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湖南媒体:刘强东、冯小刚等人寻祖的湘潭是移民生息的好地方

常立军/潇湘晨报
2018-01-06 14:01
中国政库 >
字号

刘强东寻祖,网友晒出刘氏家族家谱照片。  本文图片 潇湘晨报

湘潭老照片。
湘潭百年前老照片,人气很旺。从地理上看,湘潭盆地是个适合移民繁衍生息的好地方,很多外来移民进入湖南,湘潭是上佳之选。

近两年,跑到湘潭来寻祖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其中不乏一些当代名人,如刘强东、冯小刚等等。然而,他们的祖先真的是湘潭的原住民,还是另有发端?其实唐之前的湘潭原住民,多已无存,如今的湘潭人大多为历朝历代的移民后人。然而,在历次迁徙大潮中,为什么很多人要往湘潭跑?当年的湘潭县在历次移民大潮中又担当了怎样的角色?分析历史与地理的诸多因素,也许可以找出一个近似合理的答案。

原住民已基本无存,移民才是大多数湘潭人的祖先

在历史上,影响人口变动最大的因素是战争。战争造成了原住民的大量伤亡,又引发了一次次的移民大潮。

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曾说过:“中原人之大量来移湖南,湖南之始为中原人所开发,其事盖促成于莽末更始之世。方是时,中原大乱,烽烟四起,田园尽芜,千里为墟,百姓皆无以为生,必有南阳、襄阳诸郡之人,南走避于洞庭、沅、湘之间,筚路蓝缕,以启此荒无人居之山林旷土也。”

湖南最早是拓荒之地,人烟稀少,湘潭自然也不例外。

历史上的湘潭县所辖区域很大,且各个时期都有所不同,我们所说的“湘潭县”,并不限于今天湘潭县的行政区划。从西汉到三国时期,湘潭县一直就是中原文化的南极之地,移民很少,当时的人口组成,以驻军为主,直到唐宋时期,湘潭的人口数量才开始缓慢上升。

北宋的灭亡反而成就了南方的繁荣,人口也因此暴增。北宋自乾德至崇宁的140余年间,湖南人口由260万增加至400余万,除自然繁衍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原人口的南迁。从很多现存湘潭族谱来看,有不少家族是宋元时期迁入的。例如湘潭石氏自“汉唐来湮没,无从上溯,始自春谷祖开派”,传至宋代,“全振公始隶籍潭州”。又如唐兴朱氏,“于北宋时,由江右迁湖南湘潭县唐兴湾,遂为唐兴朱氏”。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年),岳州郡守萧氏落籍于湘潭易俗河。湘潭飞羊站张氏,一世祖才辅公,元代徙居湘潭飞羊站畔。湘潭尹氏,其始祖雯,亦于元代“由河南迁湘潭,占籍朱亭”。

元末社会动荡加剧,兵祸不断。明初,为了防止北逃蒙古人南下,也为了恢复各战争破坏地区的社会经济,朱元璋决定对上述地区进行移民,由此,移民运动达到了一个历史高潮,当时已“地广人稀”的湘潭也成为了一个热点移民地区。

元明之际的湘潭,战火纷飞,民生凋敝。洪武二年(1369年),“陈友谅故将饶鼎臣以茶陵叛”,湘潭指挥严广“讨平之”,“遂屠湘潭,召四方之民以实县”。杀戮、迁徙、繁衍、毁灭,历史经历着一次次的残酷轮回。

明末清初的湘潭,依然没有摆脱历史的轮回,战乱仍是移民的主要原因。在湘潭县,“明代流寇迄三藩之乱,县当兵冲,逃死殆尽”。清代前期,湘潭县人烟稀少,田地荒芜,再次成为移民之地。

谭其骧先生认为,早至五代、两宋、元、明时期,就有大量移民进入湖南,而元、明时期数量较多,在元末明初六七十年间的移民规模最为空前。谭其骧特别指出,南宋以前,奔袭向湖南的移民几乎全是江西人。由此可见,历史上,江西先民曾数度向湖南迁移,他们也是湘潭移民的主流。

适合移民繁衍生息的湘潭,总能在战乱之后迅速恢复

从地理上看,湘潭盆地是一个适合移民繁衍生息的好地方,很多外来移民进入湖南,湘潭是一个上佳之选。

“今县境西表,昌、韶二山,东限湘水,南倚衡阴,北连道林,皆吴所分。县境南接衡岳,西邻湘乡山地,故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湘江自南,经流东境,涓水与湘水平行,纵贯县之中区。涟水来自湘乡,横过县之西部。三水流域,参差交错,辟为无数平原。县城东北二方,皆属平芜旷野”。民国时期的《湘潭修志有关史料汇编·湘潭县》里,详细描述了当时湘潭县的地理状况。

从移民的角度讲,一个好的迁徙地必须具备丰富的资源,才可以养活足够多的人。位于湘中偏东的湘潭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南部有著名的衡山山脉,西部也是连绵的山地,可为地理依托,又有湘水、涓水、涟水从盆地中流过,山水之间,则有着广袤且荒芜的土地可供耕种。密布的河流,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使得商业也开始繁荣起来。

“道通江岭东南七省,商货咸萃于此。舟楫至汉口,风水便利,恒数日可往返,秦晋商贾亦趋焉”,遂为“湖外壮县也。财赋甲列,县民庶繁……城外沿湘十余里,皆商贾列肆,即转移执事者肩摩履错,无虑数十万人”。时人有诗曰:“十里楼台皆傍岸,碧波灯火彻通宵。”当时湘潭商业的繁荣可见一斑,然而,做生意的却多是外来移民,其中江西商贾最多。这部分外来移民并没有选择从事农耕,而是走向了商品交易之路,成为了繁荣区域经济的重要推手。

姓氏族谱里留存着历史的珍贵线索

族谱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线索,很多时候通过族谱可以知晓历史事件对人口迁徙造成的重大影响。

以湘潭的大姓刘氏为例,湘潭石潭岳冲桥刘氏,始祖刘德文,字志聪,原籍江西省安福县圳上,明代官任桃源知县。任期满后,刘德文举家迁至湘潭县石潭乡大哲坝。刘德文有六个儿子,只有老三刘由昇一支世代居住在此,到20世纪40年代,已传到第22代,发展到5000多人。

湘潭六亩刘氏,据族谱记载,始迁祖刘鹤云原籍江西吉安府安福县,元顺帝时期(1333—1368年)奉诏“遵招抚榜”由江西迁入湖南省,落籍湖南宁乡之下乐,为刘氏入湘始祖。刘鹤云之后,这支刘氏传到第三代刘华四时,为了躲避兵乱而再次南迁,卜居湘潭卜索(今下索铺)水口,后裔世居于此,形成湘潭六亩刘氏。到20世纪40年代,这支刘氏已传至第25代,约3000余人,主要分布在湘潭、湘乡、宁乡等处。

湘潭易俗河白云峰刘氏,据族谱记载,始迁祖刘德先原籍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洪武二年(1369年)由江西迁湖南开基,落籍湘潭易俗乡双塘湾。刘德先有三子:刘纲,刘纪,刘绪,后裔分为三大房。到20世纪40年代,湘潭易俗河刘氏已传20多代,人口也有数千人,仅从刘姓一姓一地的流传,就可窥见历史的剧烈动荡。

迁徙而来的族群,在很多时候也影响了地名,甚至改变了原先的地理命名。很多湘潭地名都由于当地某个氏族的繁盛、同姓的人甚多而命名的,如易家湾、文家港、赵家巷子等。如今这些氏族早已融入湘潭当地,成为了“老湘潭”,而那些最早的原住民,则多已消散在历史的烟云之中,杳无踪迹。

链接 刘强东寻祖

2018年刚开始,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就在微头条上发布了一条相当吸睛的公告:刘强东寻祖公告。刘强东在公告中称:“家族解放前系湖南省湘潭县刘氏族人,太爷爷在此出生后因故移居江苏!因太爷爷和爷爷去世较早,目前只留下有限信息——湘潭刘氏钟灵堂,父亲大人吩咐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的家族族谱,请老湘潭县的刘氏族人互相转告,万分感谢!”

此外刘强东还贴出了一张关于湖南省湘潭县刘氏的有关备注,称已知辈分为:忠义志强,福玉安祥。并解释道,湖南省湘潭县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区位非常大,所以不一定在今天的湘潭市范围内。

(原标题为《 刘强东们寻祖的湘潭是移民生息的好地方》)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