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科技助农】庆阳市农技中心发布做好防灾减灾确保秋粮丰收技术指导意见

2022-08-04 10: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当前是小杂粮等秋粮生长,玉米、大豆、马铃薯等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七下八上”防汛抗旱、防灾减灾的关键时期。各级农技部门要进一步提高站位、明确责任、强化担当,抓紧抓实田间管理、防汛抗旱、防病治虫等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服务,为夺取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提供有力支撑。

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科学运筹水肥防范气象灾害

加强对自然灾害预测预报,储备应急物资,努力实现由被动救灾向主动防灾转变。对已发生的灾害,要及时深入灾区,调查核实受灾情况,科学评估损失,加强技术指导,指导帮助农民尽快恢复生产,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1)抗洪涝:洪涝灾后应及时疏通沟渠,抢排积水,降低田间土壤湿度,减轻渍害影响。适时中耕散墒,改善土壤通透性,预防沤根烂根。对受灾地块及时清理植株,追肥培土,防倒护根,绝收地块要及时补种改种饲草、速生蔬菜等短生育期作物,尽量弥补灾害损失。

(2)抗干旱:及时开展墒情监测,关注土壤墒情变化,对发生旱情地区,要充分利用机井、小电井、水窖等蓄水灌溉设施适时浇水补墒,积极应用滴管、喷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尽可能扩大灌溉面积,缓解旱情,将损失降到最低。没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要及时通过浅耕除草、聚土垄作等措施抗旱保墒。

(3)防早霜冻害:采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等措施,增强植株抗寒性。也可通过人工熏烟防冻,提高田间局部环境温度。发生早霜地块提倡适时晚收,适当延长后熟生长时间,稳定产量品质。

二、加强监测预警,分区分类抓好病虫害防控

各县(区)要加强以草地贪夜蛾、马铃薯晚疫病为主的秋粮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重点控制区以镇原、宁县、西峰、正宁等4县(区)为主(尤其是西峰区显胜镇蒲河川和镇原县屯字镇川口村),监测范围可扩大到高粱、谷子等主要禾谷类作物,加密布设高空测报灯,加大性诱捕器布点密度,每个监测点安置3个诱捕器,每个诱捕器相距50米以上,每月更换诱芯,指定专人承担监测任务,定期进行监测,严格执行查报制度,要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田”,实行全生育期监测。同时适时开展普查,准确掌握主要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及时发布病虫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确保不因监测预报不到位贻误最佳防控时机。

(1)玉米。加强病害监测,做到早发现、早预防。玉米大斑病发生的田块喷施10%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旱象严重玉米田块,及时喷施氨基酸、腐殖酸、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增加植株叶片水分,降温增湿,促进玉米生长;草地贪夜蛾成虫发生高峰期,采取高空诱虫灯、性诱捕器以及食诱、性诱迷向等理化诱控绿色防控技术诱杀成虫、干扰交配,减少田间落卵量,在虫口密度高、集中连片发生区域实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推广应用乙基多杀菌素、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实施统防统治。

(2)大豆:抓住大豆开花结荚关键时期实施统防统治,针对大豆锈病、叶斑病、霜霉病、炭疽病等病害,选用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进行防治。根据豆荚螟、大豆食心虫、斜纹夜蛾、棉铃虫、双斑长跗萤叶甲和地下害虫等发生情况,选用灯诱、性诱、食诱等理化诱控措施,药剂防治可选用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等。根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后期病虫害发生情况,采用植保无人机、高杆喷雾机等喷施杀菌剂、杀虫剂,兼治玉米、大豆病虫害。

(3)马铃薯:以马铃薯晚疫病防控为重点,抓住从开花到茎叶开始衰老的关键防控时期。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田块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喷施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进行预防或全田普防。

三、抓实技术指导服务,确保技术措施入户到田

各县(区)农技部门要立足实际,加强组织协调和指导服务,制定技术指导意见,加强同气象部门的沟通对接,整合栽培、种子、植保、土肥水等多专业力量,组织广大农技人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技术培训、现场观摩、专题讲座、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强化现场指导服务。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报道农业防灾减灾技术措施和工作进展成效,宣传推介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引导行业、体系和专家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将防灾减灾各项技术措施落实落地。

原标题:《【科技助农】庆阳市农技中心发布做好防灾减灾确保秋粮丰收技术指导意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