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用古琴提问,这部舞台剧还能解读中印文化中的“植物精神”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2018-03-19 09:53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喜马拉雅水源地科学考察、中国古琴、中国鼓、印度西塔尔琴、印度手鼓、印度舞者、中印古代文献、植物的咒语……这些外表上看起来八杆子打不着的元素,融合成一场“中印对话”的舞台剧。

舞台剧融合了印度舞、中印乐器、书法、影像等多种元素。

3月17日,由静安区文化局、静安区文化馆支持,自然力研究院、Chaiti艺术基金会等联合发起并主创的中印跨媒体戏剧《植咒:天竺之华》在上海静安文化馆的静剧场上演。

中国和印度两个文明古国隔喜马拉雅地区而望,两国文化差异巨大但同样厚重。

自然力研究院联合创始人、导演周雷长期从事植物科普工作,此次他选取“植物的咒语”作为主线勾连整个演出。

舞台装置背景为横断山研究会的首席科学家杨勇提供,是他在中印山水神话源头之一的冈底斯山河流的科考影像。随着图片变幻,《山海经》《楚辞》中关于自然神话的文字与印度经典《博伽梵歌》中思考人与自然哲学的文字交替出现。

周雷作为剧作人先期多次考察印度,阅读中国和印度的古典文献,从中国古典《山海经》、印度多种吠陀经典中寻找故事,最终让中国印度的两种乐器以“对话”的形式表达出来,并用印度古典舞形式重新演绎一则在印度家喻户晓的双头鸟故事。古琴提问西塔尔回答,中国“鼓说”印度手鼓“应和”——通过这种特殊的音乐对话,将中印文化中充满自然属性和植物精神的共同要素以“植物咒语”的形态表达出来。

演出以印度西塔尔琴和手鼓“对话”中国鼓和古琴。

“咒语不一定是指宗教用语,它在这个剧作中成为一种持续出现、多重环绕、绕梁不散的袅袅余音,通过这种声音宇宙的营造,观众可以通过沉浸在一种新的语境中重新看待中国和印度两国各自经典,理解文化中植物的重要性和生态特殊性,以及来反思中印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尤其是共享的文化价值。”周雷说。周雷的学科背景是人类学,他除了在自然力研究院担任研究和生态设计工作,还供职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编辑部,专攻植物学领域的科普媒体推广,此次通过音乐、舞蹈、展览的综合形式介绍植物知识,是他继2017年与上海自然博物馆合作《楚辞:植物归来》多媒体剧的第二次尝试。

“最初的创意来源是‘用琴说话’,用音乐念古代文献、印度箴言。”周雷解释。他热衷于开放式的探索,让这场演出成了诸多参与者共同创作的舞台,甚至看起来想要表达得太多。但另一方面,每个参与者和观众,都能从诸多元素中找到击中自己的那一点。

周雷自称对音乐是门外汉,中印典籍中的文字由他选择,如何用音乐表达,却是四位演奏者根据典籍内容自己选择的。最终两种音乐不但成功“对话”,还在结尾以一曲新创古琴曲《春风》实现合奏。

周雷甚至在排练时邀请孩子们观看,他们看不懂《楚辞》和印度典籍,却对乐器和舞蹈兴致勃勃,“让孩子通过这场演出认识古琴,也是教育。”

作为本次活动的中方制作人,来自自然力研究院和上海阅读派文化交流中心的负责人李晶晶告诉记者,本次跨媒体音乐剧是一次跨文化交流活动,也是一次新型文创实验。

来自印度Chaiti艺术基金会的辛哈已经在上海生活多年,他认为此次活动基本由民间机构自我驱动,通过原创的戏剧脚本,导演让不同文化的创作者都可以有自己表达的自由,提供了很好的文化交流和对话情境。

本次除了《植咒》的跨媒体音乐剧演出,主创人员还邀请了一大批与服饰、绘画、手工艺、印刷品、生态环境保护、环保教育有关的中印组织机构代表,在文化馆的中庭广场举办了中印文化体验日,将两个古老文明的对话从一场演出延伸到更大层面。

据介绍,目前《植咒》同名绘本和多语种文创产品也在制作之中。在设计跨国文创活动的同时,主创人员还担纲空间设计师,整体设计和施工了静安区文化馆“蕤造文化共创空间”;参加《植咒》的主创人员为了准备这台剧目,在冈底斯山拍摄生态影片,在印度、巴西等地搜集与植物有关的生态故事。

舞者以印度舞演绎“双头鸟”的故事。

李晶晶将这种多线并进的跨文化文创制作形容问“文创形式三一律”:“戏剧表演有一个三一律原则,说的是一个空间、一个时间、一个故事,我们的文创在多个空间,多个连续时段,创造多个平行跨文化互动叙述,因此在尝试一种新三一律文创模式。”

据上海静安区文化局局长陈宏介绍,静安区不久前按照国际上流行的开放艺术共创社区的概念改造了静安区文化馆,创设了专门为各类文化、环保、公共文化服务、创意设计等民间机构提供免费的公共创意“蕤造空间”。自然力研究院作为静安区文化馆进驻机构,此次联合印度驻上海总领事馆、印度CHAITI艺术基金会、上海音乐学院、横断山研究会创设的这台《植咒》,正是在这种跨媒体、多流程、社区导向、海外文化互动的新型文化创新概念推动下的一次尝试。在陈宏看来,真正激发民间机构的活力,挖掘海派文化精神,让不同国家的新上海人都能表达自我,实现文创中的美美与共,才是真正有活力的文创。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