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周文化讲座│高瑞泉:智慧之门向坚韧的求索者洞开

杨卓君/整理
2018-03-16 09:50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北京│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澳大利亚文学

时间:3月16日(周五)14:00-17:00

地点: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

嘉宾:理查德·弗兰纳根(作家)、亚历克西斯·赖特(作家)

两位嘉宾、澳大利亚作家亚历克西斯·赖特与理查德·弗兰纳根将各自就“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澳大利亚文学”这一主题,就个人写作经验、对于澳大利亚文学价值的理解、澳大利亚文学对于中国读者的意义发表演讲。

北京│澳大利亚文学周:扎根于日渐贫瘠的土地

时间:3月16日(周五)19:00-21:00

地点:朝阳区七圣中街2号爱琴海购物中心3楼单向空间

嘉宾:亚历克西斯·赖特(作家)、梁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中国传统文化与澳大利亚原住民文化,与世界上的其他文化一样,都深深地植根于土地。澳大利亚原住民在故事中将系谱与地理糅合,而中国人则精心地制作族谱——有的甚至移民好几代之后仍保有祖籍的记录。然而在这两种文化中,现代的侵袭都打破了这种传统的、与土地之间的联系。亚历克西斯·赖特在她的虚构与非虚构作品中,描述了原住民与土地之间的深刻关系,这种关系在澳大利亚政治环境、经济发展的挤压威胁之下变得稀薄。梁鸿的非虚构作品《中国在梁庄》以及大部分小说作品,则呈现了中国乡村传统社会结构瓦解的惊人速度。这场活动中,两位作家将讨论当我们失去土地时我们失去了什么,以及疗愈的可能性。

北京│“不经意,过得去”——杨葵新书《不经意》朗读会

时间:3月16日(周五)19:00-21:00

地点:朝阳区工人体育场东路4号CHAO酒店

主讲人:杨葵(作家)

3月16日晚,在杨葵最新随笔集《不经意》出版之际,我们邀请他来到看理想和CHAO联合举办的首届“室内生活节”,杨葵将和大家分享他现实经历或“神交”的那些闻人趣事,并现场朗诵他在书中记录的片段。

北京│理查德·弗兰纳根:故事的炼金术

时间:3月16日(周五)20:00-21:30

地点:朝阳区三里屯南街4号楼老书虫

主讲人:理查德·弗兰纳根(作家)

在撰写七本小说的历程中,从极具个人意味的故事,到具有重大社会历史意义的主题,理查德·弗兰纳根游刃有余。在《深入北方的小路》中,他将这两种元素结合,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有机整体——这本书因而一举拿下2014年布克奖。弗兰纳根将作品不断熔炼,形成不同的结构,以不同的面貌呈现出来:塔斯马尼亚的历史、个人记忆、刻意的神话创造,以及在多种形式实验和不断变换的声音之中,小说本身的故事与历史。今晚,他将谈论作家与其素材之间的关系,以及熔解在故事中的作者自我。

北京│文学中的历史:澳大利亚的今天与昨天

时间:3月17日(周六)10:30-12:00

地点: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9号北京外国语大学西校区国际大厦

嘉宾:理查德·弗兰纳根(作家)、亚历克西斯·赖特(作家)、王敬慧(清华大学澳研中心执行主任)、曼玲(主持人)

本次活动邀请两位知名澳大利亚作家:布克奖(2014)获得者理查德·弗兰纳根和迈尔斯·富兰克林奖(2006)获得者亚历克西斯·赖特,与清华大学澳研中心执行主任王敬慧教授、《文学之光》主持人曼玲一起,分享他们的获奖作品,讨论他们的作品中再现的澳大利亚历史。

北京│庄祖宜×殳俏×梁文道: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时间:3月17日(周六)14:00-16:00

地点:朝阳区工人体育场东路4号CHAO酒店

嘉宾:庄祖宜(美食作家)、殳俏(作家)、梁文道(媒体人、作家)

近十年前,庄祖宜告别了八年的学术生涯,转而追求厨艺。在她眼里,这是一次需要花一辈子时间去投身的田野调查。她开始写作博客“厨房里的人类学家”,记录星星点点的田野笔记。3月18日,借着庄祖宜的美食“田野笔记”《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即将在理想国再版,我们特邀她和作家、美食工作者殳俏,作家梁文道一起,来看理想首届室内生活节,就食材、烹饪和生活美学等话题,与读者朋友们一起聊聊。

北京│澳大利亚文学周:赋予历史以小说的声音

时间:3月17日(周六)14:30-17:00

地点:朝阳区七圣中街2号爱琴海购物中心3楼单向空间

嘉宾:理查德·弗兰纳根(作家)、余华(作家)

在小说中展现历史的苦难,对于作家来说是一个挑战:一方面要让沉重的历史不至压垮读者,另一方面又要对痛苦的美学进行权衡。本场活动,两位作家将围绕面对历史题材时不同的叙事方法展开讨论。余华的《活着》,被喻为最能唤起“文革”回忆的作品之一,是一部语言简洁、平实的大师之作;而在他后期的作品,如《兄弟》中,则带有夸张极繁的色彩。理查德·弗兰纳根在《一个巴掌能拍响》、《顾尔德的钓鱼书》、《深入北方的小路》等小说中,植根于自己的家庭经历和他人经历,实验了多种表达方法。两位当代小说大师将探讨如何赋予历史素材以小说的声音。

北京│《坐一辆拖拉机去耶路撒冷》新书发布会 

时间:3月17日(周六)15:00-17:00

地点:朝阳区朝阳北路101号朝阳大悦城5F-42单向空间

嘉宾:谷禾(诗人)、欧阳江河(诗人)、梁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蓝蓝(诗人)

《坐一辆拖拉机去耶路撒冷》是诗人谷禾近五年(2013-2017)来所创作的诗歌力作结集。他的诗歌不管是直击,还是重现或回忆,总是以“及物”的“结点”,在一个缺乏诗意的文化语境里,写出了属于我们这个时代富有现实感的“沉痛”的诗歌,展现了一位当代诗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向以杜甫为代表的中国伟大诗歌传统致敬的勇气和实践精神。3月17日,新书发布会之际,谷禾将与几位嘉宾一起分享创作的心得与体会。

北京│琴键上的思想——尼采、阿多诺与木心的文人音乐

时间:3月17日(周六)19:00-21:00

地点:朝阳区工人体育场东路4号CHAO酒店

嘉宾:高为杰(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高平(音乐家)

本次活动,我们邀请音乐家高平先生举办一场特别的独奏音乐会,这一次,我们将不是在文字作品,而是在音乐中与几位思想者重逢,我们会听到他们的思想在琴键上流淌。独奏会之后,高平先生还会和他的父亲——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家高为杰先生一起,父子同台,带来一场有关中外文人音乐的精彩对话。

北京│与经典同行——曲黎敏《情到深处是中庸》新书首发式暨读者见面会

时间:3月18日(周日)14:00-16:00

地点:朝阳区曙光西里甲6号院9号时间国际7号楼902元泰堂养生会所

嘉宾:摩罗(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学研究人)、曲黎敏(作者)

3月18日,曲黎敏携新书《情到深处是中庸》,在北京元泰堂中医养生会所举办新书首发式。此次活动还特别邀请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国学研究人摩罗老师。两位学者将在现场对曲老师新书的内容进行讨论,并且与读者分享阅读经典对人生的、对生活的意义,正如曲老师在书中所写的那样,经典,即慈悲;经典,即美好。

北京│天鹅之歌与塞壬之歌

时间:3月18日(周日)14:30-16:30

地点:朝阳区东大桥路9号侨福芳草地购物中心LG2-05中信书店

嘉宾:亚历克西斯·赖特(作家)、陈鸿羽(作家)、猫爪君(作家)

推想小说是一把双刃剑,它们对未来的危险发出警告,同时散发出各种可能性的诱惑。今晚的三位作家使用迥异的方式,去探索未知与不可知的世界。亚历克西斯·赖特的《天鹅书》是一个噩梦般的寓言,故事中的自然、政治世界几近崩溃。陈鸿羽的故事中,少年们商讨着过去与未来,广阔世界的重重危险。猫爪君在他的奇想小说中通过对异世界的氛围烘托和心理营造,激起共鸣。加入我们的三位作家,听他们介绍各自想象中的世界,讨论小说预言的力量。

北京│“天竺梵影,东土妙相”——中印佛教造像艺术

时间:3月18日(周日)18:30-20:30

地点:西城区东福寿里3号阿含书斋

主讲人:玄宗法师(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佛教艺术专业研究生)

公元前3世纪左右,印度处于孔雀王朝时期,当时的佛教以部派佛教为主,并不主张直接造佛陀的性相,而是以菩提树、法轮、佛足印等图像甚或符号来表现。但那个时候,飞天(天人)形象已经出现,可作为印度佛教造像艺术于印度之始。在东土,佛造像最初是伴随着石窟的开凿而同时出现的,当时的石窟作用类似于寺院,是信仰、修行的神圣空间。随着信仰的传播,佛造像的形式和题材越来越丰富。3月18日,听法师讲解中印佛教造像艺术,体验一种精神上华彩乐章般的享受!

上海│城市女性的成长与焦虑——钱佳楠《不吃鸡蛋的人》新书分享会

时间:3月16日(周五)19:30-21:00

地点:闵行区吴中路1588号爱琴海购物公园7F光之空间

嘉宾:钱佳楠(作家)、梁捷(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师)

“不吃鸡蛋的人”式女孩,多出生在中国内地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城市贫民家庭。她们在年少时往往默认了压在自己身上的成长守则,默认自己要出人头地,改变自己改变家庭,往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坦然面对自己真实的所思所想,有反思自己,反思人生的能力。很多人看了《不吃鸡蛋的人》,觉得写出了自己的人生。生于上海又在上海长大的钱佳楠,既书写了一代女性的人生困境与情感困境,还呈现了一个我们所不知道的上海。周五晚,来新华书店光之空间,听钱佳楠与梁捷聊聊这本新书。

上海│导演萧潇电影讲座

时间:3月17日(周六)13:30-16:00

地点:杨浦区长阳路1568号复地四季广场11号楼二楼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萧潇(导演)

2017年,导演萧潇拍摄了纪录长片处女作《团鱼岩》,把镜头转而对准自己人生最初的成长之地,以独树一帜的影像风格、极具张力的镜头语言、对庸常生活和自然场景细致入微的描写来表现人的一种根本性的存在,并以散点透视的叙述方式交织起这个看不见的山村人与人、人与家园、人与神之间的关系。3月17日,纪录片《团鱼岩》的导演萧潇将在上海举办电影讲座,分享自己对于电影的理解。

上海│年轻人的孤独与爱——钱佳楠《不吃鸡蛋的人》新书分享会

时间:3月17日(周六)14:00-16:00

地点:黄浦区复兴中路505号思南文学之家

嘉宾:钱佳楠(作家)、周嘉宁(作家)、顾湘(作家)

《不吃鸡蛋的人》中的周允,看似乖巧实则内心充满棱角,作为下岗工人家庭的独生女,她从小就被视作家庭的希望。在青春期阶段,为给家庭节省一笔住宿费,周允曾假装自己对鸡蛋过敏,以此作为不住校的理由。钱佳楠认为:以周允为代表的“不吃鸡蛋的人”式女孩并不少见,尤其在一二线城市,反而还要更多。很多人看了《不吃鸡蛋的人》,觉得写出了自己的人生。生于上海又在上海长大的钱佳楠,既书写了一代女性的人生困境与情感困境,还呈现了一个我们所不知道的上海。一个作家,一座城,第一站,我们从钱佳楠的上海开始。

上海│正确认识民国学术水平

时间:3月18日(周日)9:30

地点: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上海图书馆西区二楼报告厅

主讲人:葛剑雄(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导)

近年来,随着“民国热”的升温,一批“民国范儿”的故事流传广泛,更成为影视作品的新宠。与此同时,一批民国的“学术大师”如出土文物般现身,或者被媒体重新加冕。于是,在公众和年轻一代的心目中,民国期间成了大师众多、高峰林立的学术黄金时代。不过,如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这样的“黄金时代”的呈现并不是正常的学术史总结、研究的结果或者相关学术界的共识。那么,民国期间的总体学术水平如何,具体的学科或学人处于何种地位、有哪些贡献,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民国期间的学术水平呢?本期讲座,特别邀请葛剑雄教授带我们正确地认识民国学术水平。

上海│国初评弹史化

时间:3月18日(周日)14:00-16:00

地点:静安区威海路870号静安书友汇

主讲人:万骏(商务印书馆编辑)

评话和弹词均以说表细腻见长,吴侬软语娓娓动听;演出中常穿插一些笑料,妙趣横生。弹词用吴音演唱,抑扬顿挫,轻清柔缓,弦琶琮铮,十分悦耳,经过历代艺人的创造发展,曲调流派纷呈,风格各异。本次讲座,我们邀请到商务印书馆编辑万骏为大家分享“国初评弹史化”。

上海│高瑞泉谈哲学家冯契:智慧之门向坚韧的求索者洞开

时间:3月18日(周日)14:00-16:00

地点:虹口区公平路18号8栋嘉昱大厦1层建投书局

主讲人:高瑞泉(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冯契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哲学家,自从1936年进入清华哲学系,他就开始了对智慧的不懈追求。金岳霖、冯友兰、汤用彤给了他严格的专业训练。正是在上海,冯契度过了近半个世纪。在经历了那场浩劫以后,欣逢改革开放,他终于独自完成贯通古今三千年的中国哲学史,并创造了“智慧说”的体系哲学。冯契先生用他的哲学创造证明了,中国哲学足以在世界性的百家争鸣中占有其独特的地位。作为冯契先生的学生,高瑞泉教授将如何解读恩师的思想,他们之间还有哪些动人的记忆?3月18日,在黄浦江畔的“最美书店”,让我们一起,倾听大师的故事,探寻思想的源头,感受传承的力量。

上海│三十岁就美美地过上“退休生活”?——想做的事,做了再说

时间:3月18日(周日)14:00-16:00

地点:静安区南京西路1601号芮欧百货4层钟书阁

嘉宾:黄鹭(作者)、白关(作者)

在不尴不尬的三十好几,黄鹭和白关却率先实现了我们的退休梦,过上了春耕秋收的田园生活。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3月18日,他们会在上海分享记录“提早退休”生活的新书《乡间的日常》,如果你也做过田园梦,如果你也有梦却迟迟不敢去实现,就来见一见这两个三十多却还能像孩子一样大笑的青年吧!到时候你就会明白:三十岁,不是成长的终点,也不是衰老的起点,想要追梦,三十岁不早,更不晚。

上海│保罗·马吉诗歌朗读交流会

时间:3月18日(周日)14:30-16:30

地点:浦东新区世博大道1929号民生现代美术馆

主讲人:保罗·马吉(诗人)

保罗·马吉,澳大利亚诗人、堪培拉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创意写作中心教授、诗歌评论者,著有《石头明信片》、《书的立方根》,曾获得阿德莱德文学节文学创新奖、安妮·埃尔德(Anne Elder)最佳诗歌图书奖,并获得澳大利亚文学研究会诗歌图书推荐,有多篇诗歌、散文和创意作品入选诗歌合集,入选澳洲国家电台诗歌朗诵节目。本次活动我们有幸邀请到保罗·马吉为大家分享他的诗歌创作历程。

上海│战争的细节与生命的温度——《深入北方的小路》分享会

时间:3月18日(周日)19:00-21:00

地点:徐汇区龙华中路759号绿地缤纷城1楼钟书阁

主讲人:理查德·弗兰纳根(作家)

爱情和战争是自有文学以来的两大经典主题,《深入北方的小路》正是一部关于爱情和战争的佳作。作者根据父亲的真实经历,花费12年完成这部史诗般的小说。澳大利亚医生多里戈·埃文斯在二战中成了日军的俘虏,在如意识流般的叙事回忆中,他一生的故事渐渐清晰起来,战前放纵的偷情生活,与现实充满死亡气息的苦难生活交织在了一起,所有情感的张力就在这忽明忽暗的叙事中荡漾开来,震撼人心。3月18日,本书作者理查德·弗兰纳根将来到上海与读者分享小说中的情节与细碎。

广州│跨越千年的对话:感受敦煌之美的三个层面

时间:3月17日(周六)14:30-16:30

地点:天河区天河路123号广州购书中心6楼多功能厅

主讲人:陈海涛(作者)

敦煌莫高窟被誉为人类文化艺术的宝库,这里保存了自北凉到元代(4-14世纪)绵延一千余年的石窟艺术,中华、印度、希腊、伊斯兰等几大文明在此交融碰撞,历代虔诚的僧侣、供养人与匠师团队为它倾尽心血。此次,《图说敦煌二五四窟》的作者陈海涛,将通过二五四窟这样一个有代表性的个案,从“慈悲能承载”、“智慧能沟通”、“美能成就”三个层面,带领大家感受敦煌之美,唤醒观看壁画时眼中的光彩,领略这座曾令张大千、常书鸿、董希文等艺术家为之动容,潜心临摹的北魏特窟所散发的生生不息的永恒艺术魅力。

广州│博物馆展览让观众留下来

时间:3月17日(周六)14:30-16:30

地点:天河区珠江东路2号广东省博物馆一楼多功能厅

主讲人:龚良(南京博物院院长)

本次讲座从南京博物院的特展、临展入手,介绍展览新颖的策展理念、良好的视觉氛围及其背后的内容故事,以及与展览相关联的社会教育活动、活态展示演出等,提出展览是吸引公众进入博物馆并长时间逗留的重要原因。进而叙说无论是艺术类的展览还是叙事类的展览,他都能让我们欣赏传统的技术与艺术、享受人们过去的生活、享受残缺的和探索神秘的美。通过介绍国内外著名博物馆的展览情况及观众反响,提出博物馆的特色主要是由展览组成,博物馆应着重考虑如何通过文物与文物之间关系的梳理,将一堆文物组合成一个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并带有故事性的展览?如何更好地利用建筑空间和展示空间?强调策展人寻找文物展品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一个好的展览一定是藏品+关系组合+创意设计+公众审美的集大成。

广州│分成两半的城市

时间:3月17日(周六)15:00-17:00

地点:天河区天河路383号太古汇MU35号方所

主讲人:唐克扬(建筑师)

2017年11月,《长安的传奇》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光明城出版发行,作者唐克扬在书中以唐传奇《李娃传》的故事为主线,用长安城本身的结构——街东和街西,加上“神京”的宫室、住区、园林和市场——穿缀起了唐代城市历史研究中浮现的大量细节,编织了一种介于事实和虚构之间的“空间文本”。虽然是“不经之谈”,本书却缘起于作者对中国古代城市历史的专业研究。这本“建筑小说”既是“虚构的历史”又是“空间的文本”,它用文学叙述的方式阐述中唐之后中国都会出现的一个重大变化,即魏晋以来封闭的里坊制城市向“清明上河图”式的市民城市的转变。3月17日,建筑师唐克扬将做客方所广州店,为你讲述这场千年前的长安烟火。

广州│美国商会、美国领事馆、西班牙领事馆研讨会

时间:3月19日(周一)14:30-16:30

地点:海珠区琶洲大道东路8号广州国际采购中心1801室

嘉宾:Peter Gordon(作者)、Juan José Morales(作者)

早在伦敦和纽约闻名世界之前,在西属美洲和中国之间就发现了一条贸易通道,从此开启了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白银之路”催化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为第一个全球货币奠定了基础,并导致了第一个“世界城市”墨西哥的崛起。然而,尽管“白银之路”如此重要,在全球化诞生的传统叙事中,“白银之路”和中国的作用却经常被忽略。美国领事馆很荣幸能与美国商会(AmCham)和西班牙领事馆共同主办一场关于这一主题的讲座,讲座将于3月19日下午在美国商会礼堂举行。致力于探讨此主题的一书作者Peter Gordon和Juan José Morales将讨论他们的研究并回答观众的问题。

广州│夏洛特·伍德:不自然法则

时间:3月20日(周二)19:30-20:30

地点:越秀区北京路314号联合书店五楼UN Space

主讲人:夏洛特·伍德(作家)

“与她在一起的每一时刻,他看到的都是他自己;他的每一举动,也是在漠然地崇拜自己。”夏洛特·伍德的最新小说、斯特拉奖获奖作品《她们的原貌》,在沙漠中拉开序幕,主人公尤兰达在陌生的环境中醒来。而迷雾不久散开,事情却比她猜想的更加可怕。这就是伍德创造的怪异而合理的交替现实世界。3月20日晚上,联合书店携手澳大利亚驻广州总领事馆,邀请澳大利亚作家夏洛特·伍德来到联合书店北京路店,与大家分享创作背后的故事,自然法则背后的不自然法则。

武汉│朱赢椿:重重意趣,虫子书;变化无穷,便形鸟

时间:3月17日(周六)14:30-16:30

地点:汉阳区龙阳大道58号人信汇B座四楼物外书店

主讲人:朱赢椿(设计师)

3月17日,《虫子书》现身荆楚大地,《便形鸟》飞临云梦泽国,朱赢椿将在武汉物外书店与读者面对面,聊艺术,谈创意。

成都│“荷兰最美书展”主题分享会

时间:3月17日(周六)14:30-17:00

地点:锦江区中纱帽街8号成都远洋太古里M68-70号方所

嘉宾:李晓峰(艺术家)、许燎源(设计艺术家)、杜锦业(平面设计师)、Rens van den Heuve(平面设计师、摄影师)、Michiel Roosjen(About Asia国际文创咨询机构创始人)

自2016年起,获奖的荷兰最美书籍正式开启了在中国的巡展,已经走过了北京、广州、重庆、香港等城市。2018年,在荷兰王国驻重庆总领事馆、荷兰贸易促进委员会的努力下,终于来到了成都。3月17日下午,荷兰最美书展开幕现场,来自中国与荷兰的五位设计师、艺术家,将从“一张纸的故事”开始说起,以各自的领域和案例为背景,畅谈何为最美图书,以及图书的美除了带给阅读个体的五感体验之外,还有哪些更深远的意义?

成都│小说的问题与提问

时间:3月21日(周三)14:00-15:30

地点:武侯区玉洁东街2-7号成都老书虫

嘉宾:理查德·弗兰纳根(作家)、王敬慧(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理查德·弗兰纳根将就“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澳大利亚文学”这一主题,就个人写作经验、对于澳大利亚文学价值的理解、澳大利亚文学对于中国读者的意义发表演讲。

深圳│跨越千年的对话:感受敦煌之美的三个层面

时间:3月18日(周日)15:00-17:00

地点:罗湖区深南东路5033号金山大厦1层深圳书城罗湖城三楼活动区

主讲人:陈海涛(作者)

3月18日,《图说敦煌二五四窟》的作者陈海涛,将通过二五四窟这样一个有代表性的个案,从“慈悲能承载”、“智慧能沟通”、“美能成就”三个层面,带领大家感受敦煌之美,唤醒观看壁画时眼中的光彩,领略这座曾令张大千、常书鸿、董希文等艺术家为之动容、潜心临摹的北魏特窟所散发的生生不息的永恒的艺术魅力。

深圳│情迷迪斯科

时间:3月18日(周日)20:00-22:00

地点:南山区香山东街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A5栋120旧天堂书店

嘉宾:八十年代发育小组

“八十年代发育小组”由赵三才、涂飞、张晓舟三位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发育于八十年代的怪咖大叔组成,主要致力于挖掘和研究1980年代中国大陆音乐野史,以鲜活个人见证,重新进入1980年代,并将貌似生锈的钉子,重新扎进二十一世纪的盛世脑袋。本次活动,他们将为我们讲述当年迪斯科是如何席卷全球,又在欧美退潮后姗姗来迟地引爆了中国?最初被警察叔叔定义为“扭屁股舞”、“一种堕落的资产阶级舞蹈”的迪斯科在中国有着怎样奇特的土产化历程,在今日又有何回潮?

西安│21世纪以来的日本电影——《日本电影110年》新书分享会

时间:3月18日(周日)19:00-21:00

地点:雁塔区科技路与高新四路十字西北角高新大都荟·荟客馆2F万邦书店

嘉宾:四方田犬彦(电影史学家)、王众一(《人民中国》总编辑)

21世纪的日本电影有着万花筒般的魅力:中岛哲也用个人色彩鲜明的叙事节奏人调动着我们的情绪与感官,是枝裕和则回归家庭与温情,在细水流长中拍出平凡的生活味;宫崎骏愈战愈勇,其他新一代动画人也在天马行空中连接现实与想象;日式恐怖片走向成熟,一大批女导演涌现,还有一些导演一直敏锐守望着战后日本社会遗留下来的种种矛盾……日本电影在21世纪的头一个十年,是连日本本土电影评论家都无法进行把握和阐述的时代,观众也多少迷失在这琳琅满目中。但不管如何,当代的日本电影将超越以往的格局;无论是作为艺术还是媒介,电影都将与其他社会因素产生新的关联。这次,我们邀请《日本电影110年》的作者、日本电影史学家四方田犬彦和本书译者、《人民中国》总编辑王众一,带我们一起探究21世纪的日本电影新生态。

郑州│精英、色情与普遍经济——《废都》中的现代颓废主义解析

时间:3月17日(周六)14:30-17:00

地点:金水区经三路与农科路交汇处向西100米路南阅开心书店

主讲人:赵渝(作家)

贾平凹的《废都》以历史文化悠久的古都西安当代生活为背景,记叙“闲散文人”作家庄之蝶、书法家龚靖元、画家汪希眠及艺术家阮知非“四大名人”的起居生活,展现了浓缩的西京城形形色色“废都”景观。在这些充满灵性、情感聪慧而富有古典悲剧色彩的人物身上,体现出作者至高的美学理想。本次讲座,作家赵渝将从精英、色情与普遍经济对《废都》进行现代废墟主义的解析。

郑州│这样的文化大家还会再有吗——《张伯驹传》《张伯驹词传》《张伯驹词说》新书分享会

时间:3月17日(周六)15:00-17:00

地点:中原区建设路秦岭路大摩西元广场三楼纸的时代书店

嘉宾:张恩岭(张伯驹研究专家)、蔡瑛(河南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

张伯驹(1898-1982),河南项城人,字丛碧,中国近现代史上集诗词家、收藏鉴赏家、戏剧家、书画家于一身的文化大家,曾与袁克文、溥侗、张学良并称为“民国四公子”,其一生填词赋曲、评书作画,倾尽家资、收藏国宝,苦乐兼备、命运多舛,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名士”。2018年2月,是文化大家张伯驹诞辰120周年,河南人民出版社隆重出版张恩岭著《张伯驹传》、《张伯驹词传》、《张伯驹词说》,本次活动,将全面记述张伯驹传奇一生,展现其杰出文化贡献,弘扬其挚烈爱国爱乡精神。

郑州│关于“人的文学”创作谈——樱桃长篇小说《风起的时候就飞去》分享会

时间:3月18日(周日)15:00-17:00

地点:金水区经三路与农科路交汇处向西100米路南阅开心书店

嘉宾:黄普磊(原《大河报》评论部主任)、赵渝(作家)、樱桃(作家)

少年的眼睛看到的世界是一个异样的世界,这个世界为他(她)着上了人生的底色,以后的人生只会在这个底色上描画,而无法改变。本次活动,将通过作家本人的娓娓讲述,评论家的探讨介绍,以及丰富的临场活动,带你寻回世间最美好的东西。

长沙│毛姆短篇小说集《人性的因素》新书分享会

时间:3月18日(周日)14:30-16:30

地点:岳麓区枫林三路1099号当当梅溪书院

主讲人:陈以侃(翻译家、书评人)

毛姆短篇小说全集第二卷《人性的因素:毛姆短篇小说全集2》,被豆瓣评选为2018年最令人期待的新书之一。本次活动,《人性的因素》的译者陈以侃将与大家分享毛姆小说的独特风格。

沈阳│《亮剑》背后的真实历史

时间:3月18日(周日)13:30-16:30

地点:皇姑区牡丹江街10甲213悦读书吧

主讲人:郭俊池

近年来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不断涌现,不久前的电影《战狼2》瞬间点燃了我们大家心中沉寂已久的热血。在2005年,电视剧《亮剑》首次播出,一炮而红,成为播放次数最多且脍炙人口的经典,本期我们共同走进《亮剑》,还原真实历史,看看《亮剑》背后的故事。

    责任编辑:顾明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