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94岁王丹凤离世:风华绝代的“小燕子”飞走了

澎湃新闻记者 陈晨
2018-05-03 00:15
来源:澎湃新闻
逝者 >
字号

女演员生得美丽是司空见惯的,可称得上“风华绝代”的并不多。王丹凤算一个。连张爱玲在举例子说人美的时候,都写“宁波人漂亮的多,比如王丹凤……”而在上一辈人口中,“长得有点像王丹凤”一度成为衡量美丽程度的表述之一。

2017年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王丹凤获得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久未现身公众视野的她去年还出了一本画册,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影迷大排长队参加签售会,一睹昔日巨星的风采,当时就有影迷感叹,“王丹凤好久不出来了,这一次说不定是最后一次看到她了。”一语成谶,2018年5月2日凌晨4时许,一代女神王丹凤在华东医院过世,享年94岁。

王丹凤在2017年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

标准的古典美人也能演活新中国的新女性

王丹凤1924年8月23日出生于上海,原名王玉凤。小时候父母亲爱看地方戏,每次上戏园或剧场的时候,总是把小玉凤带在身边。戏曲的耳濡目染成了她最初的艺术启蒙。她也爱看电影,在自己闺房的四周和床边,都贴满了从画报上剪下来的许多明星照和剧照,周璇、袁美云、胡蝶等都是她的偶像。

16岁以前,她没有想到有一天,她竟然也能成个“小周璇”。

和许多明星的成名经历一样,王丹凤最初也是陪友人去的片场,自己却被相中。1941年,导演朱石麟看中了这个长相标致的小丫头,让她在《龙潭虎穴》中露脸表演。她的灵气很快让朱石麟折服,当即与王玉凤签订了3年的拍片合约。朱石麟对王玉凤未来的灿烂星途,寄予了最深切的厚望,于是,他还特别把“王玉凤”原名的这三个字,稍微改动了中间的一个字,去掉“玉”而换上“丹”字,为“丹凤朝阳”之意。王丹凤的艺名,便由此而来。

不久之后,《新渔光曲》一片中渔家女一角,一举轰动影坛,王丹凤被奉为“小周璇”,名噪一时。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丹凤的星途更加璀璨,在国泰、中电一厂、二厂主演《青青河边草》《肠断天涯》《无语问苍天》等影片。1948年赴香港,在长城、南国等影片公司主演了《无语问苍天》《琼楼恨》《方帽子》等10几部电影。在香港,王丹凤圆了不少儿时的梦,比如和电影皇后胡蝶同台演戏。

《青青河边草》

1951年,王丹凤回到上海结婚,一方面是感动于当时未婚夫柳和清的诚意,另一方面,也是受到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感召。

1950年初,王丹凤作为香港电影剧团的成员,前往广州进行慰问、劳军演出。在广州这座被誉为“祖国的南大门”的新生城市里,王丹凤看到了人们崭新的精神风貌;紧接着,王丹凤又留在广州参加了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会议,通过几天来的学习,她看到了新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和光辉前景。

回到香港之后,进步电影界学者司马文森、洪遒、齐闻韶等人像地下党一样,秘密组织大家学习《社会发展史》,收听来自内地捷报频传的喜讯,王丹凤毅然拒绝了香港其他一些电影制片公司的拍片续约。在当年年底,在进步电影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下,王丹凤与未婚夫柳和清一起重新回到了解放后熟悉又崭新的上海。

王丹凤(左)与周璇

自1941年从影到1980年息影,王丹凤已在银幕上塑造了54个艺术形象,但回到上海后,王丹凤只拍了9部电影。在最初的纪念里,新中国的劳动女性角色里,并没有给这位太过于美丽的角色美人适合的机会。直到1956年《护士日记》,才让王丹凤再次证明了自己。

她被影迷称为 “50年代最漂亮的女演员”,在香港时,她和李丽华、周璇、白光并称“沪港四大女星”,之后她又成为周总理钦点的新中国“22大明星”。王丹凤的美,本是过于精致的,而这样一个新中国的劳动女性的角色,搭配着从旧时代摆渡过来的精致五官、樱桃小嘴、杨柳细腰,王丹凤演得竟严丝合缝的周到,当时她可没少花功夫在体验人物生活上。她来到上海护士专科学校,访谈了好多即将毕业的护士。摄制组到包头钢铁厂拍外景的时候,王丹凤又自觉深入到一群青年女工中去,汲取塑造先进青年的营养。最终,王丹凤塑造的年轻漂亮、积极向上的新中国第一代女护士的银幕形象深入人心,据老影人回忆,影片上映后,许多男性找对象,“首选护士”。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王丹凤塑造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当属《护士日记》中的简素华。一首“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是几代人脍炙人口的经典童谣。

《护士日记》

1962年春天,上海天马电影影片厂要拍一部喜剧片《女理发师》。这是王丹凤第一次被选中出演喜剧。为了演好这一角色,王丹凤特地到上海的南京路理发店体验生活,结果引来影迷们每天清晨在理发店门前大排长队。

之后的古装片《桃花扇》中,她塑造一代经典的李香君,却因为这部戏,自己成了“毒草”,在“文革”中遭到了批斗。日后她曾回忆, “那时候日子很难过,每天早上戴个大口罩,骑着自行车早早出门去上班,灰溜溜的,孩子们也因为我这个明星妈妈受到歧视,在学校里常常受欺负。我和蒋天流、白杨、黄宗英关在一起,我们每天早上打扫卫生,打扫厕所。后来我们又去了奉贤干校,他们派我去食堂劳动……”

《女理发师》

晚年“隐居”上海,影迷从未忘记她

之后,王丹凤作为演员的作品减少,转而成为全国政协会议上频频在主席台上亮相的社会活动家。王丹凤历任第四、五届上海市政协常委;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四、五届民盟中央委员;第六、七届民盟中央常委;第九届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

1985年,王丹凤夫妇应美国白宫邀请参加在华盛顿举行的里根总统就职典礼。这是中国演员从未有过的待遇。

上海和香港,是王丹凤一生绕不过的两座城。王丹凤一生数度辗转于这两座城市之间。1989年王丹凤与柳和清赴香港,创办“功德林上海素食馆”,数年之后,一间小店成为在铜锣湾和尖沙咀繁华地段具有相当规模的大餐馆。夫妇俩潜心研究首创了几百种素食配菜,从而扬名香港饮食界。许多香港电影明星也成了店里的常客。香港的报纸如此评价“功德林”:别人开餐馆只管做生意,柳和清先生出身电影世家,又有夫人王丹凤作后盾,“功德林”就开得颇有文化修养,就连开列的菜谱都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

王丹凤、柳和清夫妇

晚年,王丹凤和柳和清最终选择回到上海,除了见几个老朋友外,基本闭门不出。她爱看电视,也爱读书,她每天坚持晨运,并保持素食的习惯,“每天必吃一碗青菜对身体有好处”。

王丹凤每天都会和丈夫柳和清牵手去散步,回到家里,他们则一起侍弄小菜园。两人相濡以沫走过了65年,直到2016年柳和清去世。

王丹凤为人十分低调,回到上海后也鲜少接受媒体采访。也许是希望留在人们记忆中永远是美丽的,从1995年后,她就拒绝别人给她照相了。去年,在上海电影节为其颁发终身成就奖的活动上,她亮相与影迷见面,但只在台下未做发言。“破天荒”地接受《可凡倾听》的采访,发现她的耳朵已经不太灵敏,许多话需要大声地慢速重复说她才能听到。但来探班的孙俪夸她“好漂亮”,她倒是立刻反应过来谦虚地说“没有,没有。”

王丹凤在《可凡倾听》

即便露面极其鲜少,影迷们也没有忘记她,在她的画册《春满人间》的见面会上,有很多六七十岁的老影迷拄着拐杖早上六七点就排起了队,只为了看她一眼,看她过得好不好。

青年电影制片人杨益铭作为活动组织方的工作人员,为王丹凤推了一阵轮椅。杨益铭回忆,“她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气质高雅,对于支持本地青年电影人活动也积极地参与,十分支持和鼓励上海本地的青年电影人。”杨益铭记得,当时她的状态不太好,说话也比较吃力,所以活动上也没有发言,但她一直对到场的影迷十分亲切。

复旦大学教授张振华年轻时曾是《电影新作》杂志的编辑,他还记得1982年春天上海电影家协会由张骏祥局长带队访问常州时曾与王丹凤同行的经历,“王丹凤温娴优雅,待人和善,婉如银幕上人们熟知的可爱小燕子,大约因她与张瑞芳老师当时是政协会员,又是大明星,常州市委宣传部、文联十分重视,领导来火车站迎接,并按当时允许的规格用警车开道回市区,连名导骏祥局长‘风头’也不如她俩;所到工厂、社区人们最熟悉的也是她和张瑞芳。她笑容满面,与群众握手言欢,毫无大明星架子。”

在5月2日,上影集团职工微电影大赛颁奖仪式现场,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任仲伦向在座的上影员工沉痛宣布了上影表演艺术家王丹凤于今日5月2日去世的消息。在表达哀思的同时,追忆了王丹凤老师一生奋斗不息的从影历程与电影精神,勉励上影同仁传承与发扬。此时,王丹凤主演电影《护士日记》的主题曲《小燕子》旋律响起,全体上影人起立,默哀、鞠躬,向老艺术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据上影方面表示,目前追悼会事宜尚未确定,还有待与家属讨论。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