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对话|上海荣宅艺术首展策展人:艺术能超越孕育它的偶然性

澎湃新闻记者 钱雪儿
2018-03-24 09:32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经过精心修缮的上海“荣宅”迎来首个艺术展览。3月23日,由Prada基金会举办的“罗马1950-1965”艺术展在上海Prada荣宅举行,展览旨在探索二战后罗马蓬勃发展的文化与艺术氛围。半个多世纪前的意大利艺术将在拥有百年历史的上海老宅中进行怎样的演绎?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当天专访了本次展览的策展人、Prada基金会艺术和科学总监杰尔玛诺•切兰特(Germano Celant),他认为,Prada基金会旨在呈现具有历史意义的展览,帮助人们理解不同时代,展览中所展示的某一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如同一个时代的切片,让人们看到,文化在不同的政治背景下生生不息,而艺术能够超越孕育它的偶然性,通过传达有力而富有创造性的信息来证明自己。

修缮后的上海Prada荣宅内景,©Prada 

Prada基金会在意大利设有三个展览空间,包括米兰总部、位于米兰市中心的摄影空间和位于威尼斯王后宫的展馆。基金会创始人缪西娅·普拉达(Miuccia Prada)和帕特里齐奥·贝尔泰利(Patrizio Bertelli)一直关注文艺,他们认为艺术和文化为生活带来了重要贡献。去年秋天,Prada负责对荣宅进行修葺,并且让这座百年老宅重新对外开放。如今,Prada荣宅迎来首个艺术展览“罗马1950-1965”。展览共展出来自13位意大利艺术家的36件作品,这些艺术家都与二战后的意大利文艺界有紧密联系。Prada 基金会总监阿斯特丽德·韦尔特(Astrid Welter)表示,在本次展览上,观众一方面能够通过玻璃柜里的历史照片、原版出版物等重要文献,看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意大利电影在新现实主义兴起背景之下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当时的艺术界,对语言更新的研究盛行将艺术带向抽象的方向,观众能够在展览上看到这一时期两大主要派别——“起源派”和“形式派”的艺术作品,以及其他“游离”于两大派别之间的艺术创作。

“罗马1950-1965”展览现场,图为“起源派”代表艺术家Giuseppe Capogrossi的作品(Installation view of "Roma 1960-1965" Prada Rong Zhai 23 March -27 Mar 2018 Photo: Alessandro Wang ©Fondazione Prada)

“起源派”(Gruppo Origine)艺术家包括Alberto Burri、Giuseppe Capogrossi和Ettore Colla,他们“表达了对严谨、连贯且充满活力的文化氛围的需求”,强烈反对装饰主义,如摒弃固有三维形式;减少色彩运用以达到“最简单却极具深刻表达能力”;重现“图像本源、线性和纯粹的基础性图像”。Burri自1948年以来,便通过在画布上使用不同的工艺,借助自然或人工元素,尝试从材料的磨损、撕裂、孔洞、斑块、霉菌、疤痕和腐蚀中寻找表现灵感。而Ettore Colla则依靠其找寻到的工业废料进行雕塑创作,使得作品富有戏剧性:艺术家从他们的固有形态中剥离出了一些东西,标记为废弃和变质的商品,并将它们重新定义为“人类智慧行为”。通过二维绘画,Giuseppe Capogrossi对手势和标识尝试了非具象化研究调查,与同时期的国际研究产生共鸣。

右边为“起源派”代表人物Alberto Burri的作品,Burri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创造,两幅作品分别用到石头和塑料(I

nstallation view of "Roma 1960-1965" Prada Rong Zhai 23 March -27 Mar 2018 Photo: Alessandro Wang ©Fondazione Prada)

Alberto Burri Rosso plastica (Red Plastic), 1962 © Fondazione Palazzo Albizzini Collezione Burri, Città di Castello – by SIAE 2018

“形式派”(Forma 1)创立于1947年,由一群较年轻的艺术家组成,其中包括Carla Accardi、Antonio Sanfilippo等。他们的艺术视角更多地集中在绘画上,对原始材料的兴趣转淡,他们的艺术核心在于源于一种不受控制姿态的标志,以及通过使用原色和新形式创造新现实但并非代表现实的能力。

Antonio Sanfilippo的作品,他是意大利抽象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Installation view of "Roma 1960-1965" Prada Rong Zhai 23 March -27 Mar 2018 Photo: Alessandro Wang ©Fondazione Prada)
Carla Accardi, Cerchio (Negativo), 1959。Accardi是Sanfilippo的妻子,二者的风格很相近(Installation view of "Roma 1960-1965" Prada Rong Zhai 23 March -27 Mar 2018 Photo: Alessandro Wang ©Fondazione Prada)
Afro Basaldella, Cronaca nera 1951,布面混合(Installation view of "Roma 1960-1965" Prada Rong Zhai 23 March -27 Mar 2018 Photo: Alessandro Wang ©Fondazione Prada)

Prada基金会总监阿斯特丽德·韦尔特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本次展览上的所有作品都来自Prada基金会的收藏,目的是探索意大利艺术革新的重要时期。这一历史时期标志了意大利当代艺术的诞生,而这也是Prada基金会所致力于研究和呈现的主要领域。“将Prada品牌、Prada基金会与此次参展的艺术家们联系在一起的是对于创新和实验的推动,以及挑战习俗的渴望。” 韦尔特告诉记者。

Piero Dorazi作品,他的作品全部致力于形式、色彩和空间的研究Installation view of "Roma 1960-1965" Prada Rong Zhai 23 March -27 Mar 2018 Photo: Alessandro Wang ©Fondazione Prada)

和大多数艺术展不同,“罗马1950-1965”展中的所有绘画作品都悬挂于竹结构之上,对此,韦尔特解释道,由于修葺后的荣宅内墙有大量装饰品,无法将画作悬挂在墙壁上,因此策展人切兰特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系列竹结构,“他从上海建筑中获得了这种灵感。竹子之间有缝隙,这使它看起来不像是一堵厚厚的墙,而是能让人穿过它隐约看到后面的东西。”切兰特则告诉记者,通过这种竹结构,得以让展间内的颜色和内部装饰之间形成柔和而微妙的相互影响,而不是一种“强加”。

展览中到处是用来挂画的竹结构,图为Giulio Turcato的作品,他的绘画明显倾向于色彩和符号的运用Installation view of "Roma 1960-1965" Prada Rong Zhai 23 March -27 Mar 2018 Photo: Alessandro Wang ©Fondazione Prada)

在此次展览涉及的15年间,罗马从战争的废墟中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集美丽与痛苦、沉沦与虔诚、感官享受与辉煌的城市,如Federico Fellini在电影《甜蜜的生活》(La Dolce Vita,1960)所描绘的所有矛盾一样。经历了二战带来的创伤,意大利和世界其他国家及地区在这场冲突遗留下的废墟中找到了原材料,不仅为60年代的经济大热潮打好了基础,亦为重要的艺术运动奠定了基石。

展览中有不少玻璃柜,摆放着1950-1965年间意大利艺术的重要文献 Installation view of "Roma 1960-1965" Prada Rong Zhai 23 March -27 Mar 2018 Photo: Alessandro Wang ©Fondazione Prada)

对话“罗马1950-1965”策展人、Prada基金会艺术和科学总监杰尔玛诺•切兰特(Germano Celant)

澎湃新闻:自Prada基金会成立起,您就担任了基金会的艺术总监。作为艺术史学家和艺术策展人,如何看待您和基金会之间的关系?

杰尔玛诺·切兰特:我和Prada基金会共同展开的艺术文化之旅非常美妙,这得益于我和基金会的成立者缪西娅·普拉达(Miuccia Prada)、帕特里齐奥·贝尔泰利(Patrizio Bertelli)之间富有创造性的对话。我和他们分享策展理念,共同进行科学研究,并且一起探讨对于电影、建筑以及哲学问题的想法,此外,我们还一起讨论由雷姆·库哈斯及OMA事务所设计的“反美术馆”项目。

Nino Franchina雕塑作品《多彩金属片》Installation view of "Roma 1960-1965" Prada Rong Zhai 23 March -27 Mar 2018 Photo: Alessandro Wang ©Fondazione Prada)

澎湃新闻:作为“罗马1950-1965”的策展人,能否介绍一下您的策展思路?荣宅的空间与上海给您策展带来了那些启发?

杰尔玛诺·切兰特:通过观察上海当代建筑中露台和阳台的结构,我对于这些意大利艺术作品与荣宅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渐了解。这些建筑结构往往凭借竹子等传统而轻量的材料得以实现。由于我们无法在荣宅的内墙上悬挂任何艺术品,我们设计了这一系列的“藤条”结构,它们能够用来展示这些来自战后罗马艺术代表人物的作品。

Toti Scialoja的作品,左:Impronte nere,1960,布面油画,沙 右:Il segno nero ,1956,布面坦培拉玛格拉 Installation view of "Roma 1960-1965" Prada Rong Zhai 23 March -27 Mar 2018 Photo: Alessandro Wang ©Fondazione Prada)

澎湃新闻:今年您还策展了米兰Prada基金会的“后现代主义:艺术生活政治 1918-1943”,这两个艺术展之间有什么联系?

杰尔玛诺•切兰特:我的策展目标是跨越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一个特别的时空,并且通过艺术作品,以及目录、照片、书籍等将这一切记录下来。在米兰,展览覆盖的时间范围是1918年至1943年,这段时期虽然以法西斯的肆虐为标志,却同样成功孕育了不少享誉世界的高质量艺术作品。这说明,文化生生不息,有时它同政治独裁妥协,有时它拒绝这样的政权而与之疏远。通过提供一种面向未来的视角,这种艺术能够超越孕育它的偶然性,并且通过其自身传达的强大而富有创造性的信息来证明自己。

MIRKO BASALDELLA Sacerdote ,1967,木头 Installation view of "Roma 1960-1965" Prada Rong Zhai 23 March -27 Mar 2018 Photo: Alessandro Wang ©Fondazione Prada)

澎湃新闻:为什么这次在上海的展览选择了1950-1965这一时期的意大利艺术,而很多中国观众其实对这一时期的意大利艺术并不熟悉?您希望向观众展示什么?或者说告诉他们什么?

杰尔玛诺•切兰特:Prada基金会的态度是呈现有助于人们理解不同时代的展览,这些展览都具有历史意义。至于意大利艺术和中国的联系,我要说的是,诸如Giuseppe Capogrossi、Carla Accardi和Piero Dorazio作品中对于开放而自由的标志的运用,其实都受到西方国家对于东方哲学的传播,而这促进了他们的自我发现以及表达的自由,这与现实主义的表达截然相反。此外,从纺织品到金属,从塑料到颜料,这些基本材料的使用在西方和东方国家都是同样盛行的。从Pino Pascali到Alighiero Boetti,从Giovanni Anselmo到Jannis Kounellis,这些材料对于“贫穷艺术”的艺术家们显然至关重要,他们通过将火和泥土融入艺术创作当中,而丰富了艺术语言。此外,他们还用到岩石、煤炭、刺绣工艺和化学技术。

Ettore Colla,Pigmalione, 1951–1955,铁废料组装 Installation view of "Roma 1960-1965" Prada Rong Zhai 23 March -27 Mar 2018 Photo: Alessandro Wang ©Fondazione Prada)

澎湃新闻:1950年代在意大利历史中应该是举足轻重的。一方面,1950年前意大利经历了二战,尔后又废除了君主制;另一方面,1950年代意大利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如何理解意大利这一时期历史背景对艺术的影响?

杰尔玛诺•切兰特:从艺术上来说,1950年到1965年之间罗马实现的主要目标是抵制了当时来自德国和苏联的现实主义。回归抽象主义的意图推动了这场艺术浪潮,最终带来了一种极端的“无形”艺术的创造,表达了一种极端的个人主义,在这种艺术思想下,人(或者说艺术家)通过自由的手势和行动来表达自我,而不受任何意识形态的束缚。这种艺术体现了情感和肉体上的冲动,于是,作品的表面得以显露艺术家的痕迹,你在Toti Scialoja、Giulio Turcato和Gastone Novelli等人的作品中能够看到这一点。由此,在绘制的标志和创作它的手势之间,便形成了一种肉体的关系。在这里,最重要的是线条、纤维、滴落物等的意义,它们表达了一种“反形状”的态度,即反对由社会和外在世界所施加的任何外部规则。

Ettore Colla, Giocoliere n. 3, 1967–1968,铁Installation view of "Roma 1960-1965" Prada Rong Zhai 23 March -27 Mar 2018 Photo: Alessandro Wang ©Fondazione Prada)

澎湃新闻:荣宅是上海的百年老宅,新修的荣宅本身也像是一件艺术品。因此,展览有点像是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之间的对话,对此您怎么看?

杰尔玛诺•切兰特:由于无法在墙上悬挂任何作品,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由竹子做成的结构,它们能够支撑这些二战以后罗马视觉艺术代表人物的画作。这样一来,我们得以让展间内的颜色和内部装饰之间形成柔和而微妙的相互影响,而不是一种“强加”。为了尊重展览地的建筑,我们所选择的作品主要都关注物质性(比如Alberto Burri和Ettore Colla的作品),这些物质包括粗麻袋和铁,由此形成文化之间的一种基本的“合成”。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