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对谈 | 国际博物馆日,聊聊新时代带来的新博物馆

2018-05-18 16: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钱成熙

 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又到了,今年的主题是“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国际博物馆协会对这个主题的解释是:“若不考虑博物馆所创造的各种联系,我们无法了解博物馆发挥的重要作用。博物馆是当地社区、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中无法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的博物馆可以吸引核心观众以外的群体,通过新的藏品阐释手段找到新的观众:博物馆可以将藏品数字化,为展览增添多媒体元素……然而,并不是所有新的联系都诞生于科技。博物馆为了保持对社会的关切,他们将视野投向当地的社区,以及组成社区的多元群体。近年来,我们见证许多博物馆通过与少数群体、原住民和地方机构合作,组织了无数的公众活动。为了吸引新的观众并增强彼此的联系,博物馆必须开创藏品阐释与展示的新方式。”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海报 本文图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

围绕这个主题,澎湃新闻找到了四位专业人士及资深观众。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聊了聊新时代将带来怎样的新博物馆。

辣辣 文化遗产硕士和文化遗产在读博士生。博士阶段做的事情是推翻硕士阶段自己的论点。

胭脂刀 岳麓书院考古学硕士。主业是“耳朵里的博物馆”的历史课程讲师,兴趣是逛博物馆,写科普小文章,出COS和追星。

Philplus 爱好出差间隙窜访各类美术馆博物馆,以及起早贪黑浏览市容古迹。

陈小克 在国际教育界工作多年,去过不少国家,最熟悉法国,最喜欢的城市是巴黎。到每个城市都喜欢逛逛当地博物馆,觉得那是文化的浓缩与精华。

澎湃新闻:首先能说说在国内和国外最喜欢,或者最经常重复造访的博物馆吗?它们的哪些特质吸引了你?

辣辣:在北京时,我比较喜欢首都博物馆的一些临时展览,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读城和首尔清溪川的一个展览。这两个展都是我喜欢的类型,没有网红文物,但主题明确,展线清晰。读城最棒的地方在于,它是专为小朋友做的展览,用词很直白,但不把小朋友当白痴,所以成年人(比如我)也能很享受。另外,它还有一些有意思的互动装置,比如满满一墙的用硬纸壳搭的抽屉,搭城城墙的样子,抽屉外写着一些关于北京城的小问题或俗语,打开抽屉里面就是答案或解释。

而清溪川那个展览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关注的不是一个满是宝藏的古文明或者王公富豪的生活,而是首尔一条河流周围的经济、社会变迁,是这条河流附近普通市民的生活在几百年间的变化。清溪川曾经是居民洗衣、游戏的地方,和他们一起生活了五百多年。到了工业化时代,这里反而成了贫民窟,环境也开始恶化,后来就被混凝土覆盖了。但慢慢的,据说人们开始追求自然与人类的协调,传统与现代的协调——虽然我不知道这种追求在多大程度上是市民的希望——于是就有了恢复清溪川的工程。虽然我对这个工程本身持保留态度,但这个展览视角和所展现的人文关怀我觉得是很多热门大展所欠缺的。

在首尔的清溪川博物馆用现代技术展现了这条河两岸的变迁 

在利物浦,我碰到过好几个很喜欢的展览。它们打动我的地方都在于以市民的视角来讲述历史,比如一座教堂的历史,或者海事历史。另外,约克也有几个好玩的博物馆,一个是城堡博物馆——里面的复原场景很好玩,哪怕看不懂英文也能玩上很久。还有一个或许在当地人眼里算不上博物馆,叫约维克维京中心(约维克是维京时代约克的名字),这是在维京时代考古遗址之上建立的一个互动体验空间,人们可以坐着“时光机”穿越到维京时代的约克街道,据说连气味(很臭)都是考证复原的。这个地方最早吸引我的是,它的建立让约克考古信托中心在两年之内回本了——这在考古界算快的了,所以我觉得这是开发考古资金来源的一个借鉴。

胭脂刀:我最常去的还是故宫,应该很多人都会有一个故宫梦吧,装着说不完的前朝故事,好像一走进去,就可以回到一个梦里一样。而且就目前而言,故宫的展览水平,无论是常设展还是临展都是在国内首屈一指的,去一趟,除了体力跟不上,其他的都很满意。

Philplus:国内最喜欢的应该是上博吧,特质而言一则是比较规矩,二则展品好(尤其是在北京几乎说不上有常设古代书法的展厅),三是特展都较北京的更花心思一些。

国外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中,有合胃口的好东西就会重复去。当然有好的咖啡厅(比如巴黎的雅克马尔-安德烈美术馆Musée Jacquemart-André)和书店(比如柏林文化广场的博物馆群)是加分项,免门票就更好了(时间紧就随便进去看一两幅,像旧时路过朋友家打个招呼那样的),如果不免票(或者没有便宜的年卡)还真有点舍不得。

雅克马尔-安德烈美术馆曾是一位银行家的私宅,咖啡厅就设置在他曾经的餐室中

陈小克:我最常去上博和苏博。上海博物馆每年都有几个不错的展。而苏博的建筑很美,由于我常去苏州,所以也经常去看看,而且苏博的特展也很好,我特别喜欢它的文人画展览。

由于常去巴黎的缘故,在国外我最喜欢的是蓬皮杜。在巴黎有许多博物馆,但像卢浮宫或是奥赛,它们的展览风格都比较古典。但在蓬皮杜,我能碰到许多当代艺术家的展,无论是内容还是展览方式都很新颖,很刺激。此外我还特别喜欢日本的美秀美术馆,它坐落在山间,位置很隐蔽。博物馆的设计师是贝聿铭,建筑本身非常独特。

一条隧道将美秀博物馆和群山连接在一起

澎湃新闻:这些年博物馆日活动在国内的声势都比较大,你们会特意选择在当天参加一些活动么?比如,博物馆之夜?或主题讲座?会觉得博物馆日活动会格外吸引到一些人群,尤其是平时不怎么踏进博物馆的人的关注吗?

辣辣:我记得当年在北京的时候特地避开博物馆日那几天不去博物馆,因为怕人多。而且当时因为工作忙,没有太关注那些活动。在我看来,博物馆日对吸引本身就不怎么上博物馆的人的作用有限。阿姆虽然不在5月18日庆祝博物馆日,但它有自己的博物馆周,而且荷兰人到哪儿都少不了音乐和酒,所以博物馆周的活动表里也有吃吃喝喝、现场音乐。这或许对吸引非博物馆爱好者有一定作用吧,但能不能让他们开始喜欢博物馆,这个我就不清楚了。

胭脂刀:5.18是博物馆的大日子,就像双十一会有降价促销和团购一样,博物馆日当天,博物馆会组织很多的活动,比如博物馆联盟成员免费入馆,各种体验、讲座,还有直播等等。不管怎样,会让普通的观众有种“哦,博物馆日,还免费,那是不是要去博物馆看看吧”的想法,说不定就有人误打误撞爱上了博物馆呢。所以其实相当于一个组队营销的时机吧,应该会吸引不少在博物馆门口徘徊的人。

Philplus:似乎没有参加过。我想只要开夜场我就会很感兴趣的,而不在于博物馆日与否,当然为了过节可以再安排些有意思的东西。但是要吸引人,恐怕还不能光忙活这一天,如果几十上百个馆都赶在这一天办活动(今年还不是周末),更是有点形式主义。以前我在布鲁塞尔时,当地每年秋冬季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每周四晚上都会有一部分博物馆开夜场(排下来一个馆一季不过开一两场,并非很大的负担,而汇总起来日历上也热闹得很),门票便宜而且常有些特别的节目。于是我那段时间每到周四,几乎都是一下班就各处流窜看馆。而且残留的印象里,本来不怎么去博物馆,但愿意下了班没事儿跟着同事朋友转一转的,似乎还真有一些。

陈小克:虽然能看到很多宣传,但我没有在博物馆日去过博物馆,感到那些活动对我的吸引力还不是太够。以博物馆之夜为例,国内的博物馆只是在博物馆日前后几天延缓闭馆时间而已,但国外的很多博物馆已经将博物馆当作每周的固定项目来举办,还常有不同的主题,比如V&A的Friday Late。

澎湃新闻: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超级链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对超级链接的解释,既有从网络、社交媒体层面上的,也有从博物馆之间以及博物馆和当地社区、当地文化的关联上的。从观众的角度来说,你是怎么感受博物馆的这种趋势的?能举几个具体事例吗?可以特别谈谈国内的博物馆在这一层面又做得如何?

辣辣:我觉得国内在网络、社交媒体、新媒体层面还是做得很热闹的——虽然地区与地区、馆与馆之间有鸿沟,可能需要国家和公众对文博行业不发达的地方多一点支持和关注。但博物馆与当地社区的链接,据我所知在国内还很欠缺,我目前只知道极有少数的团队在做,包括北大的几个社区考古的项目和展览,但似乎都只停留在单向知识传播上,至少我没感受到所谓的社区视角——这个当然是很耗心力的,一时半会不容易做到。

而我觉得,新方法、新公众不是只有媒体、技术和接地气层面的,链接社区也很重要。尤其是一些关注少数群体和边缘化人群的展览,需要不仅仅是介绍他们,更重要的是视角和被关注对象的参与度和认同感。比如我在书上看到过的一个民族志展览介绍,展出某边远地区猎头部落的人头,以一种非常猎奇、高高在上的视角描述一个“落后的”人群,却只字不提这些人头怎么来的。其实那些人头是当地人为了满足西方人的需要特地猎取来的,尽管猎头的习俗当时已都近乎消失。同样,我们在介绍少数民族文化时,也尽量多的采用当地人视角,避免“落后”、“愚昧”这样的字眼,不要以一种高高在上和猎奇的姿态去展现民族文化。否则,这些展览再怎么玩转新媒体、新技术也无法链接到它应该链接的人群。

胭脂刀:其实这几年国内博物馆的新媒体在微博上的表现都很亮眼。官微人设化是蓝V的一个大方向,博物馆尤甚。尤其是从三星堆官博到故宫淘宝,再到海昏侯这些官微营造出来的形象,每个都不一样,又都很有意思,在卖萌的同时又相互配合地进行综合科普,转赞评的量都非常漂亮。

举一个例子吧,故宫2010年的微博是真的惨,转发量40就算高的了,但是到了2018年,已经创造过转发量17万的帖子了。关注人数也超过540万,这确实让人可以感受到,哦,关注博物馆的人是多了很多。而且故宫官网的画风还是非常正经严肃高冷的,因为这个IP不需要卖萌那些吸粉。但是像“海昏侯”的账号就不同,它是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官方微博,如果一本正经端着就不太合适,所以公号就创造了“海昏侯”这个人设,就像是真正的海昏侯本人刘沫在说话,互动率还是非常不错的。

“海昏侯”以刘沫本人的口吻在微博卖萌,很有成效

可以说现在的博物馆越来越重视新媒体,而公众也因为博物馆新媒体的突出表现,而越来越多的认识博物馆。起码在我看来,这一块现在国内博物馆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但是有一点也需要看到,有的馆,新媒体做好了,馆的内容本身没跟上,步子迈得比较大,导致参观体验感非常不好。所以,如果想真的一直循环下去,博物馆其他部门也需要一起进步。

Philplus:我其实感受并不深。博物馆开微博、公众号可以算吧,还有看展的时候扫二维码看介绍?微博和公众号当然让信息获取更方便了(不过多了看不过来,而且质量也良莠不齐)。但我对后者还不适应,觉得与其一件件扫码但在现场没时间细看,回家又无法获取,不如索性做个线上展品目录好。至于博物馆与社区等等的关联,就真是不知道了,北京几个大博物馆边上的社区显然买不起(笑)。

澎湃新闻:你看重新技术在宣传、展陈上的应用吗?在你的经历中,使用新技术(数字化展品、多媒体展示、活跃的社交媒体、app应用、特色文创设计等)让大众更亲近博物馆的尝试中,有什么使你们印象特别深刻的?

辣辣:这个还是很值得开发的。虽然没有哪个给我印象特别深的,但我总觉得,离开他们就不行,比如APP应用和特色文创。我会下载很多博物馆APP,虽然平时都不太打开,但看展览的时候还是比没有好。

胭脂刀:现在有很多的新技术使逛展更方便。而且随着行业的升级,应用也在不断地细化。比如有一个专门给青少年儿童作导览的APP,叫“耳朵里的博物馆”,是以情景化的形式专门给孩子出博物馆音频。如果是成年人,对解说没有那么有需求,就有专门的APP是给博物馆发烧友打卡的,像“看展览”、“知易行”等等,而且博物馆公号现在也非常多,比如挖啥呢、文博圈、看展览、不见藏,都是比较有意思的公众号。

不少的博物馆也推出了自己的APP或者是公号,像上博苏博的APP就做得很不错。上博还有“每月一物”栏目,做文物的深度解析,也做得非常好。

Philplus:安检技术算新技术么?国博这一方面让人印象特别深刻,让人一点儿都亲近不起来。以上也是开玩笑啦,我觉得谷歌的艺术学院就好,另外微软Win8以上有个叫CAS(城市艺术搜索 City Art Search)的应用,可以根据所处位置给用户推送当地艺术品的桌面、屏保,也很有趣,时常冒出些深得我心又出乎意料的作品。文创我其实一直有点有意忽略,数据库和研究著作可能更根本一些。

微软的“城市艺术搜索”每日推送一件艺术品桌面

陈小克:我对新的技术手段不是太关注,对我来说,比较有用的就是数字手段的展品介绍,比如扫二维码获取介绍,可以减少租借语音导览的麻烦。此外,国外的一些特展有专属的APP,对每一件展品都有介绍和图片,感觉就比较方便。

澎湃新闻:作为观众,你觉得怎样的博物馆展陈是优秀的?在博物馆看展,最讨厌出现什么情况?

辣辣:我的博物馆偏好可能跟我身边的人都不太一样。我不是很看重展品,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策展人的叙事能力,和传递的信息的价值。或许前面提到的清溪川的展览就很接近我认为的优秀展览。还有在阿姆斯特丹的一个社区展览。那是在阿姆的东南郊区,有一个专门做社区文化遗产的机构在当地的一个移民社区的图书馆办的展览。展览以该社区为根据地,挖掘和他们相关的遗产,讲述对他们来说有共鸣的故事。这种实践在最近几年慢慢发展起来了,就是通过文化遗产这条纽带,来将一些边缘化的群体连接到主流社区中,重塑他们的自我认同感。这个展览我也很喜欢,但或许是规模太小,布展太粗糙,所以总觉得还不够完美。

社区图书馆一角,一个纪念Bijmer空难的迷你展览。26年前,一架以航飞机经停史基浦机场后起飞五分钟时,接连掉落两个引擎,随后失控地在阿姆东南方上空盘旋,最终在一排居民楼上方近乎垂直坠落,把楼劈为两截。“going down...going down”就是机长最后的信号。一个小朋友说,不仅我们的大楼被撞出一个洞,我们心里也被撞出一个洞 图 辣辣

最讨厌的展览就是一堆宝贝毫无逻辑地堆放在一起,对每个宝贝的介绍讲了跟没讲一样(比如展品的长宽高、长什么样子等信息)。这样的展览不用举例,大城市到处都有。

胭脂刀:一个立意巧妙,思路清晰,结构清楚,让人在看完之后,能记住策展人想要表达的东西的展览就是优秀的展览。如果一下子让我说优秀展览,那无疑是国家博物馆的古代中国。事实上,人教版的历史书就是依着这个展览来编写的,所以这个展览会让参观者非常明白它每件文物放在这里的意义,为什么它代表着这一个时代,从哪个方面体现了时代特征,同时你也能看到非常多熟悉的文物。所以如果说突出,还是它最有代表性,古代中国真的是一个常看常新的展览。

博物馆里最讨厌的情况莫过于摸!玻!璃!和开闪光灯拍照。现在连常去博物馆的小朋友都知道不能拿闪光灯拍文物,因为文物非常脆弱,接受不了强闪,但是有些领导或者是名人去到博物馆,媒体一阵狂闪,看得真的非常心痛。摸玻璃是玻璃上会留下指纹印,有的网红文物展出时博物馆玻璃上真的是一层的油印子,打扫的阿姨实在是擦不过来,非常大的工作量,而且在博物馆拍照就会一团模糊,让人非常不爽。

Philplus:在国内说优秀的展陈总觉得有些奢侈,但凡看着花了心思的都算优秀吧,鼓励为主,希望慢慢能有更多根基于研究的展览。至于常设展,三年前在伦敦国家美术馆的展厅里,偶然注意到有一个位置能同时看到凡艾克的《阿诺尔菲尼夫妇像》和达芬奇的《岩间圣母》,我是真的开心。

最讨厌的情况,如果不提国博入馆安检让人倒尽胃口这条,只说展品陈列的话,恐怕就是小东西(或者细节丰富的东西)摆太远了。我现在买了个小望远镜,但也不一定总能记得带。

陈小克:我认为优秀的策展要有清晰的脉络,可以说完整的故事。最不喜欢的是博物馆里素质低的观众,尤其是在禁止拍照的展品前还拍照的,好在现在这样的人也少了。

澎湃新闻:一些博物馆在社交媒体上的喧嚣,“网红博物馆”的形成,多大程度上真正辐射到了“新公众”?

辣辣:它或许从一定程度上辐射到了原本对博物馆没什么兴趣的公众,但没有看到多少链接身边社区、关注少数群体的努力。

胭脂刀:博物馆本身的三大职能就是收集保管、调查研究和普及教育,普及和教育和收藏保管是并列一级别,并不低一级,那就不能以过去那种曲高和寡的姿态对待观众,而是应该敞开怀抱接纳观众,提供服务。而且,这个时代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不主动一点谁会走进去呢?网红博物馆正是对过往高冷形象的翻页嘛,所以社交媒体上出现“网红博物馆”我觉得并不是坏事,顺应时代,体现功能。

Philplus:不是太知道“网红博物馆”都有哪些家,不过如上所说,社交媒体毕竟让信息传播更方便了。对公众的影响,可能不光是“辐射到”与否,而还有辐射量和个体耐受性的问题。反正,我觉得如果完全是没有参观习惯的成年人,要成为“新公众”挺难的。博物馆争当网红,也是很拼了,不容易。

澎湃新闻:从观众体验角度,国内的博物馆有哪些方面是最需要向世界一流博物馆学习、看齐的?

辣辣:观众体验的话,我觉得国内一些博物馆做的基本不输国外一流博物馆的——当然说的是国内大城市的大博物馆,除了美术馆内凳子少了点。但在读物出版的数量和质量方面,不只是国内的博物馆,很多国际博物馆都比不上像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少数博物馆。

我觉得国内更需要学习的对象不是某些大馆,而是一些新兴的文化遗产机构,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个社区机构。

胭脂刀:体现在博物馆的服务内容上吧,包括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态度、业务能力,也包括博物馆产品比如博物馆社教课程上。因为中国的博物馆是一份体制内的工作,说白了就是拿死工资,这样很难有激励机制,而且也很难留下人才,所以在服务上,这一块还有很多缺陷。但留下的人中,很多人是真心喜欢博物馆,真的喜欢文化,所以非常不易的。也希望观众能和馆方彼此尊重,出现一方强势都不是很好。

Philplus:这个也挺难说,像以不用户友好闻名的国博都开始提供免费饮用水了,保不齐有的一流博物馆还要反过来看齐咱们呢。但如果从所谓的“极致体验”一端来说,那么像上面提到伦敦国家美术馆的小心思就非常值得学习。一个也许太主观的反面例子是天津博物馆新馆没建好的时候,借用边上自然博物馆展示馆藏精品,《雪景寒林图》独占一个小展柜,看着真是气势磅礴。等到新馆落成,有了宽敞的展厅,各式奇珍绵延一面墙的展柜,而我再也找不到当初看这幅画的感觉了。也许应该怪范宽水平太差镇不住场子?

陈小克:以前觉得国内博物馆特展不多,时间也短,现在国内几家大博物馆特展的频率、规模和时间都上来了。希望它们可以能多办一些主题讲座。此外软件也很重要。国内博物馆的服务态度大都生硬,形成对比的是有一次我在九州博物馆,在展柜前刚拿出手机,立即有管理人员上前,态度很友善地轻声告诉我最好不要在展品前看手机。

澎湃新闻:最近看过的最有意思的博物馆/展览是什么?目前最想看的展览/参观的博物馆是哪个?

辣辣: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妓女博物馆。虽然它位于城市最有噱头的旅游区,也确实吸引了很多看热闹的人,但是它有自己的故事要讲,它不为色情产业洗白(不像大麻博物馆),而是通过性工作者的自身经历来展示这个行业有意思的和黑暗的一面,也通过官方数据来展示阿姆性产业的一些情况——比如非法拐卖、性工作者非正常死亡等。还有就是上面提到的阿姆斯特丹的那个社区展览。

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博物馆

目前最期待的是去意大利南部的一个生态博物馆参观,那是我导师和当地人一起做的一个项目,就是社区参与文化遗产实践的一种尝试。

胭脂刀:我很喜欢首都博物馆的天路文华展览,因为这个展览改变了很多人,包括我在内的对于西藏的认识。以前就觉得藏地很神秘,这个展使我对西藏文化有了更深度的了解,而且布展很有意思,中间布置了一个坛城,真的很好玩。

Philplus:最近看的首先是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吧。每次去时间都很紧张,这次也是上下午两场会中间饿着肚子流窜过去的。两年前去主要看的北方画派,这次那块展厅装修,重点看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东西。

目前最想看的,也许是巴黎德拉克洛瓦博物馆的“Une lutte moderne, de Delacroix à nos jours”(现代的搏斗——从德拉克罗瓦到今天),围绕着圣叙尔皮斯教堂里德氏的著名壁画展开的展览,希望真能赶上。

陈小克:近期看的印象最深的展览是在上海,安藤忠雄做的“明珠美术馆”的开幕展“光的空间”展。下次想去的是东京的森美术馆,以及去濑户内海上跳岛看美术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