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临终关怀医生、遗体捐献者家属进校园,讲述如何“向死而生”

澎湃新闻记者 栾晓娜
2017-12-29 10:30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12月28日,“生命教育进高校”活动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举行。 东方网 图

一部源于墨西哥亡灵节的动画影片《寻梦环游记》,将一个中国人避讳谈论的死亡话题描述的温情而催泪,被称为“一场温暖的死亡教育”。这部影片也让人们思考,如何让死亡教育走进更多家庭。

12月28日,在由上海市红十字会指导,上海中医药大学、福寿园生命服务学院联合主办的“生命教育进高校”活动上,医学博士、上海市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中心主治医师、临终关怀医生黑子明与师生们探讨生前预嘱、缓和医疗、临终关怀等生死话题,遗体捐献者家属则讲述了亲人“大爱”故事。

医生:病人双手传递的不只有悲伤

“80后”医学博士黑子明,是临汾社区卫生中心的全科医生,但同时,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临终关怀科医生。他的工作,并不是让这些患者痊愈,而是在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尽量减少他们的痛苦。

“临终关怀既是看病,也是医心。”黑子明说,每一位新病人入院时,医生都要进行一次详细的评估,以判断患者的病情,是否已经发展到需要临终关怀的阶段。临终关怀不抢救、只缓解痛苦的特殊治疗手段,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

这三年里,黑子明送走了将近两百个病人,已经记不清曾经有多少次,他握着病人的手,倾听他们说出埋藏心中的秘密。最初的时候,这样的握手,也曾让黑子明无法坦然面对,毕竟他握着手的人,即将离开这个世界。但是握多了这样的手,他发现,这双手传递出来的,不仅仅只有悲伤和痛苦。

“我们的治疗不仅面对的是病,还有人;我们的治疗不仅针对某个肿瘤,还有人。我的病人不愿意被迫被拉上与病魔斗争的战场,而我们帮助他们获得这份安宁。”今年,黑子明所在的医院已经服务了一百多位病人,为病人提供一个床位,让他/她能够安心完成心愿,帮助家属认清生命的现实。

遗体捐献者家属:父母“金婚遗嘱”入藏纪念馆

遗体捐献者家属李豪,则讲述了其父亲李继先、母亲陈荣恩在金婚纪念之时,双双办妥遗体捐献手续的故事。

李豪说,他父母的一生是在战乱和不安宁的岁月中艰难度过的,所以对人生价值有着深刻的理解。有一次母亲看到报上登载“可供医学院学生实习解剖的尸源极少”的消息,便立即去打听遗体捐献的有关事项及程序。父母说,如果把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增加一点十分紧缺的解剖资源,让医学生们更快成才,是把力量用在刀口上。

于是,在1983年父母亲的金婚纪念日,老两口立下遗嘱:“如若病危,不必抢救,以免病人痛苦延长,家属劳累,及浪费了医药。遗体直送第二医科大学。不必办丧事,不要受丧礼,骨肉至亲不须佩戴黑纱。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是我们最后的嘱咐。如不按遗嘱执行,心中将内疚难安。”母亲还别出心裁缝制了两个用龙头细布做的大口袋,父亲挥毫写上“长眠安息”四个大字。

李豪说,父母的义举不仅影响了他和妹妹李华,办妥了遗体捐献手续,还影响了左邻右舍,小西门居委学前街152弄的居民先后有19位志愿者加入了遗体捐献志愿者的队伍。

如今父母已经离去,但那份金婚纪念日立下的遗嘱已经被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珍藏起来,讲述着一对普通夫妇的大智大爱。

引导学生思考死亡问题

“生命教育进高校”活动除了分享演讲之外,还安排了“临终心愿”墙、冥想瑜伽等互动体验环节,让学生们探视内心、思考死亡。

“三分钟的低头默哀让我想到了很多,关于人生、关于生死、关于去往的另一个世界,不自觉眼眶里的湿润汇集洒落出来,那是对人生老病死的无奈,但更多的是感动,一个人已经离开了,到底还能留下什么?”现场的一位学生在致辞中说。

此次活动的主办方上海中医药大学校红十字会副会长魏晓雯表示,对生命“感恩、敬畏、责任”一直是中医药大学价值观和医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专家和捐献者面对面的交流,更能让学生们认识到身上的责任,加深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从而以仁心仁术报答社会。

“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回照,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补充。我们希望通过谈论死亡,帮助学生们建立正确看待死亡、传递生命美好的价值观。”在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福寿园生命服务学院院长伊华看来,此次活动可以让医学院的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就了解到生命的本质意义,这对他们未来的工作也会有比较的帮助。

“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通过交流,能让中国人‘向死而生’,让死亡走进生活,可以比较轻松地谈论死亡这个话题,这对于整个殡葬行业的发展,以及中国人死亡观念的改变,都是有很大意义的。”伊华表示。

未来,“生命教育进高校”活动还将陆续在复旦大学医学院、交通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海军军医大学、上海健康医学院等展开。届时,主办方也会邀请著名作家毕淑敏、医学人文学者王一方、心理学家陆晓娅等嘉宾参与分享。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