乐,也有电影音乐和音乐剧。

“举办活动前,我们会在平面媒体、新媒体上做前期推广,即便是高温天气,也有很多市民自发前来观演,到了周末,他们就知道这里有演出了。”大宁音乐广场副总经理唐尧说,每一次在户外广场举办露天音乐会,大宁都能吸引近千名市民驻足围观,携家带口的市民尤其多。

“‘艺术商圈’对拉动商场的客流量有很大帮助,每个商场都要找准自身定位,再根据定位设计主题活动,才更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唐尧表示,大宁音乐广场以往也引进过文艺活动,不过都是配合圣诞节、元旦节、周年庆等节庆零星地做,“艺术商圈”则是有主题性、有策划性地做,“‘艺术商圈’组委会会给商场提供菜单,提前帮我们筛选好高质量演出。今年我们请来了上海爱乐乐团、上海轻音乐团等职业乐团,平常要约档期是没那么容易的,但通过‘艺术商圈’牵线,我们请起来也更方便了。”

2018年,大宁音乐广场还将继续与“艺术商圈”合作。各大商圈均反馈,“艺术商圈”明显延长了消费者停留在商场的时间,尤其是周末、儿童节、国庆节等节假日,商场客流量、销售额同比去年均上涨3成左右,消费人群的黏性与体验性显著增强。

演出现场。

从1.0版升级到2.0版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局长于秀芬说,如果说“2017艺术商圈”是刚起步1.0版,“2018年艺术商圈”将升级为2.0版。

目前,“2018年艺术商圈” 已进入策划布局阶段,除了进一步扩大商圈布点、增加场次覆盖率,还将把上海国际艺术节“扶青计划”优秀委约作品、“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以及各艺术节展和文艺院团涌现的优秀新人新作导入“艺术商圈”。

新的一年里,“艺术商圈”还将出现更多具有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特点的演展活动,如在新天地、淮海路等一大会址周边的商圈策划红色主题文艺节目,把江南丝竹引入世博源商圈等,争取打造“一商圈一特色”。

上海正在建设国际科创中心,“艺术商圈”也将密切关注科技动态,在展演节目中融入高科技新技术产品,引进唱沪剧的智能机器人、机器人街舞等节目。

“艺术商圈”还将担负艺术教育功能,在设计每一场演展活动时,都将安排讲解、导赏,以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的普及互动,把“艺术商圈”打造成大众的“艺术大课堂”。

“我们希望以老百姓的文化需求,特别是购物过程中的文化体验为目标,打响购物品牌、服务品牌、制造品牌、文化品牌的融合,使‘艺术商圈’成为传播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平台,同时成为老百姓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平台。”于秀芬表示,随着“上海文创50条”推进,“艺术商圈”也将成为进一步贯彻“上海文创50条”的抓手。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