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艺术对话2018②|汪大伟:上海美院新变化与22世纪畅想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陆林汉 实习生 乔梦婷
2018-01-03 08:25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汪大伟谈上大美院到上海美院的变化。 编辑 陆林汉(03:11)

上海近年来在美术教育方面的大手笔不少,上海美术学院自2016年底挂牌以来,推出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学术项目和活动,此外,华东师大美术学院在上周的成立也被认为是上海美术学科崛起的一个新信号。

作为上海历史最悠久的艺术院校,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汪大伟近日在接受“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对话时梳理了上海美院在过去一年中所经历的变化和未来的方向,以及他对今后艺术教育面临问题的思考。他表示,现在规划上海美院新校址需要思考“22世纪美术学院是什么样的”等问题。

他同时也透露,上海美院今后的艺术教育不仅仅局限在专业教育,“将是一个面向从三岁到九十岁年龄段的终身教育。所以,不仅要办附中,还要办附幼、附小、继续教育等。”

上海美术学院挂牌当日国内外著名艺术家接受特聘教授聘书

从上大美院到上海美院的变化

澎湃新闻:上海美院挂牌一年了,上大美院从建立以来,经历了哪些阶段,这几个阶段有什么变化?

汪大伟:发生的转变有几个阶段,首先是1983年从上海美校转为“老上大美院”(凯旋路),再到新上大美院,也就是2000年从凯旋路搬到了宝山;再是,从2016年12月11日转成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又是一个新的阶段。

1965年周碧初在上海美专指导油画系学生毕业创作

从体制角度讲,“老上大美院”实际上是个独立的办学机构,当时在凯旋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所以其政策制定和运作基本上属于自我循环;到了“新上大美院”(即2000年搬到宝山后),法人资格取消了,成为上海大学的二级学院,它不再是一个独立办学实体;到了2016年12月11日,挂牌的是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提出了“虚拟法人,实体运作”的概念,虽然不是一个法人运作体,但是在人事、财务以及对外交流都给予了相对独立的职责、权利和运作空间。在体制机制创新自主办学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

凯旋路30号大门

从这些转变也能看到整个城市对美术教育需求的发展变化,20世纪80年代适逢改革开放,整个城市百废待兴,城市建设需要美术,所以当时上海美校(中专)被升格为本科,而且是一个独立办学机构;后来到了大学合并时期,高校合并学科范围扩大,形成了综合学科优势,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当下,应上海国际都市的文化发展和创意产业的需求,上海要有一所与上海地位相称且以上海命名的美术院校。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了法人不变,以虚拟法人,实体运作的机制,构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并且聘请了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教授担任院长。上海美术学院在充分遵重艺术规律自主办学的同时发挥上海大学的综合学科优势,在学科交叉、融合方面是其他艺术专科院校所望尘莫及的,比如艺术与经管,艺术与人工智能,艺术与社会学,艺术与通信,艺术与新材料等等。上海大学为美术学院的艺术新领域开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可能。为在综合性大学中办好一所全新而独特的美术学院作全面综合改革的尝试。从这些变化过程也能看出上海市政府,市教委,上大的领导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

2000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迁入上海大学宝山校区

澎湃新闻:过去的美院,每个系每届只有几个学生,而新世纪以来大学扩招,学生人数、质量和诉求都发生了变化,美院是如何坚守自己的教育传统?又如何以新的变化适应新的时代需求?

汪大伟:根据我的理解,这些年,美术学院不光把培养人才作为己任,同时也把培养学生作为检验自己工作的标准。所以,我们始终把人才培养看做头等大事。经过几轮的变化,有体制和校址的变化,但我们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度始终没变,所以我们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在艺术上有影响力的人物。但是每个阶段、每个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对人才的需求和观念也有变化。

随着时代的变化,城市高速发展,对应城市发展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人们生活的需求和生活品质的提升,为此,我们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人才,这些应用型人才已在各行各业发生了效应。

面临着新时期变化,我们提出公共艺术学科概念,并把公共艺术作为新美院发展方向的一个原因。为此我们在整个学科构架方面进行调整,从原来的传统经典绘画走向应用艺术,又从应用艺术逐渐向符合公共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上培养人才。例如,上大美院2000年在全国率先在美术学院设立建筑系。当时,建筑学是在工科院校中办的,而2000年钱伟长校长提出在美术学院办建筑专业,开了中国美术教育之先河,随后,各大美术学院也相继都办了建筑专业;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们也顺应整个社会的经济建设需求,最早开设了数码艺术专业,以后又设立了公共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和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

玻璃艺术工作室

澎湃新闻:上海美院挂牌一年,这一年以来美院在对内教学上有何变化?对外校企合作、校馆合作为学生、学校,以及社会的辐射效应有哪些?

汪大伟:最大的变化是学院名称有了“上海”两个字,我们处处以上海这个城市作为自己建设和发展的目标,要与“上海”齐名。第一是加强与国际合作,比如和英国皇家美院、东京艺术大学、旧金山美术学院等国际前沿的院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一个国际院校的教育联盟协同体,有来自北美、南美、大洋洲以及东南亚等国家的高校参与,而且希望这个协同体就落户在上海,落户在我们美术学院,形成协同体的研究机构和教学机构,我们目前已经联系了15所国际院校,其中有5家已经取得明确意向,进入议事日程了。第二是对接城市的产业转型发展,由宝山区政府、上海大学、宝武集团共同签署了共建美术学院一个协议,把美术学院建在原宝钢不锈钢厂地块,希望入驻后,能带动整个地块创意产业的发展,成为产业转型的引爆点,带来一个新气象,我们目前也在积极推进中。另外,在市领导的关心下由市教委和市文广局签署了文教结合共建美术学院的协议,创造了一个文教结合机制,在这样的机制下,我们和中华艺术宫、刘海粟美术馆、油雕院以及画院,建立起连同机制,我们在四个文化机构里面设立了四个研究中心,同时把青年干部挂职到四个文化机构,这样有利于我们把上海市的文化平台连接为美术学院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们能为这个城市增添更多的文化内容,或者说能把我们的研究成果转化成服务社会的内容,直接在这些平台上进行展示,这也是为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承担起我们自己的责任,与此同时,这些文化机构也变成了我们的教学实习基地,学生在实际的项目运作当中,去体验社会和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还有一个就是我们联合培养研究生,和这些文化机构合作起来,把我们人才的培养直接放入社会大课堂上,这就是我们的文教结合,为这个城市整体文化艺术水准的提升做出我们学院应有的责任。

“文教结合”启动签约仪式

在这一年当中,我们还在积极推进的是教学体制机制的改革,实际上就是加强我们的本科基础教育,推出一系列措施,冯远院长特别重视本科教学,推出了一个“院长作业”,在暑期里面,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依据自身专业方向投入社会体验生活,进行社会调查、艺术创作或写生等,开学后进行考查点评,选出优秀作品展出以资鼓励,由此形成了一个关注生活、重视基本功的学风校风。在研究生教育中,积极推进淘汰机制,以前考进来,躺着也能出去,现在实行淘汰率,特别是博士生,第一年做预读生,不适应的就淘汰了,最后博士论文盲审期间,还有一次淘汰。淘汰机制的引用,对加强本科生基础教育的严管和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把控环节,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我们也在研究生教育探索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这些工作室是以问题导入的研究型工作室,以社会需求导入的应用型工作室,还有以大师风格导入的创作型工作室,即“引进大师”进入工作室,还有根据国家重要项目的需求建立工作室等。都需要师生们真刀实枪地进行研究,对他们的研究能力有很好的提升作用。

为顺应新美院的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在机构调整和规章制度的建设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引进了四十余位国内外专家教授开设了“上美讲堂”举办了57次讲座和工作营。

这一年,回想一下365天,美院全体教职员工马不停蹄地做了不少事情,在社会需求与社会发展的高速态势下,迫使我们一天当三天用。

“上美讲堂”启动仪式,从左至右:曹可凡、靳尚谊、全山石、詹建俊、邵大箴

“22世纪美术学院”的畅想

澎湃新闻:如今上海美院在上大宝山校区内的校舍已经稍显局促,未来上海美院在宝武不锈钢地块的新校址的规划是如何的?现在进行到哪一阶段?

汪大伟:目前的阶段是新美院概念方案的评选,已有22家报名,其中16家递交了方案,其中有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瑞士的国际设计事务所和国内重要设计院校、设计单位。评选出来的结果是一等奖空缺,两个二等奖,五个三等奖。现在策划的概念主题是 “22世纪的美术学院”。22世纪美术学院是什么样的?到时候是否还有美术学院吗?那时美术学院到底教什么课?什么人来上这个学?给大家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之所以把 “22世纪未来美术学院”建设加以讨论,来引发我们对美术学院的再思考,这个就是我们的一个目的。这个过程当中有些方案确实也还可以,但有些方案根本不到22世纪,有的还在20世纪,连21世纪都不到。美院发展的前提一定是跟“上海”这个名字捆绑起来的,所以学科、专业以及影响力必须要符合“上海”这个名称。上海是一个国际大都市,我们美术学院也一定得以这样一个水准来规划发展,所以我们在建立国际艺术联盟协同体,就是希望能把国际一线品牌的艺术院校引进到上海,这些是美术学院的基本配置。其次,人们称上海为“魔都”,给人很多想象力,那相应的美术学院也应当成为“魔都”的学院,不管是专业建设还是空间形式,以及对人才发展,都要有想象力。

宝钢工业遗存俯视图

当然,这个想象力的空间目前还在设计中,因为宝武集团提供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工业遗存的大厂房空间,也给我们对今后专业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除了坚守的传统经典艺术,还要适应上海的建设发展需求,比如建立一个全新概念的空间艺术,它应包含雕塑、工业设计、建筑和规划等一系列在空间概念上的专业等。这不仅仅是国际都市发展的需求。这些专业我们也都有良好的基础,但是过去专业比较单一,只是停在架上艺术、个人艺术上,没有嫁接到公共空间。其次,现在进入了信息化时代,GPS加上互联网,手机的移动通讯网,这样的技术环境对人们的生活改变非常大。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如何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技术是冷冰冰的,但如何为人所用,如何让人们用得方便且身心愉悦,这就是美术要做的事情。第三,这里是一个国际大都市,成为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世界艺术大师云集在这,一线品牌画廊聚集在这,那需要培养多少的经纪人和策展人,这也是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以此类推,如服装、包包、时尚业等文化附加值的业态,都太多了。仅从空间、技术和文化发展这三个层面,对我们美术学院的专业和学科发展的想象力就很大,我们希望将工业遗存焕发出新的生命,为探索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创造这样生活方式的人才培养是新美院的愿景和任务。这些也都是作为面向“22世纪上海美术学院”需要探索和付出的。

宝钢工业遗存内部图

澎湃新闻:上大美院中专部前几年停止招生了,搬往新校区之后中专部会否重建?

汪大伟:以后的艺术教育不仅仅局限在专业教育,而将是对于人的创造能力的培养教育,将是一个面向从三岁到九十岁年龄段的终身教育。所以,不仅要办附中,还要办附幼、附小、附中、大学、继续教育,一直到九十岁,这就是我们新美院的一个视野和跨度。

“杏林撷英——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优秀学生作品邀请展” 展览现场

48所院校学生作品展的思考

澎湃新闻:通过前不久在中华艺术宫举办的48所美术院校作品展,您希望上海美院的师生学习和收获到哪些?

汪大伟:此次全国高等美术教育展览集中了48所院校,几乎覆盖了国内各个省市的艺术院校,在这样的范围内,把各自最有特色的作品拿出到这里接受检阅。对于上海美院的师生来说,可以开阔眼界,打开思路。比如说通过这些作品怎么去判断基本功,去评判主题性创作和唯美创作的不同,这都提供了各种不同可能的范例。不光是看,还可以找到自己的定位,像是一面镜子,从别人作品中看到自己,对我们来讲是很好学习的机会。

上海美术学院学生作品

澎湃新闻:之后还有教师展和文献,你觉得这个持续三年的系列展,最终能给上海美院带来哪些变化?

汪大伟:全国高等美术教育系列展分三年三个展,今年是学生作品展,明年是教师作品展,后年是文献展。冯远院长在策划这件事的时候,是从三个层面去思考的,即从院校培养的产品,培养者的水平,到培养过程的考量,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梳理。这三个展览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是对改革开放乃至新中国以后的美术教育的回顾、展望和梳理,重新再思考、再定位。对上海美院来讲,这个系列展做完以后,将加强我们对艺术教育的研究,提升艺术教育水平,而且我们是在研究中国正在发生的问题,这种研究成果能够取人之长,对我们今后自己的发展也有一个借鉴和学习。

上海美术学院学生作品

澎湃新闻:通过这次展览的梳理,你觉得当下中国艺术教育的问题有哪些?

汪大伟:第一,教育的雷同。全国美术教育高校缺乏特色,没有自己的清晰定位,这也是通病,如何体现差异化竞争和差异化发展,这是我们接下去需要解答的问题。没有特色的问题导致的是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雷同和人才规格雷同。这并不是国家需要的,国家真正需要的是各自定位,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氛围,这是艺术繁荣所必备的社会土壤和文化发展氛围。

第二,关门搞研究。院校的学科发展和研究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具体体现在研究生的研究课题方面,选题拍脑袋,蒙着头做三年,做完就束之高阁,论文一扔,拿了个文凭走人,这是资源的浪费,国家培养研究生是希望能解决国家当下问题的,这个也是现在教育的弊端。

第三,教育管理行政化。按照行政的管理方式,而不是按照艺术发展规律去管理教学。也是造成现在教育特色被抹杀的重要原因,是对多元化美术教育的一大障碍。所以,如何能够适应自身独有的资源以及独特的教学发展规律,制定对应的教学管理?如果能够把特色找到,把社会服务解决好,再把一套相对应的教学管理模式制定好,这教学肯定会好。希望通过这样的三年系列活动,出现一批定位清晰、社会影响力大、管理有特色的优秀院校。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