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洱海水质今年前5月达Ⅱ类,“三线”划定方案加码保护力度

澎湃新闻记者 王万春 陈绪厚
2018-05-30 20:51
来源:澎湃新闻
直击现场 >
字号

新闻发布会现场 

5月30日,大理州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指挥部(以下简称““七大行动”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洱海保护治理工作情况。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上述新闻发布会获悉,通过采取一系列组合拳措施,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7年有6个月的水质达到了Ⅱ类,2018年1至5月达到了Ⅱ类,全湖水生植被面积达到32平方公里,占湖面的12.7%。

在新闻发布会上,大理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赵永祥介绍了最新出台的《大理市洱海生态环境保护“三线”划定方案》,划定蓝线、绿线、红线等保护区域,这也意味着对洱海保护的力度进一步加码升级。赵永祥表示,今后将在“三线”范围内实施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项目建设用地依法有偿征收,项目范围内土地房屋有序腾退,涉及的建筑物、构筑物及附属设施、零星林果木等依据相关规定补偿。

“七大行动”

洱海是大理人民的“母亲湖”,也是大理最美的风景、最靓丽的名片。2017年7月,国家生态环境部将大理洱海与白洋淀、丹江口定义为“新三湖”。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洱海水质较好,保持在贫营养状态。随着洱海流域人口增加和城镇化的发展,对洱海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洱海的保护治理也与此相伴随。

“七大行动”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大理州委、州政府重视洱海保护,提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洱海清、大理兴”的理念,先后采取取消网箱养鱼、取消机动船“双取消”措施,大力开展退鱼塘还湖、退耕还林、退房屋还湿地“三退三还”工作,在流域内实施禁磷、禁白、禁牧“三禁”,积极开展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三清洁”环境卫生整治。

十八大以来,大理州委、州政府贯彻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采取断然措施,开启洱海抢救模式,保护洱海流域水环境”的决策部署,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保护格局从“一湖之治”到 “生态之治”转变,保护方式从“以保护为主”向“防治结合”转变,保护主体从“部门为主”向“全民共治”转变。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洱海保护治理工作采取“七大行动”,推进流域“两违”整治、村镇“两污”治理、面源污染减量、节水治水生态修复、截污治污工程提速、流域综合执法监管和全民保护洱海,并组建州、县市一线“七大行动”指挥部,组建了大理市洱海生态环境保护“三线”划定项目指挥部,派驻16支乡镇工作队,签订了《干部政治责任状》《项目建设单位承诺书》,系统性地推进洱海保护治理工作。

为保水质,强化洱海流域“三清洁”工作,共出动52.38万人次,清理洱海流域滩地垃圾、死亡水草、漂浮物和生活垃圾、畜禽粪水,共清理垃圾13.11万吨,清理沟渠、河道4235公里,同时开展湿地库塘及沟渠清理整治工作,在雨季来临前完成了流域沟渠、库塘、湿地内淤泥和高污染浓度水体的清理工作,为拦蓄污染浓度高的初期雨水和农田尾水腾出库容。

此外,加大对核心区餐饮客栈偷开、偷捕行为的专项整治力度,今年以来对洱海流域的339家企业、客栈、餐饮进行了执法检查,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1件,集中销毁地笼、鱼网等非法捕捞渔具8538件。

“三线”划定方案出炉

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大理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赵永祥表示,通过一系列保护治理措施的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7年实现了“洱海水质综合类别6个月Ⅱ类,6个月Ⅲ类,全年不发生大规模蓝藻水华”的年度目标,但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系统性,实现洱海健康水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赵永祥说,根据国家发改委批复的《云南省洱海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规划》和省政府批准的《洱海保护治理与流域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按照重大决策程序,制定了洱海生态环境保护“三线”划定方案。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并报州委、州人民政府同意,正式向社会公布《大理市洱海生态环境保护“三线”划定方案》。

赵永祥称,实施“三线”划定是洱海保护治理的迫切现实需要,是严格空间管控、疏解洱海湖滨人口和环境压力的重要举措,对有效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构建健康湖泊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需要的必然要求。

同时,赵永祥详细解释了“三线”划定的依据,其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海西保护条例》和《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流域水污染防治管理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云南省洱海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洱海保护治理与流域“十三五”规划》等专项规划,并结合大理市城乡规划制定。而且,“三线”划定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协调性原则,根据国家重大水专项洱海课题研究成果和洱海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相关专项规划,充分考虑洱海周边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广泛听取了沿湖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经过专家反复论证,综合形成了《大理市洱海生态环境保护“三线”划定方案》。

据介绍,《大理市洱海生态环境保护“三线”划定方案》划定了蓝线、绿线、红线等保护区域。其中,蓝线是以“2007年环洱海数字化修测地形图”和2014年勘定的1966米湖区范围界线划定,绿线是以蓝线为基准线外延15米划定,红线是以洱海海西、海北(上关镇境内)蓝线外延100米,洱海东北片区(海东镇、挖色镇、双廊镇境内)环海路道路外侧路肩外延30米划定。对蓝线、绿线、红线的部分区域,按照大理市城乡规划,结合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进行划定。

赵永祥表示,今后,将在“三线”范围内实施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项目建设用地依法有偿征收,项目范围内土地房屋有序腾退,涉及的建筑物、构筑物及附属设施、零星林果木等依据相关规定补偿。征收的土地全部用于湖滨缓冲带、生态湿地和生态廊道建设,恢复洱海自然生态岸线,形成完整的陆地与湖泊水体的过渡缓冲区域,对于提高洱海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防止生态退化,改善水质具有重要作用。

“洱海保护治理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捷径可走、没有后路可退,保护洱海是历史赋予我们共同的责任。”赵永祥说。

大理市政府 供图
    责任编辑:李寿康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