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纪检干部进驻四川山村任第一书记:为赶路送材料,车被撞翻

窦克林/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2018-02-24 15:58
打虎记 >
字号

地处乌蒙山区的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劳动乡柏香村,曾被一位作家感叹为“这里能满足关于贫穷的一切想象”。全村566户,80%的人住的是透风漏雨的茅草房泥巴房。曾有年轻母亲因为看不到希望,狠心扔下儿女走出大山,再无音讯。

今天的柏香村已“一步跨千年”,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泥泞的土路已变成坚实的水泥路,四处漏风的茅草房已成为白墙红瓦的小洋房,以前不信科学信“毕摩”(类似于巫师)的村民现在有个头疼脑热都找村医了……

巨变始于党中央的精准扶贫。落实中央部署,定向联系马边县的中央纪委、四川省纪委、乐山市纪委机关把柏香村定为帮扶村,并分别派出帅志聪、张军乐、李谦等年轻干部任第一书记,与马边当地干部组成工作队,驻村扶贫。两年多里,这支以纪检干部为主体的扶贫工作队,扎根大山,用汗水诠释过硬作风,用心血浇铸忠诚担当,用实干书写为民情怀,终于在去年底使柏香摘掉了“穷帽子”。这支扶贫工作队被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是四川11501个驻村扶贫工作队中的唯一一个。

婚礼上,新郎一手牵着新娘一手打电话为村民讨工资;为争取项目赶路送材料,车被撞翻,侥幸未受重伤却落下耳背的毛病——

用实干赢得群众的认可,带来脱贫的希望

2015年8月,带着组织赋予的使命,分别从北京、成都、乐山来到马边时,帅志聪、张军乐、李谦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脱贫不仅要确保群众吃穿“两不愁”,还要着力在义务教育、群众的基本医疗和住房“三保障”上下功夫,更要做到措施精准、资金使用精准等“六精准”。这三位来自纪委机关的第一书记,进驻柏香村后,马上换上运动鞋、运动衫,带着县乡扶贫干部开始了入户走访。

然而,在林木茂密、沟谷深峻的乌蒙山区,开展入户调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柏香村12个村民小组,星星点点地分散在面积达18.5平方公里、垂直高差达1000多米的深山里,户与户之间,往往是“喊话听得见,见面走半天”。

自然环境的艰苦,他们来之前已有心理准备,但群众的不信任却让他们倍感压力。一些群众认为,他们这些“大城市来的”“有的还是个眼镜”,哪能吃得了苦、办得了事;还有一些群众觉得纪委又不管项目不管钱,跟他们说什么都白费劲。头一次到因交通事故而致贫的李丹家走访,他们就曾被当面质疑,“第一书记来了又怎样,还不是一个款式(摆设)。”

曾在中央纪委信访室锻炼过的帅志聪深知,要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不但要听得了气话、受得了委屈,关键要有帮助群众的具体行动。他和张军乐、李谦商定了一条规矩,不管什么时候,群众的电话一定接,群众的合理诉求一定全力解决。

言出必行。2016年春节前夕,趁假期回老家举办婚礼的帅志聪,在去往婚礼现场的车上,接到柏香村一位村民的求助电话,说他在山东某地打工,到现在也拿不到工资,回不了家。

“眼看就要过年了,乡亲拿不到工钱,咋过节?咋回家?”帅志聪连忙安慰村民、耐心地了解事情的缘由。婚车里新郎一路不停地打手机,旁边的新娘感到了冷落,帅志聪见状赶紧伸出手去紧紧握住新娘的手。就这样,帅志聪一手牵着新娘一手打着电话,向有关领导详细汇报了情况,并请求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两三天后,事情得以解决,这位村民打来电话表示感谢时,帅志聪才放下心来。

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群众才会认可。了解到村民的跑山猪卖不出去,张军乐联系县里的企业到村里收购;得知俄木大叔的小孙子经常生病,李谦请来村义诊的医生为其诊治……把纪检干部严细深实的作风带到村里,为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磨穿了鞋底后,他们成了群众眼里的自己人。

“你们这些大城市来的干部,还真不是款式。”看到他们请来技术员解决了自家的跑山鸡病死的问题,曾经当面甩冷脸的李丹,态度有了180度大转弯。

获得了认可,群众都愿意找他们唠叨两句,这也使他们对柏香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有一位全家4口挤在一间狭小木板房里的贫困群众告诉他们,他这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住进一套不漏风雨的水泥房。有位村民几乎哭着对他们说,他卖一棵树150元,但找人运下山却要200块,“只要能帮着修好路,我们世世代代感谢你们”……既走访了133户贫困群众,又调研了其他433户群众,他们摸清了群众的需求、找到瓶颈,但也被柏香村贫困的深度和广度深深震撼着。

行动,纪检干部从来不缺乏执行力,在扶贫战场同样如此。带着用汗水和心血写成的调研报告,他们向各自的派出单位汇报,争取政策支持;带着用脚步丈量出来的数据,他们去找热心企业、慈善机构谈合作、找捐助……为了尽快改变柏香村的贫困面貌,他们带着县乡扶贫干部,开始打一场翻身仗。

一次,为了争取项目,李谦与别人合租车赶往乐山送材料,在狭窄的盘山路上,所乘车辆被对向来车撞翻,幸亏路边一棵大树挡住了车身才没滚落悬崖。当时,有过十多年军旅生涯的李谦感觉不对,就在翻车的一瞬间双手牢牢抓住了座椅靠背,幸运的免于重伤,但听力却受损严重。从“四脚朝天”的车里爬出来的李谦,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仍不忘大着嗓门给项目评审方打电话,请求宽限一点时间。

真情付出得到了回报。经上级纪委的大力协调,柏香村的道路、饮水、用电等30多个项目在主管部门立了项并逐步落地;提升了补贴额度的彝家新寨、贫困户异地建房补助等优惠政策即将实施;经他们多方联络,不少知名企业、慈善组织为村里捐了资金;高山茶园、光伏发电等帮助群众致富的产业即将实施……穷苦的柏香村,在三个第一书记到来后,迎来了春天的气息。

下定决心,绝不让群众的利益受到一丝损害,更不允许村干部在节骨眼上出问题——

执行纪律规矩见刚性,做群众工作满怀深情

23.6公里的村组道路开始修了,200多套漏风又漏雨的旧房子开始新建了……2016年陆续开工建设的扶贫项目,让群众欢呼雀跃,但第一书记们却一点也不感到轻松。

摆在面前的,既有修路建房等事情需要协调,也有捐款如何花在刀刃上等事项需要谋划,还有走到哪里都忘不了的职责——确保扶贫资金安全。“我们是三级纪委机关派出的第一书记,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出毛病,怎么交代啊?”这是三人的共识。

驻村不久,他们就遇到了一件事。上级拨来了数十万元扶贫款,由于时间紧,村干部商量了一个方案,没经村民大会表决就逐级报到了县里。

“这样不行!时间再紧,也要程序到位。”在紧急召开的村两委会上,村干部第一次发现,帅志聪、张军乐、李谦这些平时对群众笑嘻嘻的第一书记,黑起脸来严肃得吓人。

没有丝毫回旋余地。村干部只得将方案拿回来,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的规定走了一遍后,又重新上报。但是看到新方案并未有啥变化,有的村干部不解,认为这是“窝工”。

“严格执行程序看似麻烦,其实是避免出问题的有效方式。”他们耐心解释执行程序的重要性,并找来有关文件和一些村务处理不按程序导致矛盾激化的案例,与村组干部一起学习。

“得知案例中一些村干部被处分甚至进监狱时,我们才明白,他们要求这么严,既为了确保扶贫质量,也是为了避免我们犯错误。”村委会主任曹田华说,尤其是村里很多项目即将落地、大量资金陆续到位的情况下,严一点更有必要。

的确,一旦犯错误,代价是沉痛的。驻村期间,他们将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移交县纪委,严肃查处了原支部书记借修路之机收受回扣的问题。宣布处分决定的党员大会上,曾为柏香村脱贫奉献了十多年,却在梦想即将实现时倒下的老支书,痛哭流涕,后悔不已。“虽然知道这是他必须面对的结果,但心里仍然不舒服。”张军乐说,这也坚定了我们严格程序、严明纪律的决心,绝不让群众的利益受到一丝损害,更不允许村干部在节骨眼上出问题。这是纪检干部应有的担当。

纪律执行见刚性,纪检干部心中却并不缺乏柔情。尤其是面对群众的时候,原则与感情都融合在了一起。

60多岁的独身老人朱治兵,与侄女等三人生活在已垮了半垛墙的木板房里。按政策,他自己仅需出几千块钱,就可以通过政府补贴在集中安置点建起75平的新房。可他却要求,“一分钱都不出,你们得给我修120平的新房子。”任凭李谦如何解释,他都听不进去,不耐烦了,还撂狠话,“不满足我的条件,不建。你们完不成任务,挨板子的又不是我。”

李谦当然知道,政策是不能随意变通的,不然其他132户困难群众的工作就没法做了。多次上门没有效果,最灰心的时候,他也曾想放弃,然而老人的生活境况又使他不忍心。

这位平时仍保持着军人作风的汉子,开始耐下性子做柔性工作。一个人不行就多人一起去,一次不行就两次,帅志聪、张军乐、罗春、曲模转石,差不多每个人都去过老人家里做工作。既设身处地帮老人想法子增收、解决困难,又耐心细致、坚持原则地“软磨硬泡”,李谦他们让老人感受到了被关心的温暖,使固执的老人终于明白,政策是为了让所有贫困户都得实惠,而不是谁想改就能改的。再坚的冰都有融化的时候,记不清去了多少次后,老人终于在异地建房协议上签字了。消息传来,李谦激动得朝着天空大喊“不落下一户,我们做到了!”

把25名孩子劝回校园,制定村规十条改变不良风俗,尽全力建强村党支部——

改变的不只是村容村貌,更是党员群众的精气神

“扶贫工作既要扶贫,也要扶智,作为第一书记必须抓好党建促脱贫工作。”当初从北京出发时,中央纪委领导殷殷嘱托,帅志聪并未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

驻村后,曾有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因为不识字,跟张军乐要电话号码,不仅要他帮忙存进手机,还要他在名字前特别标记。一位大娘头痛,不听李谦去医院看病的建议,反而用鸡蛋在头顶、身上各滚三圈后,拿着找毕摩检查……亲眼所见,让他们认识到,“柏香村的穷,不仅是物质生活的贫乏,更是精神的匮乏、观念的落后”,体会到领导嘱托的意义,他们下决心多做些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教育是斩断贫穷代际传递的法宝,但许多村民却不这么认为。村民吉克大叔认为读书没用,他儿子吉克大铁13岁了还没上过一天学。“我没上学,还不是一样结婚生儿”“房子都给他修好了,他不用出山”,张军乐去劝却被吉克大叔呛住了。

为了劝动吉克大叔,他反复去,一边帮着干农活一边劝,但吉克大叔仍不为所动。张军乐又从小孩入手,给大铁读故事书、带他到学校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又哭又闹的大铁与苦口婆心的张军乐加在一起,最终才使吉克大叔让步。“读书吧,小儿郎。”那一刻,张军乐,这位曾在雪域高原艰苦生活多年的硬汉,泪珠在眼眶里不停地打转。

不知道多少次被挡在门外,不知道讲了多少遍读书的好、读书的希望……他们终于完成了一个艰巨的工作,把柏香村25名辍学或未入学的孩子全部劝回了校园。2017年,柏香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

移风易俗,难在转变旧脑筋。借鉴近年来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的经验,他们找到了破解难题的办法。为改变“借钱也必须送一头牛杀了献祭”的不良风俗,他们和村委会共同制定了包含“红白喜事不铺张浪费、不互相攀比。不得用牛祭献死者……”等内容的十条村规,要求党员带头,引导群众改进风俗……两年里,这个闭塞的村子逐步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我们驻村是扶一程,村党支部才是全程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力。”实践使帅志聪愈来愈深刻地领悟领导嘱托的深意。三位第一书记把对扶贫的思考聚焦在支部建设上。“目前的支部成员平均年龄50多岁”“一些支部成员工作浮皮潦草,个别人心存杂念优亲厚友,群众口碑不好”……

建强党支部,打造一个长驻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才能拔掉“穷根”。来自政治机关的背景,使他们抓党建方法精准。约谈有苗头倾向的党支部成员;清退1名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明确要求村干部工作期间不得喝酒、办喜事提前三天申报。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柏香村党支部的面貌,必须引入一些新鲜血液。”帅志聪等三人翻阅法规文件,多次探讨研究,最终决定推选村后备干部。

在村民运动会上启动“海选”,逐一与群众推荐或自荐的16名候选人谈话,征求候选人邻居的意见……为了选准人选对人,他们每一步都严格要求,每一个环节都认真对待。有一次,为充分了解一名在县城餐馆打工的候选人的情况,帅志聪、李谦和一位村干部甚至还跑到这家餐馆,去听老板和服务员对他优缺点的评价。

最终选出的4名村后备干部,为群众办事能力和意愿强,受到群众普遍认可。2016年底,村两委换届,4名年轻人中有3人被党员群众选进村班子。“他们不仅是物质扶贫、精神扶贫,还是政治扶贫,把柏香村党支部打造成了战斗堡垒。”目睹了这一切的马边县纪委副书记林俐说。

“你们改变的不只是村容村貌,更是我们的精气神。”与帅志聪、张军乐话别时,现任村支书罗春信心十足,“放心,接力棒传回了我们手里,我们一定能跑好。”

(原标题为《 情系柏香写忠诚——记中央、省、市三级纪委机关驻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柏香村的三位第一书记》)

    责任编辑:钟煜豪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