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北宋名门吕氏墓考古 ③:宋代的女爱妆容与男爱收藏

张蕴
2018-03-23 08:25
来源:澎湃新闻
古代艺术 >
字号

蓝田吕氏是北宋晚期陕西西安地区的名门望族。宋哲宗时期权倾朝野的宰相吕大防就是这蓝田吕氏中的一员。其兄弟四人皆是北宋晚期名士。吕大忠与吕大钧是金石学家,也是西安碑林的奠基人;吕大临是著名的古器物学家,他所编纂的《考古图》流传至今,被誉为中国考古学的鼻祖。他们深受当地人爱戴,被称之为“吕氏四贤”。“澎湃新闻·古代艺术”特刊发主持地这一考古项目的张蕴根据其在央视“百家讲坛”讲座整理的追忆文章。

本文从墓葬出土文物所反映的信息中,谈谈吕氏家族中男人的青铜器物的收藏和女人的化妆用品。尤其从吕景山和吕至山墓中出土的青铜器物可知,蓝田吕氏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追求和向往古代礼制社会,并希望能够仿照古人过一种彬彬有礼、互敬互爱的和谐社会生活。因而,他们对古物、尤其是古礼器情有独钟。

一、女子的妆容与相关器具

因为女性墓主在比例上多于男性,所以我们首先从家族中女性墓主说起。近一千年前的北宋时期,医疗条件自然不能与现代比,尤其是生孩子,那就是女人的鬼门关。吕氏家族中不少女性都死于分娩惑哺乳期疾病,因此她们离去时往往年齡较轻。本来,自古至今女人的世界就是五彩缤纷的,无论容貌的俊与丑、年龄的长与少、家境的富与贫、出身的贵与溅、受教育程度的高与低,爱美是个永恒的主题。所以在整个的考古发掘过程中,每一个女性墓主都随葬着自己喜爱的化妆品。例如M6号墓中就埋葬着一个身材颀长苗条而又神密孤独的年青女子,她没有墓志、没有任何带有文字的随葬品,所以她的名子、身份、为何而亡故都不得而知。从墓葬群排列制度上推测,她是蓝田吕氏重孙辈的一个年青媳妇。也许生来就美,更加上雅致的审美观,使她的装束与众不同。一条点缀着众多珍珠的丝巾裹住了满头秀发,身侧还携带着一个只有拇指甲盖般大小的、做工精致、外表簪刻缠枝牡丹花纹的圆形纯银小盒。出土时盒盖紧闭,但盒上的机关扣件仍然保存完好,当我们轻轻打开盒盖时,一团凝结在一起的红色物质令所有人自然而然的联想到了女子着妆用的胭脂(图一)。

图一 M6:6 牡丹纹圆胭脂银盒

其实胭脂的原名叫燕支,原产于现在的甘肃祁连山区,当时有一座名叫燕支的山,该山满山遍野生长着一种开红花的名叫“燕支”的植物,燕支花形状与蒲公英相似,匈奴妇女将它采摘后榨出汁涂于脸上添色。汉武帝时打败了匈奴,占领了祁连山和燕支山,失去了两座山的匈奴人曾凄凉地唱出一首悲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中国人将燕支花晾干研成粉敷于颊上为面色,谓之燕支粉,又称红粉。它的传入中土与汉武帝之后中、西文化沟通与交流有关。在此之前,华夏女子做妆仅以白粉敷面,不施红妆。

图二  桃花妆

汉以后的南北朝时期,人们在这种红色颜料中加入牛髓、猪胰、鱼漂等动物胶熬制成一种稠密润滑的膏脂,从此“燕支”就被改写为“胭脂”,又简称为脂。由于使用的广泛性,唐宋以来女子胭脂的红色物质多以朱砂为主料,仍加牛髓、猪胰、鱼鳔等动物胶熬制成膏状使用。由于胭脂的流行,使世界显的更加多姿多彩,随着不同时代流行风尚的变化及场合、身份差异而定。有了淡红如桃花的桃花妆(图二)、娇媚如酒晕的酒晕妆(图三)和流行于盛唐、艳如朝霞的赭面妆(图四)等等。

图三  酒晕妆

对于胭脂的使用也颇有一些讲究,先以小指甲或专用挑勺由盒中挑一点放在掌心,再加一点点水调匀后用双掌外沿轻轻拍施至两颊。北宋时期,女子着妆不仅为美,可能已上升到一种待人接物的礼数,所以吕氏家族的女眷们很多人都随身携带小胭脂盒,一但感觉妆容有损,便立即补救重整红妆。当她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首先要带走的自然也是这些不弃不离的挚爱。所以各种式样、玲珑小巧的胭脂盒成为女性墓主随葬品中的一道霞光。

北宋的胭脂和现在有区别嘛?经过科技检测,M6錾花小银盒中盛放的确是胭脂,而且成份上与现代女性着妆使用的胭脂有96%是相同的。

图四 恵後壁画-赭面妆

除了胭脂盒外,另一种白瓷或青瓷圆盒也是女性墓主最为多见的随葬品,它的数量甚至超过了胭脂盒,这些盒中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让我们仍然从M6的那个美丽少妇说起。

图五  酱釉圆形瓷粉盒

在她的墓室中,我们找到了一件外表素净古朴的酱釉瓷盒(图五),盒盖已不知所踪,盒内现已呈灰白色的块状物与土混淆在一起,经过文保人员的细心剥离后,上半部分的白色物质已清晰可见。看样子似乎是妆粉,沾在手里有润滑的感觉。但瓷盒外表太过素朴,与胭脂盒的华丽反差极大,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审美,因此这东西出土之后我们一直不敢确定它的性质。最后,取样分析的结果证实果然是铅白,也就是俗称的铅粉;另一件素面青釉鼓腹小瓷盒中也发现了铅粉的痕迹(图六)。

图六 青釉弧腹圆形粉盒

敷粉可美白肌肤,提高皮肤光泽度,并有遮盖暇疵的显著功效,因此历朝历代都倍受女性青睐。实际上,中国人用白粉的历史比胭脂更为悠久。可追溯至战国时期,主要的依据就是《楚辞·大招》中说:“粉白黛墨,施芳泽只。”意思是:白粉和黑黛可以让女子的颜面显得好看而滋润。最早的白粉是米粉,制做方法简单,将粟米碾成细粉后加水沉淀,并置于阳光下晒干而得到的粉末结晶就是米粉。后来有了铅粉,因铅粉质地细腻、色泽润白、又能保存长久而深得妇女喜爱,并逐步取代了米粉。当胭脂出现后,白粉就成为胭脂的最佳搭档,着妆时先以白粉敷面,使皮肤白皙无暇后,再于其上拍涂胭脂。所以,胭脂和敷面白粉能使女子光彩照人,但光有这些还不够完美,人们常说:黛眉朱唇才是美人标志。因此眉的修饰和一点红唇更是女妆的经典之作。

在吕氏M25号墓葬中出有一个扁圆形的白瓷盒,看它素净雅致的外表,我以为是只粉盒,没想到打开一看,盒内一片漆黑,还有些黑色粉末凝结在盒底(图七),平时我们见到的最黑的东西就是墨,但仔细看这盒中物质并非纯黑,而是更显青黑色,何况这时的墨都做成长条状,绝不会象粉末一样装在盒子里。从这白瓷盒的精致外表,以及墓主的女性身份推测,难道它仍与化妆品有关系吗?

图七 白釉小圆盒-2

在女子的面妆中,只有描眉才会用到黑色。古人画眉的物质叫黛,是一种青黑色的矿物质颜料。用黛画出的眉被称做黛眉。汉时画眉之风已在宫廷流行,经魏、晋、南北朝推广后,唐代颇为盛行。无论宫廷还是民间,女子画眉成为普遍装饰。杜甫在《虢国夫人》一诗中写到:“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涴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描述了杨贵妃三姐妹中最为娇艳的虢国夫人,自持天生丽质,入宫朝见皇帝竟不施脂粉却要淡扫蛾眉,可见画眉在妇女面妆中已占居首席地位。

图八 仙蛾眉

眉形的变化仍以时尚流行为准,隋代宫廷中因炀帝喜“仙蛾眉”而流行纤细修长的眉毛,形似飞蛾触角,这种眉形自魏晋至唐宋以后时多流行(图八);分梢眉即指眉内端尖锐,外端阔而上翘呈分梢状,流行于唐代(图九)。出茧眉形如春蚕出茧、粗短平直,南北朝及唐、宋皆是妇人修眉模式之一(图十);却月眉又称月眉、弯月眉、月棱眉,形状弯弯,中阔,两端略尖,整个形状宛如一轮下弦月,流行于历朝历代,也是当今正在流行的式样(图十一);柳眉又称柳叶眉、涵烟眉,因形似柳叶而得名,稍细于月眉,也是历代女子喜画之眉形,至今仍流行于世(图十二)。

图九  分梢眉

图十  岀茧眉

图十一  月眉

图十二  柳叶眉

为了确定白瓷盒内包含物的性质,我们仍然采用了取样做成份分析的科技手段,没想到得到的结果特别让人兴奋,原来这盒里装的竞是在考古发掘中难得一见的、妇人画眉用的黛粉。

这样珍贵的黛,拥有它的主人必定是个爱美而又善于妆容的女子。考古发掘证明,M25号墓中住着两位年轻的少妇,一位姓齐,、一位姓侯,黛的主人就是齐氏夫人。她们的丈夫名叫吕锡山,锡山的辈份排在蓝田吕氏的第四代中,是吕大忠的嫡长子,时任承奉郎。承奉郎仍是个八品文散官,相当于现在的副处级调研员,并无实责。当北宋末年墓地停止使用时锡山应正值壮年,但他的前、后两任正妻却偏偏都是华年早逝,第一位妻子称侯氏夫人,侯氏自幼丧父,母亲姓田。侯氏不但善理家务而且知书达礼,在母亲悉心教导下,心地纯厚、深明大义,年方十六岁嫁给吕锡山为妻,进门后,持家理财、侍奉长辈、相帮夫君,善待家人,在这个大家族中深得好评。结婚数载为吕锡山育有一儿一女,女儿名曰文娘,不幸早夭。儿子小名清孙,出生不久母亲侯夫人便身患重病,消息传到娘家,长兄奉母亲之命前来探望小妹,当时侯夫人已病体难支,听说兄长到来,生怕自己病重的消息让哥哥、母亲担忧难受,所以强行提气支撑,并装出一副轻松自在的表情与兄长谈笑风生,待大哥走后便一病不起。临终前一日,看着身旁的乳母欲言又止,乳母再三询问,方指着仅有五个月尚在襁褓中的儿子清孙说“善为我护之”。这是她留在人世的最后一句话,死时年仅二十二岁,丈夫吕锡山与其伉俪情深,亲笔为她撰写了墓志铭文。

侯夫人死后一年,吕锡山再娶的第二位夫人就是齐氏,齐氏出身于官宦之家,但从小丧母,家中事情皆由她做主,不但心灵手巧、女工妙绝,而且喜读道家书籍并颇得其要指,有厌弃世故之意。二十一岁嫁给吕锡山,二人情投意合,相从三年如一日。三年后吕锡山赴河北为官,主管茶、酒税务。为官期间听说建安人(现福建省建瓯市)“赵安常以术游四方,士大夫愿识者众”就是说术士福建人赵安常以给人看相算命游走四方为生计,因其术高明,达官贵人都愿意与他相交。一日锡山偶遇赵术士,随意问其仕途,赵安常却说:“功名未可期,岁在丑,恐不利于君妻。”意思是:你所求的功名什么时候能到手还不知道,但是遇到丑年恐怕对你的妻子不利。锡山并不相信这些无端的预言,但凑巧就在大观已丑年即大观三年(1109年)春天三月,齐夫人却因患乳疾而亡。痛定思痛,吕锡山想到,夫人生前刚刚怀孕时就几次三番对他说,夫君是家中的嫡子,当尽力光耀门庭,可惜我不能与君白头偕老,深感遗憾。问其何故而出此言,则沉默不答。也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预感吧。齐氏与锡山六年夫妻中共生育两个女儿,都是早年夭折,齐氏留给丈夫的只有满腔思念之情。因此,锡山在她的墓室中放置了许多她生前使用和喜爱的物品。二十七岁的青春年华正是最美和最爱美的时光,齐夫人不但拥有胭脂、白粉相伴,还有这盒她最称心的黛,就放在头顶上可顺手拈来的地方,即便在黄泉地府,她也可以永保美丽容颜如生前一般光彩照人。

二、男子的收藏爱好与藏品

讲完了女子最永恒的追求,那么吕氏家族的男子们最感兴趣的事情又是什么呢?

图十三  乳钉纹铜簋

从众多的出土器物中我们发现,除了生活用具外,有一类器皿极其特殊而弥足珍贵,它们既不能吃、也不能用,却被主人视为珍宝一般,密室收藏、轻易不为人所见。这类物件以铜器为主,还有个别玉器和陶器。奇怪的是,通过考古发掘出土的此类器物少之又少,相反,它们却扎堆出现在吕富平盗出来的文物中。其中的乳钉纹青铜簋,表面装饰着尖锐的乳钉纹(图十三),与近年来在陕西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地的考古发掘中出土的西周早期乳钉纹青铜簋具有同样的时代特征,故此簋制造年代亦应在西周早期。簋是一种盛放粮食用以祭祀的礼器,只有贵族方可使用。而用簋的数量、体量的不同,意味着身份等级之高低。有趣的是,这只铜簋的圈足上还刻有宋人仿金文“自牧”二字。

图十四  战国鱼虎纹带盖小铜鼎

刻有同样字迹的铜器还有一件鱼虎纹带盖小铜鼎(图十四),它形体小巧,铰现代人把玩于掌中的转球、核桃略大一些,表面铸刻虎、鱼图案,应该是古人拿在手里把玩的弄器,有活动手指、锻炼筋骨的功效。因常期把玩触摸,虽久埋土中,未生锈处仍显光滑明亮。此小鼎从形制特点分析,当成器于战国。更为神奇的是,2001年宝鸡凤翔县一座古墓葬内也出土一件与该鼎器形、纹饰极为相似,如出一辙的小铜鼎。因此我们推测,这两件小铜鼎是同一工匠所做的一双弄器。巧就巧在一双器物两千余年来各分东西,属于不同的主人所有,却在当代不期而遇,共同现世。真算得上考古中的一段旷世奇缘啊。

图十五  汉代朱雀铜薰炉

另一件铜香炉上也刻有“自牧”两字。香炉制做华而不俗,端庄中暗含精巧,是一件标准的汉代实用器(图十五)。香炉是用来薰香的,炉内放置香料,常常被搁置在厅堂、书房或庙宇中,也是祭祀中必用的礼器。

除此之外,还有3件表面被宋人刻有较长仿金文字的铜器,它们分别是:汉代折耳带盖铜鼎(图十六)、汉代素面铜盘(图十七)、唐鎏金錾花铜匜(图十八)。这组铜器上都刻有:“唯政和元年十一月壬申孤子吕世修为考承议郎作敦(盘、匜)以纳于圹”二十六个字。

上述这些铜器最早属西周器皿,最晚也是唐朝制造,与北宋没有半点瓜葛,为什么被埋在北宋吕家人的墓葬中呢?

图十六 汉折耳带盖铜鼎

关于这一点,正是我下面要讲的内容。

蓝田吕氏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追求和向往古代礼制社会,并希望能够仿照古人过一种彬彬有礼、互敬互爱的和谐社会生活。所以他们对古物、尤其是古礼器情有独钟。这一点在蓝田吕氏的第三代“大”字辈成员中表现的最为突出。当时的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钧、吕大临都是进士出身,古代的进士和现在的学历很难对比,实在要比的话,进士及第可能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本科毕业。考取了进士,就有了做官资格,最低也可以得到一个八、九品左右的散官官职。散官没有具体职责,所以既拿着奉禄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又无具体事情去忙碌,手头便有了大把的闲暇时间,正可投其所好的对古物进行收藏和研究考证工作。

图十七 汉素面铜盘

当时对古物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古代碑刻、青铜器铭文、以及古器物形制方面。所以这吕氏四贤都是金石学家、古器物学家。我们现在知道的、吕大临编纂的《考古图》中就有7件青铜器属吕家的收藏品。

难道这些被吕富平盗掘出来的铜器也是吕家的收藏品吗?它们的主人又是谁呢?

图十八 唐鎏金錾花铜匜

面对经历了盗扰劫难、准确具体的出土地点已然混乱丧失的青铜器,要解开这些疑惑的唯一途径就是器物本身。庆幸的是,6件铜器上都有宋人仿金文刻铭,虽然内容不同,但根据不同内容的铭文,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两组。第一组是刻有“自牧”或“牧”铭文的3件铜器。“自牧”和“牧”应当是拥有它们的主人、即吕氏家族中的某个人所刻,字意可能是拥有者的名或字。我认为,这3件铜器的主人应属葬于吕氏墓园中的第四代“山”字辈成员之一。

祖茔内埋葬的“山,字辈成员仅有三人,分别是吕景山、吕义山、吕至山。吕富平曾现场指认他盗挖了吕至山墓葬,考古发掘证实,吕至山墓的确被盗如洗,唯有残留的“吕子功印章”和被警方截获刻有楷书铭文的吕至山歙砚成为确定该墓属吕至山字子功阴宅的直接证据(图十九)。

图十九-1   三足素面歙石砚

与吕至山墓同属一排的还有吕义山墓和吕景山墓,吕义山字子居(墓中出铭文石簋可为证)。吕景山墓也被盗掘,残留文物中没有标记景山字号的物品,从同族堂兄弟字号相连的规律推测,“自牧”、“牧”也许是子牧的别称、雅称或简称,若此说法成立,景山可能字子牧。那么,属于“自牧”和“牧”的3件铜器,就归北宋哲宗时著名宰相吕大防的嫡长子吕景山所有。或者说,吕景山就是这3件铜器的主人。

景山是吕大防唯一嫡生子,生前官至宣议郎,宣议郎乃从八品文散职,元和改制后为正九品,相当于现今的副处级调研员。文散官平日只拿俸禄,并不实际管事,一但委派实职则在俸禄之上增加贴职钱,并有相应丝帛、冬棉、粮食、田地供给,所以宋代文职官员待遇相当优厚。在“山”字辈成员中,景山似乎年龄最长,家族中事务多由他做主。母亲秦国夫人李氏乃吕大防正妻,为一品诰命夫人。前面已讲到,吕大防曾为宋哲宗时期著名宰相,元佑八年的朝权之争导致了以吕大防等为首的保守派失势于朝廷。其后,吕大防被贬岭南循州,即现广东省惠州一带。景山非常孝顺,看到父亲已年愈七旬,风烛残年,便执意要陪父亲同去流放地,行至大庾岭南,父亲吕大防逝世,历经辗转景山将父亲安葬于广东澄海东林村石鼓山上。景山自己简居于墓侧为父守灵,闲睱时便在东林村中为乡人子弟讲学度日。数年后景山又送父亲灵柩返回蓝田故里安葬。

景山死后,葬事由嫡子吕为修操办,这一点从景山墓内随葬的歙砚底部铭文内容中得到证实。吕景山是大防一脉归葬蓝田祖茔的最后一人,后世子孙便留居、安葬于广东东林村。景山生前收藏的古器物也被儿子吕为修孝敬于他的墓室中封存。

第二组是附有较长宋人仿金铭文的鼎、盘、匜。铭文内容很清楚,是说:政和元年十一月壬申这一天,失去了父亲的儿子吕世修为父亲承议郎奉上了敦(鼎)、盘、匜,并将它们葬于父亲墓中。这款铭文非常明确的写了葬器人是吕世修,世修父亲官居承议郎,而承议郎正是吕至山字子功的官职(出土三足歙砚底铭文可为证),所以这3件铜器的主人无疑是吕至山。

图十九-2  三足素面歙石砚外底铭文

吕至山上文已提及,就是吕富评自认的、被他盗挖的墓葬,因不见出土墓志,至山的详细生凭已不能尽知,但他为官至承议郎则是铜器上写明的事实。承议郎仍属正九品文散官,相当于如今的副处级调研员。吕至山的父亲名曰吕大观,是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钧、吕大临这吕氏四贤人最小的弟弟。前面的四位哥哥加上早亡的四哥吕大受都是二十几岁就高中进士,使吕家成为远近闻名的“五子登科”之家,父亲吕蕡颇为儿子们取得的荣耀欣慰和自豪。可偏是这个小儿子,虽然聪慧异常又学习用功,博览群书且很有见的,又写的一手行云流水般草书,却连续数次科考落地。对此家人皆为其婉惜感叹,惟大观本人并不十分在意,从此再不提科考二字,只在家中埋头读书,上至孔孟之书,下至方术佛老之说,无不洞解。父亲吕蕡心疼幼子,想用自己的官宦身份为儿子谋得一官半职,却被大观言正拒绝,他说:“古之仕者,未尝有求,故出处去就,莫不为义也。今之仕者,未尝无求,故出处去就,莫不为利也。士之廉鄙敦薄,正在乎义利之辨,求与不求之分。”意思是:古人做官并不为私利,只为一个“义”字,今人做官有私心,都为一个“利”字。所以人的廉洁或卑鄙就在于义和利的辨别,有所求与无所求的区分。从此之后,更加刻苦研读孔孟之道,并拜关中理学创始人大儒张载张子厚为师,希望能学到圣人境界。可惜,抱负宏伟却不幸短命,年方二十九岁便英年早逝。死后留下寡妻雷氏及儿子至山、女儿尽奴。不久雷氏也撒手人寰,一双儿女皆由长兄吕大忠夫妻养大成人,并男婚女嫁各自成家。多年后,儿子吕至山死后葬在父亲墓穴之后。又过一千年,不肖子孙吕富平挖了他们的墓,掠走了属于他们的财富。

讲到这里,我想大家心里已经很明白,那些不属于宋代制做的铜器,都是吕氏一族多年来的收藏品,收藏它们的人分别是吕景山和吕至山。这些古代礼器虽然不是金银珠宝,却是这个文人世家中最为珍贵的收藏。因此,收藏和研究古物就是吕氏家族的男人们最专一的挚爱。

也许是北宋末年金人入侵的动乱和政治中心的南迁,使吕家嫡系一脉决定随政府一齐南下。家中的收藏品无法带走,又不愿留给入侵的异族,只能埋在上一代的坟墓中,希望得到保全。该做法虽然违背了吕氏收藏古物的初衷,但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这就是为什么6件青铜器藏品都被埋在“山”字辈人墓中的原因。

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既然被吕富平盗掘岀工的古青铜礼器可凭铭文内容分为两组,每组3件,分属吕景山和吕至山所有,那就不难确定,被公安缴获的一百二十三件组文物,至少是2座甚至是3座墓葬的随葬用品,这3座墓应该是吕大观、吕至山父子和与至山墓同居一排的吕景山墓葬。吕富平是为了逃脱罪责,才有意隐瞒了盗墓的数量。

    责任编辑:肖永军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