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讲座|施小炜、徐静波、谭晶华:东瀛文人的中国之行

澎湃新闻记者 林夏/整理
2018-05-21 18:09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20世纪初,芥川龙之介、佐藤春夫、村松梢风、谷崎润一郎和内藤湖南五位日本著名作家、学者,先后来到了中国,并留下了日记、散文、书信等文字记录。这些作品,对于了解当时的中日关系和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材料。2018年4月,浙江文艺出版社邀请施小炜、徐静波、李振声等人将这些作品翻译出来,出版了“东瀛文人·印象中国”系列丛书,包括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谷崎润一郎的《秦淮之夜》、佐藤春夫的《南方纪行》、村松梢风的《中国色彩》和内藤湖南的《禹域鸿爪》。

“东瀛文人·印象中国”系列丛书

5月19日下午,该套丛书的两位译者施小炜、徐静波,与著名翻译家、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谭晶华一起,来到建投书局上海浦江店,以“东瀛文人·印象中国——寻找中国的历史现场与细节”为题,与读者分享这套丛书的引介经过,以及五位东瀛文人的中国印象。以下根据本次讲座内容整理,未经讲者审核。

讲座现场

讲座起始,村上春树的译者施小炜就谈到了这套丛书的译介缘起。施小炜一直从事日本文学研究,1990年代,他去日本留学,注意到日本人对中国的研究非常透彻,当时他就想,有可能的话,找个切入点将日本对中国的研究现状介绍给国人。“不仅包括学者们把中国作为研究对象放在实验室里进行的研究,而且包括那种不出于研究目的,而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与中国的交往,或者说出于某种工作上的需要到中国来体验,回去后把他们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下来,并且这个东西在日本有相当的受众。”

施小炜也是村上春树《1Q84》和《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的译者

当时,施小炜还有一个感受,那就是中日两国在人员交往上,一直是中国处于“入超”状态——中国出去的人少,日本进来的人多。直到2000年后,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变。这些来到中国的日本人回国后,写了大量的游记、观察记、杂感,出了大量的图书,“我在前言里提到,明治维新以后,光东洋文库一家就收藏了好几百本这样的游记”。施小炜觉得如果通过这样的介绍能够让我们中国人了解一些现状,并且有一定的思想启迪作用,就非常有意义。于是,他开始寻找一些资料,并找到了徐静波、李振声等人,大家志同道合,开始了“东瀛文人·印象中国”的翻译过程。

徐静波

徐静波教授和施小炜曾是同事,1990年代也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做过交换研究员。他负责了这套丛书中谷崎润一郎、村松梢风两位日本作家作品的翻译。谈到谷崎润一郎,徐静波介绍了他身上所具有的所谓“中国趣味”。“他是明治时代成长起来的人,能读汉诗汉文,一直比较喜欢中国,对中国抱有非常好的情感。他的同学的爸爸在东京开了一家中餐馆,当时东京中餐馆不太多,他觉得中餐很好吃,顺带就喜欢上中国。”

1918年,已经成名的谷崎润一郎来到了中国。他先去了满洲,然后到了北京、南京、上海。当时,他有一个想法——在中国寻找新的作家。彼时的中国,新文化运动已经开始,而五四运动还没有来,因此,谷崎润一郎寻找新作家的这一想法没能实现。收入丛书的《秦淮之夜》、《西湖之月》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差不多一半游记一半小说,百分之七八十是实际体验,百分之二三十是想象”。

1926年,谷崎润一郎第二次来到中国,他依然想在这里寻找到新的作家,跟他们交往。那时候的上海内山书店,已经从一个小书摊变成了魏盛里的一家弄堂书店,“有点影响了”。1921年,留日的郭沫若、郁达夫、田汉等人在东京成了创造社。1926年时,这批人都到了上海,经常到内山书店买书。内山听说谷崎润一郎要找新作家,就帮忙引介。“就这样,谷崎润一郎跟这批文人结识,写了很多关于上海、关于中国的东西,非常有意思。”

而说到村松梢风,徐静波说他虽然不是一流作家,名气不及谷崎润一郎、芥川龙之介,但在日本很有影响,主要写大众小说。1923年3月底,受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的影响,村松梢风来到了上海。来之前,他还跟芥川龙之介请教如何把游记写得精彩,芥川龙之介告诉他,你要注意观察,注意跟人接触,要及时把所听到看到的详细记下来,为以后写游记做素材。当然,村松梢风得到了芥川龙之介的真传,回到日本后写出了《魔都》一书。

村松梢风是一个喜欢吃喝玩乐的人,但在中国期间,他不是一心只想着玩,也结识了很多中国朋友,甚至比谷崎润一郎更早地认识中国作家。这主要是因为佐藤春夫。佐藤春夫是日本大正时期很有名的小说家,写有《田园的忧郁》、《都市的忧郁》。“当时在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念书的田汉,已经是非常著名的戏剧家、翻译家、小说家了,他找到了佐藤春夫,和他建立了文人之间的友情。后来,田汉又把郁达夫介绍给佐藤春夫,他们也成了好朋友。村松梢风到上海玩的时候,就想和上海当地文人有交往,他找到佐藤春夫,说我要到上海去,你有什么朋友介绍给我。佐藤春夫说:田汉。田汉1922年回到上海,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做编辑。村松梢风拿了佐藤春夫的介绍信,坐了一段马车,跑到静安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找到田汉,两个人一见如故。田汉日本话说得非常好,完全没有语言障碍,当天田汉下班后就把他领到自己住的地方,带他到大世界玩,听中国戏。”去了大世界后,村松梢风就对中国戏曲上瘾了,从北方大鼓听到南方评弹。

浪荡的村松梢风,虽然已婚有孩子,但在上海的几个月时间里,还是发展了一段浪漫爱情,认识了一位日本舞女,两人在今天的武进路上租了一套公寓同居下来。他在上海体验一段时间后,觉得这个城市非常有意思,一方面很繁华,另一方面也有点怕怕的。“上海当时分成三个地方:一个是华界,中国人管辖的,就是今天的城隍庙、豫园那边,这是上海县城最早的所在地,还有鲁迅公园以北以西的闸北,还有复旦大学那边很乡下的地方;另外好多地方都让英国人和法国人占了,在市中心有两大租界,公共租界由英国人和美国人租界合并成的,就是外滩这一带,还有一个是在徐家汇肇嘉浜路、淮海路那边,是法租界的地方。三个地方有三个不同行政当局管辖,如果要做坏事,在上海这个地方太容易了,在法租界做坏事,法国警察要抓你,你跑到公共租界就可以,法国警察不能越位,不能过来,再不行跑到华界。所以很多人做坏事,很多人被诱拐,被绑架。”村松梢风就用了一个词来形容当时上海的形象——魔都。“魔都”这个词正是村松梢风制造出来的,1924年他写出了《魔都》一书。

随后,施小炜介绍了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在施小炜看来,芥川龙之介这个人冰雪聪明,脑子非常灵。“单论语言能力,芥川龙之介写过汉诗,五绝写过好几首,我们乍一看都挑不出毛病,不止格律合格,意境也在合格线以上。”芥川龙之介到中国访问的时候,在北京见了胡适,“我特意查了胡适那天的日记,胡适日记里提到芥川龙之介,而且说他英文水准很高。胡适在美国尽管没有拿到博士,他在美国是博士候选人,但在美国待了很多年,英文很好。他给芥川龙之介的评价说,芥川龙之介英文很好。”此外,芥川龙之介到了杭州,半夜下了火车找旅馆,一路是坐人力车过去的。坐在车上时,他比较紧张而且没事情干,他就背德文的动词变化。

来中国访问前,芥川龙之介做了种种准备,包括经济上的。派遣他来中国的是大阪的每日新闻社,芥川龙之介跟他们谈判,关于路线、资金,各方面条件都非常好了,他才作为海外观察员来到中国。当时日本到中国有三条路可走,一条是北边,从海参崴进,然后南下,从哈尔滨到北京;第二条路,从朝鲜半岛丹东入境再南下;第三条,从日本的长崎或者北九州,甚至还有神户,乘船到中国的各个港口,包括上海、芝罘、大连等。而芥川龙之介来中国旅行的时候,旅游在日本已经非常发达,可以买一张到中国的周游票,包括从东京出发,一直西下,经过大阪到门司,乘船到中国某一个港口,比如到上海,再从上海沿着铁道沪宁线先到南京,然后从南京可以乘船到武汉,从武汉京汉线到北京,再经由中国东北、朝鲜半岛回国。芥川龙之介就这样跑到了上海,在中国待了120天。

120天的行程中,芥川龙之介大概有21天在生病,住在上海的一家医院里。“大家读他的文字觉得蛮多怨气的感觉,就是不肯好好说话,说的话拐弯抹角,浑身是刺的感觉,这跟他的身体健康状态有关系。”

出院后,芥川龙之介开始在上海到处观光游览,一共见了四个著名人物,当中有章太炎、郑孝胥、李人杰。他对章太炎、郑孝胥很尊敬,但都有点语带讽刺,惟独没有说坏话的是李人杰。“李人杰比他年轻,芥川龙之介当时已经是享誉天下的大作家,见到李人杰却对他印象极佳。他说李人杰这个人日语好,好到什么程度,把复杂的问题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这个能力恐怕我都没有,日语比我日本人都好。李人杰为什么日语好?他在东京大学留过学,14岁跟着他哥哥到日本留学,他的哥哥叫李书城。”芥川就是在李书城家里见到了李人杰,而且他说见到李人杰,是他有生以来阅人无数唯一最先从脚底看起来的。“那个房间,一个靠墙的角落有一个楼梯,这个楼梯可以上下楼,当时他在一楼等,李人杰从二楼下来,先下来是两只脚。”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细节。

谭晶华

在施小炜、徐静波介绍了谷崎润一郎、芥川龙之介、松村梢风三位作家的中国之行后,谭晶华教授补充了更多那个时代中日两国作家交流的状况。他提到,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包括抗战时期,来中国的日本知名作家至少有二十多位,比较有名气的,除了丛书里收录的五位以外,还有永井荷风。永井荷风的父亲是当时日本邮船社上海分社的总经理,他是作为家属来上海玩的,觉得那时候的上海好得不得了。还有日本新感觉派代表作家横光利一,写出了一部长篇小说《上海》,以及堀田善卫、井上光晴、武田泰淳等人,“现在我们的博士生做论文很多是关注这些人”。

谭晶华教授说:“从文学史、近代文学史的角度看,他们那时候的足迹、他们关心的热点很说明我们的近代史,很说明中国发展的近代史。上一个世纪前五十年,日本作家的活动对我们今天的研究,对我们今天看待近代的日本人还是起到蛮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顾明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