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多名人大代表关注防范金融风险:加大制度供给,建立监管标准

澎湃新闻记者 何颖晗
2018-03-04 14:43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于3月5日上午开幕,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关注如何防范金融风险,并给出自己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兆安认为,当前,中国金融相关领域在资产管理业务上沉淀的问题,其中互联网金融风险与同业业务风险、理财业务风险、交叉金融风险尤为凸显,这些均是中国金融市场特定历史阶段发展的产物。

他建议,全面评估市场风险,重点聚焦创新业务领域,切实掌握地方政府隐性担保债务风险,加速建立新业务的制度规范和监管标准。

“近期金融相关领域的监管部门提出了金融机构存在着各种套利和不当交易行为,但这些套利和不当交易究竟违反了什么,该如何规范,仍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张兆安建议,应把监管重点放在督促建立新业务规范和监管标准上,出台更具体、更具可操作性的统一监管标准,使金融机构明确监管尺度,市场主体了解加强监管对市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实行资产管理业务和同业业务实行统一监管的机制。

另外,他认为运用监管科技是大势所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机器学习、大数据和云计算这三个方面,有助于政府和金融机构转变监管思路。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秘书长、常委会机关党组书记陈靖建议加大制度供给。3月3日,与网友在线交流过程中,陈靖介绍,此次两会期间,他准备了防范金融风险的建议。他认为,制度供给目前还是比较缺,可以授权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防范金融风险的地方性法规。“可以授权部分地区先行先试,就像自贸区一样,先在一部分地区可以先行先试。”陈靖说。

陈靖还认为,赋予省级政府防范金融风险的职权,省级政府的职权与其责任属地相匹配。同时,明确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及其所属单位,进一步支持、配合地方政府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最后是要求公检法、金融、信访等部门形成合力,优化重大金融案件查处机制。

据媒体报道,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经聚集了证券、期货、黄金、金融、票据等全国性金融交易所,金融业增加值占上海GDP总值的比重超过17%。在助力金融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越来越被提到重要的位置。

作为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全国人大代表朱建弟认为,注册会计师可谓是资本市场的“看门人”,首先,“看门人”自己要做到“心正”。要能够确保经济数据的真实、准确,及时发现风险所在。

“我们在审计过程当中,也察觉到某些企业存在不诚信,比如说不按照募股资金的投向,用于投资股票、理财等金融产品。”他建议,要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金融风险就是杠杆率不断爬升、债务加重、银行不良资产不断增加等等,我们作为专业人士,首先就是能够提供降低杠杆、化解债务风险的方案,其次是能够参与不良资产处置,提供我们的服务方案,化解风险。”

    责任编辑:蒋子文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