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师者|康向阳:不只需要“中国芯”,也要有“中国木”

澎湃新闻记者 廖瑾
2018-04-27 08:02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康向阳在苗圃调查新选育出的三倍体杜仲。 受访者供图

跟树木打交道了30余载,康向阳和北京大小街道的白杨混成了“老交情”。

作为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每当四月的杨絮柳絮如期而至时,媒体总会找到他谈解决的办法。

说不如做,康向阳领导课题组选育出的“北林雄株1号”、“北林雄株2号”成为治理京城飞絮的最佳替换品种。它们不仅不飞絮,还是三倍体,生长迅速,早出圃、早成材,且材质优良,将有助于解决中国50%的木材依靠外国进口的困境。这两个品种目前己在北京、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繁殖推广,预计明年北京也将有大苖上市用于飞絮治理。

4月24日,康向阳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育种需要决心和耐心,光是‘北林雄株1号’‘北林雄株2号’就耗费了团队22年的时间,但比起育种辛劳,作为教书30载的教师,站在北京林业大学的讲台上,他感叹更多的是育人这项浩大的工程,“现在的学生眼前可关注的太多了,却大多少了人生大目标""获取知识的途径多了,但是对知识的热情却比以前差了”。

人生要有家国情怀

“热爱是人生最好的导师,学生考硕士博士,进校前我都会跟他们讲,希望你是因热爱而选择,并能为这份热爱倾心尽力。”在康向阳看来,热爱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与胸中远大的目标和家国情怀紧密相连。

“你必须要有一个大目标,才有动力去做更大的事,如果只满足于个人生存,这种小目标容易使人失去动力,遇到困难就会退缩,最终一事无成。”他担忧,当代社会处处充满诱惑,青年学生们变得现实。

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社会和人都与现在大不相同。康向阳感慨:“那时候国家刚开始改革开放,大家对未来充满憧憬,国家需要什么,大多数的人都会义无反顾地去做什么。”

作为这群“义无反顾”的人之一,1982年,康向阳在考上大学选择专业时目标清晰:自己要用科学的利器让国家更的富强,或是要用最廉价的手段向自然索取,或是让最廉价的变得更有价值。

19岁激情澎湃的他当时相中三个专业:太阳能利用、生物技术以及沙漠治理。康向阳告诉记者,太阳能用之不尽,生物技术能更高效解决国家粮食短缺问题,而沙漠治理更是能实现自己让“濯濯童山披上绿装,不毛之地长出庄稼”的梦想。

人生价值优先,行业是否热门则被置于了次要位置。最终,康向阳走进了内蒙古林学院,成了沙漠治理专业的一名学生,但本科毕业后接受组织安排,转专业开始从事林木遗传育种工作。后来他又辗转到北林攻读研究生,留校任教,开启了数十年的育种育人的科研和教学生涯。

不同于IT、金融等热门专业,总是跟随流行和趋势。育种人则要一辈子和树木、土地打交道,回报周期漫长,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育种工作如同爬山,上高山,下低壑,年复一年,才能换来一条条染色体的增多,一次次授粉加倍的成功,一颗颗种子的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技术突破引来外国学者学习

康向阳与弟子王君合著的《杨树多倍体诱导技术研究》一书记录了他的团队研究多倍体的心路历程。其中前言里写道:我们选择林木多倍体育种这座“高山”,并努力从促进理论与技术结合的角度出发探寻前进的道路……有多少次“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沮丧与茫然,就有多少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振奋与欣喜。

曾经,他所在实验室条件极度贫乏,甚至连一个带100倍油镜的显微镜也没有,康向阳一次次求同学带自己趁着夜晚"借用"另一个院系实验室的显微镜,天亮前收拾好“案发现场”紧急“逃离”。也曾经冒险进出钴源室,利用伽玛射线开展花粉辐射试验……虽然在做多倍体诱导时,有使用90%的二倍性花粉授粉杂交,最多也仅得到千分之一三倍体得率等一次次的失望和落差,却也有解决白杨花粉染色体加倍技术,带领学生攻克杨树雌配子染色体加倍系列技术,以及在世界上首次通过人工诱导配子染色体加倍获得桉树、杜仲、橡胶树多倍体的兴奋与喜悦。他欣喜,自已从事了一个永远充满挑战和新鲜感的职业。

据康向阳介绍,目前杨树染色体加倍技术已经日臻成熟,三倍体诱导率高达40%-60%,并已成功实现向其他植物拓展。技术的突破引来了美国、德国、巴西、澳大利亚、智利、越南等许多国内外学者来校交流学习。

育种与育人

树木染色体加倍有多种效能。康向阳说,其一如三倍体杨树、桉树,其营养生长更旺盛,在同样的土地可更快地生产更多的木材,固定更多的二氧化碳,缓解中国木材短缺,“看别人脸色”的境遇;其二如三倍体杜仲树、橡胶树,可相对生产更多的㬵以及药物原料,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根据《中国林业产业》2017年05期报道,2016年我国木材消费总量约60941万立方米,同时,2016年是我国近几年来进口木材最多的一年,进口木材及制品折原木材积27726.4万立方米。随着天然林禁伐令实施和森林工业的发展,中国或将对进口木材更加依赖。

康向阳表示,跟近期美国挑起的贸易摩擦,引发的人们对“中国芯”的关注一样,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中国还需要生产更多更好的“中国木”,以减轻国家约50%木材及相关产品依靠进口的压力。

如今,年过半百的康向阳仍同样饱怀学生时代的热忱,“求实求新,育种育人”,带领学科以及自己的一群学生在材用、胶用、药用、果用等林木育种方面下功夫。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林木育种行列,他不厌其烦地与学生们谈理想,谈国家责任和社会担当。令人高兴的是,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愿意加入到林木育种行列。

教了三十多年书,康向阳也看到了不少青年学生因囿于小目标而走了弯路,耽搁了韶华。有的学生到了大三仍不知道自己未来干什么,甚至到了研究生毕业才想到要换专业。“在选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否则既浪费了国家的资源,也耽搁了自己。”康向阳发出告诫。

当今我国正处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教育具有更重的使命。康向阳认为,应通过废除重点中学制度等途径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同时加强青少年的国家和民族责任感教育,引导青少年勇于担当,为国家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责任编辑:何利权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