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第一部民族舞剧《宝莲灯》编导、舞蹈艺术家李仲林逝世

文汇报客户端
2018-02-09 19:36
逝者 >
字号

李仲林老师生前照片  文汇报客户端 资料图

2018年2月9日上午11:15,著名舞蹈艺术家李仲林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中山医院辞世,终年84岁。1933年出生的李仲林老师曾获得“有特殊贡献舞蹈艺术家奖”。1944年参加新四军拂晓剧团。1946年后任新安旅行团演员。1957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校编导班。历任上海歌剧院舞剧编导、上海歌剧舞剧院副院长、仲林舞剧团总艺术指导、中国舞协第五届理事。与黄伯寿合作编导中国第一部大型民族舞剧 《宝莲灯》。李仲林还参与编导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 《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编导舞剧 《木兰飘香》、《凤鸣岐山》等。参与编导的舞剧 《小刀会》获得了“20世纪经典奖”,《中国革命之歌》获得了“音乐舞蹈史诗奖”。

李仲林在《小刀会》中饰演清朝道台吴健彰(右一)。  文汇报客户端 资料图

从《鸭绿江边》到《宝莲灯》《小刀会》,从《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从《奔月》到《凤鸣岐山》《大秦王朝》……这是李仲林的舞蹈编导人生,亦是李仲林不断为之奋斗了一生的艺术追求。在谈及他的艺术创作观时,李仲林曾一再强调,“民族性”是他一辈子追求的目标。在他的传记《鼓乐激荡舞华夏:李仲林》中,李仲林对采访者说:

强调民族性是我最基本的艺术观,特别强调“中国”两个字,强调中国的民族舞剧。我喜欢民族的东西,因为我的实践证明,民族性太重要了。一旦失去民族性,就失去了艺术的自我,失去了艺术的价值;失去民族性,就失去了世界性;失去民族性,也就失去了人民性;失去民族性,更谈不上立于世界不败之地。所以,我参与创作的剧目,基本上都是民族舞剧,如《宝莲灯》《小刀会》《凤鸣岐山》《木兰飘香》等等,后来搞了《大秦王朝》,全都是强调了“民族”二字,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搞的创作,是用民族的故事、民族的内容、民族的舞蹈语汇来结构民族的舞剧。我觉得,失去了民族性,你就是一无所有。人家的芭蕾舞《天鹅湖》,演了100多年,为什么还是经久不衰?为什么也没人嫌这个节目太老,要被淘汰,或者要创新?从俄罗斯到欧洲,这是经过多少年锤炼形成的精华,它代表着芭蕾艺术的一个高峰。而且,在不断的演出中,不断地完善并成为经典。所以,人民永远喜欢它,这就是外国的民族性。莎士比亚的戏剧,也是立足于他们的民族性创作的。每一个作品,都有明显的民族特色。所以,对民族性的追求是每个好的作品必需的。

除此之外,李仲林亦提出,创新是一个舞剧最强的艺术生命力。在创作《宝莲灯》时,他把有声的戏曲改变为无声的舞剧,完全靠舞蹈语汇来结构和表达,这个形式在当时是全新的。“一个舞剧,如果没有新的思想去丰富它,老是炒冷饭,就会失去艺术的生命力。”

李仲林对待艺术十分认真,这是在演出前,他仔细检查道具。  文汇报客户端 资料图

(本文原题为《逝者 | 《宝莲灯》编导李仲林逝世,他把有声的戏曲改变为无声的舞剧》)

    责任编辑:周子静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