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青年们,读马克思吧》:马克思是我们的同代人

澎湃新闻记者 沈河西
2018-05-05 18:45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这位震撼与改变世界的思想巨人,他的思想与信仰至今仍然影响着无数人。

对于经典著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方式。《青年们,读马克思吧!》《倾听马克思》是东方出版社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推出的系列书。这两本书与此前出版的《马克思靠谱》,为青少年读者呈现出了不一样的马克思。

《青年们,读马克思吧!》是日本著名学者内田树、石川康宏以书信往来的形式,以一种独特迥异的解读方式,结合当下社会现实,对《共产党宣言》《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经典著作中的经典问题,进行了解读。《青年们,读马克思吧!》系列图书在日本出版后,销售达百万册,后被翻译到世界各地,为全球青少年所热爱。

在5月5日的“全国新书发布厅’第106期活动中,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青年教师祁涛作为嘉宾对《青年们,读马克思吧》一书作了导读。澎湃新闻记者就此书对祁涛进行了简单的采访。

祁涛

在祁涛看来,这本书吸引他的地方主要有两个。第一是通俗易懂,两位作者是面向青年人来写作马克思。”但是这样的写作有一个困难,就是怎么样把一个高深的东西转化成青年人能理解的内容,这种转译的写法很难。而这本书的成功之处在于贴合了原著进行解读,不是重新建构了作者自己认为的一套东西,而是通过原著中核心的表述,加入一些活泼的对话讨论,使得枯燥的文本变得生动。“

但祁涛也表示,转译式的通俗写作容易把很多经典庸俗化,而这本书在表述、结论、立意上都是比较准确的,这一点对于年轻人来说特别重要。

《青年们,读马克思吧!》

前些年有一首叫《马克思是个九零后》的歌曲在网络走红,许多论者谈到今天的90后年轻人对马克思的兴趣正在增加。对此,祁涛根据他在复旦任教的观察发现,很多95后的年轻学生,越来越主动地阅读马克思。他结合复旦大学教授马克思哲学的经验谈到:“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贴合原著,另一方面强调马克思的思想和现代青年人生活有什么样关系,比如工作问题。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想工作,下班后就想骂老板,他们读了马克思,就发现马克思是我们同代人,因为他分析的状况对于我们理解自身在今天社会中定位,是非常有帮助的。我相信这比我们告诉他们马克思是对的,你们去读吧,要来得有用得多。”

而作为教授马克思哲学的教师,祁涛也面临如何转换学生们从初高中阶段对于马克思及其思想的刻板印象以及教条主义式的理解等问题。“真正阅读了马克思著作的读者就会发现,马克思本人对于教条,或对于以一种一成不变的公式来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强烈反对的。他们自己读了之后,需要借助理论方法去现实生活中找答案,而不是有一个现成的答案你拿过来就可以了。读马克思,主要是学习一种科学的方法。”

在祁涛看来,教学的方法、老师的眼界决定了学生,尤其是本科生如何去接触马克思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的方式,因此对于老师的考验很大。

马克思及其思想无疑伟大的,那是不是每个人都应该去读?对此,祁涛认为,如果不是外在强制性的,而是自发的去阅读,效果会很好。“就像任何经典作家一样,不能因为别人告诉你这是经典你就要去读,而是你读了《共产党宣言》之后,你想知道它的经典之处、不朽之处,觉得自己去获得一个答案。”

而对于是否应该由深入浅还是由浅入深地接触、讲授马克思,祁涛以复旦的马哲专业教师为例作了说明:“比如吴晓明、王德峰等老师在上马克思哲学专业课的时候,比较讲究思想深度,即便本科生不一定能听得明白,实际上有一个消化过程,可能过两年你再翻笔记发现懂了,就像留了一个种子在你心里。如果一开始讲得很浅白,你可能会觉得不过如此,可能就不会感兴趣了。”

马克思著作洋洋大观,若从原典阅读的角度,对于一个非马哲专业的一般爱好者来说,该从哪一本开始读起?对此,祁涛推荐《共产党宣言》,认为这是最合适接触马克思的原著材料。“他别的作品有自己特定的语境和问题,如果你不知道这些,就不知道为什么他要这么写,但《宣言》就是比较提纲挈领的讲法,而且也比较薄。”

    责任编辑:程娱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