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绿茶书情|民间与庙堂 老屋与木屋

绿茶
2018-03-04 09:41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春节期间,本想安心读书,各种烦扰却接踵而来,还好有上期推荐的《小王子的领悟》给人很多安慰。本期书单从“民间与庙堂”开始,历经“诗与山河”,进入“太阳伸出的火焰”,进行了一场“旷世的传奇之旅”,最后,来到“木屋”之中,感受对生命、生活方式的思考。

原创

《民间与庙堂:当代中国文化与知识分子》

许纪霖/著 三联书店 2018年1月

随着中国日益卷入全球化的政治秩序,知识分子的生存处境和社会尊严受到各方的不断冲击,他们应该怎样在高度政治化,文化被商业操纵的时代存在?本书通过探讨当代人文精神的危机、几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求索、启蒙的分化及其内在悖论等论题,剖析了当代中国文化和知识分子精神史的复杂面向。

《知·道——石窟里的中国道教》

箫易/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1月

这是一部考察道教石窟的作品,走进繁复精美、神秘莫测的石窟艺术,重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道教人物,驰骋于那波云诡谲的历史和政权。石窟的真实、历史的缥缈,时空交织,包罗万象。深山寻访,问道知道,构建一部雅俗共赏的石窟道教史。

《定名与相知:博物馆参观记》

扬之水/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1月

“定名”针对“物”而言;“相知”,则须出入于“物”与“诗”之间,以此打通二者之联系。本书收录作者各地博物馆观展所得,或文房用具,或金银首饰,或花结绶带,或家居用器……七十余家博物馆,四百余幅器物照片,从定名到相知,一步步引着读者走进各馆文物的“繁华”世界。

《诗与它的山河》

萧驰/著 三联书店 2018年1月

萧驰花七年时间,以新的观察角度和理论进路,结合案头研究与户外考察,对自谢灵运被贬永嘉的永初三年迄至白居易于洛阳谢世的会昌六年这424年间的诗歌文本进行了一次大胆探索,内容涵摄了此期间最重要的15位书写自然山水的诗人:谢灵运、鲍照、谢朓、江淹、何逊、阴铿、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韦应物、元结、柳宗元、韩愈、白居易,以对中古诗歌审美话语的考掘,为探讨早期山水画和园林中的景观观念形成提供了线索。

《求错集》

孙歌/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 2018年1月

日本文化研究专家孙歌带着敏锐的问题意识与思想的深度,从语言、翻译、家庭、女性主义、文学、社会等视角,将自身对日本文化的切身体验与理解融入饱含理性但不乏感性的优美文字之中,既有对日本思想史的辨析与梳理、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比观照,也有在日本语境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带来知性阅读之美。

《建水记》

于坚/著 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 2018年1月

云南建水城,古称临安。古代杭州也叫临安,云南建水这个临安是明代命名的。就像欧洲移民到了北美大陆,沿用欧陆地名而取的“新奥尔良”、“新英格兰”一样,建水这个临安是一个新临安。2015年冬天,于坚带着比利时汉学家麦约翰来到建水。麦约翰浸淫中国文化数十载,他在建水长叹,他一辈子要找的那个中国,就在这里。

《性别之伤与存在之痛》

张念/著 东方出版社 2018年2月

张念一直以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行事,有关男女性别之伤与存在之痛的记忆,其实是我们在反思判断中不得不回答的问题,张念不屈不挠地在发出自己的声音,在文学、艺术、大众文化和社会生活中。而这次,是她的一次哲学呐喊,去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尼采、萨特、弗洛伊德和拉康相遇。

《太阳深处的火焰》

红柯/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8年1月

红柯突然离世让人意外和难过,这是他最后一部长篇。故事由两条线展开,一条线集中书写的是当代知识分子坐困书城的精神困境,写的是他们皮袍下的小。另一条线讲述渭北大学徐济云教授和新疆姑娘吴丽梅年轻时的浪漫爱情故事。红柯在书中细致刻画陕西关中民间皮影艺人的日常生活、工作状态及内心世界,观照基层知识分子、民间艺人的处境。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林奕含/著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磨铁图书 2018年2月

小小的房思琪住在金碧辉煌的人生里,她的脸和她可以想象的将来一样漂亮。补习班语文名师李国华是同一栋高级住宅的邻居,崇拜文学的小房思琪同样崇拜饱读诗书的李老师。作者用清醒克制的叙述,讲出了文学少女房思琪被补习班老师长期性侵,而最终精神崩溃的故事。在喧嚣过后,这个故事依然能引起我们深思。

引进

《老屋记》

【美】克里斯·韦尔/绘著 孙侃/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浦睿文化 2018年2月

美国芝加哥一栋98岁高龄的老房子里,有三家住户:身有残疾的年轻女孩,浪漫不再的中年夫妇,独居的房东老太太。他们在老房子里度过迷茫、争吵、孤单又满怀期待的每一天。这三个故事被打散,拆碎,安置在14本不同开本的书中,你可以选择从任何一本开始进入故事,自由随意安排你的阅读顺序。每本的故事都是完整的,可独立阅读,而每本故事又相互联系,14个组件集结到一起成为一套完整的《老屋记》。作者克里斯·韦尔是《纽约客》的御用封面画家。

《历史及其图像》

【英】弗朗西斯·哈斯克尔/著 孔令伟/译 商务印书馆 2018年1月

图像在历史阐释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史料角色,无论是钱币、绘画、雕刻、建筑,还是其他历史遗物,都在传达着文字记载所无法传递的信息,但图像的意义又不仅仅局限于其史料价值,还有它背后隐藏的“历史本身”。本书通过考察瓦萨里、温克尔曼、黑格尔、布克哈特、米什莱、罗斯金和赫伊津哈等历史学家的著作与观点,揭示了“图像证史”的独特魅力。

《知识帝国:清代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

【美】范发迪/著 袁剑/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年1月

博物学是19世纪在华欧洲人最广泛的科学活动。本书从文化遭遇的观点去检视博物学史,从博物学的视角剖析近代中国与西方世界的交流与碰撞,从一个独特的角度为读者揭示了近代中国在知识领域所经历的顿挫与转折,为学界开辟了研究中国近代知识转型的新路径。

《装订考》

【日】西野嘉章/著 王淑仪/译 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 2018年2月

讲述了近代日本的书籍装帧发展历史。以“活字”、“环衬”、“菊版”、“书盒”等与制书有关的名词作为各篇主题,从日本近代以来的美术发展、文学译介、书籍装帧技术发展、国家之间书籍装帧互相影响等角度剖析了超过三百本日本近代文学书籍的装帧,是一本全方位的日本近代装帧史、出版史与美术发展史。

《纸影寻踪:旷世发明的传奇之旅》

【英】亚历山大·门罗/著 史先涛/译 三联书店 2018年1月

纸在中国汉代的宫廷里改良,为知识和思想的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事从西域的佛经翻译者开始,穿越中东阿拔斯王朝的知识世界,最终来到欧洲伏案工作的宗教改革家和近代科学家面前。正是因为纸,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交流成为可能,进而打开了曾经长期关闭的各种可能性,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历史的走向。

《新新新闻主义》

【美】罗伯特·博因顿/著 刘蒙之/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2月

在新新闻主义浪潮后,当代一些知名非虚构作家都不约而同坚持着新新闻主义的新闻呈现与叙事风格。博因顿称之为新的新新闻主义。新一代记者继承了很好的传统,严格地报道、精心地描写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政治意识等特征,同时新一代记者还开拓和发展了之前记者的方法和技巧,是非虚构写作领域的经典代表作。

《给无价的孩子定价》

【美】维维安娜·泽利泽/著 王水雄/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1月

关注的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关于儿童的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过程,探讨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儿童死亡的态度的改变、童工立法的斗争、儿童工作的分化过程、儿童保险的推行、儿童意外死亡的赔偿以及儿童的领养与买卖等,指向一个深刻的理论话题:孩子的社会文化属性。

《遇见毕加索》

【法】让·科克托/著 张莉、唐洋洋/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8年1月

法国全才作家让·科克托与毕加索过从甚密,这本书用立体主义绘画般诡谲另类的方式呈现这位大师的故事,和科克托一起回到毕加索的时代,一睹那个活色生香的世界。科克托笔下,还有萨蒂、阿波利奈尔等艺术界响当当的人物相继登场,在剧院、画廊、街头,抽烟、闲逛、思考等等。

《木屋之色》

【美】扎克·克莱因/著 刘丽娜/译 湖南美术出版社·浦睿文化 2018年1月

2009年,年轻的美国创业家、Vimeo视频网站创始人扎克·克莱因在纽约市远郊的山里买了一块地,和朋友们一起盖了几间木屋,结伴而居。他的网站“木屋之色”应运而生。在这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分享了超过1.2万幅小屋的照片和造屋故事,《木屋之色》不只展示自然的大美、木屋的精巧,更呈现人对生命、生活方式的思考。

    责任编辑:顾明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