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边缘化”的自学考试,路在何方?

社论
2018-01-19 17:16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近一年来,北京大学等大学陆续宣布停止自学考试等继续教育的招生,令很多人担忧自学考试是不是要被彻底“淘汰”。1月18日,教育部网站回复网民提问,称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均无调整变化,自学考试不会取消。

看来,停止自学考试招生,还只是少数学校的自主动作。有志于自学考试的,依然可以通过这样的途径获取学历,只是在高校的选择上,有可能面临越来越少的选择。

自学高考陷入尴尬处境已非一日。在高等教育尚不普及的年代,自学考试等继续教育是学生获取学历帮助职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但随着大学扩招,高考录取率不断提高,上大学拿“正规学历”已经越来越简单。相应的,自考这条路也就被边缘化。

一方面,因为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用人市场水涨船高,很多用人单位已经高傲到学校歧视,非过去的985、211高校毕业生不要,自考生在人才市场更是很难有竞争力。

尽管按照相关法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获得者的待遇与普通高校同类毕业生相同”,但事实上以自考为代表的非全日制教育,的确被打入了另册。很多公务员招录中明确不招非全日制毕业生,特别是国家司法考试改革之后,法学专业的自考生失去了考报资格,这对于法学类的自学考试形成了巨大的震动。

另一方面,因为读大学变得越来越容易,最终要通过自学考试获取学历的,很多确实在学习能力等方面有欠缺。生源质量难以保证,所谓的“自学考试”,在个别地方就变成变相的文凭买卖。

因为相对于正规高考录取,自学考试可以钻空子的余地更大。各种正规不正规的培训机构,都把自学考试当成赚钱生意。教育部屡屡对此发文规范,但乱象始终难以杜绝。这也进一步恶化了自学考试的声誉,让相关证书的含金量大跌。

面对这些问题,不得不反思:自学考试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是提升某项专业能力,还是仅仅求取含金量更低的一纸文凭?

就现实来看,自学考试教材内容僵化,有的甚至十几年不变,这种脱离现实和市场的考试,怎么能培养出市场需要的人才?如果自学考试仅仅变成低门槛的“文凭便利店”,那可能越来越多爱惜羽毛的高校会选择舍弃。

社会不应该窄化追求上进的渠道,自学考试应该得到保留。唯学历、唯学校的选人倾向也不值得鼓励。但要让自学考试有价值,就必须思考怎么调整自学考试的定位,让学生学有所得,真正实现学生、学校、社会等多层面的共赢。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