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Kate Spade自缢身亡,得这种病自杀率是常人10倍

澎湃新闻记者 屠俊
2018-06-08 07:46
来源:澎湃新闻
身体 >
字号

同名品牌创始人和设计师凯特·丝蓓(Kate Spade)选择以自杀方式谢幕,令业界感到震惊和惋惜。据她57岁的姐姐Reta Saffo透露,过去三四年间,Kate Spade一直受到精神方面的困扰,“她从小就是一个容易激动的小姑娘,我感觉创立品牌这件事带来的压力打开了一个阀门,让她最终陷入躁郁之中。“躁郁即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自杀是其最大的威胁之一。

Kate Spade

疑似有双相情感障碍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6月5日上午10时20分左右,美国著名时装设计师Kate Spade被发现在纽约曼哈顿公园大道的寓所内自杀身亡,终年55岁。据当地警察透露,Kate Spade的管家于上午10点左右在卧室内发现其上吊自杀,仅留下一张纸条,不过截至目前未公布更多的详情。

Kate Spade自杀原因不明,不过据媒体报道,她57岁的姐姐Reta Saffo表示对此并不感到意外,“过去三四年间,我多次飞到她身边,希望她接受精神方面的治疗。她从小就是一个容易激动的小姑娘,我感觉创立品牌这件事带来的压力打开了一个阀门,让她最终陷入躁郁之中。”

躁郁就是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患者时而狂躁时而抑郁。文艺青年一定知道梵高,也了解梵高自己把耳朵割了,随后自杀的经历。很多人不知道,梵高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双相障碍患者常常身处抑郁和躁狂的“双面人生”,他们的处境相比抑郁症似乎更为危险。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境障碍科主任方贻儒教授介绍,双相障碍具有三高两低特点,即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低诊断率和低治疗率。而且,这一疾病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近四成患者被误诊为抑郁症,而一旦被误诊为抑郁症,使用抗抑郁药物又会诱发躁狂快速循环发作,加重病情。

自杀率是常人10倍

双相障碍令人恐惧之处在于,自杀是其最大的威胁之一。据国外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倍,双相障碍患者中两至四成曾有过自杀行为,而11%~19%自杀身亡。

方贻儒教授解释,一般人可能觉得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很高,但是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比抑郁症更高。这和“双相”本身的特点有关系,双相障碍的人本身就比较冲动,缺少自我管理和控制的能力。所以他们有的时候自杀前没有长时间的慎重考虑,一旦决策,马上就去做了。

还有就是双相障碍的共病很多,很多双相会有躯体疾病或者精神疾病的共病,比如有酒精依赖、吸毒、精神疾病包括焦虑等,还有躯体疾病的共病,包括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偏头痛。共病存在的比例很高,造成自杀风险也会增加。

双相障碍和抑郁症相比,男女比例方面,得抑郁症的女性多,而双相障碍的患者男女比例差不多。起病快慢方面,双相障碍的起病比较快,而抑郁症的起病相对慢一些。双相障碍的症状持续时间短一些,而抑郁症会持续得长一些。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在情绪表达方面,两个疾病不太一样。我们从文学作品、电视里看到的抑郁症患者,都是无精打采的,没有兴趣没有动力,不愿意和外界接触等,在情绪上是很低落的表现。但双相障碍的患者有的时候会很愤怒,有很多妈妈带着孩子到我们这里看病,说她的孩子最近状态不好,不肯学习。老是在家里发脾气,有时候摔东西,有时候打父母,有时候门一关不出来,有时候甚至于拿什么东西把自己弄伤了。”方贻儒说。

方贻儒指出,双相障碍的危险因素十分多样,其中遗传因素的影响最为突出。双相障碍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属于多基因遗传。

发病年龄上,双相障碍的发病年龄早,美国有做过全国性的调查,大概有50%,也就是一半的双相障碍病人起病都在20岁之前。“在门诊中有碰到很多都是妈妈带着孩子来看病的。很多的孩子都是十几岁就出现了问题。抑郁症相对起病要晚一些。”方贻儒说。

近四成误诊为抑郁

双相障碍平常的病程演变是波动的,情绪有高有低。有的人有缓解期,就是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一次,抑郁发作一次后,就缓解了,然后又重新发作。有的人就没有这个缓解期,一直在不断的波动当中。

轻躁狂的时候,患者给人感觉是有点自以为是、自命不凡,感觉思维很快,反应非常迅疾,要求和想法可能会比较多,有时候会造成他有很高的工作效率,但也有可能造成他乱投资乱消费,可能会做吸毒等违法乱纪的事情。

但是,到了躁狂的地步就不一样,躁狂基本上就不能够很好地自我管理和控制情绪,所以他不能够上班,不能够工作,可能会把家里搞得很乱,把所处环境搞得不得安宁。所以,躁狂的表现很容易发现,基本上家人、同事、身边的人都可能发现他目前的状况是有明显的体力透支或者明显失去控制的情况。但是,轻躁狂的表现往往很难发现。

患者抑郁的时候也有重的抑郁和轻的抑郁,对于这种比较复杂的临床现象,有时候我们会捉摸不定,因为任何人看到的患者表现只是在某一个时间点,医生在诊断的时候,看到的是现在这一段时间的状况,很难看到他的全貌,无法知晓他过去几年或者过去十几年是什么样子。

很多时候双相障碍还有一个情况:多数患者很少以躁狂发作作为首发的表现,大部分都是以抑郁首发。很多人发了一次抑郁,过段时间好了,过段时间又来一次抑郁,过段时间又缓解了,再过段时间又抑郁,连续多次才出现躁狂,这种情况很难及时诊断出双相障碍。

方贻儒总结道:双相障碍的误诊漏诊率高,一般都会被诊断为其他的疾病,像抑郁症、焦虑症、人格分裂症、人格障碍等。根据国外的调查,一般有40%左右的双相障碍都可能被贴上了其他疾病的标签,中国的情况也类同。资料显示,约有37%的双相障碍被误诊为抑郁症,患者平均从首次发病到确诊要10年左右。

一旦误诊会导致什么后果?方贻儒指出,双相障碍患者被误诊为单纯的抑郁症,不仅会延误治疗,而且不当使用抗抑郁剂还有可能导致患者从抑郁发作转向躁狂发作。

如何制服双面人生

双相障碍患者的生活就像“阴晴不定”的天气,他们的人生呈现“双面性”,两种极端的状态交替出现或纠缠在一起,让患者身心俱疲。正确的治疗方式,能够引导患者回到正常生活和工作,渐入良性循环的佳境。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部主任张海音教授指出,患者治疗需要注重“三大原则”:综合原则,长期原则,以及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原则。综合原则是指采取多重手段,如精神药物、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危机干预等措施,综合运用以提高疗效和改善依从性;

长期原则是指患者需要遵从医嘱长期治疗,实现与病共存,提高生活质量;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原则,即鼓励家人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帮助患者提高依从性,减少复发。

一位患者恢复正常后这样说道:“我不再会失眠;也不会没事就胡思乱想,并开始培养自己的兴趣,比如画画;不再紧张,可以和陌生人自然地聊天;不再因为鸡毛蒜皮的事就发脾气,也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激动无比,情绪比以前稳定多了;好似重生。”

    责任编辑:陈玉坤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