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实地探访“莲藕滞销”迷雾:莲藕烂在地里,是滞销还是营销?

微信公众号“长安剑”
2017-12-27 16:57
财经上下游 >
字号

本文图片均来自微信公众号“长安剑”

有一种丰收,叫做荒凉。

11月底的一个冬夜里,我被一篇刷屏的文章打动了。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陈庄镇发生大规模莲藕滞销,滞销总面积2万亩以上,滞销量达3000万斤以上。”

“卖不出去的藕将会被打碎在地里。”

“挖出来的莲藕如果没人收购,就任其坏掉”

题目楚楚“冻”人:《有一种丰收,叫做荒凉。3000万斤有机藕让人掉眼泪!》。意料之中,阅读量很快破了10万+。

零下2度的天气里,土地潮湿坚硬。

藕农一铲子下去,只能破开一点土。

反复地铲,才能挖出来黑黢黢的藕。

刚从地里挖出的“黑黢黢”的莲藕。

在那个夜晚,我被他们打动了。

转发到编辑部的群里,大家也为之震撼。

作为记者的好处就是,有一支笔。

让地底下的3000万斤藕被更多人看到。

于是我出发了。

但晚上11点,坐在北京到河南的火车上,我突然接到了编辑的信息:有一些质疑——

网络质疑截图。

“家乡来客”微信公号。

莲藕有毒?

是滞销还是营销?

一根莲藕,在舆论场上掀起了一片涟漪。

部分后台留言截图。来源:“家乡来客”微信公号

当时我就萌生了下车的想法。

原来是场“骗局”。

“不要自己砸了自己的脚。”

一些同事也同意我的看法。

回来?不回来?

那天晚上我们在微信群里讨论了很久。

确实,面对屏幕背后的推手,人们已试错太多。

但只凭几条质疑,就能真正盖棺定论吗?

“记者的职责,就是最大限度去逼近真相。”一个同事点醒了我。

没有亲眼看到,没有亲自求证,我不能回去。定了定心,我坐在火车硬座上闭目,整理思绪。

凌晨五点,我到了河南。一下火车,迎面就扑来了当地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濮阳三日,我循着线索,试图揭开一根莲藕背后的是是非非——

“滞销”是真是假?政府与藕农说法不一

我踏上这片荒凉的土地时,气温低至零下2度。

车子刚驶入范县陈庄镇,道路一侧“范县有机莲藕示范基地”几个红色大字赫然映入眼帘。

在那篇网帖中,声称这里莲藕“大规模滞销”。但被营销号骗惯了的读者,有人怀疑这只是一场“炒作”。

然而沿路看下来,并未发现想象中堆积在路边或地里的莲藕,或者是藕农欲哭无泪的场面。

难道真是“炒作”?

如今,在冬雪的点缀下,显得荒凉的莲藕基地。

按照惯常,我向当地政府求证。

镇政府居然表示:根本不存在“滞销”的情况!

“莲藕的生长期很长,从清明节前后持续到来年4月。”一位工作人员给我解释,“埋在地里不挖出来,就不会坏。比放在冷库,效果更好。”

当地莲藕种植面积近4万亩,是黄河以北地区最大的绿色莲藕生产基地,一般春节前后才是销售旺季。“到时候藕民们还能等个高价钱。”前述工作人员补充。

昔日的“万亩荷塘”景象。

这些情况与文章中的说法大相径庭。我愈加疑惑了:藕农们现在是在等待高价,才迟迟不挖莲藕卖出吗?

我必须去莲藕地里一探究竟。

零下2度的温度,风刮在脸上像刀子一样。

我不时看到藕农们戴着手套、穿着雨靴,挥动铁锹在地里挖藕。为挖出一个完整莲藕,一位50岁的藕农,至少弯了20次腰。

藕农在寒冬中挥动铁锹挖藕的场景。

老一辈的人,是不愿意看着地荒废的。想到未来卖不出去的藕将会被打碎在地里,老爷爷非常痛惜。

“其实就是滞销。”在一家个体莲藕收购点,一位姓黄的老板说。

大约从2009年起,濮阳陈庄镇开始种植莲藕。起初只有承包商大面积种植,后来一些散户也加入进来。

“搁在以前,中秋节前后就有郑州、洛阳的车,来我们这收莲藕了。”黄老板说。

今年4月份,他就损失了30余亩。“只能任其烂在地里。”

现在这一轮4万亩莲藕,只挖了不到3%,大部分还埋在地底。

藕农们正在地里忙着挖藕。

“埋在地下比挖出来好?”我问一位正在地里刨藕的农民。

“虽然莲藕的生长期比较长,但刚种一年或两年的莲藕地,土层较浅,一股寒流下来,就算是深埋地底的莲藕,也很容易被冻坏。”他对我说。

在不少藕农看来,另一个打击是今年市场行情普遍不好,价格很低,一斤才0.9元。

地越多,损失越重。一位承包近50亩地莲藕的农民算下来,平均每亩地要损失1000多块钱。“有收成没收入,只能自己找销路。”

可对于他们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只要能卖出去,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望着这片空荡荡的丰收之地,我发现真相,并不是那么黑白分明……

莲藕重金属超标?

“造谣者动动嘴,辟谣者跑断腿”

然而比“是滞销还是营销”的质疑,对藕农更沉重的一击,显然来自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忧虑。

“莲藕滞销的范县,就在发生水污染的清丰县西边隔壁(虽然严格来说不算下游)。而当初发生水污染的原因,一直没有查清楚最终不了了之……”就在《有一种丰收,叫做荒凉》刷屏的同一天,这样的帖子也不胫而走。

这令范县刚有销路的莲藕,再度“陷入困境”。

据首发《有一种丰收,叫做荒凉》文章的公众号披露,一时间大量的退款和留言涌入后台:“有传言说,有水体污染,是真的吗?”“请问莲藕安全吗?”“网上登了,是污染的藕,要求退款”……

部分退款留言截图。

但藕农对“污染”一说既愤怒又无奈。

“这不可能,肯定是有人误会了!”陈庄镇莲藕合作社的李社长一下提高了嗓门。“再说,我们这里方圆几十里都没有一家工厂,怎么可能受到什么污染?”

说着,他向我出示了当地莲藕成功申请到“国家绿色食品”和有机认证的证书。

绿色食品证书。

有机认证证书。

检测报告。

最近一份检测报告的时间是2017年8月22日,检测内容中“总汞、铅”均未检出。

陈庄镇黄河藕业种植协会也出具了相关证明:

陈庄镇黄河藕业种植协会的声明。

甚至有藕农听到这个说法,执意要带我去灌溉现场看看。

“简直可笑!我们这里处在黄河滩区,都是引黄河水灌溉,除非他们认为黄河水污染了……”当地特有的地理优势,每年到了灌溉时节,藕农们会从黄河水处放出小口,直接引流进自家田地。

藕农们怎么也想不明白:“这莲藕招谁惹谁了?”

犹记得那天,范县天寒地冻。我坐在朱老汉的三轮卡车后面,寒风呼啸而过,我根本听不清他的声音。

他仍在等待一丝生机。

年过六旬的朱老汉,只种了5亩莲藕。一大早得赶到三四公里外的莲藕收购点,“能卖一点是一点”。挖了三天攒下的一车莲藕,一共卖了155块。

前来卖藕的朱老汉。

原本只有二亩地,都是水稻,从2012年开始种藕,“自家地两边都种了莲藕,种其他农作物,一上水也会被淹了。”

去年开春,有人免费给他三亩地。当时那块地里长满了芦草,花好几天,打了四五遍农药,才把藕种种下。

但这两年其他地方种莲藕的也多了,价格越来越低。

“我不愿意等到年底,能换个钱就行。”朱老汉对我说。

但挖藕是个体力活。一天下来,累得腰疼、腿疼,有时候受风寒了肚子还疼。

“为了换俩钱,得下力。”

真相迷雾遮眼

信任如何重建?

一根莲藕绝不会想到,身处极具变数的网友口碑中,自己就像坐在游乐场里不断翻转的“过山车”上。

兜兜转转中,爱心、目光与口水化作一团,纷纷抛向河南濮阳范县的捆捆莲藕。

“人心本易冷漠,善良是一道光。”有网友这样写道,但当大家小心翼翼的爱心试探,一次次在“套路”中碰壁,似乎只能选择蜷缩自己,冷眼围观一切、等待情节“反转”。

河南范县的莲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坐上了舆论“过山车”。

也许,莲藕和藕农本身无错;也许,“能吃一点是一点”的爱心人士无错;也许,公众号营销,即使有利益寻求共赢,也属正常。

但当他们纠葛在一起,触碰的却是一个社会最隐蔽的冰山——信任。

俗话说,信任就像一张纸,皱了,即使抚平,也恢复不了原样。

从2016年年底深圳罗尔的为白血病女儿募捐事件,到几个月前的“一元画”朋友圈募捐活动,再到近日引发广泛质疑的“同一天出生的你”互联网募捐,这类互联网募捐往往创意十足、情怀满分,一经推出,就“秒爆”朋友圈、席卷社会各阶层,乃至演变成一个时髦的社交话题。

“同一天生日的你”网络募捐截图。

善良的网友很快发现,我们视若珍宝的爱心之举,却很容易陷入“被营销”的套路。

在一次次“爱心被营销”后,人们很容易不再相信,本能地怀疑,莲藕滞销也是“套路营销”之一;

在一次次面临食品安全问题后,本能地秉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于是,很多人宁愿不加分辨地退款、退货,只为了不再“以身试毒”。

网友错了吗?

没有,是信任皱了。

在一个互信度高的社会,人际交往没有隔阂,法律运转没有阻碍。否则每个人都将陷入“囚徒困境”,在东张西望中寸步难行、人人自危。

信任的摧毁,何其容易;重建,何其难!当一双双信任的手,永远地离开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们,社会将是冷冰冰的。

今天3000万斤被抹得满身漆黑的藕,本身却是白白净净的。

我很庆幸,当初没有下车。

当真相被污泥掩盖,需要我们用心去擦拭。

你会发现河南濮阳范县,有3000万斤好藕,可以放心食用。

(原标题:实地探访揭“莲藕滞销”迷雾:今天我们如何信任一根即将烂在地里的好藕?)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