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教育改革︱教育预算监督不能如此荒腔走板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2018-05-25 16:11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我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生输入国,但是留学生的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图为2017年5月19日,在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地区城市黑河,俄罗斯留学生安娜在黑河学院校园内拍毕业照。视觉中国 资料图

一篇题为“花大价钱买留学生,打肿了脸就能成胖子了吗?”的微信公众号文章正在朋友圈疯传,其中质疑:“(2017年)教育部给1亿8千万的中国学生的钱竟然是人数只有48.92万名外国留学的一半儿?”文中认为,这是在花大价钱买留学生。不少朋友来求证:这是真的吗?

教育部部门预算是怎么回事?

数据是真实的,来自于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部门预算。这份预算显示的小学教育预算数为41661.72万元,高中教育为122569.77万元,来华留学生教育预算数为332000万元。

可是,公号文章却对数据进行了错误解读,把教育部的部门预算混淆为中央预算和全国教育经费预算,并加以炒作。教育部的小学教育、高中教育经费预算,是针对教育部下属机构(包括直属高校附属小学、附属高中)的拨款,不是针对全国所有小学、高中的拨款。教育部门预算、中央预算、全国教育经费预算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分析教育投入支出时,需要有清晰的概念,否则,对公开的数据进行错误的解读,会误导舆论,除煽动情绪之外,无益于推进教育进步。

这篇公众号文章很快就收获了10万加的点击,令人不解的是,文章提到,2017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生共1.42亿人(小学在校生9913.01万,近1亿)。既然教育部给小学教育拨款只有4.1亿,那么,算下来,每个学生只有4元钱。这怎么可能呢?只要稍微算一算,就会明白,教育部公布的小学教育预算,不是针对全国小学生的教育预算。可仍旧有不少网友选择相信作者的分析,于是“感慨万千”。

公众号作者是从教育部部门预算中获知以上数据的,而教育部在公布部门预算时,已经对部门预算做了明确说明:“2018年,教育部部门预算反映部本级(包括独立核算的驻外机构)、教育部离退休干部局、75 所直属高校(其中 1所为两地办学,预算分户管理)以及 36 个直属单位的经费收支情况,不包括中央财政转移地方用于支持各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的教育专项。截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我部及所属单位实有各类工作人员(含教职工)55.56万人。我部直属高校实有各类学生661.38 万人。”

按理说,只要认真看了部门预算,就不会把教育部部门的小学教育、高中教育经费和全国整体的小学教育、高中教育经费混为一谈,做出偏离常识的离谱解读

我国小学教育经费投入,远不止4.2亿元。根据2018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教育支出预算为1711.22亿元,这属于中央财政的支出。根据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8888.39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主要包括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等)为31396.25亿元。而根据公共财政预算安排,小学教育经费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省财政转移支付(统筹)以及县乡财政组成,其中,县乡财政还占小学经费来源的大头。全国普通小学各级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为9557.89元。

教育部部门预算中的小学教育经费,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统筹)均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对部门内举办的小学的投入。

由于我国开展留学生教育的高校,大多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根据国家的统计,来华留学生规模2017年达到48.92万,这些学生大部分在教育部直属高校。比如,2016年,北京普通本科高校共接收来华留学生2.79万人,其中,部属高校2.36万人,市属高校0.44万人。因此,部门预算中来华留学教育经费达到33亿,是很正常的。而其中获得政府奖学金的留学生,按2017年统计数据,只有11.97%,不是自媒体所渲染的个个都拿高额奖学金留学(把33亿平均到40多万来华留学生身上,平均每人每年不到1万)。

真实的情况是,政府在设立奖学金吸引留学生的同时,我国不少举办留学生教育的学校,也是通过招收留学生获得办学收入的。教育部部门内的小学教育和高中教育,只是全国所有小学、高中教育的很小部分,所以部门支出预算分别只有约4.2亿、12.3亿,也是正常的。

跑偏的公众关注焦点

无独有偶。在教育部公布部门预算之前,教育部直属高校已公布了2018年年度预算。对直属高校公布的预算情况,舆论普遍关注的是以理工科见长的高校预算经费增加,而主打人文社会科学的院校,经费与前者拉大差距,比较典型的是清华和北大的一升一降。

有媒体统计发现,同是国内顶尖高校,清华的预算总经费是北大的2倍还多。比较两校的收支总表,支出差别最大的是“教育支出”一项,清华比北大多约74.5亿元。从其他高校看,理工类院校比文科院校富裕是普遍现象。北师大、人大是全国人文社科类高校的领头羊,但预算总经费都只有五六十亿元。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也都是各自领域内排名数一数二的高校,但预算更是只有十几亿元。事实上,预算总数在20亿元以下的都是文科类高校。

从预算数据看,是不是国家真的对文科专业和高校就不重视呢?并非如此

首先,这还是没看懂各高校的部门预算表。北大今年的预算经费少,主要原因不是一般公共拨款收入、事业收入(一般指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主要来自学生学费和科研经费)减少。北大2018年的一般公共拨款收入53.4亿,比上一年的48.8亿还增加4.6亿。主要是因为上年结转收入大幅减少。2017年预算中,上年结转收入达到51.18亿元,而2018预算中,上年结转收入只有1.63亿元。也就是说,2017年的费用基本使用完,转到2018年使用的很少。按照北大2017年的预算支出,本来准备结转下年的为47.6亿元。

而清华大学2018年收入预算中,上年结转72.71亿元,这主要是到2017年未使用完,于是在2018年按照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这并不能表明清华变得更富,而是上年的经费没用完结转的比较多而已。按照清华大学的2017年预算支出,原准备结转下年40亿。如果2018年清华的结转费用大幅减少,那么清华的预算收入也会大幅下降。清华公布的2018年预算支出中,准备结转下年的费用为53.1亿元。

从北大2018年的预算支出看,已经没有考虑结转下年的问题,这说明预算支出紧张,上年结转费用减少,也直接影响教育支出预算。而对结转费用减少,需要进一步分析,是因为按规定用完了科研项目经费,还是在其他地方开支过多,导致余下可结转的费用减少,影响来年的预算收入和支出。这其实要求大学精打细算,用好每一笔钱。

而谈到科研经费,这是纳入到学校事业单位收入的,不能按这些经费的多少论学校财富。因为按规定这必须用于科研,而不同学科的科研课题经费差距很大。比如,由于自然科学课题有的要大量资金购买设备、材料,因此,自然科学课题经费就往往高于人文社会科学课题。以课题经费论财富,会催生课题经费攀比问题,而忽视研究本身的价值。在目前按掌握资源多少论英雄的评价体系中,以人文社会科学见长的学校,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就会处于弱势。在大学排行中,以人文社会科学见长的高校,排名往往较低,而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在课题经费评价指标方面,也难和理工科学者竞争,由此还影响薪酬待遇。

这种强调所掌握资源多少的办学,让大学陷入急功近利,不是按自己的定位办学,而总想追求高大全,以获得更多资源;也逼迫大学教授变为课题教授、经费教授,整天围着课题、经费转。

在这种情况下,媒体还炒作高校的预算收支,只会加剧高校的功利化。媒体更应该发挥的作用是,监督高校全面公布真实的财务信息,接受公众监督,同时,关注高校教育和学术的真实贡献,而不是功利化地炒作经费多寡。相比总预算开支来说,更应该关注大学每一笔支出的去处,比如,北大2017年准备结转的46亿将用到哪里。大学自身除一般公共拨款、事业收入(事业收入中的科研经费也大部分来自财政支持的科研项目)之外的收入也值得关注。目前,北京大学的信息公开,只公布了2016年的部分决算,需要公布2017年的部分决算,才能知道经费具体支出情况。

另外,根据北大公布的2018年预算,其经营收入只有1908万元,在22.3亿其他收入中只有1.34亿捐赠收入,这要求高校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尤其是做好吸纳社会捐赠工作。

清醒认识我国的留学生教育质量

事实上,真要对教育预算进行监督,是要问义务阶段教育、高中教育等支出经费的数量和质量。但现在把教育部自己部门的小学教育预算、高中教育预算视为全国教育经费,觉得全国教育经费怎么这么低,这怎么监督?

对来华留学生预算进行监督,则要关注这些经费投入吸引了多少优秀留学生,留学生的质量如何。发展留学生事业是高校办成国际一流大学的必然选择,攻读学位的留学生比例,还是评价一流大学的指标之一。但发展留学生教育不能只追求规模(降低招生门槛),更要强调质量,要吸引全球一流的生源来华留学。

客观而言,我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生输入国,但是留学生的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存在着在外国留学生就读中国名校门槛低、中国名校接收中外学生就读时采用双重标准等质疑。社会上还有“中国花钱请别人来留学”的极端看法。更有国内学生去办一个外国护照,然后以留学生名义进国内名校的极端作为。面对社会上的质疑和确实存在的弄虚作假,我国高校有必要改进招生办法,重视培养质量,预防和清除留学生中的“假冒伪劣”,以全面改进留学生教育质量,维护自身学术尊严。

分析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除了看留学生总数外,主要看攻读学位的留学生比例,以及留学生来源地国别。根据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国际留学生占高等教育总在校生人数的比重,发达国家普遍在8%以上,澳大利亚、英国等甚至高于10%。而我国目前攻读学位的国际学生的比例却只为0.4%左右。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7年共有48.92万名外国留学生在我国高等院校学习,其中学历生24.15万人,占总数的49.38%。也就是说,来华留学学生中有超过半数是接受短期、非学历教育,是主要进行语言培训的。

从生源国看,前10位生源国依次为韩国、泰国、巴基斯坦、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和老挝。来华留学生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总计超过70%,来自欧美的留学生只有20%出头。众所周知,从全世界高等教育的分布看,欧美的高等教育最为发达,我国超过九成留学人员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10国留学,欧美国家学生比较少选择来华留学,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现况,即相对于欧美国家的大学来说,我国大学还缺乏国际竞争力,有的高校发展留学生教育,还“抓进篮子就是菜”。

对此,我国教育部门和高校是有比较清醒认识的。因此,近年来在统计来华留学生数据时,十分详细地统计了攻读学位留学生比例,也分析来华留学生的区域,而不是为留学生总规模而盲目兴奋。清华大学在去年年初改革国际生招生办法,实行申请-审核制,这是国际通行的招生办法,以吸引更多学生申请。

可以说,如何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以和我国影响力提升同步,并为国家影响力提升做出贡献,这是我国教育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国家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启动“双一流”建设,入围“双一流”建设的学校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求解这一问题。

有待提升的公众监督能力和高校透明度

教育部和直属高校公布部门预算,是信息公开的要求,也有利于公众监督。

但公众特别是一些媒体从业者和社会上的写作者要履行监督权,有必要提高专业素养,要有一点基本的预算常识,要能真正看懂预算表、决算表。更需要有恰当的监督心态,不能见风就是雨,曲解、拼凑官方数据,进而得出耸人听闻的结论,以赢取阅读量。这样的做法除了搞乱舆论和监督生态之外,没有任何正面价值。

教育部门、高校自身在财务透明度方面确实也有待提升。目前,教育部门和高校公布的信息还太粗略,只有支出的大数目,而非细目,因此,即便公布数据,公众也无法监督。另外,公布财务信息,在坚持专业性的同时,有必要做更通俗的解读,以让更多普通社会公众能看懂财务数据,避免误读。

到目前为止,这则公众号文章还在朋友圈疯传,但教育部门并没有回应,也许是觉得完全不专业,不需要回应,也可能有一解释反而暴露有数据不完备的顾虑。但其实,着眼于提高公众的专业素养和媒介素养,不妨利用这一机会进行“科普”。

教育部门、高校应坦然面对信息公开中的不完善之处,这也是推进信息公开对教育部门和高校提出的要求。不能只公布冷冰冰的数据,不做解释。要通过完善信息公开,推进学校办学与公众的良性互动。

    责任编辑:李旭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