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讲座 | 台湾建筑师的街庙记录:庙宇能升降,洪水也不怕

薛飞翼
2018-05-24 16:04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去年夏天,一位名叫徐腾的清华建筑系在读博士通过“一席”的一场演讲,引发了公众对于中国“野生”民间信仰建筑的强烈兴趣。不久前,徐腾个人的公众号“不正经历史研究所”转发了一场讲座信息,看起来颇有台湾民间信仰野生建筑研究的味道。

5月19日晚,上海半层书店举办了一场名为“寄生之庙:适应社会变迁的常民空间图鉴”的讲座,主讲人赖伯威是一位来自台湾的建筑师,他花费4年时间和团队一起用建筑师的方式记录了“寄生”在台湾都市现代化夹缝中的各类宫庙,最后出版了《寄生之庙》这部作品。

《寄生之庙》

赖伯威曾经在美国波士顿、中国北京、上海、日本东京这些城市学习工作过,他坦言正是有了全世界不同城市的生活经验,这才使他注意到台湾的“不一样”。赖伯威做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台湾寄生之庙的分类谱系”。

“我们如何从街景上判断自己身在台北,或者台湾的某个都市里?”赖伯威给出的答案不是繁体字,而是那些隐藏在台湾都市大街小巷里的宫庙。这些宫庙里供奉的神祇不属于佛教也不属于道教,而属于民间信仰,在严格的宗教学意义上它们并非宗教。

在台湾,这些庙大到占据人行横道,小到田野里一座不起眼的土地公庙,共同构成了台湾最具特色的民间景观。那么,这些庙到底是城市美学,还是丑学?“可能很多人会告诉你这些庙很丑,是都市之瘤,但我做的事情就是记录这种现象,先不做美或丑的价值判断。现象的本质不重要,重要的是现象本身,即已经存在的事实。”

《清明上河图》局部

赖伯威以《清明上河图》为例说明这幅名画真正的意义不在其艺术价值,而在其记录北宋首都开封城市样貌的历史价值。因此赖伯威强调他的重点是记录台湾当代、此刻的都市和生活样貌,只不过是将庙作为载体,并不是在研究庙。“我是把庙从民俗学、社会学中抽离出来,不会涉及宗教的内容,重点还是这些庙的宿主。”赖伯威说。

“无所不在、无神不拜、无孔不入、无奇不有”,这是赖伯威给这些庙总结出的四个特点。

“无所不在”和“无孔不入”指的是这些庙在台湾都市现代化的夹缝中不可思议地存活,例如有树冠下庙、电梯庙、露台庙、天桥下庙、路上庙、基础设施交会庙等等,它们见缝插针地存在于城市的各个角落,藏匿于光鲜亮丽的高楼大厦之间,却往往被本地市民习惯性地视而不见。

“无神不拜”,指的是台湾民间信仰的宽容度很强,庙里供奉的神祇不一定必须拥有人形,也可以是一块石头或是一棵树之类。

“这些庙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是没有设计师的设计,它们是台湾常民智慧和创意的展现。”赖伯威通过几个例子,介绍了庙的“无奇不有”。比如,有的人将奔驰车改造为供奉神祇的移动宫庙。还有人为了避免宫庙在台风季被洪水淹没,干脆就把庙变成了一台升降机,等河水暴涨时就可以把庙悬在半空以躲避水灾。当然还有一种是给庙装上四个轮子,这样就可以像小摊车那样随时移动。

在调研过程中,赖伯威了解到台湾的造庙工业其实是一条非常成熟和独立的产业链,也基本不属于建筑师的业务范围。

未来这些“寄生之庙”将何去何从?“我自己对它们的命运是完全悲观的,而且我要强调我不是想呼吁文史单位去保存它们,也不是要呼吁青年人去亲近宫庙文化。”赖伯威的观点是这些庙应该在城市中自然代谢,它们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物理意义上的损毁,而是那些祭拜神祇的老一辈人群的消失。

那么,赖伯威和他的同伴们究竟是如何找到数量如此之多的宫庙的呢?

赖伯威自述这项研究完全没有政府的资助,他们只能像《夺宝奇兵》中的印第安纳琼斯那样,先制作一张“寻宝图”,通过在地图上标注的方式(从台北逐渐扩展到台湾的其他都市)进行地毯式的搜索。

但这种依靠实地观察的笨方法显然效率不高,幸运的是,他们后来发现台湾民政局已经把全台湾不论合法与否的宗教场所的地址登记上网,于是便使用“谷歌大神”的街景功能对照搜索,继而补充、完善建立起的宫庙分类纲目,最终仿照植物学、生物学的分类方法总结出108种不同类型的宫庙。“整个台湾岛上有三万多间庙,我们找到的大概有四五百间,当然这108种只是一个概数。”

赖伯威出版《寄生之庙》一书,毫不讳言曾受到三位建筑学前辈的影响,其中一位就是梁思成。梁思成可能是第一位到西方去学习建筑制图的中国学者,并且在调查中国古建筑的过程中绘制了大量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测绘图。“梁思成当年的这种记录成为我们今天的建筑师能够与过去沟通的一种语言。”“建筑师的贡献并不在于设计出了什么伟大的作品。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必须承认,很多建筑师不设计作品,他造的孽可能就会少一点。”赖伯威由此认识到建筑师的记录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赖伯威还颇有头脑地将他的研究成果扩展至文创产品,充分发挥建筑师的设计能力,以“寄生之庙”为题材与游戏、旅游等领域开展合作,将这些过去不被台湾的文化精英们重视的文化资源打造成为代表台湾的IP资源。

除了《寄生之庙》外,赖伯威今后还计划出版《往生之间》、《重生之路》,前者是一个关于世界上丧葬空间的当代建筑与景观案例的收集研究,后者是一个关于世界上未完成或废弃基础工程再利用建筑与景观的发现与收集,所谓基础工程主要是指铁路、高架路、桥墩、隧道、掩体、矿坑、防空洞、米仓、电厂以及废墟等。

    责任编辑:饶佳荣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