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偶像练习生》:处处都是戏

戴桃疆
2018-01-23 17:35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吴亦凡在《中国有嘻哈》里,让观众认识到了自己不一定有freestyle,到了新晋播出的网络综艺选秀节目《偶像练习生》里,曾经和吴亦凡在同一个韩国男子偶像团体唱唱跳跳的张艺兴,让观众认识到freestyle或许可以有,但balance这个真没有。

论国产偶像养成类节目,《偶像练习生》并不是第一档,但其话题度和热度,似乎是前辈节目所不能比拟的。担任节目制作人的张艺兴、王嘉尔、程潇、周洁琼都是有过练习生经历的艺人,另外两位制作人李荣浩和欧阳靖,也因为近几年的流行综艺节目和自身过硬的才华,获得了众多新生代观众的关注。加上参与节目的又有不少话题人物,节目正式播出之前,片段就己经流出,许多参加节目的“练习生”甚至已经出道,此番“回炉重造”是否能在原有人气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可能在节目结束之前都是未知数。

《偶像练习生》在模式和流程上,都酷似韩国此前流行的音乐偶像养成节目《PRODUCE 101》,甚至连背景音都有耳熟的地方。采用相同的模式按图索骥可能最后找到癞蛤蟆的道理,国内综艺制作者并不是不懂,但已有的综艺类型已经用得差不多了,且不见成效,又刚好赶上网生代势力逐渐崛起的时代背景,不抓住这个机会,一旦错过就不再。

虽说是偶像养成类节目,但韩国的偶像养成和日本秋元康麾下的养成系偶像归根结底还是不同的。韩国偶像团体与日本偶像团体不同,在严格的选拔和长时间培训历程中,韩国艺人大多以“完全体”的姿态和观众见面。日本养成系偶像并不在乎偶像的才艺、能力,反而更在乎独特的受众定位,不重视前端而重视后端。韩国则反其道而行之,偶像从选拔到培训,再到作品制作和出道后经营的整个一系列环节中,作品制作和出道经营几乎是经纪公司大包大揽的。

近些年来,国产偶像团体除了TFBOYS暂时没有别的成功先例,而TFBOYS的成功又是不可模仿的。虽说他山之石可攻玉,却未必代表国产偶像养成就能直接用韩国的模式获得一定的成绩,话题感够高的《偶像练习生》前景并不十分乐观。

《偶像练习生》很难像《PRODUCE 101》那样最后成功孵化出人气男团,一方面国内缺乏“团粉”的社会氛围,二来是同样的韩国模式下,国内“练习生”在水平和态度上都和韩国练习生差得太多了。对于节目观众群体——二十五岁以下观众占百分之九十、百分之五十六的观众性别为女——这部分观众群体中“哈韩”的比率也很高,中韩对比之下,高下立见。

《偶像练习生》第一期才艺展示的部分所占比例非常小,五位制作人进场前像是泰国版的《非诚勿扰》,进场后像网络版《演员的诞生》。一个半小时的节目里处处是戏,就是看不到诚意和才艺。

观众除了对几位给予了充分展示空间的“练习生”稍有印象,剩下的辨识起来大概只能靠人工智能——毕竟他们都有着白皙的面庞、整齐地画着韩式一字眉啊。除了几位导演和剪辑偏爱的幸运儿,剩下的几位都是有过出道经历的,节目简短地回顾了已有出道经历艺人的作品,然后将镜头转交给现场,表示制作人非常严格,顺便道出两个真相:一是已出道又要回炉重造多半证明艺人已经糊掉;二是,舞台展示自己只有一次,观众第一次记不住你就不会看你第二次。

偶像虽然也可以用来模拟恋爱,但是在选拔过程中可是不存在“第二眼恋人”的。

韩国现有的养成节目接纳已出道艺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韩国当下能够接纳的偶像仍然是才艺兼备型的,选拔阶段严格把关,基础好,后续提升的空间也大。练习生通过养成系节目提早和观众见面其实运作的是四环节中后两个的部分,增进观众对艺人的了解,增加艺人和观众之间的亲密度,同时提高受众的忠诚度,以便为出道后正式运营打下基础,扩大市场。

《偶像练习生》参与者的“练习”经历并不算长,就连练习十天也可以自称是“练习生”,做了多年练习生之后实力不足的情况仍然十分普遍。更主要的问题是,参与节目的“练习生”很多都表现出一种“就是想借节目混个脸熟”的感觉,并没有让观众感受到他们身上迫切想把自己的表演传达给观众、站到更大的舞台上让观众看到他的感觉。参与者羡慕的对象往往不是才华横溢者,而是背后有金钱、平台和粉丝做靠山的人,歌舞才艺不是想要展现给观众的东西,而是博名博利的工具。

没有什么词比“养成”更热门了,最热门的手机游戏不是恋爱养成(恋与制作人)就是宠物(旅行青蛙)养成,对于一档“偶像养成”节目而言或许是最好的时代,但也可能是最坏的时代。《偶像练习生》并不能称得上是一档纯粹的国产节目,仍然带着浓浓的韩国流行文化风气,在年轻一代中最受欢迎的偶像不过是自带汉化功能的韩国偶像,无论《偶像练习生》最后是成是败,国产偶像生产道路都有更长的路要走。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