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央媒:国企降杠杆总体成效低于预期,要坚持将其作为重中之重

吴琦/经济参考报
2018-04-03 08:06
金改实验室 >
字号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3月29日发布的2017年中国去杠杆进程报告显示,包括居民、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实体经济杠杆率由2016年的239.7%上升到242.1%,其中,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由2016年的158.2%回落至156.9%。

2017年我国总杠杆率上升主要归因于居民杠杆率攀升,但国有企业杠杆率依然是当前我国最突出的债务问题和去杠杆工作的重点领域。从国企债务总量看,财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1-2月,国有企业负债总额已超过106万亿元,同比增长9.3%。从国企杠杆率水平及占比看,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国企资产负债率为65.7%,较上一年下降0.4个百分点;国企债务占全部非金融企业部门62%,较2016年增加3个百分点。

近年来,国有企业降杠杆工作积极稳妥推进,但总体成效仍低于预期,一些内生性、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一是国有企业同时肩负税收、就业、投资等职能,在去杠杆过程中,易于受地方政府部门的干预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压力。二是部分国有企业集中在钢铁、煤炭、电力等行业,在这些行业中,去杠杆又与去产能、补短板等任务相交织,进一步加大了企业去杠杆的压力。三是去杠杆的关键点之一在于国有资产处置,如果缺乏规划或者有效手段,可能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比如,国有企业实施市场化债转股会稀释国有资本的股权,可能会出现变相侵吞国有资产的现象。此外,一些创新的债务重组方式,比如资产证券化、市场化债券股等,在实施过程中受政策法规不明确、中介服务不完善等因素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企债务重组的进程和效果。

坚持将国企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是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战略部署,也是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必然要求。今年1-2月,国有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5.3%,这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同时也给国企进一步降杠杆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时间窗口。

未来国企降杠杆需遵循“严格控制增量、有序化解存量”的原则:一方面,以强化资本管理为准绳,严格控制增量债务,推动国有企业形成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按照2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要求,建立国企资产负债约束机制。加快建立国企资本约束机制,通过严格的财务制度和资本金约束,合理确定业务发展规模和速度,推动国有企业聚焦主业、做强主业,退出缺乏竞争优势的非主业领域及产业低端环节;加快建立国企资本补充机制,支持企业通过财政资金、民间资本、国外资本等多渠道、多元化补充资本,确保企业资本充足率保持在稳定合理的水平;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源上市,稳步提高国企资产证券化率,持续优化融资结构。

另一方面,以优化债务结构为主线,有序化解存量债务,推动国有企业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率。

将去杠杆与去产能、去库存相结合,与结构调整、需求管理相适应,通过市场化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盘活国有资本存量,积极稳妥推进企业债务重组,推动企业脱困发展和转型升级。今年1月,发改委、央行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实施中有关具体政策问题的通知》,根据前期债转股出现的问题,对债转股的企业类型、债权类型、资金来源等进行扩容,下一步可推动更多负债率较高、产品有市场、有竞争能力的国有企业实施债转股。为切实提升债转股实施效果,需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规范好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行为,防止过度干预和过度保护;二是加强对参与债转股的企业筛查,以及企业转股后运营管理的监督,促进企业提高生产运营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防范企业道德风险;三是通过公正公开的市场化手段确定债转股价格和条件,依法加强监管,保障国有资产权益。

同时,通过兼并重组、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一是国有企业兼并重组,应从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出发,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横向整合、纵向调整、创新合作等方式,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产业间的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打造产业协同优势,推动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转移;二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应着力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制度和治理结构,切实保护各类出资人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各类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的积极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从管企业向管资产、管资本转变,赋予国有企业更多经营自主权,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充分激发国有企业的动力和活力。(原题为《坚持将国企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

    责任编辑:郑景昕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