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妈妈来信| 孩子们学戏剧,到底是在学什么

少愚
2018-04-26 10:47
来源:澎湃新闻
亲子学堂 >
字号

编者按:未来需要什么人才?也许在十年后,情感表达、团结协作、创意创新的能力会成为中小学生的竞争力。当单纯的学科教育,已不能满足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时,家长还能做哪些努力?下面是一位妈妈来信述说孩子学戏剧的那些事,或许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每周六下午,“米儿戏剧课堂”都会在田子坊内的一间宽大洁净的教室里准时开始,这是全国戏剧教育名师、上海市学生影视剧团创始人何莹老师,在经历了人生低谷之后的再次出发,是在走出体制之后,对戏剧教育的另一种探索。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的女儿潇潇也加入了米儿戏剧课堂,我也因此与何莹老师有了很多交流,并对戏剧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孩子想象力的“大门”在十岁后就会慢慢关闭,家长能做的就是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保护好孩子的想象力。而戏剧教育,正是打开孩子想象力的钥匙。

孩子想象力的“大门“”在十岁后就会慢慢关闭,家长能做的就是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保护好孩子的想象力。而戏剧教育,正是打开孩子想象力的钥匙。
如果你有一个瓶子

“如果我有一只瓶子,那该多好,我是说,如果我有一只什么都能装的玻璃瓶子,那该多好!我会装进什么呢?”何老师提出问题,伴随着天籁般童声合唱的背景音乐,十几个8到10岁的孩子们陷入了遐想。他们坐在地板上,蜷缩起自己的小身体,想象着自己是一只瓶子。

孩子们坐在地板上,卷缩起自己的小身体,想象着自己是一只瓶子。

一个孩子说:“如果我有一个瓶子,我会把宇宙能量装进我的瓶子,我感觉自己飞上了天,看到了我们的戏剧课堂!”

一个孩子说:“如果我有一个瓶子,我的瓶子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猫,我可以随时拿出来跟猫咪一起玩。”

一个孩子说:“如果我有一个瓶子,我的瓶子里装着一个跑车模型,我一摸它就会变大,我骑着跑车钻进电影里去,和其他的超级英雄一起拯救世界!”

一个孩子说:“如果我有一个瓶子,我会装满金色的能量,是我开心快乐的能量。”

一个孩子说:“如果我有一个瓶子,我打开瓶子,一片片羽毛就飘进我的瓶子里,有时我不开心的时候,我一打开瓶子,羽毛就围着我转,当我摸到它们的时候,我的不开心就消失不见了。”

一个孩子说:“如果我有一个瓶子,我会把最好的朋友装进里面,我随时可以跟她玩!”说着说着,这个孩子竟然哽咽了……

女儿潇潇说:“如果我有一个瓶子,我会给里面装满音乐,这样我高兴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听音乐、跳舞了。”

“其实,孩子们说的是他们的潜意识,都是他们内心渴望又缺失的东西。我们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通过一些方法让孩子们打开自己,释放自己,了解自己。”何莹老师说。

创作自己的故事

下一节课,瓶子的故事还在继续,只不过,这次加上了飘飞的丝巾和塑料袋作为道具。在激昂的音乐声中,孩子们手中的纱巾上下翻飞,仿佛狂风巨浪呼啸来。“停!”老师一声令下,孩子们立即像雕塑一般停下,有的躺着、有的坐着、有的单脚站着,每个人保持着自己瞬间的动作。这时,音乐渐缓,老师拿起瓶子站在教室中间的一个凳子上,她打开了瓶盖,孩子们手中的丝巾随音乐飘落,转而换上了轻飘飘的塑料袋,把它们抛向天空。这一只只飘飞着的形状姿态各异哪里是塑料袋啊,他们都变成了孩子们想象中的各种东西,这些灵动的精灵伴着和煦的风儿吹来。

在何老师的启发下,小朋友的故事有了新的发展。潇潇说,“有一天,我打开了瓶子,音乐飞出来了,突然,一只大肥猫跑过来,把音乐叼走了,旁边的小猫惊叫着,‘大肥猫把音乐叼走了,世界再也没有音乐了’!”

“世界没有音乐了怎么办?”何老师启发道,潇潇说,“小动物们要去打败大肥猫,把音乐找回来!”

潇潇认真地写下第一篇戏剧笔记
何老师让孩子们两两组合,自己寻找搭档一起创造一个新的故事。故事中一定要遇到一个困难,然后想办法去解决它。可以把塑料袋和百变的丝巾用在故事里,它们可以渲染环境,也可以是道具。

潇潇找到了一个小朋友做搭档,这个小朋友的瓶子里,装着一只毛毛虫。“毛毛虫与猫咪,我最喜欢的,多可爱的组合呀!”潇潇说。天知道,他们的故事将怎样发展呢?

课后,何老师还让孩子们准备一个小本子,把自己创作的戏剧故事写进戏剧手册里,文字或者绘画,或者各种各样,都可以,因为这是属于孩子自己独一无二的戏剧绘本!

对于本来就喜欢画画的潇潇来说,这个主意太棒了!她认认真真地写下了第一篇戏剧笔记,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并配上了漫画。她自豪地说,“音乐和猫咪,都是我最喜欢的,老师说,这是一个很棒的故事!”

解放孩子的天性

何老师的戏剧课堂,就是这样天马行空。在这里,孩子们时而动若脱兔,时而静若处子,放得开,也要收得住。何老师用她的人格魅力,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凝聚真、善、美的空间。

这里,不同于成人戏剧教育式的分科教学,每节课只训练一个技巧,下一节课训练另一个技巧;而是设計一个场景,让孩子去感知自己的身体和情緒、感知他人、感知世界等。它不同于以应试为导向的戏剧教育,而是让孩子们享受戏剧表演。它每期有一个总的方向,会根据孩子的成长进度而调整課程內容。它是一个个人表演和与人合作的舞台,让孩子从小舞台到大舞台,从戏剧舞台中体会人生舞台。

在何莹老师看来,“其实,戏剧是每一个人一生中最先体验的一种艺术形态,幼儿就开始模仿大人,扮家家、打仗游戏等,这种天性被不断鼓励,慢慢就发展成戏剧。但大部分人随着越来越社会化,天性的大门被关闭了,表演的第一个训练就是解放天性。可我们的天性是被什么压住了呢?解开哪把锁?如何打开?怎么解放?因此解放天性不是做厚脸皮,撒泼打滚,而是往内走,去了解自己。孩子们的天性正在慢慢被关闭的过程中,我们要赶紧保护好他们的天性,把戏剧还给孩子们!”

潇潇,就是那种天马行空的孩子,用何老师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没有被污染的孩子”。她从小就喜欢模仿,看到电影《霸王别姬》,她就要模仿一段京剧身段,看到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录影带,就要模仿摇滚巨星。所以,她特别喜欢何老师的戏剧课堂,“因为这里很自由,很有趣,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编故事、表演故事!”潇潇说。

一次他们排了一个小品《凳子上的钉子》,场景是这样的,教室里的凳子上有一个钉子,四个性格不同的同学被扎了屁股之后,有不同的反应。第一个出场的是一个胆小鬼,第二个出场的是个大大咧咧的男孩,第三个出场的是个娇滴滴的小女生,第四个出场的是个书呆子。潇潇饰演的就是胆小鬼,在被钉子扎了以后,她偷偷摸摸地把凳子换到了别人的位置。平时活泼开朗的潇潇,在这个情境中,去体会角色的心理,把胆小鬼演得活灵活现。

孩子们在排小品《凳子上的钉子》

在戏中学做人

“戏剧具有教育功能、审美功能、认知功能、疗愈等功能,可以说是一个全人的教育。”何老师说,“戏剧是对生活的模仿,在保护的范围内,可以让你体验不同的人生,体验不同的情绪,你可以去体验一段浪漫的爱情、一次神奇的邂逅或是一场正义的决斗,去关注他人,了解他人和扮演他人,生活中不都是快乐和美好,不可能不让孩子去触碰生活中的裂缝,看到世界不完美的一面,也会在假定的情境中去设计挑战,让孩子们面对困难,经历艰难,明白什么是恐惧、痛苦、悲伤、勇气、爱和坚强,这是一种情感教育。戏剧里的一切都是假定的,但我们释放的情感都是是真实的。”

何老师认为,戏剧教育的核心,是对人格的培养。要用心去演戏,在戏中学做人。她的戏剧教育,不仅培养了胡歌等许多优秀的专业表演者,还让很多学生,通过戏剧找到自信,发现了自己,成全了自己。

我观察到,戏剧情节虽然是假设的,但表演的细节的确是反映了一个孩子的素养,比如一个孩子表演回家后做什么,如果生活中这个孩子就是以自我为中心,那他就削了苹果自己吃了,不会想到给爸爸妈妈一份的。如果这个孩子撒欢收不回来,多半是家庭环境太宽松、没规矩。而如果这个孩子处处谨小慎微,想象力贫乏,则是家庭环境过于严谨苛刻。

戏剧教育的核心,是对人格的培养。

回到当下,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孩子奔波于学校和补习班之间,终日在题海中鏖战,家长则焦虑不堪。当知识把孩子填满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已经没有时间和空间来发展自己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和创造力正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应该思考的是,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正如何莹老师说的,未来是人工智能的时代,智力能解决的问题,以后人工智能机器人都可以解决。而戏剧研究的是人的情感,人有灵性,这些是人工智能不能模仿的。艺术是人类通往天堂的阶梯,创造力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10年后,现在的中小学生,情感表达、与人沟通合作、创意创新的能力是她们未来的竞争力。所以在新时代,戏剧教育突显魅力无限!在这个小小凝聚真善美的空间里,孩子们获得的,将是无法量化的东西----成长。

    责任编辑:蔡木兰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