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提篮桥街道撤销了,但不要忘记它的三副面孔

薛飞翼
2018-02-02 12:46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撤销虹口区提篮桥街道和调整四川北路街道管辖范围建立北外滩街道的批复》面向社会公开,其中指出虹口区将撤销提篮桥街道,调整四川北路街道管辖范围,建立北外滩街道,同时要求“做好新建提篮桥居委会工作,切实保护提篮桥历史文化地名,进一步提升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功能”。

“提篮桥街道”从此在上海的城市发展中成为历史,但“提篮桥”作为历史文化地名的三副面孔,值得我们记住。

美租界和“下只角”

提篮桥以“桥”为名,如今却不见桥的踪影。事实上在清嘉庆年间,提篮桥地区有过一条名叫“下海浦”的河流,当地居民为了生活方便,就在下海浦上兴建一座木桥,桥宽约2米,长约10米,后来由于上游淤塞,下海浦日渐干涸,终被填平筑路。

现在的提篮桥地区位于虹口区东南部,北外滩以北,面积2. 36平方千米,东起大连路,西至溧阳路,南面黄浦江,北逾周家嘴路、高阳路、唐山路等。相较于上海老城厢和英法租界的核心区域,提篮桥的地理区位较远,通常被称为“下只角”。

民国时期虹口提篮桥区域图

提篮桥地区是近代上海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1843年开埠之前,提篮桥是黄浦江畔的一个小渔村,当地居民主要以打渔为生。对于渔民来说,每日祈求从海上平安归来就是最大的心愿,因此清乾隆年间,渔民们集资在下海浦边建造了一座下海庙,以求海神保佑出入平安。后来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下海庙供奉的神灵扩大到城隍神。根据史志记载,下海庙每年都要举行两次隆重的庙会。1893年11月9日的《申报》曾记述过当时的盛况:

“本埠外虹口地方有下海庙为供奉城隍神,该处乡民每于春秋二季升神像出游。昨日又值秋赛之期各会首齐集庙中,拈香至二点钟排齐全副仪仗前导,除旗罗伞扇之外,有肃静回避灵佑护海公卫牌马执事旗牌骏马数十匹,锦鞍玉勒、映日迎风,几已逍遥伞臂香,清客串班沿途吹弹,豪竹哀丝悠扬入听,荡湖船一艘,倚棹清歌,如在三十六陂间,更有少年子弟扮成巾帼,肩挑珠灯或装高跷举步如飞。神像坐绿呢大轿,以八人升之出庙,向东入马路,由西王家宅过新马路里虹口折而北迤逦回庙,所过之处铺户人家摆设香案,观者人海人山,途为之塞,美捕房派中西巡捕弹压以免滋生事端,是亦一时之盛会也。”

19世纪40年代,英、法、美三国在上海纷纷开辟租界,就在英、法租界逐渐发展成为繁华商业区和高档住宅区的同时,美租界所在的提篮桥地区却在发展中远远落后。这一方面是因为英、法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拥有强大的资本实力,另一方面缘于美国早期的在沪殖民活动主要是传教士完成的,更多的是宗教、文化渗透。

不过提篮桥作为水上门户的优势随后得到了充分发挥。英、美、日相继在此设立码头,以航运和码头为依托,外商投资的船舶修造业和依附于外商的五金、机器制造等中小型民族工业慢慢兴起。提篮桥地区由此成为上海民族工业的起源地和聚集地之一。

美国在虹口建立租界初期,提篮桥地区的社会秩序较为混乱。大量的码头工人和底层民众栖居在价格低廉的土地之上,卖淫、赌博等犯罪行为屡禁不止。从1872年1月到1895年12月,《申报》有关虹口赌博情况的报道达95次之多。

如果说作为租界的“下只角”是提篮桥的第一副面孔,那么第二副面孔则跟一群远道而来的外国人有关。

犹太人的诺亚方舟

提篮桥地区的长阳路62号至今存有一座外形别致的建筑,它是1927年由俄罗斯犹太人集资兴建的摩西会堂旧址,现已被市政府设立为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摩西会堂旧址

众所周知,二战期间有大批犹太难民从纳粹统治下的德国出逃,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辗转来到中国上海,定居在提篮桥地区。除此外,19世纪末还有一批为逃避反犹恶浪、革命和内战的俄国犹太人来沪定居于此。

据统计,1940年12月抵达上海并登记在册的难民数达两万余人,其中住在虹口区的约一万四五千人,在收容所的难民约两千人。除住收容所之外,其余难民则分散居住在提篮桥的各条街道,最多分布的是舟山路、汇山路、熙华德路、华德路、唐山路等街道。犹太难民们安顿下来之后,就开始组织宗教活动,筹办社团、学校等机构,并在提篮桥主要街道上开店经商,以维持日常生活。庞大的犹太难民社区就这样慢慢形成。

为什么犹太人会选择提篮桥而不是上海的其他区域定居?

最直接的原因是,虹口提篮桥地区的房租要比同类住房低75%左右,这里的物价也低于公共租界或法租界,大部分难民在抵达上海后都是一贫如洗,只能居住在生存成本较低的地方。

在犹太难民急需救助的时候,许多欧洲国家都对他们关闭大门,拒绝发放签证。当时国民政府驻维也纳的总领事何凤山,在面对国民政府不愿与德国交恶的重重压力之下,毅然为欧洲犹太人发放了上千张签证。当时上海的大部分地区已被日本军队占领,但占领军当局还来不及建立地方傀儡政权,同时中国政府又无法在上海继续行使职权,这就使得上海在当时世界上成为唯一一个无须办理通常入境手续就可进入的大城市。1937年秋到1939年秋,外国人进入上海不仅不需要签证和经济担保,也不需要预先找到工作并出具警方提供的品行证明。

何凤山的事迹被世人所知后被誉为“中国的辛德勒”

犹太人的经商天赋在上海继续得以施展。在1943年5月日本设立犹太隔离区之前,犹太人的活动相对自由,并不局限于提篮桥地区。1942年5月26日的《申报》报道过犹太人在上海为生活奔波的场景:

“每天早晨,四川路南京路转角近中央大厦的地方,集中了许多的犹太人。他们大多是掮客之类,拣这个交通便利的区域,做他们汇集的市场。差不多每个人带着一只皮包,手中拿了一本小小的日记簿,写这样写那样的,那是小钱庄的中心区域,他们机敏地打听行情,做着投机的买卖。很多人站在路街口,点数大叠得钞票。美金票、日军票、储备券和法币等在他们手中盘来盘去,买进卖去。他们有呢绒、药品、纸烟等等杂物的掮客,顾客差不多就是他们自己圈内人,从中掮贩,赚些佣金而已。

九十点钟时,这批犹太商人成群结队地从虹口出来,穿过四川路桥,来到这临时的市场。每个人的服装都是很挺刮的,活露出绅士派气。一堆一堆地站在人行道边。有的在高谈阔论,有的在咬耳细语,有的一个人踱来踱去,有的静悄悄地站在一角算账。近傍两个咖啡室,完全是他们的世界。这等吝啬的人,生意兴隆,会一时高兴,付出超常额的钱来。

男女一律,争取生存。从中央大厦转到北京路外滩,每日犹太女人涌进外滩公园,她们的工作较他人为劳苦。她们到公园去,并不是为了要逃避都市的烦嚣,只是要拣一个干净的地方,吃着带来的面包等物,充作简单的午食,她们有的在靠椅上坐着,有的懒洋洋的躺在像绒毯般的草地上。她们亦像男子一样,是推销的能手,在公园中带着旖旎的笑脸,招呼着人,希望人家买她们的东西,她们没有美满家庭的理想,亦不想做恋爱的酣梦,她们暂时抛弃了人生底美德价值,在这陌生的城市中挣扎,要获得一个立脚的据点,帮助她们的丈夫或父兄,争取生活的物质需要。”

上海在危难之际收留了犹太人,犹太人也为上海留下了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今天我们依旧可以看到当年犹太人按照欧洲建筑风格在战争废墟上重建起来的一排排房屋,人称“小维也纳”。

上世纪40年代经过犹太人改建后的一条提篮桥小街

提篮桥地区至今可见的犹太建筑群

监狱的象征

“侬死快了,想去提篮桥。”这是过去上海人生气时可能说的一句话。“提篮桥”的第三幅面孔指的就是有“远东第一监狱”之称的提篮桥监狱(原华德路监狱)。

1901年,提篮桥监狱在华德路(今长阳路)北侧与爱尔考克路西侧(今已成为监狱内用地)一块地籍编号为BC1234号的土地上破土动工,1903 年正式建成投入使用。

提篮桥监狱现状鸟瞰图

提篮桥监狱后来之所以名声大噪,除了建筑规模和管理措施吸引眼球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曾经关押过许多著名人士,譬如章太炎、邹容、李维汉、彭康、任弼时、张爱萍等。

从租界时代到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人们提及提篮桥监狱总有一种恐怖阴森的感觉。抗日战争胜利后,这里又成为关押日本战犯最多的监狱。据《申报》等当时媒体统计,在这里关押过的战犯前后有数百名,包括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等高级日本将领。

日本战败投降之后,提篮桥监狱又容纳了一批战时“汉奸”。据当时《新闻报》报道,到1946年7月22日,提篮桥监狱已关押汉奸案犯516人。以后又陆续有很多汉奸从其他地方监狱转入提篮桥,其中最著名者当属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她于1949 年7月从苏州监狱移押至此,并于1959年6月病死于狱中。

那么提篮桥监狱中的囚犯生活到底如何呢?曾被关押在提篮桥监狱的作家阿英在出狱后撰写的《灰色之家》中记述了狱中生活:

“每人所得到的地方,只有一尺宽八尺长,——除在东牢的一夜外,我们都是四人住一间,——而且还要放下一只洋铁马桶。普通是每天早晨6点钟起身,把前一天发下来的一床毯子(冬天是三床)摺好,就由做工的犯人把洗脸水送到铁栏外。小而圆的白铁盆里盛着稍许微温的水,每两人共一盆,隔栏把手伸将出去,挽一点水在脸上抹一抹,再把手巾整好揩一回,就算完了。以后是发筷,六点半吃早饭。饭前由西捕阿三开门,把马桶送到栏外,有时送到最底一层的户外。同时,把摺好的毯子送出去,也是早饭以前的事。很快的吃完黄米的黄豆稀饭,由做工的犯人收了去。饭,先由做工的犯人拿来,放在栏外,平列着,依照里面犯人座式依次的拿,不能够越规,因为腰形的洋铁碗里的饭有多有少,只有各凭‘天运’,不然,彼此间,是常常起纠纷的。这以后,除掉在9点钟取回马桶外,只有数太阳,轻轻的谈天,轮流的讲故事,候中饭了。午饭11点钟开,发两杯水,每两人共一杯。两点钟发毯子,3点钟又开饭。以后,就根本没有事了。……约当5点钟,上级狱官来查狱,领导的印度阿三,沿途高喊‘立起来’,于是他所到的地方,犯人都立着。最后,就是西捕下最后的一道锁,至迟9点,大家必须一齐躺在地上睡着,一床毯做垫被,盖被,还要做枕头,这要应用狱中特有的技术。至于白天,除病人,或午后,是不许睡的,要睡就要受处罚。狱中的生活,比较最写意的,是在黄昏,晚饭后的一两个钟头之间。那时早班的西捕是全退去了,晚班的还没有来,只有印度阿三在守着。我们在这时,可以说是很放肆的,唱歌,说故事,唱戏,唱小调,做政治报告,一切都是自由的,直到第三番锁锁上。跟着就是静寂,凄凉,阴暗的光线,茫茫的悲哀的长夜了。”

2013年曾有媒体报道提篮桥监狱即将关闭的消息。时隔多年,随着提篮桥街道的撤销和北外滩街道的建立,不知提篮桥监狱正式搬迁的日子是不是也为时不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提篮桥监狱在2013年已成功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座被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司法实体。
    责任编辑:彭珊珊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