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数据研究学者谈城市运行安全:要将应急处置转化为风险管理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鹏 实习生 郑洁
2017-12-29 15:04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樊博。  资料图

“城市治理回到实践中,需要以前瞻性的风险管理的视角处理提前应对,而不是用应急处置的方式去处理问题。”樊博说道。

近日,第三届上海公共管理(MPA)论坛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召开,本次论坛由上海MPA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承办。来自长三角地区十五所MPA培养院校的近两百名师生代表参加了论坛,共同探讨大数据背景下的超大城市运行管理,以及共享经济的发展与治理。

会上,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樊博汇报了大数据背景下的城市运行安全的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了要将城市应急管理转化为风险管理的新创见。

樊博指出,在大数据的背景下,社会科学研究发生了新变化,知识将从个体记忆向云端存储转变,知识碎片化向数据结构化转变,数据结构化向智能化转变。因此,针对大数据下的社会科学研究,樊博认为,目前和未来的趋势是从数据驱动的角度入手,支撑公共政策和社会治理的研究。

从大数据应用的背景出发,樊博认为,目前城市综合管理和应急联动中心最关注的问题是应急管理的风险,而应对这类问题的思路应当是将应急处置转化为风险管理。

为说明如何将应急处置转化为风险管理的问题,樊博引入了灾害恢复力和冗余资源两个概念举例。

在第一个案例中,樊博将某直辖市行政区以网格化管理的形式呈现,网格中对不同等级的风险从高到低依次用红、蓝、黄色块标注,同时将消防系统战报的碎片化数据加以结构化的改革,用以排查隐患,同时配合天气预报的信息及时更新网格,达到了预警和应急资源配置的作用。

樊博表示:灾害恢复力,一般是指“系统、社区或社会通过改变自身非本质属性或自我重建,从而适应外在干扰、冲击,并在受冲击后恢复到原来或更好状态的固有能力”。而冗余资源,一般是指“组织中非必需的可用资源。”

樊博举例提到,比如某广场有七个安检平台,在收集数据计算广场人流量的峰值和谷值后,发现在人流最高峰时五个安检平台即可保障人流通行,一旦该广场遭遇突发状况,这两个备用安检平台并不能满足高峰时期广场人流正常通行,并且会连锁反应致使路面阻塞,网络上也可能出现舆情。樊博认为,这就是由于冗余应急资源不足导致其恢复能力差。

最后,樊博总结说,大数据分析与传统量化分析不一样,是以数据驱动的方式、是先有数据再考虑(问题),所以这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