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国美术馆优秀项目评选,中华艺术宫等3家美术馆展览获优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2018-04-21 07:42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2018年4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7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项目评选结果,共评出优秀展览项目7个、优秀公共教育项目9个、优秀展览提名项目25个、优秀公共教育提名项目12个。上海获优秀展览项目分别是中华艺术宫“容量与张力——2017上海国际版画展”、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孤帆一片日边来——吴湖帆文献展”、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透明的声音”。

中华艺术宫“容量与张力——2017上海国际版画展”展览作品《在转变中发现》

在七个优秀展览项目上海占得三席,凸显了近几年,上海的美术馆事业进入跨越式发展时期,已成为承载城市精神的文化阵地。据统计,2012年以来,上海市美术馆数量从34家上升到78家,走进美术馆已成为当下人民群众的主要文化活动之一,上海也逐渐成为全国美术馆事业发展的城市样本。

目前获奖展览虽已结束,“澎湃新闻·艺术评论” (www.thepaper.cn)梳理这些展览,让错过展览的读者通过阅读走进这些优秀展览:

2017上海国际版画展:以“容量与张力”,呈现其发展与转型

“上海国际版画展”是上海的一个品牌展览,相较前几届以 “观城”、“阅人”等关注人文社会等外部主题,此次以“容量与张力”为命题,转向关注版画本体特质在当代语境下的发展和转型。策展人卢治平向“澎湃新闻·艺术评论”表示,“此次展览呈现了多种创新的形式,创新离不开传承的,两者不可割裂,以古老的制作方式,加之新的手段和观念,就会有‘新’的作品呈现。”

展厅入口的作品《东方颜貌》

走入展厅,映入眼帘的一幅《东方颜貌》具有十足的中国特色。该作品是一组源自中国民间木版年画的集体作业,在形象色彩和制作技法上,都与所描绘的源头相似乃至相同,但对作品尺幅和展陈方式进行了改变,因而传达出一种朴素而热烈的民间审美力量。除此之外,从中国传统形式和观念出发的作品也不在少数。但深入展厅,新的版画面貌不断呈现,版画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的态势一览无遗。

中华艺术宫“容量与张力——2017上海国际版画展”展览作品《天工开物》(局部,一件带有传统中国元素的作品)

展览中版画的新技术和老方法共存共荣,实验创新与传承积淀并行并重,艺术家在自己的装置、影像等创作中,直接或间接地引用版画的各种要素,形成版画拓展其定义和边界的“张力”。

展览最后一件展品是名为《你好上海》的互动项目。在此每位观者都可以以最简单的方式(选择所喜欢的图文印章、或者自己的指纹掌印)尝试版画创作的快乐,并在“你好!上海(Hi Shanghai)”的图版上或展览的宣传品上留下自己的印记。从艺术家到参观者的转化,也暗合了版画艺术“容量与张力”的主题。

策展人卢治平参与《你好上海》作品互动

吴湖帆文献展:首次披露其购《剩山图》之喜与离世之悲

吴湖帆作为一代书画与鉴藏大家,虽有大量日记、诗词、题跋、著录传世,但真正能够体现其生平细节之史料仍少之又少。上海油雕院美术馆的“孤帆一片日边来——吴湖帆文献展”以其各个时期的作品、文献、实物、照片、史料等200余件勾勒出一个立体、全面的吴湖帆。其中吴湖帆与张充仁的交往成为此次文献展的缘起,而吴湖帆辞世的情状也在此次展览中首次披露。

展览现场嵩山路88号建筑模型

在鉴赏收藏上,吴湖帆被称为“一只眼”,他与《富春山居图》的关系在此次文献展中的得到了梳理:

1934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就征集择选文物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专门成立筹委会。41岁的吴湖帆以上海博物馆筹备委员会及董事身份受故宫邀请,前往北京鉴定文物。其中被乾隆皇帝大加赞赏的《富春山居图》(子明本)被吴湖帆认为伪本,而《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为黄公望真迹。并在《古今半月刊》上发表《元黄大痴(富春山居图卷)烬余本》一文中以:“真本大气磅礴,神采奕奕,而伪本则笔墨粗犷,无论神韵,且纸为染色,绝少古趣”做了阐述。

4年之后(1938年10月26日),吴湖帆从汲古阁曹友庆的《宋元明大冊》中发现黄公望的《剩山图》卷,他难掩喜悦之情,在写给陈子清的一封信中说:“邹虎臣云:‘画中大痴乃书中右军也,大痴《富春山居图》乃右军之《兰亭》也。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只要此数语,已足以自豪矣。虽老庞(庞莱臣)亦奈我不了了。”最终,这卷黄公望《剩山图》(卷)由沙孟海委托谢稚柳在1957年从吴湖帆手中购入浙江省博物馆。吴湖帆文献中展出了这封信件。

购得《剩山图》后,吴湖帆写给陈子清的信(首次展出)

在此次展览中,有一张照片在此前油雕院举行的“张充仁文献展”中出现过,这张照片于1946年12月摄于黄山画社,照片中人的是包括了颜文樑、吴湖帆、张大千、张充仁、郑午昌等。有意思的是,此图中画西画的一律装束西装领带,而画中国画的吴湖帆、张大千、郑午昌则依旧着长衫,保持中国文人的儒雅气质。这张照片也显示出1940年代,画家之间的交往和艺术的融合与坚守。上海油雕院院长肖谷介绍,“此次吴湖帆文献展也缘起于这张照片。在中国画发生裂变转型、吴湖帆依然钟情于中国艺术特有的情韵、境界和格调,依然信奉传统经典文化所孕育的强大精神力量。”

1946年12月摄于黄山画社(左起:颜文樑、汪亚尘、许士骐、吴湖帆、张大千、张充仁、郑午昌)

透明的声音:开启一场听觉的唤醒

从传统展览的对于架上作品的欣赏到当代美术馆VR式的沉浸体验,美术馆往往在视觉上呈现出多样性。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的“透明的声音”则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声音之上,通过展览图片观众看到的只是所见的部分,而那些“透明的声音”必须通过自己的耳朵才能真正体会。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各种声音不自觉进入我们的耳朵,这让我们的耳朵渐渐变得不敏感,或者说在日常城市生活中,我们很少处于聆听状态,而这场展览以雕塑、装置、图像、编程等形式,开启的是一场听觉的唤醒。

在全然的黑暗中由一束红光引领听水滴的声音,在微缩人像中感受水蒸气凝结成冰的声音,在满地破损的日光灯管中感受破碎声音,用数字技术自己制作声音……在众多的作品中法国艺术家德尼·凡桑的作品《此时此地》完美地体现了“透明”的概念。作品由玻璃片做成,大多数的玻璃片都可以像薄膜一样对声音做出反应,人们可以靠近这些玻璃片,去听它们所反射的声音。同时,这些玻璃片上写有乐谱,形成可以听见的乐谱。所有的玻璃片加上金箔上的乐谱合起来更增加了透明感和音乐感。

此时此地,德尼·凡桑,声音装置,尺寸可变,2000 - 2012

作为民营美术馆的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由世博会法国馆改建而来,其展览空间是一个逐渐上升的坡道空间,这对展览的空间的运用、节奏感、亮暗、大小之间安排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也因为空间所限,作品之间的声音会互相影响,从而使观众需要确认来自作品的声音,在声音的引导下,唤醒聆听和想象的世界。

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甘智漪谈到 “透明的声音”说:“这个展览有35位全球艺术家参加,要跟35个艺术家沟通,有时差,有讲法语的,有讲英语的。美术馆的青年策展人直接跟国际顶级的艺术家对话、跟策展人对接,美术馆团体也在其中迅速成长。

《透明的声音》展览作品

公共教育,在美术馆里上“美术课” 

此外,中华艺术宫“文教结合,走进美术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制造:那些年的美术电影”,以及上海梅尔尼科夫美术馆的“走近艺术大师”美术馆教育平台获得优秀公共教育项目。

中华艺术宫一直把公共教育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曾说:“美术馆的第一社会职能是教育,是没有围墙的美院,让美照进人心。”此次中华艺术宫获优秀奖的“文教结合,走进美术馆”是2014年开始,中华艺术宫与逸夫职校(原华山美校)共同推出的,双方在不断摸索和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华艺术宫教育部主任朱刚介绍说:“最初我们希望中等美术专业的学生能走进美术馆上专业课,抱着这个初衷每一年我们有不断的深入和拓展。现在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也能够进到艺术宫来上课,据我所知,在中华艺术宫之前,其他场馆都很少有尝试的。我们不能把美术教育局限于教美术技巧,而是要变成大文化传播。手机读图的时代,希望公众走进美术馆、在真正的艺术作品面前感受美。”

经过4年的探索,目前固定下了30多门经典课程。这些课程并不只针对美术生,语文课、旅游专业课、新闻编导、建筑等都在中华艺术宫陈列的艺术作品中找到课程的契合点。负责该项目的逸夫职校专业主任许彦杰认为,“‘走进美术馆’并非一个观念的普及,而是对艺术主题的研究性课程。”此前该项目获得了“上海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的殊荣,目前也接受社会学生的报名,把美术教育拓展到文化教育的各个层面,双方也都牵头联系学校和其他艺术场馆,将“馆校结合”的教育理念传播开去,惠及更多的公众。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制造:那些年的美术电影”活动现场严定宪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作为公众平等参与的集跨界互动、研讨交流、知识生产等为一体的开放平台,通过当代艺术与公众、公众与美术馆、美术馆与更多艺术门类形成有效链接,催化更好的教育生态发展。

此次他们获得优秀公共教育项目的是自2016年启动的“上海制造:那些年的美术电影”项目,继《万航渡路,梦开始的地方》、《葫芦娃诞生的台前幕后》、《漫步好时光——手绘动画昔与今》、《我的动画音乐创作》、《偶与动画——中国美术电影经典》等系列讲座在社会和公众引发的广泛关注,2017年以来继续邀请严定宪、林文肖、纪可梅(法)、冯健男、白伟民、常光希、贡建英等美影厂老法师与国外研究者来到美术馆,相继进行了《横空出世的经典》、《非凡匠心 绘制童心》、《半个世纪的“美影”情结》、《相遇九色鹿》、《魔术师还是艺术家》、《四十余载磨利刃》、《一辈子的坚持——特伟与中国动画》系列讲座,传达着几代美影人“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专业精神, 秉持对中国动画事业的热忱,共同铸就中国动画学派。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也以“上海制造”为基点,激活城市创造力,更营造讨论和反思的场域,探讨中国动画的传统与创新。

1981年春,应日本动画家协会邀请访问日本,在东京严定宪和手冢治虫会长合作此画后合影

项目负责人黄蓓蓉说:“参加活动的公众年龄跨度比想象的大得多,更有做相关学科研究的学者场场报到,为的是和老先生们面对面的探讨学术问题,每一场活动的策划与执行既完成了一次集体记忆的追寻也同时为未来艺术家或创作者的工作实践提供参考依据,这一系列的持续进行将愈趋完整地梳理早期中国美术电影的发展史及国际交流状况,亦对其他美术馆尚未触及的领域提示以微知著、触类旁通的学术立场。”

创作《九色鹿》期间冯健男在莫高窟临摹大量的壁画

除了上海外,优秀展览项目还包括中国美术馆《美在生活——全国写生艺术展》、北京画院美术馆《光影岿然——沙飞的艺术·理念·行动》、庞薰琹美术馆、常熟美术馆《如此设计——中国现代设计之父:庞薰琹》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心智地图的异像——马库斯·吕佩尔茨在中国”和“俯仰天地——周韶华”双个展》。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