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要实现“让小学生每天睡足10小时”的小目标有多难

澎湃特约评论员 土土绒
2017-12-27 18:12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近期,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其中备受关注的有这样一条规定:“家校配合保证每天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睡眠时间。”

保证小学生每天睡10小时,看似要求不高,且是根据人体生理特点做出的科学判断。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本就是常识。但不出意料地,接受采访的小学生家长没有一个人认为能做到。

有什么能比孩子的身体更重要?不出意外,是学习。有家长说作业多,有家长认为课外辅导班多,但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学习。至于还有家长抱怨孩子做事磨蹭的,只能说是把自身的焦虑投射到了孩子身上。儿童天性贪玩,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他们本就不该被要求像成年人那样快节奏地“战斗式”生活。 

怪家长吗?恐怕没有一个家长愿意接这个锅。不久前,一篇题为《陪娃写作业?算了吧,想来想去还是命更重要》的文章刷爆网络,看似段子的“陪写作业陪到心梗”成为现实,戳中了一众“陪写”家长们的痛点。家长如此,孩子能不累吗?但问题是,谁也不是没事找事地让自己累。 

一项调查表明,北京小学四年级、五年级的学生中,有92%报读过各种补习班。“校内跳着教+校外抢着补”的教育模式,早已成为中产家庭教育的标配。当周围的同龄人纷纷抢着报各种课外班的时候,有多少人能够保持淡定?于是,教育成了一场全民竞赛,谁也不敢轻言放弃与落于人后,因为赌注毕竟是孩子的一生。

从宏观数据看,中国家长每年的课外辅导支出高达8000亿元,并且仍在以12%的速度增长。8000亿元是什么概念?不妨对比着看:今年“双十一”,京东和阿里的总销售额加起来为2953亿元。难怪有家长们惊呼:“养的不是孩子,是碎钞机!”

似乎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怪圈:越是重视教育的地方,家长对孩子时间、精力、金钱上的投入就越多,孩子也就越累。反而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农村,孩子们的压力比较小,睡眠问题也比较少。城市儿童睡眠问题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儿童。但即便如此,谁又敢为了保证孩子的睡眠,压缩他们的学习时间呢?

家长的焦虑,孩子的辛苦,本质上都是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在一个正常社会,人们以家庭为单位,希望以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目标,并为此不懈奋斗,既无可厚非,也值得尊敬。

问题是,孩子们的睡眠就注定只能被牺牲了吗? 

这显然不是简单制定一个规定就可以改变的。更实际的,还是要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更加重视教育的公平性,进一步推进教育的均衡化。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同时,改革中小学招考制度,减少各类补习班的话语权,增加多元教育评判标准,充分发掘每一个孩子身上的亮点并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以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成长。 

而所有这些改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才有望达成。唯有以上愿景都实现了,“让小学生每天睡足10个小时”才能成为现实,且是普遍与持久的现实。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