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非洲观察|尼日利亚神秘恐怖袭击:国际恐怖活动的新动向?

全球化智库(CCG)研究员 陶短房
2018-01-26 15:25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1月16日晚至17日,尼日利亚中北部地区在不到24小时内发生了两起神秘的连环恐怖袭击事件。

第一起发生在中北部偏南的卡杜纳州。

卡杜纳州政府暨警方发言人阿里尤(Mukhtar Aliyu)格林尼治时间1月18日午后发表声明,称1月16日晚,4名外籍人士在从卡杜纳州前往联邦首都阿布贾的途中遭到不明身份武装分子的伏击,结果4人都遭绑架,这4人都是男性,两人为美国籍,两人为加拿大籍。

第二起则发生在更靠东北的博尔诺州首府迈杜古里市。

2018年1月19日,两名“人弹”在迈杜古里一座人流稠密的菜市场内和市场门前接连自爆,导致至少10人死亡,52人受伤。 视觉中国 图

1月19日,两名年轻女“人弹”在迈杜古里一座人流稠密的菜市场内和市场门前接连自爆,导致导致至少10人死亡,52人受伤。

行家指出,这两起(确切说是三起)恐怖袭击事件不论手法、背景和特征,都显得十分特别和神秘。

先说连环“人弹”袭击。

由于博尔诺州是曾以绑架并拍卖数百名中小学女生而“蜚声世界”的,和“基地”及“伊斯兰国”都有密切关系的尼日利亚原教旨恐怖组织“博科圣地”(Boko Haram)大本营,且近期该组织接连在迈杜古里附近发动各种形式的恐怖袭击,尽管尚无人对此事负责,人们一致认定迈杜古里爆炸是他们干的。

作为历史悠久的本土极端组织,“博科圣地”最初的暴力手段主要是游击战(甚至尝试过正规战),他们利用乍得湖流域“四不管”的有利地形往来窜扰,给尼日利亚、尼日尔、喀麦隆和乍得等国造成了很大困扰。近年来随着和“基地”,尤其“伊斯兰国”间关系愈益密切,“博科圣地”也开始越来越多采取了富有“基地”“伊斯兰国”等中东背景原教旨国际恐怖组织所惯用的“汽车炸弹”“人弹”等手法。

在爆炸事件中受伤的一名小女孩

“博科圣地”惯于“以战养战”,骚扰平民目标是家常便饭,但长期以来他们习惯于用普通盗匪的手法劫掠平民,而将舶来的“自杀攻击”恐怖手段更多用于对付穷追不舍的军警。但此次迈杜古里连环爆炸,肇事者不仅将“昂贵的人弹”用于直接袭击菜市场这样的纯平民目标,而且采用了以往几乎是“基地”和“伊斯兰国”暴恐“专利”的“高级战术”:先在人群中引爆一枚较小的“人弹”,待人群慌乱或救援者、警察云集,再引爆一枚较大的,以杀伤更多、更重要的目标。

而卡杜纳事件则更加扑朔迷离。

据当地人士介绍,这4名外籍人士都是男性,他们当天稍早从卡杜纳市东部的卡凡产(Kafanchan)出发,行进至卡加科(Kagarko)和杰雷(Jere)之间遭到武装分子伏击,当时距离阿布贾尚有约80公里,时间是19时左右。

这件事存在许多非同寻常之处。

首先,这4名外籍人士系由两名武装警察护送,这表明他们身份特殊;其次,卡杜纳市至阿布贾间的公路人烟稠密,附近又有政府军的兵营,以往很少发生恶性治安事件(相对于尼日利亚治安恶劣的大背景而言),但此次武装分子不但在车流量较多的19时动手,而且“仿佛是有预谋的伏击”,枪战中两名警察均战死,这也显得很不一般。

对于两名加拿大公民的身份,加拿大联邦外交部发言人巴布科克(John Babcock)表示“事涉隐私,不能披露更多细节”,仅表示“加拿大驻尼日利亚外交机构和外交官正和当地有关方面联系,以便获取更多信息”,而美国大使馆发言人则索性表示“不予置评”。

阿里尤表示“所有力量都被动员营救,包括反绑架的特警部队,军队也已介入”。

如前所述,卡杜纳-阿布贾一线治安状况一向较好,尽管有分析家认为过去3年间由于油价低迷、币值不稳,尼日利亚经济、就业现状不佳,恶性治安案件有抬头迹象,但晚高峰时间冒险进入军警密度很高的卡杜纳-阿布贾一线袭警劫人,单纯解释为“绑票勒赎”恐很难服众。直至目前,仍无组织对此事负责,也没人出面要求赎金或其它条件。

卡杜纳州虽然在1960年尼日利亚独立时属于北、中、南三大区中的北区(信奉伊斯兰教的豪萨-富拉尼族居多),但州内却是以信奉基督教、自然宗教的居民居多,是个有59个大小民族的文化混合区域,且卡杜纳州是尼日利亚教育水准最高的州之一,“博科圣地”这种和现代文化、教育为敌的极端组织,在该州向来没有什么市场,除非上述4人是“特殊目标”,绑架实际上是一次有针对性的“特种作战”,否则很难相信事件是“博科圣地”所为。当然,从4人的“做派”看,他们是“特殊目标”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从独立和随后号称“20世纪非洲最血腥内战”的“比夫拉战争”起,卡杜纳州就是尼日利亚军队最重要的训练、教育基地和各军兵种指挥机构、训练单位密集的地区,也是尼日利亚精锐部队接受外国顾问培训的重要基地,此次卡杜纳事件是否于此有关,目前尚不清楚。

除了北部的“博科圣地”,南部尼日尔河三角洲地区,在“比夫拉战争”中战败失意、失去昔日“精英阶层”地位的伊博族人出于政治、经济、地域矛盾等原因,也经常发动包括绑架在内、针对外国人的袭击,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勒索赎金不积极,但每每要求赎人一方设法在国际媒体上为自己“扬名”。就在2017年10月,“三角洲”还发生过两起针对外国人的绑架:10月13日4名英国公民在“三角洲”东南部的瓦里(Warri)被绑架,人质斯盖尔(Ian Squire)被杀,其余3人一个月后获释;在此前后,意大利神父帕鲁( Maurizio Pallu)在离“三角洲”很近的贝宁城郊埃多(Edo)被绑架,5天后获释。

但伊博族武装分子针对外国人的绑架,通常发生在伊博族聚居的“三角洲”地区及周边,换言之主要发生在尼日利亚东南部沿海,很难想象他们会深入内陆,冒险到军事目标云集的卡杜纳州作案——要知道“比夫拉战争”中伊博族建立的“比夫拉共和国”被尼日利亚联邦消灭,联邦军的前敌总司令部和多个指挥-后勤中枢,正是设在卡杜纳州。

综上所述,博尔诺州的恐怖袭击几乎可肯定系“博科圣地”所为,且较前带有更多“中东原教旨暴恐”血统。此前一段时间“博科圣地”频繁袭击迈杜古里附近的难民营,似带有“试手”色彩;而卡杜纳州的伏击+绑架则更像一起目标明确、准备精密、实施果断的“特种作战”,系“博科圣地”在“中东血统”支持、指导下所为的可能性同样很大。

随着“伊斯兰国”在叙利亚、伊拉克的土崩瓦解,急于脱身的美、俄纷纷摆出一副“反恐大功告成”的胜利者姿态,对此饱受恐怖威胁的欧洲国家(如去年一年粉碎了70多起人肉炸弹袭击威胁的法国)一直不以为然,认为“对原教旨国际恐怖势力的化整为零不得不防”。从尼日利亚的这两起神秘连环暴恐袭击可以看出,国际原教旨恐怖势力恐怕并不仅仅是“化整为零”,而更可能主动“避实击虚”,用在中东积累的“先进暴恐经验”,武装反恐薄弱地区的“恐怖关系户”,从而化战略上的绝对劣势为战局上的相对优势,妄图以此达到金蝉脱壳、死灰复燃的企图。

必须对这种迹象和企图保持高度警惕——切勿忘记,后来凶焰万丈的“伊斯兰国”,当初也正是在反恐力量自以为“大获全胜”、马放南山之际,采取类似的瞒天过海手段易地再生的,只是这一次“反射弧”更长了而已。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