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017书店盘点:实体书店很有想法,但电商还是略胜一筹

宋祺
2018-01-15 11:34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过去一年中关于书店的话题可一点儿不少。这些话题已经不再停留于书店本身,更反映了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下,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的变化。

话题一:共享书店怎么玩?80岁的新华书店告诉你

2017年是新华书店诞生80周年,自1937年4月24日在延安成立后,新华书店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走过了关于书的记忆。虽然新华书店自带“回忆杀”,但随着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新华书店的存在感还是逐渐从生活中淡去。近两年,新华书店与时俱进地开始各种转型,有的门店开始走个性风,比如厦门号称“最文艺”的新华书店,上海极具设计感的“安藤蛋”新华书店。而去年最有想法的,还要数搭乘“共享”热潮的合肥新华书店三孝口店。

“共享”话题一直是互联网的热门,随着“共享单车”的普及,大众在2017年切实体验了一把共享的好处,对共享的接受度逐渐走高。那么说到“共享书店”,究竟是怎样一种共享模式?和图书馆又有何区别呢?总的来说,“共享书店”模式并不复杂,书店内所有书都是可借对象,读者通过下载APP,在APP中支付一定押金即可扫码借书,单次借书的价值和时间有一定限制,APP中也会有一些互动和奖励。与图书馆的区别在于,所有书籍依然被用于销售及再次借阅,破损的图书可能被打折出售,也可能用于捐赠或与出版社协商退回。

合肥新华书店三孝口店

直接把想读的书借回家,不用再站在书店里看书,价格昂贵的书籍,说不定还可以买到折扣本——看书买书的门槛都降低,读书越来越方便。根据出版商务周报的数据来看,三孝口店去年读者的年阅读量达到23.17本,较2016年中国人均阅读7.86本的阅读量,还是提升不少。

新华书店率先尝试“共享书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共享”的益处和弊端都显而易见,共享书店是能减少浪费、促进阅读、与周围商业共荣,还是给书籍带来破损的尴尬处境,结果是有一定风险的。这种尝试非常值得鼓励,让我们看到了书店的更多可能性,可以说是新华书店很大的创新了。

话题二:收100块抵制只拍照不买书的人?有人说书店应该吸引不爱书的人

即使平时不太关注书店的人,去年或许都会被一则北京南锣鼓巷的书店新闻刷屏,事件几经反转,连续几篇“10万+”的公众号文章,甚至引起了某谈话节目关于媒体报道专业性、民众舆论盲目性的讨论。

南锣鼓巷的朴道草堂书店在整件事儿中的一个反转点,就是被勒令关掉的书店需要收100块钱门票。记者写的《谁有空杀死这家进后院要收100块钱的书店》,让大家顿时觉得老板的公众号文章《谁是杀死一个书店的凶手》欺骗感情,而随后又有人出来说,南锣鼓巷游客太多,如果没有100块钱门票的门槛,这家书店里就全都是来拍照却不买书的游客……大家一听,又觉得很是理解,吃瓜群众莫衷一是。

随着“自拍”、“摆拍”的流行,在书店不看书、不买书,在书店环境里拍文艺照、游客照的事儿可太常见了。在往年,关于这些行为的舆论,是一边倒的“不买书去书店干嘛”,而在2017年,情况似乎有些变化了。

不可否认,装潢个性的书店自然会吸引更多人去光顾,早些时候就有方所书店令人大开眼界。过去一年中,很多书店干脆大大方方大搞装潢,文艺份儿直逼各式咖啡网红店,让人一进去就禁不住狂按快门。更有书店设计师称“书店应该吸引不爱书的人”,这个观点可有点意思。实体书店终于抛开了某种枷锁,开始正视这个时代的变化——“卖书”的功能已经不再是实体书店的唯一主题,现在,书店更多的是“生活方式”、“城市标杆”、“体验”甚至是“美学”的功能。

成都方所书店(图片来源:陈燕妮/微信公号“中国新闻周刊”)

而作为文艺场所,书店也会融入一些更有文化内涵的设计。有着“中国最美书店”之称的钟书阁书店就与多位设计师合作,在不同地域展现出不同的设计理念。松江区泰晤士小镇的钟书阁占地面积大,设计得犹如艺术馆,静安区市中心的钟书阁芮欧店传达城市钢筋水泥与书相结合的“混凝土空间”,卢湾区新店的设计师则表示,因为卢湾区是上海比较宁静、安详的区域,希望通过设计钟书阁来表达自己小时候在这里生活的感觉——通过空间、建筑来讲故事。如此一来,也难怪有设计感的个性书店成为让人争相拍照的“景点”。

过去一年中,不仅钟书阁各家分店进驻成都、苏州等地,还有被称为世界最美书店之一的日本书店TSUTAYA设计的G•TAKAYA河西旗舰店进驻南京,早就以高颜值被人熟知的言几又、文轩BOOKS、西西弗书店都有不同风格的新店开业。大家去书店可能真的要是“逛书店”而不是“买书”了。

G•TAKAYA河西旗舰店 (图片来源:微信公号“出版商务周报”)

虽然如此看来,书店“卖书”的功能减弱,书店空间更开放,“不爱看书”的人去书店感受文艺氛围,听听讲座交流,甚至是与朋友约会,都变得合情合理。但书店本身作为“文化空间”,其整体功能却升级了,书店开始承载更多元的文化理念,设计师的、作者的、读者的、顾客的不同想法聚集于此,相互碰撞,只要不是过度关注“颜值”而本末倒置,这未尝不是让书店内涵更丰富的一种进步。

言几又上海虹桥店

话题三:实体书店怎么开?无人、快闪、24小时,除了概念店还有主题店

在颜值上做文章是书店转型的一方面,但成本之高并非所有书店都可仿效,不少书店以花样百出的“概念”、“主题”等创意为特色,也吸引了人们的关注。由2017年的书店情况来看,大多数实体书店都在转型和经营上摸出了些自己的门路。

去年引起讨论的“无人书店”是一间在湖南长沙的书店,位于岳麓山下的大学城,面积才一百来平方米,书店里只有一个投币钱箱、收款二维码和店主的电话号码。老板李爱群说书店开业三年来,没有丢过一本书,顾客大多是大学的学生,购书后会在留言本上留下购书信息并自觉付款,书店售卖的多为教材及二手书。

随后,这家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无人书店”却因为“装有监控”又引起了一番争议,有的人认为安装监控是正常的,有的人则认为这和“无人书店”的初衷相悖。其实“无人”只是一种新颖的开店形式,如果可行且受欢迎,可以从不同方面优化并推广,它的经营状况并不能以一概全地代表社会中是否信任尚存或信任危机。

无人书店外景(图片来源:澎湃新闻记者 蒋格伟 实习生 廖艳)

2017年在概念上最有意思的创新要数上海思南公馆的“快闪书店”,是由上海永业集团、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共同发起的思南书局•概念店。这家书店只开2个月,快闪的不仅是书店本身,还有书店里的“店主”——在这家“快闪书店”中,每天都有一位作家驻店,读者们可以不期而遇金宇澄、潘向黎、吴清缘、小白、蔡骏、张定浩、毛尖、周嘉宁、路内等作家。书店虽只有30平米,但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仅在设计上有着巧思妙想,选书的质量也很高,加上“快闪”作家的助阵,读者来书店里的体验可谓充满了期待与惊喜。

有的书店追求“捉摸不定”,有的书店则追求“长久相伴”,去年备受关注的鼓浪屿申遗事件下,岛上一家24小时书店虫洞书店也越来越红。24小时营业,是已经有很多书店尝试过的经营方式,但经营难度大,能坚持下来的书店不多,鼓浪屿上这家书店却迎难而上。过去我们对于鼓浪屿的印象,多停留于风景、建筑和特色商业街,虽然白天热闹,在岛上24小时营业的商家却少之又少,虫洞书店在这种环境下采取24小时营业的方式,不仅为鼓浪屿提供了一个文化场所,更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个游玩一天后阅读休憩的空间。以游客为主要人流量的鼓浪屿上开书店效果如何呢?店主刘春红说客流的成交率达到八成左右。

除了在形式和概念上,还有书店在内容上有所创新。其实书店在内容上做创新是有难度的事情,因为越集中的主题内容势必使得受众变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见到的大多数书店卖的书都大同小异,最多是书籍质量上略有差别。其实主题明确的书店很容易拉近书店和特定读者群体的距离,2017年就有不少书店做了些尝试,可见书店也开始追求更精细、更垂直的书籍内容。

以青少年为主题的新华书店于2017年10月13日在沈阳市开业,书店的装修和陈列都针对青少年群体设计;以背包客旅游为主题的栈桥书店于2017年9月30日在青岛市开业,主要服务于爱好文化游的背包客读者;还有一家中国红色书店于2017年4月23日在延安市开业,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历史感满满。

另有中华书局开设的实体书店伯鸿书店从2017年1月开始试营业,书店位于北京丰台区六里桥附近,主营中华书局的书,其中还有不少作家、学者的签名图书原价出售,可以说是中华书局粉丝的“福利书店”了。

中华书局的伯鸿书店(图片来源:霍羽升)

话题四:实体书店还能怎么开?电商书店又来“搞事情”

电商开实体书店,可以说是2017年最有意思的话题了。毕竟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电商给我们带来越来越多的新理念,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更使得我们的定势思维面临颠覆。

上文所说的“共享书店”、“作为景点或文化空间的实体书店”、“花样百出的实体书店”,背后都跟电商线上书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然可以在线上买书了,去实体书店“不买书”,也越来越平常,线上书店使得实体书店不得不作出改变,于是我们见到了实体书店各种有意思的创新。

而电商们在实体书店领域的新动作,又给人带来了不一样的思路,其中最有趣的,还要数线上书店的先驱亚马逊。2017年2月,亚马逊在波士顿郊区的实体书店开业,2017年5月,亚马逊纽约首家实体书店在曼哈顿中城开业,可见去年电商在实体书店上动作可真不小。其实亚马逊自2015年在美国西雅图开出第一家实体书店以来就备受关注,有人说是实体书店要复苏了,但实际情况却没这么简单,去过纽约亚马逊书店的孙义林则称亚马逊实体书店的体验感为“线下的线上购书”。

总结其特点就在于书籍的陈列上,不再是传统实体书店的分类法,而是颇具“互联网思维”的关联分类、指引分类。比如说读者看到一本感兴趣的书,书店会标识“如果你喜欢这本”则继续往哪个方向找“你可能也会喜欢”的箭头,因此可以看到与自己感兴趣主题相关的书籍。

纽约亚马逊实体书店的书籍陈列(图片来源:孙义林)

与此同时,还有亚马逊网站上的评论、排行榜、销量等内容作为信息标识于实体书旁,信息根据亚马逊网站每月更新。这对已经熟悉线上购书的精确筛选、批量买齐相关书籍、注重参考数据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看来电商在互联网购书影响读者后,又一次来到实体书店掀起新的变化。

线下书店虽然花样百出,但其在选书及买书上的低效已是事实,随着书店面积的扩大,各种文创产品和主题乐园的入驻,在实体书店中精准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是越来越难了,有时候畅销书的陈列还让人头晕眼花。亚马逊的实体书店让我们看到,这一切也可以改变——根据新的书籍陈列方式,我们一方面可以在实体书店像网上一样精确选书,另一方面还可以在一堆相关书籍中,通过自己翻阅书籍,这种传统的线下方式进一步作出筛选,比线上还要更精准地找到一批自己想读的内容。

虽然有人认为亚马逊的实体书店只是线上书店的线下社区衍生,主要是为了让亚马逊增加贵宾会员,扩大影响力,经营模式换做普通书店根本无力为继。但在我看来,这种直指要害的革新,是真正给实体书店带来变化的关键。实体书店要做的,是适应现代人阅读购书习惯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再发挥实体书店的优势,其实大有可为。

亚马逊波士顿实体书店的会员服务(图片来源:李沁云)

国内这边,宣布要开1000家实体书店的当当网也已经开了145家当当实体书店。当当实体书店有入驻各大超市的“当当书吧”,开在购物中心的大型实体书店“当当阅界”,如长沙梅溪店和沈阳大悦城店,以及更大规模的“当当车站”。由于当当书店图书线下与线上同价,在销售上略占优势,除了与大多实体书店转型同样的思路,如文创、跨界体验等,还关注了会员服务这一块,当当称将打造结合零售、跨界和会员服务的综合性书店。

但目前来看,当当线下书店与传统实体书店区别还不够明显,加之2017年实体书店也有了很多可喜的创新,或许当当可以做更多探索,让中国也有更有“想法”的电商实体书店。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