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安东尼奥·萨拉查:“最伟大的”以及“最糟糕的”葡萄牙人

解冬珵
2018-01-23 09:25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2007年3月25日,葡萄牙广播电视公司一台(RTP1)的节目“最伟大的葡萄牙人”(Os Grandes Portugueses)评选结果中,安东尼奥·德·奥利维拉·萨拉查(António de Oliveira Salazar)被观众票选为第一名。有趣的是,在此之前刚刚结束的另一个题目为“最糟糕的葡萄牙人”(Os Piores Portugueses)的投票中,他也高居榜首。这二份完全相反的结果,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葡萄牙人对于他的复杂情感,以及萨拉查对葡萄牙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萨拉查的历史评价并不高,他的名字通常与人们深恶痛绝的法西斯政权与独裁统治联系在一起。在萨拉查掌权期间,他组织秘密警察,严厉地镇压葡萄牙共产党等反对派,并实行严格的审查制度。他主导起草新宪法,将他自己领导的政党规定为唯一合法政党,并在此后的总统选举中多次从中作梗,操纵选举。然而,如果将萨拉查仅仅看作是法西斯独裁者这一高度符号化的角色,那么我们就无法对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也就无法真正理解葡萄牙近现代的发展历程。

安东尼奥·萨拉查

一、“新国家”的历史背景

尽管萨拉查的个人意志是“新国家”体制的建立主要原因,但实际上,这一体制的建立也与葡萄牙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进入20世纪以后,葡萄牙大航海时期的荣光已经彻底地成为了历史,取而代之的则是落后与贫困。尽管几个世纪以来的海外贸易与殖民给葡萄牙带来了无数的财富,但最终却没有转化为真正的发展。这些财富集中在王室、贵族和教士手中,大多被用于奢侈消费而非生产,因此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并没有太大提高。更糟糕的是,财富的流入还导致了通货膨胀,使得葡萄牙的产品在欧洲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造成了严重的贸易逆差。英国、法国、荷兰等国的资本涌入葡萄牙,疯狂攫取利润。这进一步抑制了葡萄牙国内生产力的发展。到了20世纪,这些弊病积重难返,几乎使葡萄牙成了西欧最落后的国家。

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也是葡萄牙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19世纪上半叶,立宪派和专制派的分歧导致了六年时间的内战,九月党等激进党派又发动了数场有相当规模的革命,对生活心存不满的底层民众纷纷加入其间,给政府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尽管在接下来的五十余年里政局趋于稳定,给葡萄牙带来了一个平稳发展的时期,但是也暴露了很多经济问题。缓慢的发展阻碍了生产的工业化,低下的生活水平刺激着人们的移民欲望,导致劳动人口的流失。与此同时,共和派也在打着民族主义和反教权主义的旗号,积极地进行活动。19世纪末期玫瑰色地图计划的失败和英国的最后通牒,成为了压垮葡萄牙君主制的最后一根稻草。1908年,国王卡洛斯一世和王储遭到暗杀,继任的曼努埃尔二世无力阻挡共和派的革命。1910年,葡萄牙进入共和国时期。

然而,共和派的掌权非但没有改善葡萄牙的社会状况,反而导致政治局势更加混乱。直至1926年共和国结束为止的16年间,“共和制度更换了8个总统,内阁变换了50次”。其中甚至不乏被暗杀者。而且,共和国虽然放宽了对于游行示威的限制,却没有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状况,因此游行示威一浪高过一浪。到了1924年,人们对于共和政府几乎已经到了不能再忍耐的地步,甚至出现了欢迎独裁专制统治的声音。很快,军队便抓住了这一干政机会,开入里斯本并开始了军事独裁。然而,军人们对于当时的经济局势同样束手无策,因此便请来了身为政治经济学教授的萨拉查。到此为止,历史已经为萨拉查的“新国家”铺平了道路。

曼努埃尔二世

二、萨拉查与他的的掌权之路

如今提到萨拉查,人们所想到的通常都是一个法西斯独裁者的形象。然而实际上,萨拉查本人真实的历史形象,则比这一标签化的印象复杂得多。

萨拉查出生于维塞乌区的一个农村家庭,年少时在一个神学院接受教育。因此,传统的天主教信仰对他思想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他却并没有成为神职人员,而是选择前往科英布拉大学深造,学习法律,并在毕业后成为了政治经济学教授。在此期间,他看到了共和国的政治斗争和经济衰退,并产生了从政的想法。当时,他发表的几篇关于经济的文章使他获得了一定名声,因此他被选为议员。但是,他很快就放弃了这个职位。他已经认定党派制度是根本有害的,对他不适合。或许是因为对于效率低下的议会制度的厌恶,又或许是听到了民众反对共和政府的呼声,萨拉查已经做好了成为独裁者的打算。这样的想法与他内心深处的基督教弥赛亚情结交织在一起,使他认定自己就是葡萄牙的“救世主”。

因此,当缺少治国方略的卡莫纳尔元帅夺取了政权之后,萨拉查成为了他可以依靠的最佳人选,而萨拉查也很乐于利用这一机会。他被任命为军事独裁政府的财政部长。但是萨拉查并不满足于这样的权力。他使出了欲擒故纵的手段,先是辞职回到科英布拉,然后继续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暗示军政府不能缺少他的帮助。这让卡莫纳尔焦急又害怕。很快,萨拉查就被请回里斯本,并独揽财政大权。在他颇为高明的政治手段下,将军对他言听计从,而反对他的声音也被压制了下去。

然而,与常见的政客形象不同,萨拉查常常是以一种略带忧郁的学者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他崇拜墨索里尼,欣赏希特勒,但是却没有两者那样充满煽动性的演讲口才。在一些记载中,他表现得非常低调和谦逊。他常穿着简朴的黑色外衣,要求人们称呼他为“部长先生”。他喜欢冥想,并会在睡前阅读柏拉图的《理想国》。这似乎与一个法西斯独裁者的形象格格不入,却博得了许多葡萄牙民众的欢心。在他们看来,这种略带神秘色彩的风格正如400多年以前在“三王战役”中消失的塞巴斯蒂昂一样,令人尊敬和向往。

走上权力巅峰之后,萨拉查开始进行政治布局。1930年,他所领导的政治组织“国民联盟”成立,并迅速发展壮大。时任总理的多明戈斯·奥利维拉也是这一组织的创始人之一。萨拉查与他有着深厚的私人友谊。两年后,萨拉查取代他成为了葡萄牙总理,并在次年颁布宪法,宣布国民联盟为唯一合法政党。这标志着新国家的正式建立,萨拉查成为了葡萄牙现代政治独角戏的主演。

安东尼奥·萨拉查

三、经济政策

上任之初,萨拉查所面对的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经济局面。第一共和国时期留下了许多经济上的问题。首先,通货膨胀非常严重,“货币贬值,1919年1英镑值7.4埃斯库多,到1924年1英镑值127.4埃斯库多。”其次,政府收支严重不平衡,甚至不得不采取抛售白银和增发货币的手段,甚至还大规模向英国等国家借贷。这损害了政府的信誉,反而导致财政危机进一步恶化。除此之外,葡萄牙的工业水平发展极为缓慢。1840年,当英国的工业革命已经接近尾声的时候,葡萄牙全国仅有4台蒸汽机用于工业生产。直到1881年,也仅有328台,远未达到工业化标准。这导致葡萄牙的工业产品竞争力低下,只能销往农村和殖民地,因为城市中产阶级以上的市场被外国产品牢牢把持着。因此,工业产品缺乏利润,又反过来抑制了工业的发展,形成了恶性循环。

而在世界范围内,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接踵而至。1929年美国爆发了著名的“黑色星期四”事件,拉开了大萧条的序幕。这在某种程度上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相对过剩的内在矛盾。这场经济危机波及到欧洲,使得欧洲各国也出现了经济倒退,葡萄牙也难以幸免。

因此,萨拉查上任之初,便对葡萄牙的经济进行改革。他首先在稳定货币和平衡财政支出方面进行了努力,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提高税率,削减多余的财政支出。1931年,葡萄牙紧随英国废除了金本位制度。与此同时,他也推动了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设施和基础教育等等。在萨拉查的治理下,“秩序井然,财政稳定,实现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进步。”

1933年,萨拉查主导制定的国家劳动法获得通过。国家劳动法明确规定了葡萄牙工人的权利与义务。尽管法律赋予了工人包括休假、福利等方面的权利,但总的来说,是要求工人服从国家利益,将个人工作与国家计划相协调。工人自行组织的工会和罢工游行遭到禁止,取而代之的是由国家掌控的“国民之工会”,与之相对应的是农业“人民之家”和渔业“渔民之家”。

从表面上看,葡萄牙的经济状况得到了稳定,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顶住了经济危机的压力。但实际上,萨拉查的许多经济政策是牺牲工人、农民乃至中小资本家,来保障国家财政和大资本家的利益。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并没有太大的提高,甚至还有所下降。以1933年“增产谷物运动”为例,政府要求扩大小麦种植面积,强迫许多进行葡萄种植的小农改种小麦,并对农民施加压力。这一运动极大地帮助葡萄牙提高了小麦产量,进而缩减了进口粮食所需要的财政支出。然而实际上,由于粮食价格受到国家和大地主的控制,因此粮食的价格高于其实际价格,造成相对过剩,农民依旧贫困。甚至有些地主用实物代替现金发放工资,使农民仅拿到远少于实际应得的工资。

二战爆发后,葡萄牙利用以钨矿为主的矿产资源出口获得了相当可观的外汇储备,葡萄牙的经济也获得了暂时的繁荣。然而在这一繁荣仅仅属于政府和大资本家。农副产品的对外贸易受到打击,葡萄酒和沙丁鱼的出口大幅下降。许多劳动力涌向采矿行业。然而由于工业化水平较低,采矿业的机械化水准很差,必须依靠大量劳动力来进行弥补,而且葡萄牙尽管没有参战,却仍保有许多海外驻军,因此劳动力依然缺乏。这样的情况对葡萄牙的产业结构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战争期间,许多中小企业倒闭,而垄断资本兴盛了起来。外国资本也纷纷流入,控制了葡萄牙的经济走向。

战后,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大幅下降,因此葡萄牙经济的繁荣也逐渐消失了。葡萄牙经济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开始凸显出来。1948年,葡萄牙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并加入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虽然这帮助了葡萄牙经济的发展,但实际上,由于贸易保护政策的取消,葡萄牙本国的经济体系几乎被涌入的外国资本和商品摧毁了。尽管萨拉查政府对于工业化进行了一定的努力,制订了五年经济发展计划,但是葡萄牙的工业体系依然与西欧其他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与此同时,工人和农民的实际收入下降,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逐渐加大。工人冲破禁止游行示威的法令,举行罢工游行,给政府带来巨大的麻烦。萨拉查在“新国家”前十年所展现的经济手腕,似乎已经逐渐失效了。

安东尼奥·萨拉查组建的“国际和国家防卫警察”(PIDE, Polícia Internacional e de Defesa do Estado)标志

四、独裁统治

萨拉查经济政策的施行,除了他的专业知识以外,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他的独裁统治。可以说,他的政治手腕和他的经济头脑一样高明。他平衡了军队、大资产家和教会之间的关系,并将三者为自己所用,打造了一个足以压制人民力量的统治体系。

在萨拉查被赋予财政大权之后,他便积极地寻求政治上的权力。他一边与军队交好,一边在科英布拉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寻找自己的幕僚,逐步将由军官把持的军人政府替换为有大学教授、律师、商人和教士等社会精英组成的文人政府。在他们的帮助下,萨拉查于1930年组建了自己的政党“国民联盟”。在萨拉查成为总理之后,他与他的幕僚主持制订了新的宪法,规定“国民联盟”为葡萄牙的唯一合法政党。其他的党派及其活动都遭到严厉禁止,任何自由派和社会主义者都会遭到当局的严密监视,甚至会遭到逮捕。据记载,1935年,“有三百五十名葡共党员被监禁,许多共产党员被杀害或流放”。

这部宪法还建立了法西斯性质的“新国家”体制,强调家长制和国家利益,将“团体”放在个人之上。选举以家庭为最小单位进行,只有家长拥有选举权,也就是说,普选权被废除了。1933年,这部宪法象征性地付诸投票,讽刺的是,在计票阶段,政府将所有弃权票视为“默认同意”,这部宪法才最终得到通过。

在建构新体制的同时,萨拉查也在不断地施展着自己的政治手腕。面对上层精英,萨拉查小心翼翼地调节着政府、军队、教会之间的关系,保证各方意见统一;而面对下层民众,则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在进行大规模的政治宣传的同时,大肆抓捕反对者并施以暴力。萨拉查的政治宣传包括爱国主义、勤奋节俭、家长制等思想,努力给国民打造一个“贫穷但虔诚”的自我形象;法多(编注:一种葡萄牙民间音乐)、足球和法蒂玛(编注:1917年发生于葡萄牙法蒂玛的“圣母显现”事件)崇拜成为这种政治宣传的有力途径。在这样的宣传口径下,萨拉查强制征召了许多成人和青年,分别组成了“国家军团”和“葡萄牙青年团”,负责将萨拉查的思想“落实到位”。通过这样的手段,萨拉查迫使人民接受了相当低的生活标准,也让自己的政策获得了表面上的“民意基础”。

当然暴力机关也是非常重要的建设环节。萨拉查政府在新国家体制确立后,组建了“国家情报与安全警察”,后更名为 “国际和国家防卫警察”(PIDE, Polícia Internacional e de Defesa do Estado),行使秘密警察和言论审查的职能,可以随意进行逮捕、审讯、羁押和处刑,这让葡萄牙国内人人自危。相应地,萨拉查也建立了媒体审查制度,一切未经有关机构处理过的文字、图像乃至广播,都不能面向公众。在这样的压力下,许多艺术创作遭到篡改或封禁。在“新国家”体制的40年间,像这样的独裁压抑氛围一直笼罩着葡萄牙。

在安哥拉执勤的葡萄牙士兵

五、外交与殖民政策

相较于经济和政治问题而言,“新国家”建立之初,在外交和殖民方面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1926年的政变没有像西班牙内战一样演变为一场战争,而萨拉查的高压独裁统治也为“新国家”带来了表面上的平静。因此,直到民族解放运动席卷殖民地之前,萨拉查的外交和殖民政策都还算卓有成效。

尽管萨拉查一再宣称葡萄牙在欧洲保持中立的地位,但实际上在西班牙内战和二战中,他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倾向性。在西班牙内战中,葡萄牙虽然并未正式对任何一方宣战,但是实际上给予了国民军以很大帮助。萨拉查对此有非常清楚地认识:首先,国民军具有法西斯主义倾向的意识形态,与萨拉查的政治理念更为接近;其次,共和军收到了来自苏联共产主义者的支持,萨拉查非常担心共和军的胜利,会导致共产主义向葡萄牙的渗透,而这正是他所不想看到的。因此,他在战争爆发的第一年便与西班牙共和政府断交。1939年3月,当佛朗哥领导的国民军最终取得了内战的胜利时,萨拉查第一时间对其表示承认,并与其签订了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

仅仅6个月之后,德国闪击波兰,二战爆发,英国对德宣战。萨拉查陷入了一个颇为尴尬的局面。葡萄牙与英国是传统盟友,理应像一战时一样与其站在同一立场上;但是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作为萨拉查的法西斯主义“伙伴”,与萨拉查政府也有着一定的共同利益。然而,萨拉查对于两者都抱有一定戒心。保持中立似乎成为了唯一的选择,这样的选择也为葡萄牙带来了许多利益。除了向交战双方兜售战争物资以外,葡萄牙沿海的自由港口也因此而兴盛了起来。在中立地位的庇护下,葡萄牙在二战中,除了帝汶岛上的殖民地被日本侵占外,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损失。直到1943年,盟军在欧洲战场即将获得胜利的时刻,葡萄牙才终于正式倒向盟军,为其提供了亚速尔群岛作为军事基地。也正是因为这一贡献,葡萄牙在战后才没有遭到同西班牙一样的冷遇,而是在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中分得一杯羹。

在殖民政策方面,萨拉查也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萨拉查在担任财政部长的同时也兼任殖民部部长,并颁布了详细的法令。法令要求加强对于殖民的的控制,取消殖民地的自治权利,鼓励殖民并派遣传教团队,以期加强殖民地与葡萄牙本土之间的联系。同时,萨拉查也加强了对于殖民地的剥削和掠夺,立法确立了强迫劳动制度,对被殖民地的居民实行严格的管制。在“新国家”的早期,殖民地向葡萄牙本土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大量的原料和财富。

然而,这样状况在20世纪中叶后已经难以为继。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使得殖民地解放被提上了日程。葡萄牙于1955年加入联合国,但在殖民地问题上一直含糊其辞,以致联合国大会于1960年的1542号文件中直接指责葡萄牙并未履行相应义务。而萨拉查政府则坚持认为,殖民地实属葡萄牙的“海外省”,是葡萄牙国土的一部分。葡萄牙敢于直接同联合国大会进行对抗,其原因主要在于英美等国的暗中偏袒,使得联合国无法对葡萄牙直接进行制裁;而且萨拉查煽动民族情绪,实行高压统治,使国际压力难以内化为国内的反对意见。但即便如此,继续占领殖民地对于葡萄牙而言也愈加困难了。葡萄牙的海外驻军消耗了太多的人力物力,使殖民地入不敷出。1961年印度政府直接出兵收复帝乌、达曼和果阿,更是让萨拉查政府颜面尽失。在非洲,争取民族解放的游击队给葡萄牙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各种袭击持续不断,使军队疲于奔命。

然而,即便面对这样的局势,萨拉查依然坚持己见。在1963年的一次演讲中,他公开宣称:“安哥拉是我们的!”。1970年代初,接替萨拉查总理职位的马尔塞洛·卡丹奴仍然在向非洲输出军队,但是许多官兵已经开始怀疑这种殖民战役的正义性,并憎恶这种无谓的牺牲。一场革命的风暴在军队中开始酝酿。

马尔塞洛·卡丹奴

六、 “新国家”的覆灭

萨拉查本人于1968年的某一天跌下椅子摔伤头部而导致中风,无法继续执政,总理席位由马尔塞洛·卡丹奴(Marcello José das Neves Alves Caetano)接任。萨拉查于1970年7月27日离世。马尔塞洛试图延续萨拉查的统治策略,但是已经人心尽失。1974年4月25日,康乃馨革命结束了马尔塞洛的统治,也结束了萨拉查一手打造的“新国家”。

尽管萨拉查本人的独裁者形象深入人心,但是他也获得了很多人的欣赏。他身居高位,但绝不以权谋私;他衣食简朴,也没有特殊的嗜好;他终身未婚,把一生都献给了葡萄牙。他将葡萄牙努力打造成了他理想中的样子,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认为自己是葡萄牙的拯救者。但是,秘密警察的白色恐怖人们不会忘记,殖民地上的残酷屠杀人们不会原谅。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