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农村金融机构成违规处置不良资产重灾区:有的一把手直接参与

澎湃新闻记者 胡志挺
2018-01-17 08:14
来源:澎湃新闻
金改实验室 >
字号

逐年上升的银行不良贷款规模,一方面考验着银行的核销处置能力,一方面则对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银监会1月13日发布的2018年将整治的22条银行业乱象中,违规掩盖或处置不良资产位列其中。

银监会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从2014年开始迅速上升,从2014年一季度末至2017年三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从6461亿元升至16704亿元,增幅达到158.5%;不良贷款率从1%升至1.74%,但与2016年相比,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

一般而言,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指不良贷款资产。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在处置不良贷款时要消耗大量的拨备,而计提的减值准备又是净利润前的一个必要扣减项,不良贷款长期得不到处置则直接影响银行业绩。

据澎湃新闻统计,2017年以来,银监会披露的罚单中,违规处置不良资产的机构虽涉及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以及一些专门处置不良资产的资产管理公司,但违规乱象更集中于农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中。

从处置能力上看,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往往通过诉讼、拍卖、打折转让、打包转让等方式处置不良资产,而农村金融机构的处置能力普遍不及前者。相较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存在内控体系不完善、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监管不力等问题。作为农村金融机构,“三农”客户的弱质性也决定了其自身也存在业务风险较大、收益回报具有不确定性等先天的短板。

在剥离不良资产时,部分银行的处理手段较为粗放,也存在借机转嫁经营性损失等问题。就违规方式而言,各级银监部门披露的罚单显示,主要有以第三方贷款优惠利率补贴方式处置问题(不良)资产、将贷款上浮利息入账购买本行不良资产、借道同业转让不良、在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过程中承担隐性回购义务、发放贷款归还银行承兑汇票垫款掩盖不良等,与银监会最新发布的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要点内容基本吻合。此次银监会列出的违规掩盖或处置不良资产的乱象包括:资产质量分类严重失真,或人为调整分类掩盖不良;违规通过重组贷款、虚假盘活、过桥贷款、以贷收贷、签订抽屉协议或回购协议等掩盖资产质量;通过各类资管计划违规转让等方式实现不良资产非洁净出表或虚假出表;利用空壳公司或设立其他平台与关联账户融资承接不良贷款;将正常和关注类贷款与不良资产一起打包处置,或附带回购协议打包处置不良资产等。

澎湃新闻统计发现,一些农村金融机构的一主管机构或者“一把手”直接参与了违规处置不良资产的决策,甚至还出现了“塌方式”违规。比如,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直接决策、决定,组织实施并授意辖内15家农合机构通过保险理赔置换不良贷款;杨佳鑫任贵州仁怀茅台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期间,参与该行虚假出表不良信贷资产的决策,并在该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湖南邵阳农村商业银行因隐瞒案件不报、人为掩盖不良贷款以及提供虚假报表连收8张罚单,该银行董事长、行长、监事长、营业部主任以及多家支行行长一齐被罚。

一些资产管理公司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违规情况。2017年4月10日,银监会官网挂出25张罚单,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达,1359.HK)独占13张。银监会披露的该公司的违规事由有6项,分别是违规收购个人贷款、收购金融机构非不良资产、收购不良资产未按规定通知债务人、为同业投资行为违规提供隐性担保、管理不尽职导致风险发生、收购虚构债权。在25张罚单中,还包括信达资产的交易对手招商银行(600036.SH,03968.HK)、民生银行(600016.SH,01988.HK)、交通银行(601328.SH,03328.HK)等金融机构。处罚决定显示,这些机构的违规事由主要是“批量转让个人贷款”和“违规转让非不良贷款”,处罚金额为20万到70万元不等。除此之外,中国长城资产、中国华融资产(02799.HK)也因在资产收购业务中违规约定保底清收、收购虚构不良债权等收到监管处罚。

银监会在2017年中工作会议上曾指出,必须看到,当前银行业风险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不良资产反弹压力较大,跨市场、跨行业产品和业务隐患较大。防范银行业风险要有新举措,要综合采取多种手段,加大处置和核销不良贷款的力度,防止新增贷款过度集中。“一对一”盯防高风险机构,严密防范流动性风险。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