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媒体揭秘习近平办公室“砖头一样厚的书”:来自美国经济学家

李月红 刘瑾/浙江在线
2018-01-03 15:53
中国政库 >
字号

1.

“果然!在习近平主席身后书架第二格右侧有这本砖头一样厚的书。

这是一本好书,我组织了十几位博士生先后花了近八年时间才定稿,只希望国内经济学界对罗斯托这位著名的鹰派经济学家多一点了解。

这样专业的书,习近平主席都注意到了,有点出人意料。”

1月2日,浙江大学副校长、经济学家罗卫东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段话。同时,他是那本“砖头一样厚的书”的译者。

译著是美国经济学家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最具分量的经典作品《经济增长理论史:从大卫·休谟至今》。

2016年,这本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时隔一年多。2017年的最后一天,在辞旧迎新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他的办公室发表了新年贺词,而他身后的书架也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背景。这本来自浙江出版的新书,随之亮了。

2.

罗斯托,20世纪一位备受争议、影响巨大的人物。

1916 年,他出生于美国纽约。这一年,世界最大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商之一“波音”公司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创建;这一年,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战时代,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并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

罗斯托的父母亲是从俄国移民到美国的犹太人,他在兄弟三人中排行第二。双亲对三个孩子寄予了厚望,从为他们所起的名字就可以看出。

长子“尤金”的名字来自美国劳工组织社会主义领袖尤金·德布兹,列宁在彼得格勒广场演讲就曾引用过他的名言;次子“沃尔特·惠特曼”的名字来自伟大的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我们都已熟悉的《草叶集》;三子“拉尔夫”的名字则来自于美国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家拉尔夫·爱默生,他的经典名句如,“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不然就等于零”。

对三个儿子的培养,年轻的父母亲倾注了大量心血。罗斯托三兄弟没有辜负双亲的培养,长子尤金先后就读于耶鲁大学和剑桥大学,后来成为一名卓越的美国史专家,担任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讲座教授;三子拉尔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身受重伤,战后选择了经商,事业有成。

次子,也就是本书的作者沃尔特· 罗斯托则成为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家,是三兄弟中最有社会知名度的一位。

浙江在线 图

3.

罗斯托的一生,是学霸的一生。

1931年,罗斯托15岁。 那年,他获得一笔奖学金进入耶鲁大学学习;1936 年,他获得文学学士学位;随后,他又获得著名的罗兹奖学金资助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就读于亚当· 斯密当年读书的巴利奥尔学院;1938 年,获得该校文学硕士学位;1939 年,回到母校耶鲁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

人生至此,罗斯托的成长道路似乎应该朝向一名人文社科学者的方向发展。

可是,不。博士毕业以后的罗斯托短期就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以及政府机构。

接下来,罗斯托的华丽人生才刚刚开始。

彼时,美国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急需专业人才。1942 年,罗斯托被招募进美国战略情报局,在著名经济学家爱德华· 梅森的手下担任研究部助理。战略情报局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对敌人的经济战以及军事轰炸目标的确定等课题。

不久,该局组建了任务更加直接而具体的“敌军目标部”,罗斯托被派往位于英国伦敦的该部。他和同事们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影响美国空军对战争敌对国经济目标进行轰炸的各种参数,建立模型,以便确定最佳轰炸点。旨在服务于轰炸最少目标即可取得最好效果的这一战略目标。

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选择相关的理论和模型来确定参数、建立行动与效果的关系模型并加以评估。这让罗斯托的学术特长得到较好的发挥,由于表现出色,罗斯托在1945 年获得了“英帝国勋章”,同年还获得“荣誉军团”称号。

1947 年,新婚不久的罗斯托在巴黎与时任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执行主任的著名瑞典经济学家冈纳· 缪尔达尔相识,受邀担任后者的特别助理,参与马歇尔计划相关的工作,投入到战后欧洲重建事务。这段工作经历,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他借此得以观察实际经济结构运作机制和过程,加深了对政治过程与经济活动之间关系的理解。这对他后来的学术创新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1950 年以后罗斯托重回学术界,直到1961 年,他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担任经济史教授,同时担任该校国际研究中心的常任委员。期间,他于1958 年应剑桥大学经济与政治学院的邀请,向本科学生做“工业化过程”主题的系列演讲。该演讲的直接成果就是他那本具有重大影响的代表作《经济成长的阶段》。

结束剑桥大学的讲学,回到美国后不久,罗斯托就被肯尼迪总统聘任为国家安全事务副特别助理,此后又担任了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委员会顾问和主席、白宫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等要职。介入了古巴危机、越战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他在政界的表现获得官方较高的认可,于1969 年获得了美国“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国家颁给平民的最高荣誉勋章。

1969 年,他结束在政府的任职到德克萨斯奥斯汀分校担任经济学与历史学教授,从那以后他一直是该校的贝克尔政治经济学讲座教授,专心教学与研究,著书立说。罗斯托于2003 年去世,享年87 岁。

4.

《经济增长理论史:从大卫·休谟至今》在罗斯托一生的学术成果中无疑是十分独特的一部作品。

首先,这是他唯一一部研究经济理论史而不是经济史的作品。

其次,这是他学术生涯即将结束时完成的一部重要作品;当这部著作于1990 年问世时,罗斯托已经是年逾古稀的老人。

最后,这是一部体量巨大的作品,英文原著接近一千页,在罗斯托的著作中,无有出其右者。

全书首先介绍了1870年之前研究经济增长的经济学者,并比较了休谟与亚当·斯密,马尔萨斯与李嘉图,约翰·密尔与马克思;接着介绍了1870年至1939年的经济学理论家,包括熊彼特、科林·克拉克、库兹涅茨和哈罗德,并分析了战后经济增长的三种模式。

作者以权威的论点阐释了经济增长领域中未解决的几大问题,并描述了未来几十年中可能出现的五种经济领域的任务。

5.

罗斯托最为系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是把国家经济发展分为必须依次经历的6个阶段。

传统社会阶段:这个阶段不存在现代科学技术,主要依靠手工劳动,农业居于首位。

起飞准备阶段:近代科学知识开始在工、农业中发生作用。

起飞进入自我持续增长的阶段:即工业化开始阶段,新的技术在工、农业中得到推广和应用,投资率显著上升,工业中主导部门迅速增长,农业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

成熟阶段:现代科学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经济持续增长,投资扩大,新工业部门迅速发展,国际贸易迅速增加。

从“起飞”到成熟阶段,一般大约要经过60 年左右。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主导部门转到耐用消费品生产方面。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其主导部门是服务业与环境改造事业。

在所有阶段中,罗斯托认为“起飞”和“追求生活质量”是两个关键性阶段。后者,是他所认为的理想社会。

6.

罗斯托的出生,恰逢“波音”公司的诞生。

起飞,是两者之间共同的暗喻。

在罗斯托的经济史观中,“起飞”是一个无比重要的概念,他视之为经济革命的关键和核心力量。

起飞,即飞行器离开地面而腾空,这个过程不同于地面滑行和空中飞行。要将具有一定质量的飞行器带离地面,需要足够的牵引力来克服地心引力的限制,所以,需要极大的瞬间加速度。

经济增长的某些过程类似于飞机起飞,尤其是从低水平均衡的贫困状态要跃升到一个较高水平的经济增长状态,一个国家(地区)要有合格的引擎所提供的必要动力加速度。

在罗斯托看来,支持一个国家经济“起飞”的关键因素有三个,首先是储蓄率从而投资率必须达到一定的高水平,其次是主导产业的形成,第三是产业主体也就是企业家群体的出现。

哪个国家、何时具备了这三者,它就有可能启动引擎,进入起飞阶段。一旦实现“起飞”,经济就开始按照自身的逻辑,自行增长,按照罗斯托的说法就是“自我维持的增长”,就像已经飞上天的飞机,在动能和势能的结合作用下,可以在空中平稳地前进。

因此,研究一个国家的经济史,判断它的阶段特点,或者研究这个国家经济增长的现状,要害在于观察它与“起飞”这件事的关系。

7.

起飞理论提出以后,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一度成为左右经济史和经济增长研究注意力的焦点。

1960年夏天,国际经济协会(IEA)决定召开这一概念的专题讨论会。37 名正式会议代表和一位观察员聚集到联邦德国东部的康斯坦茨出席。

这些代表分别来自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是经济史、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研究领域的翘楚,如库兹涅茨、道格拉斯·诺斯、哈巴库克、霍夫曼、都留重人、格申克龙、凯恩克洛斯等等。

如果有人复原当时的场景,必是精彩的话剧。

这次讨论会一共举行了16 次分会,每次分会首先由国际经济协会预先约定的学者作书面发言,然后由参加者围绕题目进行面对面的自由讨论。

罗斯托自然成了会议的主角。在几次分会场上,他都被人质疑,有的批评很是尖锐,而他也是据理力争,舌战群儒。

此次会议后,罗斯托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起飞”理论的内涵,并将此范式应用推广到世界经济史和国别经济史的研究中去。

8.

人生至此,事业起飞。我们不免好奇:一个拿着文学、哲学学位的年轻人,何以在政治经济学方面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罗斯托对自己理论的钟爱和自信,来自于他一直以来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

在耶鲁大学读本科期间,他广泛阅读、交往和参与社会实践,逐渐形成了关于具体问题的整体思维习惯。他反对就事论事地讨论一个历史事件或者用未经考量的抽象符号来确立历史变量之间的关系。

他曾在自传中介绍了在他少年时代影响自己世界观的一些事件,比如在进入耶鲁读书之前就深受哥哥尤金的影响,接触到了一些非常出色的人,以至于,当他成为耶鲁大学新生的时候,居然有一种大三学生的感觉,并完成了一篇17世纪英国革命的论文。

大二之后,罗斯托参加了由高年级学生比斯尔组织的每周四晚上的小型非正式研讨会,讨论一些重要的话题,比如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数理经济学。这些研讨会的初衷是在社会领域的研究中推广严谨的自然科学方法,但是,对罗斯托来说,效果适得其反,他反而觉得自己无法对基于数学的经济理论产生信心。

这个思想的转变的结果就是确立了新的志向:1.把经济学理论应用到经济史研究中去,也就是进入一个更加偏重于描述和制度分析的领域,而不是成为精通数学的经济学家;2.与马克思主义相反,在假设不同领域相互影响的前提下,尝试去说明经济领域和文化、社会以及政治领域的关系。

他的转变,是从有兴趣做一个数理经济学家到立志做一个经济史学家。

1934 年,17 岁的罗斯托就试图建立一个满意的框架来解释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期间及之后英国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18 岁那年,他又对著名的1873 年经济危机做了一次分析。在大学最后一年,他又对1896—1914 年的严重通货膨胀时期的英国经济做了一个系统的解释。这个研究后来用到了博士论文中。这本博士论文也是罗斯托的第一本学术著作,即1948 年出版的《1790—1914 年英国经济的增长与波动》。

总之,耶鲁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对于罗斯托形成自己的学术兴趣和学术观影响是巨大的、贯穿其一生的。

特别是,最初的学术探索的实践有助于罗斯托发展起一套独特的基本社会历史研究方法论。这个方法论在它成熟以后的基本内涵就是在任何一项经济史的研究中都将理论经济学与经济史的材料熔于一炉,将历史阶段分析、主导部门分析和心理因素分析三者加以综合运用。

这种方法论上的特征是罗斯托经济史理论体系的得以建立的根基。

9.

在罗卫东看来,今天的学术界把罗斯托忘得太快,也太干净了。

究其原因经济学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从业人员之间分工越来越细密,经济学家的培养方法已经与以前大相径庭。任何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都被分解为一个专业问题,一个只需通过专门方法就可以处理的问题。

这种行业生存方式的历史性变化,意味着经济学家完全可以通过专业训练的方式来培养,对天赋的依赖已经大大减少。

与此不同的是,罗斯托这类综合性的经济学家,其天才的历史洞察力和理论建构能力,更不容易通过训练和模仿来获得。

讨论经济增长或者经济发展的著作浩如烟海,讨论经济发展理论史的作品也不少,但是,一个杰出的经济史家、发展经济学家撰写的经济发展理论专题史则很罕见。

他所进行的理论尝试无论是从学术史的角度还是当下经济史、经济发展研究的角度来评价,仍然是有意义和值得认真对待的。

(原标题为《习主席发表新年贺词的办公室书架上 这本浙江出的新书亮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