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科学家在琥珀中发现一亿年前的奇特甲壳类:体型特“巨大”

澎湃新闻记者 吴跃伟
2018-01-22 18:16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琥珀已成为古生物学家们的新宠。

他们在琥珀中发现一只恐龙时代的雏鸟和一条“新鲜”的长着羽毛的恐龙尾巴之后,这次发现了来自恐龙时代的甲壳类动物。

1月22日,中国、奥地利和加拿大等国家的古生物学家在维也纳宣布,他们在一枚距今约一亿年的琥珀中首次发现一种非常特别的甲壳动物——介形类。该标本来自白垩纪。该成果今日发表在学术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

古生物学家在一枚距今约一亿年的琥珀中首次发现一种非常特别的甲壳动物——介形类。 受访者供图

虾、蟹是人们最常见的甲壳类动物。它们因身体外披有“盔甲”而得名。甲壳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海洋里,少数栖息在淡水中和陆地上。

“作为典型的水生动物,介形类在琥珀中非常罕见,而且目前仅有的介形类琥珀记录都出现在新生代,如俄罗斯的始新世琥珀,墨西哥的中新世琥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我们此次发表的介形类是中生代琥珀首次记录该类动物,而且,其最特别之处是其巨大的体型。”相比于0.5至2毫米长的介形类,缅甸标本的长度接近13毫米,这么大型的介形类是非常罕见的。

邢立达表示,这一介形类标本的发现,表明了当地的树脂产生于边缘海环境,进而包裹了完全海生的介形类。这些信息对我们理解缅甸琥珀森林的古环境,以及介形类演化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介形类属于甲壳类动物,也被称为种子虾或介形虫。它们的体型非常微小,通常为0.5至2毫米长。

相比于0.5至2毫米长的介形类,缅甸标本的长度逼接近13毫米,这么大型的介形类非常罕见。 受访者供图

介形类的整个身体被包裹在两片介壳当中,背部长有铰合结构,可以自由开闭。由于介形类在地史上延续时间长,种群数量大,分布广泛,钙化的外壳很容易被沉积物掩埋形成化石。更重要的是,它们的介壳在不同的演化阶段存在一些微小的差别,特定的种类会出现在特定的地质时期。于是,介形类化石便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标准化石,常常被用来判定地层的年龄。

此次新发现的介形类标本来自著名的琥珀产区,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冈谷地。据火山灰测定,此地的琥珀距今约一亿年前,属于白垩纪晚期的最早期。该时期生活在缅甸北部潮湿的热带环境中的动植物,常常被松柏类所流下的树脂包裹,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形成琥珀,并一直保存至今。

在此次发现的琥珀体中,除了介形类,还包裹了虫粪颗粒,以及卵蛛科的残骸,但介形类与其它包裹物之间有明显的流纹分割。这表明,树脂先包裹了地面的介形类,经过干燥后另一股树脂袭来,包裹了虫粪和卵蛛科。

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和维也纳大学本杰明·詹姆士(Benjamin Sames)博士领衔,地大(北京)的万晓樵教授、席党鹏副教授和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瑞安•麦凯勒(Ryan C. McKellar)教授等学者共同进行。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