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民法院报刊文:“滴滴打车遇害”警示平台要反思并加强管理

江德斌/人民法院报
2018-05-15 09:33
法治中国 >
字号

平台做大后,社会责任更大,更需要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应急响应机制,改善投诉流程,构建完备的防范措施,将广大用户的安全放在首位。

近日,一则“失联两天,一名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的消息引发关注。河南省郑州市办案民警对媒体表示,作案人员是一名滴滴司机,身上携有凶器,作案后,凶手跳河自杀身亡。滴滴平台也对被害者家人表达了沉痛的自责。

这是一则令人悲痛的新闻,遇害空姐正值青春妙龄,不幸遭到毒手,看到家属万分痛苦的表情,网友均为之动容,集体呼吁警方尽快破案,让残忍凶手受到应有惩罚。对于此事,滴滴公开作出道歉,坦陈平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并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密切配合警方开展案件侦查工作。

部分网友指责网约车不靠谱,甚至公开宣称要抵制、卸载滴滴软件。这样的观点其实不公平,本案犯罪嫌疑人是滴滴司机,不代表广大网约车司机都有问题,不能因噎废食。而且,相比传统出租车而言,网约车有网络技术支撑,能够记录司机资料、乘客信息、行车轨迹等,所有数据均在云端保存,安全系数还是很高的。

在这起命案里,最关键的信息点,就是该名滴滴司机“身上携有凶器”,为何一名接单拉客的滴滴司机要随身携带凶器呢?不能不令人产生疑虑。说明滴滴公司在资格审查和日常管理期间存在一定的疏漏,滴滴平台亦要以此为契机,深刻反思管理制度存在的疏漏,完善滴滴司机资格审查机制,严格剔除掉不合格司机,并积极与监管部门合作,共同防范套牌、造假行为。同时,建立更完备的日常监管制度,对司机异常行为加以警示,保障用户的人身安全。

近期“滴滴司机打人”“空姐遇害案”等均引起网络舆论狂潮,亦表明在网约车成为大众出行工具之际,民众对安全的考虑更为强烈。平台做大后,社会责任更大,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需要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应急响应机制,改善投诉流程,构建完备的防范措施,将广大用户的安全放在首位,提升用户体验感,避免用户受到无端伤害。

(原题为《“滴滴打车遇害”警示平台要加强管理》)

    责任编辑:朱远祥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