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圆桌|十年后中华艺术宫是什么模样,新时代的美术馆如何发展

澎湃新闻记者 肖永军 实习生 罗娜
2018-01-10 08:16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新时代美术馆+”——这是中华艺术宫2018年第一场规划研讨会的主题。

举办这一规划研讨会的背景是,一方面上海前段时间发布了“文创50条”,而在当下,上海的美术馆事业已进入跨越式发展时期,大型民营美术馆不断涌现,上海市美术馆数量从五年前的30多家上升到78家,并成为全国美术馆事业发展的城市样本。其中,作为上海乃至国内美术馆标杆的中华艺术宫如何规划发展无疑是引人注目的。在昨天的中华艺术宫“新时代的美术馆+”规划研讨会上,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及学者围绕文化自信、黑科技与未来美术馆定位、中国近现代美术策展与收藏等进行了多层次的讨论。

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表示,中华艺术宫希望通过十年的努力,打造“全球华人美术的雄伟殿堂”,当下还是要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态度,把中华民族最柔软、最温存的部分展示出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刊发的是研讨会主要发言摘选。

中华艺术宫外景
中华艺术宫“新时代的美术馆+”规划研究会现场

毛时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研究员):关于文化自信的思考

关于文化自信,有一点,中国人始终书同文,我们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讲各种各样的方言,我们听不懂各种各样的方言,一旦落到书面上,都是同样的汉字。这个汉字辐射到我们其他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分类当中,比如说我们的绘画、要用书法,书画同源,以书法来绘画,讲书卷气其中有一条,中国画很大的一个特点是写出来的,我们的文化是有自信的,尽管我们文化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首先我们是应该有自信的。

这个自信也给中国几十年发展可以看出来,这几十年发展,我认为有两条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上海美术馆一路迁过来,从杂技场、木偶剧团那边搬到图书馆,再搬到浦东这里。这当中看到有一条,尽管三五十年当中,听到过内外各种非常尖锐的声音,有的是善意的建议,有的是激烈的批评,还有是狂热的否定,还有不惜力量的反对等都有可能的,我们看到有一条,尽管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如果真的心平气和来看,这个国家始终没有停止过发展的脚步,而且包括反对的,我知识界的朋友,客观上享受到四五十年国家前进各种各样的利益。

毛时安

这当中第一条,从中国文化当中吸取了什么?我想就是“君子以自强不息”;第二条是“通变”。要解决的问题是第一必须要有自信;第二文化自信要解决的是对根文化的固守,中国文化是有根的文化,而且可以说是目前人类唯一固守着根的一种文化。

美术馆是展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最重要的窗口和载体,我们到法国卢浮宫看,就对法兰西文化有了解,到荷兰一看,看到梵高的展览馆,我们就对荷兰文化有了解,所以美术馆是展示文化自信的最重要最直观的窗口和载体,我们希望要做好传播我们文化,体现我们文化自信的工作。第二个,美术馆根据文化自信的观点,要有开放、包容、展示人类优秀的美术作品,这样我们就能把我们美术馆办好。

我们有两个非常好的成语,充满了哲学的睿智,一个叫“郑人买履 ”,鞋子多大,不管脚多大,国情合适不合适,鞋子合适不合适,根据我的脚,有些人不是根据脚来选鞋,鞋大了垫垫,鞋大了把脚切掉。第二个“刻舟求剑”,这个世界在运动,我们必须要摆脱凝固的僵化的,始终不变的,惟我独尊,惟我独格的理念。我们也要引入互补和不确定的东西。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面,中国人讲天人合一,在人和自然的呼应和尊重过程当中,获得一种逍遥。我反复强调不是对和错,是一种补充的思路,必须有一种文化自信,对文化发展综合出一条比较完整的,比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

吴建中

吴建中(文化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原上海图书馆馆长):面向2035年的艺术宫发展规划

我比较喜欢用反推法,从未来看现在,不是从现在看未来。我们现在习惯于从现在看未来。我们想象一下到2035年美术馆应该是一个什么模样,用反推做一些情景分析,根据这个目标看我们应该怎么做?美术馆的现代性,以前现在我们说美术馆也好,艺术馆也好,收藏展示作用比较多,现在处在转型期,美术馆现在从三个方面的转型来看,第一个转型是从近的展示到动的交流,这个现在已经很明显了,第二个从个体到大众,以前艺术馆,美术馆是孤立的机构,怎么样在互联网的环境下走向大众。第三个私人化,美术这个东西是非常私人化,从私人化向群体化发展。我想了三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收藏(collection,第二个关键词是交流(communication),第三个关键词创意(creation),三个词汇都是“C”打头的。

中华艺术宫展厅
首先我们要收藏,艺术首先是收藏,我们美术馆的艺术馆的第一要务是收藏;第二交流,实际上就是互动功能,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第三个节点就是创造,我们为什么而收藏,原来这三个东西,是一个孤立的,现在这三个东西,既然放在一个生命周期当中,就是相互联系的,我收藏是为了交流,为了创造,其实每一个节点都是开放的。过去往往是为收藏而收藏,现在是为交流创造而收藏。

2035的中华艺术宫应该是什么模样?我从三个关键词来谈谈未来要落地的目标。

1、拥有世界级专长的收藏中心,艺术馆不可能所有的东西都收藏,肯定是专攻某一类的,中华艺术宫起点很高的,好不容易申请了“中华”两个字,但是包袱非常轻,不像其他艺术馆、美术馆包袱非常重。关键我们不是什么东西都收藏,一定要收藏某一类的东西,当时上海博物馆马承源馆长,在刚刚退下来的时候,有一次请日本人吃饭,我也在旁边,当时他跟日本人讲了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资源是跟着人走的,因为我是研究青铜器的,全球的青铜器资源都往我这里走,要评价也往我这里走,要捐赠也往我这里走,所以我有一个平台,这个平台非常重要,我本人是专家,所以这方面的资源往这里来靠,上海博物馆肯定有几个是世界级的收藏,我想中华艺术宫,不可能所有的东西都要,肯定要选择某几类作为自己的专长,我想2035年应该是拥有世界级专长的收藏中心。

2、从交流的角度来讲应该是成为国际艺术家、美术家交流中心。中华艺术宫地位太特殊了,世博会给了他一个非常好的知名度,非常高的知名度,我在想今后中华艺术宫办展应该有一定的层次,这应当是一个非常一流的文化机构,最终变成国际艺术家交流中心。

3、从创意创造的角度来看,应该成为社会创造力的灵感来源,现在非常时髦的一个词汇叫“赋能器”,“赋能器”现在艺术能赋能经济,赋能技术的时代,文化艺术是动力之源的源头,怎么使城市更有活力,还是要发挥艺术机构的功能,使得社会更有活力,更有创造力。

范勇

范勇(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院长):城市经济发展与文化艺术的融合

城市经济发展与文化艺术是实现人们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两大支柱。两者从发展历程上看,一直处于正向同步的趋势。

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但凡文化艺术的每一次繁荣、兴盛,都与一个伟大的城市有缘。城市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而且凝聚了人类的精神、智慧。文化艺术繁荣与城市有着不解之缘,是城市政治稳定及经济蓬勃发展作为两大支柱的显现。随着城市消费观念的转变,使文化艺术和传统经济产业跨界融合的尝试屡见不鲜,而且成效显著,也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名词——新城市文化。

文化艺术渗透到传统经济产业中有不少案例:如商业零售与文化的结合,产生了零售艺术空间。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就是商业零售与文化艺术完美融合的典范;房地产行业和文化融合创新,诞生了文化地产、商业地产艺术空间、住宅地产艺术空间等新地产形态,如:北京798艺术区、徐汇滨江“西岸美术馆大道”;文化艺术和科技及互联网的结合,产生了文化艺术新的交易方式。目前数字艺术品、文化艺术品电商等已成为热词,在线拍卖、在线零售的体系已经相当成熟;艺术类电影、电影艺术品、影院空间艺术品等不断涌现。在电影中植入文化艺术品和文化艺术元素已成为一种时尚;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尝试与文化艺术的融合。作为医院及体检中心建筑公共空间装饰的重要元素,各种类型的艺术品的陈设往往能够取得意向不到的效果;艺术与酒店业的完美融合,艺术酒店已成为酒店中的新贵,据说投资额和收回投资期均减半;文化旅游、旅游景区艺术品、公园内艺术品成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交通运输业也在尝试与文化艺术结合,机场、火车站空间艺术品及飞机、高铁车厢内艺术品将乘客直接带入艺术境界等。

孟建

孟建(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用人类文明的交流打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底色

在上海,不管是不是讲海派,国际交流上还是得走在前面,我们说“人类命运共同体”,实际上是讲上海怎么在国际上走在前列。

刚才听了吴老师的话以后,我觉得这是一个艺术赋能的时代,但是同样讲艺术赋能时代,上海一定要在更包容、更开放的体系当中交流互建。我们看国际文明交流当中走到哪一步?怎么能够是深层次的进行交流。这一点毛时安老师刚才讲了,我还是很有体会的,一方面叫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文化自律,但是无论如何也要文化自省,不要过多文化自恋和文化自大,全球范围内看到,人类文明多才、平等,包容。最后让文化艺术赋能。

现在比较热“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在交流当中有三个误区,第一是缺乏文化共生的理念,第二是平衡模式,第三缺少国际表达,自我陶醉,自言自语。

关于中华艺术宫的“新时代美术馆+”,我觉得从上海来看,很可能要寻求一个上海美术馆和博物馆合力的情况,2017年报告还没有看到,2016年全球主题和报告都已经发表了,国外博物馆结构怎么样,当然上海做得不错,但是形成什么样的结构?这是一个大结构,小的结构来说,作为中华艺术宫提供什么样的结构,这种结构如果失衡很可能成不了引领的航空母舰的博物馆,怎么做到好?如果结构太繁复以后,失去了五光十色。如果不繁复就削弱了。像中华艺术宫这样,已经走到今天这一步,我觉得三个方面可能是我们要高度关注的,第一个  艺术宫是跨界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概念打通了,最根本的还是唤起人们审美,这是第一点。

第二是承载服务,我经常跟李磊发微信说,中华艺术宫平时做那么多活动,不得了,而且井然有序,做得相当大。国外我去过多次,有的乱糟糟,荷兰国家美术馆那边也做得比较乱。

第三是美术馆要创新,上海成为创新的城市,不注重艺术在创新上面做的,肯定今后要吃大亏的,上海就其本质来说是商业的,买全球卖全球做得到,但是如何引进创新文化,艺术可以充任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也知道中华艺术宫就其体量来说,仅次于国家博物馆,那么我们怎么能够有更好的博物馆叙事方式?

朱刚

朱刚(上海刘海粟美术馆馆长):互联网艺术与美术馆

中华艺术宫在我们美术馆界是标杆,给我出的题目是《互联网艺术与美术馆》——这个题目特别有温度,因为从去年截止到6月份,我国网民统计规模,就已经达到了7.5亿,所以现在好多我们衣食住行都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艺术这几年发展也特别得快,说到“美术馆+互联网”,我觉得无非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就是我们现在好多美术馆都在建数字艺术馆,这是潮流艺术。在建设过程当中各馆有他的个性,不用全部一个模式,今天就不展开了,李馆长刚才提到了,我们馆最近正在进行的“中华创世神话中国美术大展”。很多人问互联网艺术是什么回事?是不是传统的艺术作品扫描拍摄以后上传到互联网就是互联网艺术?我说既是又不是,如果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所有的互联网上的艺术作品,艺术的表现形式,都可以说是互联网艺术。

我们的“中华创世神话中国美术大展”在筹备过程当中,做了半年多时间,绝大部分是委约创作,一些年轻艺术家,从各个角度,我们现在这个展览有和艺术家人机互动,有机器人,机器人现在整个三个展厅里面的内容,你大概问他,只要问到中华创世神话都能回答,我们让他学习一个星期。我们在做这个展过程当中,在策展过程当中,我们也是学习的过程,我们也不知道过去对这一块,我们不是太熟悉,包括我们里面有一些展品,有VR,有AR的技术,这些AR的技术,我们应用了一个AR技术,一个水墨长卷黑白长卷,应用了这些多媒体的技术,就可以不仅使它有颜色,还可以发出声音和味觉,这些画只要用AR,包括一个手机扫描一下,这些画都会动起来,出现一个导览图。这是视觉艺术是一个尝试。

有人说互联网艺术怎么定义?我这样想的,整个过程当中,互联网艺术定义很多很多,以计算机为载体,网络技术为支撑,利用计算机周边设备,在网络,移动网络传播、欣赏及互动。这种传统是不同的艺术门类和形式,和传统的国油版雕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技术是给原来有一个不同的艺术形态,我们原来传统画家创作一幅水墨画,通过配备了一个团队,进行了一个再创作,一个再转换,呈现的效果和原来这个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好多人物模式,你们展览一共有多少作者,我说这是数不清的,能够从名词上来看这件事情可能是有作者,但是他后面其实有很大的团队,支撑着这么一件作品,有些作品往往也不是在场几个人操作,他通过互联网,在远程进行控制,这个作者其实人数是没有办法统计的,而且做这么一个展览,我觉得特别累,不像我们过去做那个展览,整个展览其实从创作开始,到整个团队来进行技术上的支撑,到展厅又进行了一种创作,整个灯光,摄影机,整个调试,每一件作品,其实都是在现场有一个团队来进行创作的。

第二互联网艺术是利用了一些新技术,包括他把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嗅觉艺术,各种艺术门类跨界打通。

第三个是互动,完全是可以通过和观众互动,最大的特性就是互动性,一件作品没有完成,通过作者跟他互动在完成过程当中,而且这种互动,还不仅仅是观众和作品互动和作者互动,可以通过互联网,使大家在世界各地互动。

孙文倩

孙文倩(上海当代艺术馆副馆长):从当代艺术的策展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新时代美术馆+”对我来讲,最重要的新时代美术馆的精神就是共享,当我接到这个课题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我到底要讲什么,其实每个美术馆都有每个美术馆的特色,我今天不是要来讲什么,我讲一下过去一段时间,我自己看到的,工作上面做过的事情,请在座的专家给我们一些建议。这句话前两天读书的时候读到,现代人们生活节奏比较急速,每个人往往都爱将目光投向前方,展望未来,希望追求效率和进步;过去的一切其实未曾过去,传统的历史是我们过去的人生,也是社会风速和文化的根源和气息所在,传统与现代,其实不断在对话,在交融。

过去上海当代艺术馆做对了什么?有的展览到底是合作,还是直接嫁接国际文化品牌呢?以往我们比如跟法国艺术家合作,跟瑞士的设计师合作,我们跟意大利的国家去合作他们艺术与设计的展览。当代艺术馆与很多时尚的品牌也有过合作,比如做时尚和艺术跨界的展览,我自己觉得如何把时尚和人放在一起,让更多人亲近美术馆的方法,这都需要思考与尝试。对于我来讲时代的意义就是,今天很多研究专家和馆长,希望未来与互联网结合并跨界,这个也是我们对自己的期许。前段 时间有两个展览,都有很大的人流,第一个是故宫的“千里江山图”,另外一个“大英博物馆百物展”,,而现在当代艺术为什么没有或很少有人来看?我们回到自我文化身份认同和肯定的时候,当我们知道自己手上有什么,可以做一些什么东西?过往几年,我自己做了一些小小的实验,怎么从传统的一些概念,做一些新的策展的理念,前两年我做了一个叫做“依然上海”的展览,从梳理上海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学到影像到当代艺术的一个梳理,另外,叫做“山水间”的展览,可能用比较传统的角度去看,传统山水对我们中国人影响在哪里,包括传统意义上如何用新的手法演绎,通过互动做的山水,再加上其他的,比如说我们如何把新的互联网游戏,如何与现在的艺术家作品做一个对话?

上海当代艺术馆一直坚持艺术教育,当然我们也有不够和不足的地方,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进来了,这挑战越来越大。我们如何传达出我们自己的对艺术品的痴迷,如何传达展品本身很精彩的部分?然后再以展览创造出时代,创造激情,我觉得有些难,但这还是要持续做的,我相信持续做教育,持续把这些对的理论传达下去,无论用各个不同的方法,培育更多的土壤,就都是艺术界的施肥者。

顾村言

顾村言(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主编):从文化自信看如何呈现百年来被遮蔽的美术史

“新时代美术馆+”这样的概念乍看可能偏向于未来,但有句话叫“继往开来”,“开来”的前提是“继往”,所以我想的是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就这百年来中国近现代美术策展包括打捞被遮蔽的艺术家谈一些看法。

先说现在提“文化自信”这样的语境,可能得回溯这百年来各种思想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问题。从文化反思的角度看,五四新文化运动那些旗手们并没有就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和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剥离,存在着一股偏激反对中国传统乃至全盘西化的思潮,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这股思潮更被放大至极端。当然,这是有时代原因,此一时,彼一时,而现在确实到了重新回看的时候。

就美术教育界而言,受到这股思潮影响极大,弊端极多:比如当下中国美术的招生考试,主体仍然是偏西式的,并没有做到真正的文化自信。

然而,近十年来,关于近现代艺术史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诸多研究成果拓展了我们对于往昔的认知,无论是古今,抑或是中外。许多学术成果也打捞出不少被遮蔽的画家。

回到上海这座城市,一方面是近现代西式美术的策源地,同时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大本营之一。海派艺术在中国近百年可以说大放异彩。如果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树立文化自信”的角度,是有必要对中国近现代美术史进行重估与重新发现的。尤其而是在传统基础之上的自我觉醒和自我更新,从而更主动地赋予传统以新的生命力和存在形式,即以“传统”开创“现代”,这更具深刻的文化史意义。

上海作为近现代美术的策源地,上海的美术馆、博物馆有义务、有责任梳理中国近现代美术的文脉所在,尤其是呈现坚守中国文化立场与坚守文化自信同时又眼光开阔的画坛大家(包括过去被遮蔽的名家)的求索之路。

中华艺术宫作为地处上海的国家级美术馆,在整理这百年来近现代美术方面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以上海的主要美术场馆而言,这些年其实已经做了不少整理与策展工作:中华艺术宫陈列有近现代海派名家馆,已经呈现了很多思考,这几年举办的不少近现代名家展当说都非常积极,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推出的“上海中国画院60年”文献展,刘海粟美术馆推出的“刘海粟大展”等应该说都有较大影响。但如果从更深层次看,结合当下对文化的需要,可能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梳理,没有形成一个大的学术思考与思路,尤其是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角度来重新看待近现代美术史,我认为结合展览进行学术研究,同时进行收藏,应该会形成非常大的影响。以被遮蔽的大家而言,吴湖帆通过发掘已渐成显学,但还有很多其实不为人知,或者说影响不广。以书画而言,海派早期的除吴昌硕外,很多都没有系统呈现,如赵之谦、张熊、朱熊,虚谷、蒲华等并未得到梳理呈现,第二期除黄宾虹、刘海粟、吴湖帆、谢稚柳等人外,活跃于民国至新中国前期的画家如萧俊贤、陈半丁、冯超然、贺天健、钱瘦铁、郑午昌、刘海粟、陶冷月、林风眠、关良、张大壮等大多也没有被系统整理与呈现。这其中很多画家是在承继中国画文脉的基础上,从传统自身寻找改革的方向。还有比如黄宾虹与上海的关系(现在提起黄宾虹,都以为在浙江,其实他真正成长期与第一个展览是在上海)等,都值得在策展中呈现与思考。

油画方面除了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像庞薰琹、常书鸿、吴大羽等都值得梳理。还有漫画方面的张光宇,决澜社的发掘、水彩画、月份牌,都值得以文化自信的眼光重新梳理。

另外,坚守立场绝不等同于保守与僵化,继往是为了开來,从文化自信的角度梳理近现代美术名家系列,是为了开放地面对未来,所以同时应具备开放开阔的眼光。我很认同中华艺术宫规划“全球华人美术馆”的做法,这从文化自信角度梳理百年来中国近现代美术也有相契处。当然,这牵涉到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也需要国家与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但这也是为了下一个百年,中华艺术宫真正走向全球,还是要靠讲好“中国故事”。

金江波

金江波(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华艺术宫副馆长):黑科技、新人类与无边的美术馆

我带来的话题是黑科技,新人类,与无边的美术馆。

这个话题刚才很多专家谈到了。我们后面黑科技当中,如何控制人脑的技术,让我们人脑技术和一些神经系统结合在一起,这些黑科技都已经进入到了我们生活。还有谷歌做电子眼,根据人类视觉健康预测,我们近视患病率接近51%了,近视患病率中国将近7个亿左右,我们如何用谷歌的电子眼的技术植入眼球,帮助人类完成自身机械性改造成为现实,这些眼睛将将来对世界重新阅读方式的改变。通过数据检测,可以知道人类能活多少时间,还有多少时间。我们现在借助手机交流,借助电脑延伸人的能力,像我女儿,或者像我孙子,可能是新兴人类,但是后面是不是有新的新兴人类,这些一切的方式就是我和世界作为人类智能生命和世界的交流,这个交互怎么样。我们可能还会进入到眼控生活,像Kinect做了一个人机交互的摄象头,谷歌推出Google  Glass,通过眼球扫到哪里,都能带来东西。澳大利亚科学家通过Google  Glass,初次当妈妈的这些人怎么更好的哺育下一代。如果有了Google  Glass不能随便打人了。

脑神经脑科技进行一定的结合和改造,我们所念即所得,就是未人类的,几秒植入了整个美术史,几秒告诉你,黄宾虹一生创造多少张画……有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预测,我们可以上传自己的意识,我们把我们意识一生的记忆,输入智能计算机上面,代表我们获得永生。可以说肉体以往今生的,但是交互是永生的。

中华艺术宫是干什么的?美术馆干什么的?人文学科之后美术馆艺术馆人类自身文明以及重温学习我们人类智慧的殿堂,这个定义是一定没有错的,有了计算机科学之后,在做的恢复重现历史,比如说我们敦煌莫高窟,由于人进入之后,导致历史古物,产生不可逆转的生物性转变,我们需要给她建模,让她永久存在视觉空间,存在脑海当中,我们这样的技术将会成为我们现在对传统文化大量进行复原复制,包括专家所提到的,历史文脉的研究和艺术作品的数字化。比如现在更往前一点点的,文物的复制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真实化的转变,我们在敦煌莫高窟进行数字建模数字分析以后,机器人帮我们输出一个完全一模一样的,可能材料分子不一样,化学肌理,历史反应,人物,模型都不一样的,三寨版的原作。另外一方面,视觉神经,由于我们影像技术的大量应用,我们人的视觉就会充分放大,所以一系列的艺术作品会成为放大视觉和超惊艳的艺术品。包括梵高展等为什么能获得这么大市场,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人类出于超越他世界惊艳的世界历史当中。还有VR+AR的技术,还有智慧美术馆,我们拿手机走到展品面前,我们手机就是美术史,可以展现在我们面前。GOOGLE用手机方式展现美术馆,比如木乃伊,用手机可以看到很好的保存状态。

还有线上美术馆,这几年当中大量要做的,谷歌做罗浮宫,大英博物馆,中华艺术宫应该怎么做?

可能在不久,正在进行时的,不久我们美术馆当中,应该导览AI的机器人,刚才朱馆长看到了,机器人介绍互联网艺术,我们介绍导览人带着我们人走的,而且可以交流的,针对我们需求,进行有目的的导览,有规划的导览。这个机器人可以看到了,跟真人一样,你倒他不会倒,还会后空翻,还会跟人下围棋,三到五年之内,会成为我们美术馆,博物馆非常常用的一个功能和设施,这些人已经很逼真了,仿真机器人,来到我们生活当中了。这些现在叫黑科技,以后叫新科技,再以后叫自身人类的科技了。以后叫无界的,无边的美术馆,三年之内数字美术馆出现,虚拟美术馆出现,AI导览出现,包括一些案例,故宫博物馆,梵高展,企业自己做的未来馆,都已经通过这种方式已经大量的应用在现场。我想更重要的是说,我们未来十年,甚至2035年,新时代下的美术馆,我们2040年成为上海卓越城市的人文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下的美术馆,可能是怎么样?

很多东西可能不知道,有几点可以肯定的,首先我觉得我们以假乱真的投影技术,全息技术,流动在公共空间和城市生活融为一体的,也就意味着,大量艺术艺术作品像肿一样,在城市的公共空间里面,而且可以全球关注同时出现。AI的技术越来越成熟,这些AI就可能是把蒙娜丽莎从墙上走下来,来到我们美术馆里面,成为我们艺术教育自己的课程导师来讲前世今生和艺术家的创作,这些AI的技术从画上墙上已经走下来了。但这个现在只是图像化的。脑科技,生物科技应用以后,刚才说睡在美术馆了,但是是睡在物理美术馆,人们睡觉的时候,一刹那安排到美术馆去玩,我想睡在美术馆里面,其实是一次非常浪漫的邂逅,成为人类学习记忆当中永恒,美术馆可以随身带的,生活在美术馆,美术馆成为生活本身,其实不是梦想,不是假想,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来到我们生活当中,坐在我们客厅里面,把你带到历史和来到工作,让你一起创作作品,并形成数据,利用特殊的影印技术,变成无边的美术馆。为了那些可能的美术馆,特别赞同刚才范勇院长提到的,实际上我们美术馆就是应该成为人类完成创新梦想的一个基地,或者叫实验中心,或者实验场或者实验室,我们让美术馆成为生物科技,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等一系列的科学家、艺术家、人文学者,,设计师以及无数创意工作者来到美术馆让美术馆成为引领人类发展,开启人类梦想,传递人类创意的地方,现在这个时间已经完完全全到来了。 

黄开旭

黄开旭(上海时代经济发展研究院理事):中华艺术宫实际是全国的

新时代的中华艺术宫怎么发展?中华艺术宫真正体现中华艺术宫的特色,具体来讲三个,一个地域 、一个类别、一个学派。中华艺术宫虽然立在上海,但是实际上是全国的。从(美术馆收藏与展出)作品内容上讲,我们一方面有一些经典作品,但是我们也要面向未来,未来中国社会需要什么?现在中国面临一个创新的阶段,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延伸的创新。第二个阶层创新,第三是阶段跨越式的创新。讲到文艺作品,现在单从绘画来讲,流派有许许多多,但是具体归类一下,可能就是三类,一类以课题为限制的,第二阶段,出现了许多学派,第三阶段完全超脱物质的东西。除了宣传古典的,还有抽象的,展陈内容上逐步增加一些抽象与印象派的作品。对于艺术宫的资金问题。还是要自己解决和政府解决相结合

李磊(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五年打基础,十年打造”全球华人美术的雄伟殿堂“

今天大家对中华艺术宫发展提供了非常多的真知灼见,同时希望对整个行业的建议和意见和一些畅想都可以为我们行业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些资源,因为我们其实是艺术博物馆,是博物馆系统的一个分子,但是在中国的管理体系当中,博物馆与美术馆是分口管理的。所以也是希望上海能够率先出台这方面的管理办法或者意见,让上海等相对基础比较好的城市,在美术馆管理方面有一些经验,然后找机会向全国推。其实我们进入行业以后发现,即使在上海,美术馆事业发展还是不平衡,参差不齐,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中华艺术宫也有非常多的困难,但是困难和问题正是给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成就感可能来自于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我们后来做了一个规划,主题叫做“传承、创新、开放、融合”与“打造全球华人美术的雄伟殿堂”,这是我们一个规划的点,前面四句话是方法,后面目标是打造“全球华人美术的雄伟殿堂”——我们是朝着这个方向走,这个基本上是十年规划,希望通过十年努力达到这个目标。

我们当下怎么办?还是要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态度,我们既然叫中华艺术宫,我们就得把中国人的事情做到最好了,那么人家要了解中国,要了解你的文化,那么你在这方面得做到世界第一流的,是最好的,从定位上,我们还是往华人美术这一块调整,我们核心收藏,核心的研究,核心的传播是华人艺术,也就是全球华人艺术。为了这个目标,我们自身提升,用五年时间打基础,五年以后做出高标准的高展览,好的呈现,对得起这份工作,比较对得起国家对我们的嘱托。

 第三,我觉得做一个美术馆、博物馆,还是核心价值观,我们还是要传达人类对美好的向往,最温存的、最有诗意的,人类心中最柔软需要表达的东西。我们今天有这个条件做这个事情,多少年来我们先辈都想做这个事情,没有经济条件,没有其他的条件,总是先做图书馆,先办学校,办了学校先做图书馆,做了图书馆再做博物馆,再做其他的东西,我们不忘初心,而初心就是世界人民都有一颗柔软的心。

我们要把中华民族心理最柔软、最温存的部分展示给世界,同时把世界文明当中最好最善良的部分呈现过来。

 第四,刚才几位老师都说到创新的问题,博物馆、剧场等都是人类激情的发生地,这是特别重要的地方,今后的中华艺术宫,不仅仅是呈现展览,一定是精神文明传播的地方,我们不仅仅是视觉艺术,还有其他的艺术综合,当然因为我们是美术馆,我们视觉艺术是核心,是我们的基本服务的内容,但是我们要把它打开,变成是觉得艺术,视觉发生,最后激发我们民族甚至是人类文化当中,要有最新的东西要发生,有什么可能性?我们有大量的可能性,可探索的事情太多了。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