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美国名校在京沪的录取人数为啥明显下降:读美高到底讨不讨巧

张恒瑞
2018-01-14 11:39
来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翻书党 >
字号

【编者按】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发布的《美国国际中学留学生报告》显示,2013年全美国共有大约7.3万名外籍的中学留学生,中国学生占比超过三成以上。美国国安部2015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美国就读小学加中学(K-12)的中国留学生人数达到34578人。在2015年美国私立寄宿高中年会(SSATB)会议中也提到,美国私立寄宿学校的国际学生中,大约40%是中国学生,排名表上前50名位于美国东岸的寄宿高中,在2016年申请的中国学生平均人数达到300人以上,部分热门学校甚至有高达700位中国学生表达申请意愿。而胡润百富的相关报告也显示,当前“高净值人士”——资产净值在600万人民币(100万美元),偏好在高中阶段即送孩子出国读书,约占30%;大学排在第二位,占比逾23%;偏好在初中阶段即送孩子出国读书的人士,则占13%。

本文摘自张恒瑞先生的《藤校精英养成记》一书。这是他继《选择决定命运》、《智取常青藤》、《留学真经:走进美国高中》之后,又一本关于美国名校升学话题的作品,由澎湃新闻经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授权发布。

哈佛校园。视觉中国 资料

从美国顶尖高中到美国顶尖本科,你该怎么做

许多人将美国高中当作是未来升入美国大学的一个跳板,那为了今后顺利过渡到大学,申请者在选择高中学校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一般而言,学生去美国读高中的下一个目标肯定是读大学。想要升入美国顶尖大学,首先必备的是良好的课业成绩,即GPA。所以学生在选择美国中学的时候要思考一下,这所中学是否有利于自己拿A。

另外,除了考虑能否拿A,家长更多的是要考虑孩子的主观感受,毕竟去学习的主体是“孩子”。孩子自身对各方面的适应度和喜好程度,都将影响着其美国学习生活能否成功进行。我们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完成一个初期的留学测评。

第一,参访学校。“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学生和家长只有实地参访,才能切身感受到学校的氛围、人文、环境、教学等。在某次的参访活动中,对于同样一个参访学校,同行的学生和家长给出了不同的主观评价。有两位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这样小规模的学校,他们更向往那种具有国际视野、更加开放的学校。而另外一个学生和家长则强烈表示非常喜欢这种具有浓厚家庭氛围的校园。

第二,学生水平和学校要求。最好的学校就是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向往名校固然是好的,但并不代表任何学生都能适应顶尖名校的教学节奏。如果去一个远高于自身条件的学校就读,如果不是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那显然是很难跟上学校的教学进度,更不要谈拿A、冲刺名校等这些目标了,因此不要盲目追求排名高的学校。

第三,主观意愿。去美国学习的是学生本人,而不是家长,所以家长是不能绝对独断地为孩子做出一切留学设想。在设定留学目标和留学细节的时候,家长更多地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因为只有孩子自己从心底认可学校,才能发自内心地喜欢、融入,才能自发地接受学校的课业安排、活动任务,才能更积极地和同学、老师沟通交流。

哈佛招生新议案将推动美国大学本科招生变革

2016年美本申请的结果陆续放榜,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要花大量时间阅读和研究美国教育界的最新动向与趋势。当年,我被一篇名为《扭转美国一流本科录取潮流》的报告所吸引。这篇不足千字的英文报告,定义了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80所美国名校今后的招生标准改革。这篇由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公布的关于顶尖美国本不仅提示了未来美国大学录取的新方向,也对未来申请者给出了具体、明确的操作建议。更令这篇报告显得特殊的是,包括常春藤盟校、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绝大多数美国名校,都表示支持“让关爱他人之心在年轻人心中普及”所倡导的这一招生理念改革。

这篇提示美国教育界招生取向变化的报告主要传达了几点意思。第一,关心他人和公益将成为学校的主要录取条件。长期以来,强调个人成就是美国教育的精髓。将关心他人和公益放在个人成就之上,无疑是对美式教育方向的一个大扭转。大多数亚裔专家对这个全新的大学招生理念表示质疑。他们认为作为一个教育机构,招生官理所应当首先考虑学生的学术水平,这样强调关心他人的理念,会削弱申请者的“硬实力”,甚至很多亚裔家长认为这项报告是针对以考分高而闻名的亚裔学生的重磅炸弹。我并不这么认为。我想,这篇报告并非针对以高分而出名的中国学生,而是扭转甚至统一了招生官的招生标准,对美国本土学生和国际学生同样适用。我对这些全新的招生指标感到欣慰,以往的美国教育理念培育出了许多“优秀”的功利主义者。他们从最好的大学毕业,拿到从事薪资最高的工作,活跃在美国政界和商界,成了所谓的社会精英,但他们却并没有为社会创造有利价值。从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到臭名昭著的“安然事件”,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站在金字塔顶端的“精英”们]处处体现出了功利主义教育的弊端,而扭转功利主义的社会现象是教育者的责任。

第二,倡导持续、有意义的社区服务。对于美国大学的申请者来说,社区服务早已不陌生。为了大学申请,许多高中生会有目的地参加义工和社区服务,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简历和大学申请材料。家境比较殷实的,父母有能力和资源带孩子去异地甚至异国做慈善或志愿者活动,这样的经历看起来很高端,但并不能真正体现孩子的爱心。从今以后,美国大学的招生办将更加看重孩子在家庭以及自己生活的社区中做的义务服务。除此之外,招生官也会对学生做义工的时间长度有更苛刻的要求。蜻蜓点水式的志愿者服务不再会被考虑,持续一年以上的社区服务才更有实质意义。

第三,强调活动的质量而非数量。领导力不再是重点。这份哈佛议案指出长长的炫耀式的志愿者清单将不再为申请者加分。相反,大学招生办倾向于学生在申请材料中陈述不超过四件志愿者经历。这几件为数不多的志愿者经历应是对申请者有特殊意义的,并从申请者的个人角度分享这个经历给自己带来的意义。在陈述这些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意识到一味强调自己的领导力未必会被招生办看重,招生官将更加看重这此经历和感受的真实性、多元性和道德性。

第四,培养孩子对他人贡献的感恩以及对未来一代的责任心。除了在志愿者经历中体现学生关心他人和公益,学生对前辈们为社会所做的贡献表示感恩,并为未来一代创造更美好的世界的责任心,将尤其受到招生官垂青。这项“软指标”不禁让人想到不久前“脸书”老板马克·扎克伯格为刚出生的女儿捐出自己99%的股份做公益一事。当许多富豪还在处心积虑地想着如何为后代保留巨额财富时,这个年轻富豪做的恰恰相反,他捐出大部分财产给公益,为给后代留下一个更美好、更公平的世界。这样的胸怀与格局,日益受到美国精英教育体系关注。

第五,降低标化考试的重要性,大学申请拼“人品”。华人学生一向以考试高分而闻名。降低标化考试成绩等学业指标,强调学生“人品”等软指标的举措,在一些华人教育专家看来是非常不公平的。其实,大学招生标准一直以来都是非常主观的,不同的招生官看重的价值观都有所不同,但有了这项哈佛议案以后,招生官就有了统一的价值观,这对任何申请者都将是更加公平的。

这篇扭转了美国一流大学申请大方向的报告,不仅是对美国教育理念提出的一个重要变革,实质上更是对美国社会多年来功利主义倾向的一个抨击。美国教有界的领导者已深刻意识到由于高等教育方向不当所导致的各种社会弊端,教育界期待培育出的未来精英们是充满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的。

美国名校在北京上海的录取人数为啥明显下降

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代表的中国一线城市,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和文化的前沿阵地,集中了水平最高的教育资源和最多具有潜力的优秀学生,北京和上海也一直以来都是美国名校最重要的生源输送地。

但从最近几年的美本申请和招录情况来看,美国高校里排名前15的名校,在中国的录取人数总体没有减少,可在北京、上海的录取人数则有明显下降,今年下降的情况尤其突出。难道美国名校不再爱“北上广牛娃”了?这个现象很多人关心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从原因和对策上试着对该问题进行一下分析和探讨。

其一,优秀生源分散所导致。

过去,许多学生都是在国内读高中,然后申请美国的大学,但现在有一部分非常优秀的学生,在高中甚至初中阶段就选择去美国读中学。他们在初二、初三时就把托福分数考到100—105分的水平,英语能力远超出大多数国内学生的平均水平。这些国内高中的顶尖学生分流,明显削弱了在国内高中申请美本名校的学生实力,导致录取人数减少。

当然,一分为二地说,这些在美国中学就读的学生,有一部分反而产生了许多其他问题,在申请美本名校时并没有占到优势。

比如他们本来在国内算是强项的英语,到了美国高中里,与母语为英语的美国本土学生相比,英文反而变成弱项,历史和生物课也有很高的英文要求,如果课程安排不理想,没有拿到好的成绩,就会影响到申请大学名校的录取。此外,有些在美国高中就读的学生,还是按照国内高中生的规划在安排活动,比如在暑假上没有特色的夏校,或者做“短期”志愿者。

其实这里存在一定的问题,因而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提前在美国高中就读申请大学的优势。如果说在中国就读的高中生在暑期参加美国夏校,可以显示自己有能力在美国的教育体系里把书读好的话,那么美高学生可以直接通过GPA来体现。与此同时,在美高就读的学生应该利用平常学期当中的课外时间来进行更能得到美国大学名校招生办认可的“长期”志原者。

其二,北京、上海重点高中的成绩单含金量提高。

2008年以后,随着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大幅增加,相对中小城市的中学来说,近几年许多北京、上海重点高中对于申请出国学生的成绩单有更为严格的把关而在整个申请过程中,学校GPA成绩和标化考试是两个硬指标。过去在成绩单管理较为宽松的时候,很多学生可以更集中精力专心去提高标化考试成绩,但现在如果没有好的在校成绩单来体现学生的学术实力,就算有很高的标化成绩,学生仍然不会有好的申请结果。

所以,在北京、上海,可能会有学生托福115分、SAT2300分,却因为这个学生的在校成绩是年级400人中的第80名,年级排名只是前20%,对于美本名校来说,成绩不在录取范围内——因为这个学生入学后很可能是垫底学生,招录这样的学生可能性很小,所以没能被美国大学前15名的名校录取。成绩单更为严格的把关也削弱了北京、上海重点高中学生申请美本名校的竞争力,导致录取人数减少。不过北京、上海重点高中学生未来到名校就读后的适应能力会提高,长期来说还是好的。

其三,无效的同质化活动过多。

现在很多学生即使身处一线城市,所列的活动与二三线城市的申请者相差不大。其原因在于现在还有很多并不专业的留学中介和机构打着“活动规划”的幌子,去二三线城市“推销”活动。他们用看起来“高大上”的活动列表吸引学生,误导学生和家长花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提前”参加“活动规划”。其实,真正有意义的活动往往是通过父母的社交圈或真正有实力的机构提供的资源进行的,通常是有针对性且独一无二的,而不是能够明码标价“规划”的商业化活动。北京、上海一线城市的申请者在“活动规划”上,因无效的同质化活动过多,并没有体现出经济和文化前沿阵地的资源优势。

其四,热门专业选择“扎堆”。

中国学生和家长对于专业选择历来都有非常明显的偏好,这也使很多“热门”专业的竟争异常惨烈。例如,如果同一所高中有10个学生同时申请西北大学的经济或数学专业,西北大学只会在这10人中录取2名学生。但如果这10名学生分别申请哲学、艺术史、生命科学、计算机等专业,那么彼此的竞争就会下降,可能就会有三四人被录取。

其五,申请文书写作误区类似。

美国大学的申请文书写作、一直是申请材料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但受制于思维习惯,中国孩子的申请文书还停留在写个人经历的阶段。实际上名校对申请文书的要求,除了反映申请者的写作能力、自身经历外,还是思考能力和成熟度的体现。一篇真正好的文书,应该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体会和感悟,以及自己独特的见解。

北京、上海的学生在这部分原本应该比二三线城市的学生有优势,却因为过度参照前几年申请学生的文书“成功”经验,缺乏真正专业的申请指导,而没有体现出线城市的孩子相对较成熟的思考能力和自身独特的见解的优势。

最后,SAT考试安排不合理,影响申请者实力的发挥。

当前“刷分”和“泄题”乱象带来的不良影响波及较广,许多一线城市的申请者SAT考分优势并没有体现。因为在一线大城市,教育资源相对丰富,考生的英文程度相对较高,但因为“泄题”“答案叫卖”等不良事件的影响,许多学生的高标化成绩在申请中的效果也大受影响。

另一方面,许多申请者因担心标化高分不足以录取名校,故花费大量时间参加不靠谱的活动,从而挤占了考试准备时间,影响了考分。

想进名校,读美高可能并不讨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选择让孩子去美国读高中,希望能提前适应美国的教育体制和学习方式,同时也期盼能因此更容易地申请到美国名牌大学。不能不提醒的是,这也许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在美国念高中,与学生未来能否顺利升入美国顶尖大学没有必然联系,有时甚至还会起反作用。

每所美国高中都有一个升学辅导办公室,学校会根据年级人数来设置相应的升学顾问(college counselor)人数。根据学校情况不同,升学顾问的人数有多有少,一般一个升学顾问大约会负责20个学生。如果说学校的招生办公室是入口,那么升学辅导办公室则相当于出口。升学顾问代表所在学校与大学招生办联系,承担向大学招生办推荐本校学生的任务。升学辅导办公室的工作相当于帮助大学做前置筛选,这可以避免同校学生扎堆申请同一所大学的现象。

升学顾问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对每个学生进行校内“定位”,规划学生的升学路径,为学生推荐最适合的大学。学生申请大学所需的三封推荐信中,最具重量级的一封就来自升学顾问。这封推荐信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特长爱好、参与学校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对学校做出的贡献等。升学顾问还会在信中评价学生在学校里的整体表现以及与同年级学生的比较,让大学招生办对学生有清晰全面的了解。

升学顾问在帮助学生选校时,会根据学生在英文和数学这两门主科的表现,以及高中阶段在班级或年级里的排名,为学生做出基本“定位”,然后参考过去招录年份中相同水准学生被录取情况的历史数据,向学生推荐最适合的学校。所谓适合的学校,是学生可以被录取的学校,而不是学生一厢情愿的选择。如果出现扎堆申请的情况,升学顾问会劝阻一些学生,进行总体平衡。

美国高中设置升学顾问的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有大学可上,并不特别在意学生所升的大学是不是学生自己最满意的,很多学生会因此去不了自己的理想大学。另外,在美国读高中的中国学生反映,无论给这些升学顾问看什么样的申请文书他们都坚持鼓励态度,不会对文书进行大幅修改,也不会给学生很多具体意见。很多升学顾问对每个学生的建议与指导都是千篇一律的,缺乏有针对性的“量体裁衣”式指导。

一般说来,中国家长和学生喜欢按照排名来选择大学,但美国的升学顾问不理解这种对学校排名的重视,他们觉得适合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和升学顾问进行充分沟通,就会因文化差异造成相互不理解。还有一种情况是,顾问可能低估学生的条件。如果顾问对学生了解不全面或刻板地认为亚裔学生只是“死读书”,就会低估学生的竞争力和条件,推荐一些中国学生从未听过的保底学校。

在没有充分沟通的情况下,升学顾问可能会对学生想去的学校不是很支持。而如果顾问持这样的态度,那么他在推荐信的内容和支持力度上就会降低,这样就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录取结果。这主要是因为文化差异或对亚裔的不理解,可说是偏见而不能算是歧视。

我建议中国学生和家长要了解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清楚升学顾问的立场、想法和所要承担的责任。双方相互理解后,才可以很好地沟通,升学顾问才会全力支持学生想要申请的学校。

实际上,大学在招生审核时,对不同族裔有不同的招生计划。因为亚裔学生历来重视学习,成绩好,录取分数也比较高。从数据看,亚裔学生相比其他族裔学生的竞争也更加激烈。例如,一个排名25名的学生,如果是韩国人,升学顾问可能会认为,因为韩国学生竞争特别激烈,这位学生可能只能去排名前30的大学。而如果这名学生是美国人,可能就可以去前20名的大学。如果这名学生是南美裔或非洲裔,则更有可能去藤校。所以,升学顾问对亚裔学生在大学选校上也相对保守,顾问的推荐也是依据历史数据、大学招录情况分析而得出的。

相比美国高中,在国内高中申请美国大学在某些方面反而限制少很多。虽然没有升学顾间的专业指导和定位,但选校名单不需要升学顾问的预先审核、预先同意,所以会有更大的选择范围和自由度,有更多尝试机会。因为没有定位限制,所以国内高中学生在申请中,可以通过材料更加充分地展现自己,发挥空间更大。再加之因为美国大学也很青睐国内高中名校的优秀生源,所以在国内知名高中就读、学习成绩好、标化成绩高的学生,有很大的竞争优势。而在美高读书的学生,则有可能因顾问定位反而处于劣势。

从申请角度讲,在美国就读高中的学生,如果选择的学校课程很适合,在校成绩好,课外活动表现出色,被升学老师认可度高,则能得到好的定位;而在国内读高中的学生,同样在国内名校,和美高学生有同等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学生都有机会申请到好学校,但反之也同样有可能申请不到好学校。所以,无论是在国内读高中还是去美国读高中,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两条路的主要差别可能要在进大学之后才能体现出来。因为美高留学生在美国高中读了4年后,已经适应了美国的教育体制、学习方式,对美国的价值观有所了解,在时间分配、资源利用方面也更加得心应手。所以,对美高留学生来说,到美国大学读书能够更好地实现无缝衔接。而对国内高中学生来讲,因为没有提前接触和利用美国的教育资源,所以可能需要拿出更多时间去适应。无论走哪条路,学生和家长都要理性选择,一旦做出选择,就要努力走好后来的路。

高中申请美国大学要准备什么

首要材料是在校成绩(GPA),然后是SAT或ACT等标化考试(这两个考试类似于国内的高考),同时还需要准备相应的文书(包括自述文书、简历、推荐信等)参加过的活动及获得过的奖项表单等。一些大学可能还会安排面试。

如果想要申请前10的美国大学,新SAT成绩要达到1500分以上,ACT成绩34分以上,GPA至少3.8以上(满分4.0),在校成绩单要几乎全A的成绩。对于国际学生来说,还要准备托福考试。如果想要申请前10的美国大学,托福成绩要达到110分以上,其中口语部分要达到26分以上。

建议在美国高中留学的中国学生,一定要通过时间的积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专长、课外活动、运动和有竞争力的社团活动等,并在各项活动中争取较好的表现,为大学申请做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4月,由83所美国高校共同创建的一个新的大学联盟申请系统CAAS正式上线,该系统要求学生从9年级开始,记录自己的学习、活动竞赛等情况,这意味着大学考察学生的时间提前了,如果没有事先准备,在大学申请时会比别人少很多优势。如果想申请藤校,更要尽早准备,提前做好规划。

《藤校精英养成记》,张恒瑞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1月。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