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博馆刊︱北魏六镇防线的空间分析

周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2018-03-11 15:10
私家历史 >
字号

【编者按】本文摘自《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7年第12期,原题为《北魏六镇防线的空间分析》,作者周杨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生。澎湃新闻经授权发布,原文注释从略。

北魏六镇是北魏迁都平城以后为了加强北部边防和他族管理而设立的军镇,其顺序和名称曾一度有过讨论,目前基本已形成了共识,即自西向东分别为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对北魏六镇城址和六镇沿线长城展开了全面的调查工作,为全面研究六镇防线体系的结构奠定了基础。从调查结果来看,六镇与沿线长城相互照应,整个六镇防线形成了“镇城、戍城、戍堡”的三重城防结构。那么,六镇城址与长城在空间分布上有无规律、其选址与布局的因素如何、二者之间相互关系如何则是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我们可以更为直接和具体地对其进行考察,从而在宏观上更加直观地认识其对于当时北魏王朝北境的意义,并在微观上对六镇中镇城的地望考察提供一些新的论据。

六镇城址与北魏长城

前人对于六镇城址地望的研究

截至目前,六镇一线已经发现可确认的北魏时期的城址有20余座,其中涉及到镇城地望的有13座。以往对于六镇镇城地望的研究已有不少,其中结合考古材料对其综合整理讨论的主要有李逸友、魏坚、张文平、苏哲、塔拉、李兴盛、松下宪一等人。根据诸家观点,将其整理成下表。从中可见,诸家对于怀朔镇和抚冥镇的地望形成了共识,而对于武川镇与柔玄镇的地望则分歧较大。

诸家对于六镇地望的观点小结

从已发表的调查报告来看,镇城一级的城址规模相对较大,城墙平均宽度皆在500米以上,形制也并不固定,往往根据地形和实际需要有所差异。而戍城的规模则相对较小,城墙平均长宽在350-400米左右,且形制相对简单规整。

六镇一线主要城址平面形制图

北魏长城的修筑

根据正史文献,北魏王朝曾先后三次较大规模地修筑长城。

《魏书·太宗纪》载:

(泰常八年)二月戊辰,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备置戍卫。

《魏书·天象志》载:

(泰常)八年春,筑长城,距五原二千余里,置守卒,以备蠕蠕。

上述记载是北魏王朝第一次修筑长城,时间在423年。

《魏书·世祖记》载:

(太平真君七年六月)丙戌,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起上谷,西至于河,广袤皆千里。

这是北魏王朝第二次修筑长城,时间在446年,上述两次的长城修建活动是伴随着北魏军镇最初的设立而展开的,主要是将前代已有长城进行了补修和联结。

又《魏书·高闾传》载:

宜发近州武勇四万人及京师二万人……狄若来拒,与之决战,若其不来,然后散分其地,以筑长城。计六镇东西不过千里,若一夫一月之功,当三步之地,三百人三里,三千人三十里,三万人三百里,则千里之地,强弱相兼,计十万人一月必就,运粮一月不足为多。人怀永逸,劳而无怨。

目前观点下北魏六镇一线城址与长城线分布图

这是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年)高闾上表奏请于六镇之北兴筑长城的内容,文献中对于孝文帝的态度和回应并未给出明确记载,但是通过考古调查我们可以明确,北魏一代围绕六镇的发展全面新筑的长城即应是在此年之后开始兴筑的。

根据已有材料,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六镇一线城址和长城的走向及其空间关系。如图所见,北魏六镇沿线长城分为南北两线,呈“X”形分布,其中南线、北线长城在什卜太戍堡、海日罕楚鲁3号戍堡之间共用同一段城墙;而在东部还有一段“太和长堑”。六镇一线城址则分布于其沿线,与之互为表里。

六镇城址与北魏长城的地理空间分析

在初步了解六镇一线城址与沿线长城的分布关系基础上,我们可以结合地理信息系统,通过Arcgis软件,对其进行地理空间分析,从而进一步考察其选址因素与相互关系。

六镇一线城址的水文分析

前文已经指出,六镇防线由“镇城、戍城、戍堡”三重结构组成,那么不同等级的城的分布是否与其水文条件有关则值得讨论。通过Arcgis软件对这一地区进行水文分析后,可以得出其水文分析图。

六镇一线水文分析图

图中的集水域的数值高低代表了水文条件的优劣。从中可以看出,作为都城的平城处于水文条件最好的地区;镇城的水文条件次之,但仍处在相对较好的一线。同时,可能属于镇城一级的各个城址,其水文条件也有所差异;戍城所在区域的水文条件较之镇城又次之;戍堡的分布区域水文条件则更差一些。综上可以得出,镇城与戍城在水文条件上存在一定分异,因而水文条件是镇城选择的重要标准。

六镇一线城址的地形分布

六镇一线的山脊线、山谷线、山顶点分析图

通过软件进一步分析六镇一线的地形情况,分别提取其山脊线(绿色)和山谷线(紫色),并标注其山顶点(绿点),从而生成地形分布图。从中可见,各个级别的城址多位于山谷地区,只有可能为武川镇城的几座城位于山脊的边缘地带,而这一地区又是整个六镇防线的关键点所在。这似乎暗示我们,六镇镇城的选择还视各镇具体的战略位置不同而各有差异,地形的差别体现了战略位置重要性的差别。

六镇长城及其沿线戍堡的走向与选址因素

六镇长城一线水文、地形分析图

在对六镇一线城址的地形条件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再来对六镇一线长城及其戍堡的走向与选址因素进行讨论。将这一地区的地形分布图与水文分布图进行叠压之后可以发现,长城及沿线戍堡多沿河谷地区分布。北线长城中段及南线长城西段较为特殊,多是横穿山脊线,由于这一区域是六镇的核心区,因此其修筑可能与拱卫镇城有关。各戍堡分布区域的水文条件虽然较差,单也多临近河流,应与驻守士兵日常取水有关。

六镇长城及沿线戍堡坡度柱状分布图

在对长城一线的地形、水文进行分析之后,再来从微观上观察一下长城及沿线戍堡分布与坡度的关系。从中亦可发现,无论是长城城墙还是沿线戍堡,分布的平均坡度多在0.6-1.5度之间。作为防御系统设施,沿河谷平坦地区分布的现象可能更直接地与节约人力和成本有关。如果进而对照前文所引高闾上奏文帝之言,亦可推测当时实际的用工情况和修筑长城劳工的用量情况。

六镇长城与镇城、戍堡之间的关系——基于视域分析

北魏六镇长城南线视域范围分析图

从六镇长城的分布与走向可以看出,其最大的特点是南北两线呈“X”形分布,如此的布局结构除了与地形、水文条件有关,还应当从长城与沿线镇戍的相互关系入手考察,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视域分析以讨论其相互关照程度。

首先,对南线长城进行视域分析,其中绿色部分为此线长城及戍堡可见的范围。可以看出,六镇各大镇城基本都在南线长城的视域范围内,南线东段沿线的戍城也可与该线长城形成相互关照。特别是在东部的镇城一线,视域范围的分布也存在一定规律,红圈所示范围可能还存在一座城址,可待今后调查时继续关注。

北魏六镇长城北线戍堡视域范围分析图

接下来再对北线长城的戍堡进行视域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北线长城戍堡的视域范围除了在以乌兰花土城子古城为核心的地区内与南线长城视域范围重合外,主要面对的还是北部的广大区域。同时,南北两线长城皆不能对最西边的沃野镇形成关照,可见沃野镇作为相对独立的单元可能除了与六镇主体防线相配合外,可能还要与六镇防线以西的各类防御工事相互联结。同时,这个现象似乎也佐证了牟发松和佐川的观点,即沃野镇真正跻身六镇之列是在北魏迁都之后,其建立可能还与其西线的战略格局有关,而与其东的六镇长城联系疏忽。从视域分析图来看,怀朔镇城亦处于六镇长城所能关照到的地域之外,但是相比沃野镇,此处水文、交通条件都较好,如此区位条件客观上为此后六镇叛乱战火的自沃野点燃并扑向怀朔、迅速东延埋下了隐患。如果结合佐川对于怀朔镇内部镇将、镇民及六镇叛乱前后内外背景的分析,则更加容易理解六镇之乱为何肇始于这一区域。也正是由于怀朔镇城处于六镇防线内部结构中的盲区,因而二份子古城作为联结武川与怀朔的战略枢纽,其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

北魏六镇长城太和长堑视域范围分析图

最后,我们再对东部“太和长堑”一段进行视域分析。从中可以发现,太和长堑不仅可以对其周围地区形成警戒,同时还可以关照到较远处南线长城所关照不到的区域。因此,太和长堑不仅发挥着拱卫东北一线的作用,可能还在视域上充当着南线长城的辅助。

综上所述,独特的“X”形结构有着其特殊的设计意图,南线用于拱卫镇城,辅助戍城;北线用于前线警戒;远端的太和长堑则兼具前线防卫与警戒辅助的作用。北线墙体对南线墙体局部沿用的一段是六镇防线的门户所在,是长城与镇戍相互关联的咽喉地区。从时代上看,南线长城的修筑要早于北线,因此其先后的修筑过程也体现出六镇防线由拱内向御外的功能完善。

六镇地区与平城之关系——基于成本面与最佳路径分析

从平城出发前往什卜太戍堡的最佳路径示意图

通过前文分析,我们基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到六镇防线的选址因素和内部结构单元间的相互关联。由此进一步扩大视野,我们可以考察一下它与平城的空间关联。通过Arcgis软件对这一地区进行成本面与最佳路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计算机模拟的从平城出发前往六镇前线的最佳路径。下图中浅青色轨迹即是从平城出发前往南北线长城重合段上的什卜太戍堡的最佳路径。可以看出,它途径白音察干古城后基本与南线长城东段相重合。由此可见,南线长城实际上还充当了保护六镇一线交通线路的作用,而白音察干古城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其地位也不可小视。

综上所述,六镇一线长城以山为屏,因河为障,与沿线镇戍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平城的北部屏障。

基于GIS的六镇地望考察

前文中提到关于六镇地望中,诸家对于柔玄镇与武川镇的地望观点分歧较大。关于武川镇的地望,主要有二份子古城、希拉穆仁城圐圙古城以及先在希拉穆仁城圐圙古城后迁至下南滩三种观点。关于柔玄镇地望,主要有白音察干古城、克里孟古城和哈拉沟古城三种观点。本文则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与相关文献,对二镇的地望进行进一步的推测。

对于武川镇,首先基于前文中的水文分析,可知二份子古城的水文条件相比希拉穆仁城圐圙古城较差。其次,从长城与镇城的关系来看,二份子古城处在长城拱卫的范围之外,南北两线长城的视域范围对其关照度也不高,作为六镇核心区的镇城显得有些单薄。第三,借助成本面与最佳路径的分析,参照文献记载,我们可以通过几座镇城的相互关系来进行排除。

《魏书·高祖纪》载:

(太和十八年秋七月)壬辰,车驾北巡。戊戌,谒金陵。辛丑,幸朔州。是月岛夷萧鸾杀其主萧昭业,立昭业弟昭文。八月癸卯,皇太子朝于行宫。甲辰,行幸阴山,观云川。丁未,幸阅武台,临观讲武。癸丑,幸怀朔镇。己未,幸武川镇。辛酉,幸抚冥镇。甲子,幸柔玄镇。乙丑,南还。

这段文献较为完整地记述了孝文帝在迁都之年北巡六镇的时间和路线,此前日本学者松下宪一结合此段文献中所提供的时间信息推测了武川镇到抚冥镇以及抚冥镇到柔玄镇的距离,并据此对武川和柔玄地望进行了推断。在其论证基础上,通过Arcgis软件我们还可以按照其巡幸过程中在到达行宫之后经过各城的最佳路径。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我们知道,孝文帝阴山阅武台在今天的下南滩遗址,怀朔镇位于今天的白灵淖城圐圙古城。根据文献记载时间,我们可以知道,从阅武台到怀朔镇用了6-9天时间,从怀朔镇到武川镇用了6天时间。我们分别做出下南滩遗址到白灵淖城圐圙古城、白灵淖城圐圙古城到二份子古城与白灵淖城圐圙古城到希拉穆仁城圐圙古城的三条最佳路径(绿色所示),从时间和里程上来看,二份子古城位于白灵淖城圐圙古城和希拉穆仁城圐圙古城的中心点,如果它是武川镇镇城所在,那么走完此段路程所花时间却与去时从下南滩出发全部路程所花时间相当,显然有些矛盾,我们不妨将西线搁先去考察东线。

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分别做出从希拉穆仁城圐圙古城到乌兰花土城子古城(粉色所示)、乌兰花土城子古城到克里孟古城(蓝色所示)、乌兰花土城子古城到白音察干古城(蓝色与浅青色所示)的最佳路径。结合文献记载,通过时间里程关系和其他空间因素分析,孝文帝从抚冥镇到用了三天时间,仅为从怀朔到武川时间的一半,这就暗示我们两种可能,或者哈拉沟古城不可能是柔玄镇城,或者前人对于乌兰花土城子古城即为抚冥镇城的结论有误。对此,魏隽如、张智海先生此前结合文献及实地考察,提出了哈拉沟古城为柔玄镇城,并否定了克里孟古城是柔玄的说法。松下宪一先生结合《水经注》的记载同样否定了克里孟古城作为柔玄镇城的可能性。此外,魏坚先生和韦正先生先后通过实地调查和发掘,认为哈拉沟古城作为柔玄镇城的可能性最大。笔者通过此前分析,结合对六镇一线城址的实地考察,反观前人业已做出的研究,对哈拉沟古城为柔玄镇城一说深表赞同。如果哈拉沟古城可以确定,那么在哈拉沟至什卜太一线,对于孝文帝一行能够三天行至、且达到镇城规模的城址,只可能是克里孟古城,因此,我们认为乌兰花土城子古城作为抚冥镇城的既定认识可能有误,克里孟古城当为抚冥镇城。

乌兰花土城子古城位于六镇一线中心位置,同时也是六镇南北两线长城拱卫的核心所在,地形、水文、交通、视域条件都堪称最佳,我们考虑这可能不是六镇中的抚冥,而是地位更为重要的武川镇。不过,通观整个六镇西线诸城,结合六镇长城的修筑,我们认为武川镇的镇城在六镇设置初期到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间可能发生过转移。日本学者佐川英治先生总结了六镇发展经历的两大契机,即太武帝太延五年(439)征服北凉和太和年间(477-499)李冲主导进行“解放”凉州士人,他同时还指出了武川镇与赤城镇早于怀朔、抚冥、柔玄、怀荒便被设置为军镇。通过前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六镇西线,二份子古城与希拉穆仁城圐圙古城在规模上皆可达到镇城标准,只是地理条件存在差异。通过长城与镇城的关系来看,乌兰花土城子古城作为武川镇后期镇城,即六镇长城完成后的镇城所在可能性很大。武川镇本身为用武所置,在六镇长城修筑前,其镇城首要考虑的当是战略区位,因此我们不能排除在六镇一线整体设置以前及其初期,二份子古城和希拉穆仁古城作为武川镇城的可能性。孝文帝巡视六镇一线当是在六镇后期,即我们所说的六镇长城贯通之后,此时的武川镇城当在乌兰花土城子古城,其自土城梁至此三天,前往怀朔用时六天,再从怀朔返回武川用时六天,则最为合乎情理。

针对以上六镇的建制与长城和镇城的关系来看,我们有理由认为,在六镇一线最东端的太和长堑的建设,也应与东线的军事重镇赤城及御夷镇的拱卫有关,这个位置恰好处于六镇长城主体的盲区,我们在确定御夷镇的位置时,不妨在太和长堑的视域范围内去定夺。由此看来,六镇虽为军镇,但其内部职能各有差别,沃野、怀朔、柔玄、怀荒、抚冥而言,其职能当主要是安置移民,而武川、御夷等当为真正的重兵所在。

结语

通过前文的论述,我们可以对六镇防线以下进行三个方面的总结归纳。

长城线与镇戍之间的关系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六镇防线镇戍的三重结构中,不同等级的城在选址时其实有着不同的需求,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如果进一步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分析日后六镇的衰落亦可从此切入进行一个角度的讨论。

六镇防线镇城、戍城、戍堡选址因素分析表

六镇一线城址推测

根据前文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本文对六镇镇城地望的认识是,根子场古城(前为脑高古城)为沃野镇城;固阳白灵淖城圐圙古城为怀朔镇城;四子王旗乌兰花土城子古城为武川镇城,二份子古城和希拉穆仁城圐圙古城可能分别是为早期武川镇城,克里孟古城为在牛川城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抚冥镇城,哈拉沟古城为柔玄镇城,位于张北的城址为怀荒镇城。白音察干古城与哈拉沟古城之间可能还存在一座戍城以上规模的城用以与上述诸城形成联系。

城防体系推移的背后

回顾六镇一线城址及长城线的修筑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整个城防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背后实际上有着更为深远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首先,北魏迁洛之前六镇防线的建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军镇的设置与前两次长城的修筑,第二次是军镇的发展扩大与六镇南、北线长城建设。关于军镇的设置和发展,前代学者已多有讨论,其中严耕望所持“军镇的最初设置目的在于镇抚安置于漠南一带的高车部族”最有说服力。佐川英治结合文献,针对六镇早期镇将与高车莫弗的博弈过程以及相关军镇名称所表现出的“绥和荒服”特点进一步论证了严氏的观点。结合泰常八年和太平真君七年两次修筑长城的内外背景来看,这两次长城修筑活动的动机当时配合六镇初步设立、为配合其“绥和荒服”之性质所为,因此只是将此前赤城一带的战国秦汉长城联结起来,尚未形成真正御外的规模。关于军镇的发展与规模扩大,佐川英治指出,北魏北线军镇的发展与北魏军事重心的南移相关联,经历了从四镇向六镇的转变,并在迁洛后一度发展为七镇。这一过程恰好与六镇沿线南、北两线长城全面修筑相一致。此时,六镇的内在职能只能已经由“绥服”向“御夷”悄然变化,六镇长城先南后北的修建程序与其先拱内后御外的实际军事功能相关联,其建设的过程与六镇的整体战略职能转变是一致的。随着北魏军事重心的南移,其政治文化重心也随之南移。因此,前文中孝文帝太和十八年的北巡对于同年迁都洛阳是有象征意义的,这同时似乎也标志着六镇防线建设的全面完成。虽然文献中没有对于长城修筑完成的明确记载,但从考古材料来看,这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此前高闾之奏的一种回应。从这个意义上讲,六镇防线的全面建设,实际上是北魏南下迁都洛阳的配套工程。与六镇防线建设的同时,北魏逐步推进了汉化改革,特别是孝文帝继位之后,长城的大规模修筑伴随着北魏全面汉化的步伐相应而前。

六镇防线的建设与城防体系的推移,实际上还是农牧两种经济形态主导性的博弈。六镇防线的兴起、发展与衰落的过程与北魏对于高车、柔然的内附安置密切相关,其背后经济形态的动力不容忽视。六镇防线的形成也是一种象征,随着六镇长城的修筑,作为真正中原王朝的北魏已经不可与此前平城时代的北魏同日而语了,而平城枢纽作用的下降也昭示了后来六镇叛乱对于北魏覆亡的隐患。

    责任编辑:钟源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