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李干杰:去年PM2.5降6.5%,但臭氧超标问题日益显现

澎湃新闻记者 林平 刁凡超
2018-04-26 09:21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4月25日,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受国务院委托,就2017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

李干杰介绍,过去一年,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土壤环境风险有所遏制,生态系统格局总体稳定,核与辐射安全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生态环境质量的积极变化。

去年京津冀、长三角区域PM2.5浓度同比分别下降9.9%、4.3%,珠三角区域PM2.5浓度连续三年达标。此外《大气十条》也圆满收官。

李干杰指出,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生态环境保护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空气质量超标的约占71%,部分流域水污染仍然较重。产业结构偏重,产业布局不合理,煤炭消费比例偏高,散煤用量大,深层次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因此,还需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付出更多艰苦卓绝的努力。

全年PM2.5浓度同比下降6.5%

大气环境方面,李干杰介绍,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99个城市达标,占29.3%;全年优良天数比例7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2.5%;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43微克/立方米,超标22.9%;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75微克/立方米,超标7.1%;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一氧化碳(CO)年均浓度均达标。

与全年相比,PM2.5、PM10、SO2等主要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达标城市数同比增加12个,全年PM2.5浓度同比下降6.5%。

重点区域方面,京津冀、长三角区域PM2.5浓度同比分别下降9.9%、4.3%,珠三角区域PM2.5浓度连续三年达标。但李干杰指出,河北、山西、天津、河南、山东5省(市)优良天数比例仍不到60%,汾渭平原优良天数比例逐年下降,仍需加大治理力度。

此外,臭氧超标问题日益显现。在颗粒物浓度逐年下降的同时,全国O3浓度同比上升了8.0%,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汾渭平原等升幅较大,成为下一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淮河、黄河、珠江流域Ⅰ-Ⅲ类水体比例下降

水环境方面,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Ⅰ-Ⅲ类水体比例67.9%,劣Ⅴ类水体比例8.3%。开展监测的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监测断面(点位)中,平均达标率90.5%,其中,地表水型水源地达标率93.7%,地下水型水源地达标率85.1%。

与去年相比,Ⅰ-Ⅲ类水体比例略有提升,松花江、辽河、长江、海河流域同比上升,淮河、黄河、珠江流域下降。劣Ⅴ类水体比例同比减少0.3个百分点,海河、松花江、长江流域改善明显,淮河、珠江流域基本持平,辽河、黄河流域有所反弹。总磷成为影响地表水水质的首要污染物,赣江、饶河、信江等个别流域的总磷浓度同比呈上升趋势。开展监测的112个重点湖库中,总磷仍为首要污染物。

土壤环境方面,李干杰指出,土壤环境风险有所遏制,局部地区不容乐观。部分重有色金属矿区及周边耕地土壤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化肥、农药、农膜等使用量仍处在较高水平,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长江经济带化工污染整治等腾退地块的环境风险管控压力较大,土壤污染防治任务艰巨。

2100个黑臭水体已开工整治1980个

李干杰还介绍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的进展情况。

其中《大气十条》圆满收官: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60%左右、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黄标车淘汰基本完成、重点行业开展挥发性有机物削减、重点地区重污染天气应对实现统一联防联控。

《水十条》正深入实施:全国2100个黑臭水体已开工整治1980个,基本完成全国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地面沉降控制区范围划定。

《土十条》正在组织实施:发布了实施农用地、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启动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通过印发实施《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开展打击进口废物加工利用行业环境违法行为和固体废物集散地专项整治行动,实现限制类固体废物全年进口量同比下降1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行动:1100多人被追责

李干杰还介绍了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情况。环境部去年开展“绿盾201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调查处理2.08万个问题,1100多人受到追责问责。

国务院批准新建1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陆域面积占全国陆域总面积达14.9%。完成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宁夏等15个省(区、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荒漠化及石漠化综合治理、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完成造林面积736.2万公顷,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近20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新增5.56万平方公里。着力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环境,落实禁牧面积12亿亩,草畜平衡面积26亿亩。开展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实施“蓝色海湾”“生态岛礁”等重大生态修复项目。

今年要打好长江保护修复等重大战役

李干杰指出,今年要按照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明确目标任务,到2020年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要打几场标志性的重大战役,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确保3年时间明显见效。

要坚持源头防治,调整“四个结构”,做到“四减四增”;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过剩和落后产业,增加新的增长动能;二是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使用;三是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四是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

李干杰指出,2018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到79%,全国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2%,地表水达到或好于栿类水体比例提高到68.4%,劣桋类水体比例下降到7.3%,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下降2%、2%、3%、3%。

    责任编辑:朱远祥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